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库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卷适用班级:考试方式:闭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colony)。

3.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4.菌丝体: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5.生长因子:通常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的,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有机营养物。

6.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经过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7.消毒:是指利用某些理化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所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8.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再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10.干酪:是在乳中(也可用脱脂奶油或稀奶油)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制成的产品。

11.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12.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13.栅栏技术:已知的防腐方法根据其防腐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降低水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和添加防腐剂等几种,即可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什么?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革兰氏染色C. 巴氏染色D. 阿利新蓝染色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A. 营养琼脂B. 血琼脂C. 麦康凯琼脂D. 伊红美蓝琼脂答案:D3. 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细胞壁成分的不同B. 细胞膜的通透性C. 核酸的分布D. 蛋白质的含量答案:A4. 微生物检验中,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A. 酵母菌B. 细菌C. 病毒D. 真菌答案:B5. 以下哪种微生物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大肠杆菌?A.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二、填空题6.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来检测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答案:平板计数法7.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检测致病菌的重要手段。

答案:生化试验8.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判断微生物是否致病的重要指标。

答案:毒力因子9.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于检测微生物生长的仪器。

答案:菌落计数器10.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于检测微生物的遗传特性的方法。

答案:分子生物学方法三、简答题11. 简述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哪些?答案: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平板培养、液体培养、微量培养等。

