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精神

合集下载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毛主席对南泥湾垦荒非常重视,还曾亲自到南泥湾视察。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我根据地反复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

南泥湾精神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动力,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不仅创造了一段历史,更为我党、我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

尤其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

南泥湾开荒史在荒凉的地方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产?359旅,原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到南泥湾之后旅长王震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勤务员、炊事员,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开荒种地。

毛泽东和南泥湾1943年9月,359旅进驻南泥湾已经三年,通过开荒种地,养羊喂牛,自办工厂,他们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地方,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周恩来路经南泥湾1943年7月,时任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回延安,陕甘宁边区南部、同国民党统治区交界的富县交道镇,是必经的地方。

驻扎在这里的359旅719团一营,接到上级通知后,急忙准备欢迎,消息一下就在部队和当地群众中传开了。

朱德和南泥湾政策朱德总司令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始终是一个出色的亲身领导者,他不仅带头劳动,种粮种菜,连年获得丰收,而且确实指挥有方,功绩卓著,给了解放取军民以巨大鼓舞。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80年前,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树立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旗帜,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英雄史诗。

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

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树立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

随着歌曲《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体现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南泥湾精神家喻户晓。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南泥湾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克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注入了强大动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实践中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

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

虽然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中国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一首《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

当年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形成丰富的物质成果,更结出了丰硕的精神成果。

新的历史起点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传承和弘扬南泥湾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弘扬南泥湾精神征文

弘扬南泥湾精神征文

弘扬南泥湾精神征文
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941年,为摆脱困境、战胜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指战员披荆斩棘,艰苦奋战,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南泥湾精神的宣传推广,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业繁荣的可喜景象,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开发前的南泥湾,是一片杂草丛生、豺狼成群、没有人烟的荒野。

三五九旅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披星戴月,开荒种植,养猪烧炭,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开展劳动竞赛,不仅逐步做到粮食、经费全部自给,而且在1944年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担。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

在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

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根据地军民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但摆脱了困难,而且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南泥湾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脚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代,南泥湾发生了一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这个曾经贫瘠落后的村庄,因为一群无名的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而焕发出底气和勇气,成为全国知名的英雄村庄。

他们的奋斗历程中蕴含着三种精神,包括革命精神、团结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三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在当前的先进文化语境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一、革命精神南泥湾村革命发生之前,人们的生活极为贫苦和苦难。

战争年代的内战和抗日战争给南泥湾带来巨大的灾难,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极低,基础设施几乎没有。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共产党员要求把南泥湾变成特殊区域,对过去那些从事经济剥削、敛财过度、凌虐农民的势力进行改组。

他们的行动表明了对资本主义的反抗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革命精神在这时燃烧!在今天,革命精神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其一,革命精神代表了民族精神中反殖和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

其二,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可以帮助年轻人增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上精神,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团结精神南泥湾的革命精神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这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团结精神。

多年的战争中,南泥湾的人民在恶劣的环境下相互扶持,互相关心,终于赢得了战争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他们也凭借这种优秀的团结精神完成了一个个看似困难的任务,依靠一个人把村庄建成了整个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榜样。

在当前,团结精神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团的组织等一些社会团体中,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背景、价值观和特点,但是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增强个体的凝聚力,不断激励人们积极进取,推动人们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是指在1928年,来自湖南省衡山县南泥湾镇的农民,在抗日战争前夕,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自发组织的一次群众斗争运动。

该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毛泽东和朱德等人。

南泥湾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传奇,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凝聚和传承。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各个行业都需要集体的参与和合作,以共同对抗外部的压力,达到团结的目标。

南泥湾运动中,农民们自发地组织集体行动,共同向压迫者反击,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也体现了大励志、大拼搏。

