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

合集下载

体感温度低的原因

体感温度低的原因

体感温度低的原因
体感温度低的原因如下:
1、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过低或穿衣不足都可能导致体温偏低。

特别是在冬季,保持室内温暖并适当增加衣物,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

2、体质原因: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天生体温就偏低,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

3、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从而导致体温偏低。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产热能力。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导致体温下降。

例如,一些抗抑郁药、镇静剂和降压药等都可能导致体温偏低。

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之一就是体温偏低。

如果长期存在体温偏低的问题,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

总之,体感温度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体温偏低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老年患者胸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老年患者胸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取 21 0 1年 1月 ~ 0 1 l 本 院 接 受 2 1 年 2月
择 期 胸 腹 部 手 术 的老 年 患 者 2 8例 , 部 采 取静 脉 复 合 全 麻 , 2 全
年龄在 6 ~ 6岁 , 中发生低体温患者共 1 1 ,5 3  ̄ 2 18 术 4 例 3 ~ 6C12 例 ,4 3 ℃ 1 ,比例 高达 7 . 通 过采取有 效保温措施 3 ~ 5 9例 05 %,
在全麻手术 中, 由于麻醉药 对机体体 温调节 功能 的抑制 等 因 素 ,术 中容易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 可导致多种 并发症 如凝血 机制障碍 、 口愈合 时 间延 长 、 感染能力 下降 、 伤 抗 药物代谢 速 度降低等『 从 而影 响术后恢复及预后 。而年龄本身是围手术 】 I , 期 发生低体温的一个重要 因素 ,研究表 明老 年病人更 容易发
尿病知识 的欠缺 点进 行有针对性的宣教 。同时通 过结合糖尿 病健康 讲座培训 , 使患者掌握较全 面糖尿病康复知识 , 提高患 者的 自我管理 能力及 家属监督 能力 ,有效控制 了血糖 及并发 症, 降低 了患者 的再 次人 院率 , 轻 了社会及 家庭 的负担 , 减 提
2 2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水 平 及 再 入 院情 况 比较 , 表 2 . 2 组 见 。 表 2 2组 患 者 血 糖 水 平 及 再 次 入 院 率 比 较 例 ( %)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1 黎 明, 吴瑛. 内科 护理 学【 J 4 . M - 版 北京: 民卫 生出版社 , 第 人
2 0641 0 : 3.
糖 尿病 是一种慢 性 、 身性疾病 , 终 糖尿病 健康 教育是 糖
尿 病 治疗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目前 糖 尿 病 血糖 控 制 情 况 不 尽 人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了解体温正常值保健康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了解体温正常值保健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人体正常体温范围了解体温正常值保健康
导语:体温是我们衡量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把自己的体温控制在体温正常值范围内,这样才健
体温是我们衡量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把自己的体温控制在体温正常值范围内,这样才健康。

那么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呢?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

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体温的恒定取决于脑内下视丘的恒定机制,发烧则是因为恒定机制被病毒破坏,所以被设定在较高的数值;有些感染并发发烧则是因为身体为了对抗病毒自动调节到较高温度。

然而体温超过42度则有生命危险,体温低于34度则有失温的危险,轻则意识模糊,重则一样有生命危险。

发冷、失血过多、即将死去的人都会体温降低。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以上就有危险了。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

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

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
生活常识分享。

身体发冷是什么原因

身体发冷是什么原因

身体发冷是什么原因身体发冷是指感觉到身体温度下降,出现畏寒或寒颤的症状。

人体正常的体温范围是36~37摄氏度,当体温降低到这个范围以下时就会感到身体发冷。

身体发冷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可能导致身体发冷的几种常见原因。

1. 外界环境因素身体发冷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外界环境的寒冷。

当人身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体温很容易下降,导致身体发冷。

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会感到手脚冰冷,全身发抖,通过保护自身的反应(比如缩起并用手臂和腿保护身体)来增加体温。