平板培养适用于分离和计数微生物;液体培养适用于大量培养微生物;微量培养适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12. 微生物检验中,如何进行革兰氏染色?答案:革兰氏染色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涂片制备;2) 固定;3) 初染;4) 脱色;5) 复染。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区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四、论述题13. 论述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还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测定菌落总数的营养琼脂的pH值应为A、7.2~7.4B、7.0~8.0C、6.0~7.0D、7.2~8.4正确答案:A2.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A、氮源B、碳源C、凝固剂D、生长调节剂正确答案:C3.以下哪种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好的是A、山梨酸B、新洁尔灭C、苯酚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B4.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培养温度通常为A、36±1℃B、27±1℃C、46±1℃D、20±1℃正确答案:A5.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甲醛B、高锰酸钾C、酒精D、甲醇正确答案:A6.罐头食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面措施中()应严加控制A、原材料应新鲜未变质B、抽样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合格才出厂C、杀菌的温度与时间D、车间、仓库的卫生条件正确答案:C7.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是A、食品变质B、食品中含有毒天然成分C、食品被有毒的化合物污染D、食品中被致病菌污染或含大量它们所产毒素正确答案:D8.一般不适用于熏蒸空气消毒的是()A、乳酸B、醋酸C、甲醛D、乙醇正确答案:D9.平板划线接种的目的是()A、传代B、保藏菌种C、分离出单个菌落D、鉴别菌种正确答案:C10.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布赫纳B、巴斯德C、柯赫D、列文虎克正确答案:B11.某饮料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经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后,应转种()平板A、2%琼脂B、伊红美兰C、血D、SS正确答案:C12.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营养琼脂B、麦芽汁培养基C、察氏培养基D、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正确答案:D13.革兰染色中所用的脱色剂是( )A、乙醇B、二甲苯D、甲醇正确答案:A14.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A、20sB、15sC、10sD、5s正确答案:B15.厌氧微生物的培养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这些都是B、厌氧袋法C、厌氧罐法D、厌氧箱法正确答案:A16.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B、细胞壁C、芽孢D、核糖体正确答案:C17.在菌落总数的检验中,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多少分钟A、25minB、20minC、15min正确答案:B18.带菌的吸管处理应当是A、酒精浸泡消毒,清水冲净B、用热水和肥皂水刷洗C、自来水直接冲洗D、先在3%来苏尔或5%石炭酸溶液内浸泡数小时或过夜,高压蒸汽灭菌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正确答案:D19.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A、0.01%~0.1%B、0.3%~0.5%C、1%~5%D、11%~20%正确答案:B20.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乳酸菌的生长B、为形成透明圈C、这些都是D、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正确答案:D21.以下最不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接种环B、试管C、血清D、营养琼脂培养基正确答案:C22.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倾注平板上细菌的菌落数要在A、30和300之间B、500和1000之间C、200和300之间D、这些都是正确答案:A23.培养基中供给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主要来自于()A、琼脂B、糖C、蛋白胨D、无机盐正确答案:C2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A、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B、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C、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D、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正确答案:D25.微生物增殖培养时一般选用A、鉴别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发酵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正确答案:B26.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A、阴性杆菌B、变形杆菌C、沙门氏菌D、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正确答案:C27.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芽孢B、荚膜C、鞭毛D、核质正确答案:D28.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A、化学成分B、形态C、结构D、结构抗原正确答案:D29.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维生素类B、无机盐类C、碳源D、氮源正确答案:D30.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B、察氏培养基C、麦芽汁培养基D、营养琼脂正确答案:A31.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A、大部分细菌B、全部细菌C、非芽孢病原菌D、芽孢菌正确答案:C32.剪刀、镊子、接种针,使用前后都应当采用()方式灭菌A、酒精灯火焰灼烧B、高压蒸汽C、酒精浸泡D、烘箱消毒正确答案:A33.在测定菌落总数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作成()倍递增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考试试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考试试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考试试题十2012-11-18 .是所有食品企业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出厂检验中都有微生物检验项目;此套试题可以作为模拟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1 、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A :大部分细菌B :全部细菌C :非芽孢病原菌D :芽孢菌2、属于氧化剂类消毒剂的是 ;A :”2%碘液“B :70%乙醇C :1%硝酸银D :2%来苏3 、以下靠电离作用杀菌的是A :紫外线B :红外线C :X射线D :微波4、含血清培养基应采用下面的法灭菌;A :干热灭菌B :高压蒸汽灭菌C :常压蒸煮D :间歇灭菌5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等含有水分物质只能采用灭菌;A :干热灭菌法B :电炉上烧开C :高压蒸汽灭菌D :紫外线灭菌6 、玻璃器皿采用干热法灭菌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 :灭菌器皿放在恒温箱中排列整齐密实B :开通电源和箱顶通气口,至100℃时关上通气口C :在140-160℃温度下保温2-3hD :切断电源冷却至60℃时取出灭菌物品7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 ;A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B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C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D :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8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A :光电管B :光电倍增管C :硒光电池D :测辐射热器9 、某样品经增菌后,取增菌液一环,接种BS平皿,其培养温度是36±1℃,培养时间是;A :16~18hB :18~24hC :24~36hD :40~48h10、凡能满足某一菌种的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合成培养基简称为:A :B :C :D :11 、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类D :维生素类12 、对培养基的灭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糖类或明胶的培养基: 121℃灭菌15分钟B :无糖培养基: 113℃灭菌15~20分钟C :无糖培养基: 125℃灭菌15~20分钟D :含糖类或明胶的培养基: 113℃灭菌15分钟13 、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A :11%~20%B :1%~5%C :%~%D :%~%14、微生物增殖培养时一般选用A :基础培养基B :鉴别培养基C :发酵培养基D :选择培养基15 、麦芽汁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霉菌16、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 :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B :为形成透明圈C :促进乳酸菌的生长D :这些都是17 、除了保证微生物基本生长需要还可显示某些形态结构或生理代谢特点的培养基为A :选择培养基B :合成培养基C :鉴别培养基D :基础培养基18 、分离鉴别微生物时常用进行培养A :基础培养基B :天然培养基C :加富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19 、察氏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霉菌20 、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则应呈现 ;A :紫色B :红色C :黄色D :无色21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要求样液浓度为左右,与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相近;A :%B :1%C :‰D :%22 、高氏一号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霉菌23 、常用于酵母菌生长的培养基的为A :肉汁培养基B :高氏培养基C :察氏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24 、对培养基的保存和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基础培养基不能超过2周B :生化试验培养基不宜超过1周C :选择性或鉴别性培养最好当天使用,倾注的平板培养基不宜超过3天D :A、B、C三者25 、将微生物接种到一定量的培养基中培养,最后一次性收获菌株或代谢产物的培养方式称为A :分批培养B :连续培养C :集中培养D :连续发酵.C二者26 、在培养基分装时,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应分别为试管高度的 ;A :1/4,1/5B :1/5,1/4C :1/4,1/3D :1/5,1/327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故广泛用于保藏食品和菌种B 天然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不十分明确;C :巴氏消毒是由巴斯德创建的;D :对于厌氧菌,氧气对其有毒,但不可致死;28 、由已知的各种物质组成的培养基叫培养基;A :选择B :鉴别C :合成D :天然29 、细菌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属代谢;A :分解B :合成C :氧化D :还原蒸汽流通的空间30 、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B :高温使核酸变性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D :以上三者都是31、常用的巴氏消毒法采用条件进行牛奶或者酒类的消毒;A :62℃ 15minB :62℃ 15-30sC :72℃ 30 minD :72℃ 15-30s32 、一般不适用于熏蒸空气消毒的是 ;A :醋酸B :乙醇C :乳酸D :甲醛33、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A :微量元素B :氨基酸和碱基C :维生素D :B34、属于氧化剂类消毒剂的是 ;A :”2%碘液“B :70%乙醇C :1%硝酸银D :2%来苏35 、℃/15s是一种杀菌方法A :煮沸消毒B :间歇灭菌C :巴氏消毒D :高压蒸汽灭菌36、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A :75%B :50%C :90%D :65%37、”下列哪种微生物可通过普通除菌滤器 .A :”葡萄球菌“B :沙门菌C :”霍乱弧菌“D :”噬菌体”38、检验培养基质量的基本项目包括A :培养基的pHB :无菌试验和效果试验C :培养基的颜色D :培养基外观39 、制成后的培养基应A :保持原有物质的营养价值B :证实无微生物生长C :在规定的PH 范围内D :以上都是40 、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A :随机性B :典型性C :代表性D :适时性41 、肉汁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霉菌42、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A :碳源B :氮源C :凝固剂D :生长调节剂43、一般不适用于皮肤消毒的是;A :乙醇B :高锰酸钾C :食醋D :结晶紫44 、以下不常用于化验室、医院、公共场所的消毒剂为 ;A :来苏尔B :生石灰C :紫外线D :甲醛45 、以下哪种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好的是A :新洁尔灭B :高锰酸钾C :山梨酸D :苯酚46 、普通培养基灭菌是在℃下二十分钟;A :100℃B :110℃C :121℃D :160℃47 、剪刀、镊子、接种针,使用前后都应当采用方式灭菌;A :酒精灯火焰灼烧B :高压蒸汽C :烘箱消毒D :酒精浸泡48 、带菌的吸管处理应当是A :酒精浸泡消毒,清水冲净B :先在3%来苏尔或5%石炭酸溶液内浸泡数小时或过夜,高压蒸汽灭菌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C :用热水和肥皂水刷洗D :自来水直接冲洗49 、紫外线杀菌消毒空气时,开灯照射关灯,间隔30分钟后后方可进入室内工作;A :10分钟B :15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50 、以下靠电离作用杀菌的是A :紫外线B :红外线C :X射线D :微波51 、干燥箱的温度上升到 ,维持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A :70℃B :80℃C :100℃D :160℃52、以下哪种方法适于衰退菌种的复壮A :纯种分离B :低温冷藏C :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D :无菌操作53 、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 :营养琼脂B :麦芽汁培养基C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D :察氏培养基54 、培养基中供给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主要来自于;A :琼脂B :糖C :蛋白胨D :无机盐55 、三糖铁琼脂斜面属于培养基;A :鉴别B :选择C :营养D :基础56 、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 :高锰酸钾B :酒精C :甲醛D :甲醇57 、防止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称为 ;A :灭菌B :消毒C :防腐D :除菌58、菌种衰退的本质原因有A :基因突变B :营养条件不适C :环境不适应能力下降D :传代过多59 、以下哪种方法保藏菌种效果最好A :斜面低温保藏法B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C :石蜡油封法D :砂土管保藏请选择答案: A:B:C:D:60 、在分离培养时,我们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接种方法:A :划线法B :倾注法C :涂布法D :穿刺法6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发酵液被噬菌体污染A :噬菌斑法B :发酵液染色涂片法C :发酵液离心法D :这些都是62 、菌种衰退的现象有A :菌落形态改变B :细胞形态C :生产能力下降D :以上都是63、用于样品表面消毒的酒精浓度为 ;A :40%B :75%C :95%D :100%64 、以下最不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 :接种环B :试管C :营养琼脂培养基D :血清65 、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A :200nmB :265 nmC :650 nmD :560 nm。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