南泥湾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反侵略精神。

南泥湾运动是在抗日战争前夕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在日本侵略我国之下才爆发的。

农民们反抗侵略,是对国家的爱,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

这是一种英勇的抗争和民族精神。

南泥湾运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群众自我解决问题的精神。

当时的农民们面对的是高昂的租金和重税,生活十分困难。

他们没有等待上层政府的帮助,也没有没有被动地继续受苦。

相反,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制定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精神,表现了群众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敢于争取自身权利的毅力。

南泥湾精神,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出席南泥湾平地会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程,南泥湾的农民们的
反抗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南泥湾精神的涵盖面很广,不仅仅是农民阶层,也涉及其他社会层面。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
有南泥湾精神,就有勇气和力量去奋斗,去争取自由和进步。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南泥湾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等精神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通过弘扬南泥湾精神,可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推动社会进步。
加强南泥湾精神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文化交流
南泥湾精神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 和意义。加强南泥湾精神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中外文化 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02
南泥湾精神的实践价值
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
革命精神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所特有的,具有 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志。
爱国主义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表现 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利益的 坚决捍卫,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 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泥湾精神
汇报人:
汇报时间:
CONTENTS
• 南泥湾精神概述 • 南泥湾精神的实践价值 • 南泥湾精神的现代意义 • 南泥湾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南泥湾精神的典型案例分析 • 南泥湾精神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01
南泥湾精神概述南泥湾精神的源自源南泥湾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支持抗日 战争,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南泥湾开展大规模 生产活动,孕育了南泥湾精神。
协同合作
南泥湾精神强调协同合作,通过 团队的力量来实现目标,这种协 同合作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 具有重要地位。
03
南泥湾精神的现代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坚定信仰
南泥湾精神强调对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在 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 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动力。
艰苦奋斗
南泥湾精神所倡导的艰苦奋斗精 神,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激励 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努力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正 是 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和 作风,根据地军民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但摆脱了困难,而且 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三五九旅在南泥湾不到三年,就开荒二十六万亩,除粮食和 日用品自给外,还 上缴公粮二百五十万斤。这种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被人颂之为“南泥湾精神”。
立下赫赫功勋
1944年11月,三五九旅奔赴敌后抗日战场。出发前,湘领导、朱总司令特地检阅了这支英雄的部队。以后, 三五九旅转战黄河内外,为中 国 人民解放事业和 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赫赫功勋。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湘领导率先垂范,在杨家岭的办公窑洞前亲手开辟了 一 片荒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朱德背着箩筐 到处拾粪积肥;浙领导迅速成了纺线能手。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在三 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 炊事员, 一 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
南泥湾精神
➢ 党 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 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 内 国 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应对严峻复杂的 国 际形势、 艰巨繁重的 国 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和 重要着力点。
➢ 我们要赓续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 永不停歇再出征、永远奋斗再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 梦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南泥湾视察不久,湘领导在不到 一 年时间里,就写
出了几篇指导解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著,再次强调 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建设口号。
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政策,以及保护和 发展工
商业、兴办合作社、奖励劳动英雄等政策。
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
删除红色色块,有图片
第 一 部分 南泥湾精神的历史背景
删除红色色块,有图片

南泥湾精神主要内容

南泥湾精神主要内容

南泥湾精神主要内容一、什么是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流传的一种积极向上、勤劳朴实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它以南泥湾为代表,体现了农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努力、自力更生的品格。

二、南泥湾精神的主要内容1. 理念南泥湾精神的核心理念是勤劳致富、艰苦奋斗。

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实现致富梦想。

他们始终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努力耕耘土地,就能够换来丰收和幸福的生活。

2. 坚毅精神南泥湾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毅精神。

农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言放弃,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3. 互助合作南泥湾精神倡导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

在南泥湾这样的贫困山区,人们面临的困难往往是共同的,因此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互助合作,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 诚实守信南泥湾精神非常注重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农民们注重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坚守道义。

他们懂得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够建立起互信关系,才能够与他人良好合作,取得成功。

5. 知识追求南泥湾精神提倡知识追求。

农民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农耕方式,他们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革,实现自身价值。

