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地面气候及地震烈度资料

合集下载

克拉玛依1971-2008年雷暴、闪电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1971-2008年雷暴、闪电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1971-2008年雷暴、闪电气候特征分析王继新;余小玲【摘要】利用克拉玛依气象站197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克拉玛依雷暴、闪电的年际、季节和日变化气候特征.总结了雷暴出现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38a克拉玛依雷暴日年平均26.2d,闪电日年平均22.2d.20世纪70年代至今克拉玛依雷暴、闪电日均呈持续递减趋势.雷暴每天较集中出现的时间为13:00-21:00,持续时间以0.5h以内的短时性雷暴为主.【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年(卷),期】2010(004)00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克拉玛依;雷暴;闪电;气候特征【作者】王继新;余小玲【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气象局,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气象局,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6克拉玛依是北疆主要的石油探区,也是主要石油生产基地。

石油生产、储运设施和储运作业,大多在露天进行,油气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遇雷电极易产生燃烧和爆炸[1],所以防范雷电对石油生产的危害一直是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同时,雷电也是目前公认的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

雷暴、闪电是克拉玛依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本文利用克拉玛依气象站38 a的观测资料,对克拉玛依雷暴、闪电的气候特征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

通过系统地揭示克拉玛依雷暴及闪电的气候特征,为更好地服务石油生产和地方经济提供科学依据。

选取克拉玛依气象站1971—2008年地面观测记录的雷暴和闪电资料,以20点为日界,24 h内记录雷暴、闪电的记为一个雷暴日和闪电日。

雷暴持续时间为一次雷暴的起止记录时间,方位以记录中出现的方位分类统计。

春、夏、秋、冬四季划分为3—5月、6—8月、9—11月、12月—次年2月。

2.1 雷暴、闪电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表1给出克拉玛依市1971—2008年雷暴日、闪电日的年代际变化,38 a共观测到雷暴日996 d,年平均26.2 d。

克拉玛依市气候

克拉玛依市气候

1.2.2日照和温度1 日照克拉玛依市1957─1992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5.6h,占可照时数的61%。

最多的1957年为2988.3h。

最少的1987年为2413.4h,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6%和54%。

全年日照以7月为最多,达303.2h,日照百分率为64%。

12月份最少为103.6h,只占可照时数的38%。

2000─2005年年均日照时数2660.5小时。

日照百分率61%。

表1.1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日照时数单位:小时2001 119.2 184.9 297.2 273.3 350.6 306.3 287.5 319.6 252.5 194.1 169.3 147.4 2901.9 2002 144.3 154.3 226.8 232.9 306.5 272.8 281.7 278.6 288.8 172.0 132.7 84.8 2576.2 2003 140.3 111.4 228.0 251.7 248.0 309.4 262.9 322.7 263.7 249.2 126.1 117.8 2631.2 2004 135.4 123.3 183.5 262.6 319.8 321.7 298.2 287.7 266.0 227.2 64.1 65.8 2555.3 2005 134.9 126.9 237.9 286.1 279.6 269.1 301.2 264.5 282.0 228.0 109.4 118.2 2637.8 五年平均134.8 140.2 234.7 261.3 300.9 295.9 286.3 294.6 270.6 214.1 120.3 106.8 2660.52 气温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8.6度,7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7.9度,极端最高气温44.0度(2004年7月14日),1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15.4度,极端最低气温─35.9度(1969年1月27、29日)。

克拉玛依市气候

克拉玛依市气候

1.2.2日照和温度1 日照克拉玛依市1957─1992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5.6h,占可照时数的61%。

最多的1957年为2988.3h。

最少的1987年为2413.4h,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6%和54%。

全年日照以7月为最多,达303.2h,日照百分率为64%。

12月份最少为103.6h,只占可照时数的38%。

2000─2005年年均日照时数2660.5小时。

日照百分率61%。

表1.1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日照时数单位:小时2001 119.2 184.9 297.2 273.3 350.6 306.3 287.5 319.6 252.5 194.1 169.3 147.4 2901.9 2002 144.3 154.3 226.8 232.9 306.5 272.8 281.7 278.6 288.8 172.0 132.7 84.8 2576.2 2003 140.3 111.4 228.0 251.7 248.0 309.4 262.9 322.7 263.7 249.2 126.1 117.8 2631.2 2004 135.4 123.3 183.5 262.6 319.8 321.7 298.2 287.7 266.0 227.2 64.1 65.8 2555.3 2005 134.9 126.9 237.9 286.1 279.6 269.1 301.2 264.5 282.0 228.0 109.4 118.2 2637.8 五年平均134.8 140.2 234.7 261.3 300.9 295.9 286.3 294.6 270.6 214.1 120.3 106.8 2660.52 气温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8.6度,7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7.9度,极端最高气温44.0度(2004年7月14日),1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15.4度,极端最低气温─35.9度(1969年1月27、29日)。