试题(一)一、根据培养基中的菌落判断是那些种类的微生物(20分,时间5分钟)准备平板培养的细菌、真菌菌落5个,现场说出属名,每答对一个得4分。

二、指出给定仪器的名称、用途(20分,时间5分钟)准备食品检验常用的仪器5个(如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干燥箱、滴定管、显微镜等),每答对一个得4分。

三、操作酸碱滴定(20分,时间5分钟)分别操作酸碱滴定过程,不规范者酌情减分。

四、显微镜的使用技巧(20分,时间5分钟)观察一种微生物切片,能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切片内容者得分,没找到者视显微镜的使用熟练程度酌情给分。

五、配制一种化学试剂(20分,时间5分钟)给定原药、配制浓度,在限定时间内配成并规范操作者得分。

需要检查的技能包括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浓度的换算等。

试题(二)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

()2. 二级采样方案中有n、c和m值,n代表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代表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代表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3.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可以在普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在进行梯度稀释时,所吸取的1ml液体需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并用同一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

()5.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6.大肠菌群经LST肉汤初发酵试验后,等培养基变兰,且小倒管中有气泡,则需进行确证试验。

()7.进行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试验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 之间。

()8.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 )表示。

()9.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10.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大肠菌群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上的典型菌落形态是()。

检验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

检验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

检验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A. 球状B. 杆状C. 螺旋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A. 分裂生殖B. 出芽生殖C. 孢子生殖D. 有性繁殖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大肠杆菌C. 噬菌体D. 青霉菌答案:C4.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包含哪些成分?A. 碳源、氮源、无机盐B. 碳源、氮源、维生素C.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D. 所有以上选项5. 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包括:A. 形状B. 颜色C. 大小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地理分布答案:D7.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法是依据:A. 细胞壁的厚度B. 细胞膜的通透性C. 细胞质的密度D. 细胞核的形态答案:B8. 微生物的厌氧呼吸是指:A.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B.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C.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的呼吸D. 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呼吸答案:B9. 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通常采用:B. 琼脂扩散法C. 稀释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微生物的内毒素主要存在于:A. 细菌的细胞壁B. 细菌的细胞膜C. 细菌的细胞质D. 细菌的外膜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地理分布答案:ABC2.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包括: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答案:ABCD3.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方式包括:A. 自然突变B. 人工诱变C. 基因重组D. 染色体变异答案:ABCD4.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计数C. 分子生物学方法D. 免疫学方法答案:ABCD5. 微生物的抗生素作用机制包括:A. 抑制细胞壁合成B. 干扰蛋白质合成C. 破坏细胞膜结构D. 抑制核酸合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细菌都具有鞭毛。

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及答案1. 单选题: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肺炎链球菌D. 铜绿假单胞菌答案:B2. 判断题:所有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正确3. 多选题: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A. 温度B. pH值C. 氧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4. 填空题: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和_______染色。

答案:酸性5. 简答题:请简述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及其用途。

答案: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用于促进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例如麦康凯培养基用于分离肠道致病菌。

鉴别培养基则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糖发酵培养基用于检测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6. 计算题:在一次微生物计数实验中,通过稀释和平板培养,从1毫升样品中得到100个菌落。