三、南泥湾精神的意义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农民的集体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南泥湾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勤劳和坚韧。

这种精神通过代代相传,保持了中华民族对劳动的尊重和崇高的品质。

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南泥湾精神的倡导,鼓励农民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精神鼓舞了广大农民,激发了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促进社会和谐南泥湾精神强调互助合作、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泥湾油田艰苦的发展史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陕北艰苦的发展史惊人的相似。

都伴随着艰难困苦,承载着与命运抗争的搏斗,都经历过战胜一个个艰难困苦之后的喜悦和胜利。

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一支立志摆脱苦难的队伍又一次陷入苦难——面对残酷的扫荡和封锁,共产党面临着两条路:要么饿死、冻死或困死,要么自己动手,走出窘境。

共产党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于是这些贫苦出身的官兵们,又开进了新的战场,做起了他们曾经熟悉的事情,扛枪的手又握起了锄头。

后来的成功,似乎早已经在决策者们的运筹帷幄之中,贫瘠落后的不毛之地陕北,居然神话般地变成牛羊遍地的“江南”。

并由此诞生了一种以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而南泥湾油田始探于1977年,1988年投入开发。

管理机构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蟠龙煤矿,办公地点为青化砭玉皇庙。

始称为延长油矿管理局玉皇庙钻采公司。

油田成立初期,领导和职工同甘共苦,一起住着窑洞、牛棚和烤烟蓬,由从青化砭移交的136口报废的油井开始起家,一切从无到有。

每一条公路都烙印着数以万计南泥湾油田人朴实而有力的脚印;采油站上每一个个高耸的井架下,挥洒了南泥湾油田人无数的汗水;油田产出的每一桶有无不渗透着油田职工的勤劳与艰辛。

为什么南湾油田人如此的执着,那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心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并将一直继承并发扬下去。

1989年9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由陕西省等领导的陪同到“付8”井视察,并对南湾油田做出了“你们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359旅”的极高评价。

这是对南泥湾油田人数十年如一日工作的认可,是对南泥湾油田人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的高度赞扬。

南泥湾油田人继续心怀着这种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不断的创造着南泥湾的辉煌。

1996年油田产量突破10万吨;2000年油田产量突破20万吨;2005年油田产量突破50万吨;2008年油田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63万吨。

油田上下一心,讲忠诚比奉献,誓要南泥湾油田稳产50万吨20年。

自油田成立以来,赢得了省市公司无数的嘉奖和奖状,足足可以挂满一整面墙壁,其中1994年12月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2009年1月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这两个荣誉更是在整个延长油田集团公司独树一帜。

这些无数奖牌和奖章,都是南泥湾油田人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的感召下,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换来的,是对南泥湾油田人奋斗的认可。

物质是暂时的,并会最终消费殆尽;精神是永恒的,并会长久影响后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仍是我们的法宝。

在高山之上、寥寂山沟,在三九严冬,在炎夏三伏,在挥汗如雨的建设工地上,在刻苦攻关的实验室……今天的南泥湾油田人,正在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武器在履行着新的历史使命。

是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装备的改善,不能成为放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由。

相反,越是在条件优越的时刻,越是不能丢掉这种精神。

当我们看到毛主席简
陋的菜谱,周总理带补丁的衣衫,当我们时有所闻巨贾李嘉诚饭后打包,富豪霍英东节俭持家的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方知富裕更需艰苦奋斗的理。

在我们品尝成功、享受幸福时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它是防止思想贫血的营养剂,是杜绝堕落的预防针,是保持信念的维生素,是洁化灵魂的消毒水……
并不是每一种人类的实践都会产生一种精神的。

南泥湾精神从最初生产自救的一种简单劳动,升华为一种闪耀着普遍真理光泽的不朽精神,貌似偶然,其实必然。

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如火炬一般一代又一代相传,照亮我们的心胸、征途和未来,为南泥湾采油厂谱写新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