克拉玛依市简介

克拉玛依市简介

一、概况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北傍依加依尔山东麓,南依天山北麓,东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处于奎屯市、乌苏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沙湾县、托里县两市三县之间,市区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3千米,距北京公路里程4086千米,海拔高度在250~500米之间。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是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勘探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石油工业城市。

克拉玛依1958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市,1982年2月16日,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是新疆两个地级市之一。

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区,乌尔禾、小拐两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个团场,总面积9500平方公里。

克拉玛依市居住着汉、维、哈萨克等38个民族,总人口36万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76.5%,少数民族占23.5%。

克拉玛依区是克拉玛依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克拉玛依属典型的大陆性半荒漠气候,晴天多,日照强,冬夏温差大,空气质量好。

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5.4℃;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7.9℃。

5至10月为夏季旅游季节,12至2月为冬季旅游季节。

克拉玛依矿产资源丰富。

有石油、天然气、天然沥青、煤、石膏、芒硝、水晶等矿藏。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大,质地优良,可炼制超高压变压器油、高档环烷基润滑油、高等级道路沥青、高档橡胶油等产品。

1983年, 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风城、红山嘴发现埋藏浅、油层厚、储量丰富、凝固点低的重油,这是世界上较为稀缺的环烷基原油。

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的主要勘探开发领域是准噶尔盆地。

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量为8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1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总量达到103亿吨,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盆地之一。

目前,石油探明率仅为22%,天然气探明率仅为3.5%,显示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克拉玛依历史文化

克拉玛依历史文化

克拉玛依历史文化克拉玛依基本概况1、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色的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起来的第一座石油工业城市。

2、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地处东经80°44′~86°1′,北纬44°7′~46°8′之间. 东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沙湾县相接;西部与托里县和乌苏县毗连; 南边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这个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市区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2千米,直线距离280千米;距北京公路里程4086千米,直线距离2600千米.市域东南最宽距离110.3千米, 南北最长距离240.3千米,呈斜条状,总面积950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于250~500米之间。

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独山子距市区150千米。

3、石油工业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

石油以外的其他工业发展也比较快,主要产品有劳保服、皮鞋、家具、红砖、电子制品以及油漆、塑料、防冻液等化工产品。

4、克拉玛依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畜牧及养殖业有牛、羊、马、猪、鸡、鸭、鱼等。

6、克拉玛依市民族众多,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5、景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魔鬼城乌尔禾风城黑油山九龙潭艾里克湖泥火山克拉玛依河白杨河大峡谷西部戈壁公园瀚海柳浪景区6、行政区划:克拉玛依市辖4个市辖区。

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7、旅游景点:克拉玛依有40多处旅游景区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魔鬼城,它和喀纳斯、天山天池并列为环北疆准噶尔盆地三大核心景区。

此外还有白杨河大峡谷、独山子泥火山等自然风景,黑油山、一号井、展览馆、地质陈列馆、百里油区等石油工业景观。

最佳旅游时间 7-9月。

8、历史文化:克拉玛依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克拉玛依天气

克拉玛依天气

克拉玛依天气克拉玛依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城市,位于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

它是新疆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

克拉玛依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克拉玛依的天气情况。

克拉玛依属于内陆干旱气候,受大陆性气候和山地环境的影响,气候条件较为特殊。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且多风。

平均年降水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夏季是克拉玛依最炎热的季节,气温常常在30摄氏度以上。

由于降水较少,夏季在克拉玛依是干旱的。

阳光普照,白天很长,气温高,空气湿度较低,这些特征使得人们在夏季需要注意防晒和补水。

夏季的克拉玛依风沙较多,因此出行时需要带好口罩、墨镜和防尘帽等防护装备。

秋季是克拉玛依气候最宜人的季节。

白天的气温适宜,不冷也不热,夜晚稍凉爽。

秋季的克拉玛依阳光依然充足,空气也较为清新。

这个季节的克拉玛依是一个外出旅游的好时机,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宜人的气候。

冬季的克拉玛依非常寒冷,气温常常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同时,由于地处山区,风力较大,寒风刺骨。

冬季的克拉玛依经常出现风雪天气,交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人们在这个季节需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穿厚实的衣物,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等。

春季是克拉玛依气温回升的季节,但起起落落、变化无常。

有时气温会突然降低,有时又会快速上升。

春季是克拉玛依的风季,风力较大,经常有沙尘暴和风沙天气。

此时出行需注意避风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总体来说,克拉玛依的气候偏向干燥,温差较大。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也有很大差异。