如果样品的原始体积是1000毫升,那么样品中的总菌数是多少?答案:1×10^9 CFU/mL7. 论述题:论述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案: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检验可以监控生产环境和原料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微生物检验还有助于制定和遵守食品安全标准,提高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8. 案例分析题:某食品厂生产的一批罐头食品在市场销售后,出现了多起消费者食物中毒事件。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微生物检验方案。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料污染、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杀菌不彻底或包装密封不良等。

相应的微生物检验方案应包括对原料、生产环境、成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特别关注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食源性病原体。

同时,对生产流程进行审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并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测,防止因包装问题导致的污染。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显微镜观察法B. 培养基培养法C. 化学试剂检测法D. 以上都是答案:B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通常使用哪种试剂?A. 硫酸亚铁试剂B. 硝酸银试剂C. 重铬酸钾试剂D. 溴化钾试剂答案:A3.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分析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检验中,______是用来检测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指标。

答案:菌落总数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技术。

答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或山道年,其检测方法主要是______。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答案: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亲和柱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免疫亲和柱色谱法和ELISA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描述食品中添加的色素的检测流程。

答案:食品中添加的色素的检测流程通常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提取色素、色谱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

首先,对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并根据色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

然后,利用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和检测。

最后,根据色谱图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控制措施。

答案: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原料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包装材料污染以及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控制措施包括: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采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减少微生物污染,使用无菌包装材料,以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防止微生物的繁殖。

此外,定期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教育,也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库(期末考试 15×2=30。

黑体为重点,期末为 8 道小题。

)一、名称解释:1.微生物: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 等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一个由裸露的 DNA 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 的单细胞生物。

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 0.5μm,长度约 0.5~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 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4.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某些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覆盖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疏 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

5.芽孢: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或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停止,细胞 内细胞质浓缩,逐步行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特殊结 构,称为芽孢。

6.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 集团,这就是菌落(colony)。

7. 菌苔: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各“菌落”相 互联接成一片,这就是菌苔(lawn)。

: 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 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8.放线菌 (actinomycetes)9.酵母菌(yeast):是一通俗名称,是指以出芽繁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

10. 菌丝体: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是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 11.病毒(virus)RNA) ;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依靠其宿主的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它们在离体条 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

12.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即称为微生物的营养13.碳源 :凡是可以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物质通称碳源。

14.生长因子:通常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的,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 的,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有机营养物。

15.自养微生物:以 CO2 为唯一的碳源,能够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

16. 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经过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 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17.微生物的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 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以细胞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可以画出一条有规 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18.生长温度的三个基本点:任何微生物的生长温度尽管有高有低,但总有最低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这三个重要指标,这就是生长温度的三个基本点。

19.防腐:是一种抑菌措施,利用一些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的微生物暂时处于不生长繁殖但 又未死亡的状态。

20.消毒:是指利用某些理化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所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 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2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存在于物体中的所有生活微生物,永久性地丧失其 生活力。

22.化疗:即化学治疗,是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部被微生物感染 的组织或病变细胞进行治疗,以杀死组织内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但对机体本身无毒害作 用的治疗措施。

23.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的氧化反应总和24.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微生物从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和电子向最终受氢(电子)体转移的 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传递体,这些中间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成链,最终将电子传 递给氧,这称为生物氧化链,也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乙酰 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 H2O 25.三羧酸循环简称 TCA 循环:和 CO2。

由于这个循环反应开始于乙酰 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的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26.初级代谢: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

27.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 物的生命活动无明显功能的物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次级代谢产物。

28.营养缺陷突变型:微生物经基因突变引起代谢障碍而必须添加某种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 长的突变型。

29.条件致死突变型:微生物经基因突变后,在某一条件下呈现致死效应,而在另一种条件下 却不表现致死效应的突变型。

3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再 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31.广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退化前就经常而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生产 性能的测定工作,以达到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

32.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 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33.模式种: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typestrain)来作具体标 本,故这一典型菌株就是该种的模式种(typespecies)。

34.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35.乳酸细菌:是一类能使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统称。

