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9届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文综道德与法治试题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9届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文综道

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

(★★) 1 . 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下列对家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②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③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④家丑不可外扬,家庭成员违规违法不可对外张扬,要维护家庭声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 2 .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要学会依法办事,我们就要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把自己的权益放在首位

④树立法律信仰,维护法律权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 3 .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因为,我国宪法

①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④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 4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5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下列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无法治不自由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C.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D.法治是实现绝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

(★★) 6 .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C.实现共同富裕

D.改革开放

(★★) 7 . 有人说,创新是石、创新是火、创新是灯。下列对创新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引领科学发展的唯一动力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③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 8 .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是

A.一国两制B.九二共识C.民族精神D.中华文化

(★★) 9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0 . 2018年7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这一举措

①旨在让人民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②表明我国坚持公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是落实绿色惠民和绿色富国重要举措的表现

④有利于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 11 . 自由与规则

情景一: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旁若无人,没完没了,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马女士埋怨了几句,这位男士却说:“打手机是我的自由!”

(1)你认为这位男士的观点是(2)你这样评价的理由是

情景二: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陈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从偷东西、到偷窃财物、再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判刑。

(3)陈某不断放纵自己的结果是(4)这一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三、分析说明题

(★★) 12 . 探究与分享

某天北京时间22:30,

A.中国浙江乌镇,一个家庭旅馆正接受来自澳大利亚游客的预订;B.意大利米兰,一场

时装表演正在进行,世

界各地的时装爱好者收

看现场直播;

C.巴西里约热内

卢,一名中国运动员

参加奥运比赛,获得

一枚金牌;

D.坦桑尼亚电视台正在热播

中国电视剧。(1)同一时间不

同区域的四幅人类活动场景说

明,当今世界是一个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你认为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什么意义?(3)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 13 . 文化与价值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的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坚定“四个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你认为自信的中国人应有哪些优秀品质(或特点)?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3)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