克拉玛依的夏季炎热干燥,秋季适宜宜人,冬季寒冷且多风,春季起伏多变。

人们在游玩或工作时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确保身体健康。

当然,以上是对克拉玛依天气的一般描述,实际的天气情况可能会有些差异。

气象预报是我们了解当地天气的最好方式,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和生活。

克拉玛依市地面气候及地震烈度资料

克拉玛依市地面气候及地震烈度资料
极大风速及风向
风速/标准风压
m/s/Pa
42.2/80
风向
NW
最大积雪厚度/雪荷
mm/Pa
250/400
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极值
cm/cm
163.4/197
地下土壤温度
-0.8m处历年平均值

11.9
-1.6m处历年平均值

12.3
雷暴日数
d/a
31.3
冰雹日数
d/a
1.0
沙暴日数
d/a
1.8
有雾日数
d/a(℃)
149(-8.8)
日平均温度≤8℃天数(日平均温度)
d/a(℃)
164(-6.5)
日平均温度≤5℃起止日期
日/月
28/10-25/3
日平均温度≤8℃起止日期
日/月
18/10-30/3
室外计算
(干球)
温度


采暖

-23.6
空气调节

-28.0
最低日平均

-32.8
通风

-16.7


通风

31.9
空气调节

35.6
空气调节日平均

30.5
日较差

5.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19.1
室外计算
相对湿度
最冷月
%
77.0
最热月
%
32
最热月14时平均
%
29
平均风速
冬季
m/s
1.5
夏季
m/s
5.1
年平均
m/s

克拉玛依市资料

克拉玛依市资料

克拉玛依市资料一、克拉玛依市概况:
三、克拉玛依行政区划:
截至1999年4月,克拉玛依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乌尔禾、白碱滩4个区,乌尔禾、小拐2个乡;还设有胜利路、昆仑路、天山路、银河路、金龙镇、五五新镇、金山路、西宁路、北村、中兴路、三平镇、百口泉等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面积7734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

克拉玛依区:面积3833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

邮编834000。

独山子区:面积 400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

邮编838621。

白碱滩区:面积1272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

邮编834009。

乌尔禾区:面积2229平方千米,人口 1万人。

邮编834012
四、克拉玛依经济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向频率(%)
(1:3)
最大风速(s/m)(1:5)
图注:———风频––––风速
方位N4Fra bibliotek14NNE
3
11
NE
5
16
ENE
6
11
E
7
10
ESE
4
7
SE
4
7
SSE
3
8
S
4
10
SSW
3
10
SW
3
14
WSW
1
11
W
3
18
WNW
5
24
NW
22
>40
NNW
9
20
C
16
说明:
1.克拉玛依市气象资料录自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范缺少部分,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1951—1980《地面气候资料》、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和JGJ3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及克拉玛依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内补充。各标准和资料中相同内容数据不同时取其较大者。
2.克拉玛依市地震资料录自《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地震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第一次印刷。
3.表中符号“\”为暂时缺少的数据。
4.凡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除特殊地区外可参照引用本数值,超出上述标准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按内插法取值。

31.9
空气调节

35.6
空气调节日平均

30.5
日较差

5.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19.1
室外计算
相对湿度
最冷月
%
77.0
最热月
%
32
最热月14时平均
%
29
平均风速
冬季
m/s
1.5
夏季
m/s
5.1
年平均
m/s
3.7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冬季
%
NW/9(C/36)
夏季
%
NW/32
全年最多
%
NW/22
极大风速及风向
风速/标准风压
m/s/Pa
42.2/80
风向
NW
最大积雪厚度/雪荷
mm/Pa
250/400
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极值
cm/cm
163.4/197
地下土壤温度
-0.8m处历年平均值

11.9
-1.6m处历年平均值

12.3
雷暴日数
d/a
31.3
冰雹日数
d/a
1.0
沙暴日数
d/a
1.8
有雾日数
d/a
6.9
雾淞厚度
mm
\
年蒸发量
mm
3545.2
大气压力
冬季
102Pa
980.6
夏季
102Pa
958.9
降水量
一日最大值
mm
26.7
一小时最大值
mm
10.0
10分钟最大值
mm
\
历年平均值/极大值
mm/mm
105.3/227.3
年降水天数平均值/极大值
d/a/d/a
68.2/101
地震烈度


克拉
玛依
d/a(℃)
149(-8.8)
日平均温度≤8℃天数(日平均温度)
d/a(℃)
164(-6.5)
日平均温度≤5℃起止日期
日/月
28/10-25/3
日平均温度≤8℃起止日期
日/月
18/10-30/3
室外计算
(干球)
温度


采暖

-23.6
空气调节

-28.0
最低日平均

-32.8
通风

-16.7


通风
克拉玛依市地面气候及地震烈度资料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站台位置
东经
°′
84°51′
北纬
°′
45°36′
海拔高度
m
427.0


最冷月平均

-16.7
最热月平均

27.5
极端最高

42.9
极端最低

-35.9
年平均

8.1
设计计算用
采暖期天数
日平均温度≥30℃天数
d/a
79.8
日平均温度≤5℃天数(日平均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