36.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进行 发酵,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37.干酪:是在乳中(也可用脱脂奶油或稀奶油)加人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 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制成的产品。

38.酱油:是一种常用的咸味调味品,它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经微生物发酵 酿制而成的食品。

39.蒸馏酒:是用高粱、小麦、玉米、薯类等淀粉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和蒸馏而制成 的。

40.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 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41.淡炼乳是将消毒乳浓缩至原体积的 2/5 或 1/2 而制成的乳制品,其固形物在 25.5%以 上。

42.甜炼乳:是在消毒乳液中加人一定量的蔗糖,经加热浓缩至原有体积的 1/3-2/5,使蔗 糖浓度达 40%-45%,装罐后一般不再灭菌,而是依靠高浓度糖分形成的高渗环境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43.散黄蛋:禽蛋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首先使蛋白分解,使蛋黄不能 固定而发生位移。

随后蛋黄膜被分解而使蛋黄散乱,并与蛋白逐渐相混在一起,这种现象是 变质的初期现象,称为散黄蛋。

44.栅栏技术:已知的防腐方法根据其防腐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降低水 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和添加防腐剂等几种,即可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

把这些起 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

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45.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用了含有害微生物、微生物毒素或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出 现的非传染性的中毒。

46.双歧因子: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二、填空题(期末考试 12×2=24)1.微生物的特点:代谢活力强、繁殖快、种类多,分布广、适应强,易变异。

2.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 体等,3.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类群有酵母菌、霉菌、覃菌和真核原生生物。

4.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5.肽聚糖是原核微生物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是由 N-乙酰葡萄糖胺(NAG )、N-乙酰胞壁酸 (NAM )和短肽聚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6.G - 细菌的细胞壁外层为脂蛋白和脂多糖层,内层为肽聚糖层。

肽聚糖含量低,且网状结构 疏松。

7.储藏性颗粒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主要功能是储藏营养物质,如 聚β-羟基丁酸、异染粒、硫粒、肝糖粒和淀粉粒。

8.根据荚膜的厚度和形状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大荚膜、粘液层、菌胶团。

9.鞭毛的结构由鞭毛基体、鞭毛钩和鞭毛丝三部分组成。

10.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与功能不同分成三类: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11.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在宿主细胞 内的发育阶段存在原基体和始体两种细胞形态。

12.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性细胞,由母细胞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主 要有:芽殖、裂殖、无性孢子繁殖:有些酵母菌可形成一些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这些无性孢 子有掷孢子、厚垣孢子和节孢子等。

此外有的酵母菌还能在假菌丝的顶端产生厚垣孢子。

有 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

13.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是形成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无性孢子有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和芽孢子。

有性孢子常见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 担孢子14.位于病毒中心的核酸称核髓,是病毒繁殖、遗传变异与感染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包在核 髓外的是蛋白质外壳,称衣壳,衣壳由衣壳粒构成。

15.大肠杆菌T 系列噬菌体繁殖过程过程包括吸附、侵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等阶段。

16.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应该包含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

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 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可分成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六大类。

17.根据微生物所利用能源的不同,又可将微生物分为两种能量代谢类型,一种是吸收光能 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称为光能微生物,另一类是利用吸收的营养物质降解产生化学能,称 为化能微生物。

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归纳为光能自 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种类型。

18.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根据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 适当的 pH、培养基中原料的选择。

19.寒冷温度指在室温(14-15 ℃)和冷藏温度之间的温度。

嗜冷微生物能在这一温度范围 内生长,但生长比较缓慢,保藏食品的有效期较短,一般仅适宜于保藏果蔬食品。

冷藏温度 指在 0~5 ℃之间的温度。

冻藏温度指低于 0℃ 的温度。

20.干热灭菌法。

主要在干燥箱中利用热空气进行灭菌。

通常 160℃ 处理 2h 即可达到灭菌 的目的。

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耐热物品的灭菌。

21.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采用 0.1MPa 的压力、121℃ 处理 20min。

22.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有稀释分离法、划线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

23.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控制传代次数、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 移种传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