2. 血液循环问题身体发冷还可能与血液循环问题有关。

血液是人体中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载体,如果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身体组织供氧和供热不足,从而引起身体发冷的感觉。

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管狭窄、血压偏低、心脏病等。

3. 代谢问题身体发冷也可能是由于代谢问题引起的。

代谢是指机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包括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如果人体内的代谢速率过低,那么产生的热量就会减少,导致体温下降,从而感到身体发冷。

代谢速率过低可能与甲状腺问题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 免疫系统异常某些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身体发冷。

免疫系统是机体内重要的防御系统,如果出现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受病菌或疾病侵袭时无法正常产生相应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下降。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包括自身免疫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等。

5. 营养不良或饮食习惯不当身体发冷还可能与营养不良或饮食习惯不当有关。

营养不良导致人体内能量供给不足,无法维持正常体温,从而引起身体发冷。

此外,摄入过多的冷饮或生冷食物也可能导致体温降低。

6. 精神压力和焦虑精神压力和焦虑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导致身体发冷的症状。

当人们处于压力和焦虑的状态时,体内会释放出一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这些荷尔蒙会对身体产生某种生理反应,例如血管收缩和肌肉紧张,从而引起身体发冷。

要减轻或预防身体发冷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 保持温暖:穿着足够的衣物来保持体温,特别是在寒冷的环境中。

总是低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总是低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总是低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总是低烧的情况。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 373℃至 38℃之间持续存在。

这看似不太严重的症状,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

首先,感染是导致低烧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细菌感染,像结核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就可能表现为长期的低烧,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盗汗等症状。

除了结核菌,其他细菌如布鲁氏菌等感染也会引起低烧。

病毒感染同样不容忽视,像流感病毒、EB 病毒等,感染后可能会出现低烧,还可能伴随有流涕、咽痛、肌肉酸痛等表现。

此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低烧。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引起低烧的重要因素。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同时还可能出现低烧。

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仅会影响皮肤、关节,还可能累及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患者常常会有低烧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

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烧。

比如慢性肾炎,由于肾脏的炎症持续存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就可能引起低烧。

再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也可能出现低烧,同时还会有心跳加快、多汗、手抖、消瘦等症状。

恶性肿瘤也是导致低烧的原因之一。

某些肿瘤在早期可能会以低烧为表现,比如淋巴瘤。

淋巴瘤细胞在体内大量增殖,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低烧。

另外,一些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等,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因为肿瘤组织的坏死、吸收等原因而出现低烧。

药物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可能会引起低烧的不良反应,比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

如果在用药后出现低烧,并且排除了其他原因,就需要考虑药物因素。

此外,精神心理因素也不能被忽略。

长期的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温调节紊乱,从而出现低烧。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是36.5℃~37.5℃。

这个范围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也就是核心体温。

核心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包括脑部、胸腔、腹腔和盆腔等部位的温度。

这个温度是由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产生的热量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共同决定的。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人体的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人体的体温过高,会导致发热、头痛、乏力、口渴、心跳加快等症状。

如果人体的体温过低,会导致寒战、手脚冰凉、心跳缓慢等症状。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

代谢活动是指人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等过程。

这些过程会产生热量,从而影响人体的体温。

此外,外界环境的温度也会影响人体的体温。

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的体温产生影响。

为了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其次,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最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治。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是36.5℃~37.5℃。

保持正常体温对于人体的
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及时就医,以保持健康的体温。

如何预防低热

如何预防低热

如何预防低热引言低热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表现为体温偏低,可能引起寒冷、乏力、头晕等不适感。

预防低热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预防低热。

1. 保持温暖低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温过低,因此,保持温暖是预防低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简单但有效的方式: - 层层保暖:穿上合适大小的衣物,最好是多层穿搭,这样可以增加保暖效果。

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里,不要忽视保护头部、手部和脚部的重要性。

- 使用暖气设备:在户外活动之前,使用暖气设备如电热毯、暖水袋或取暖器,这将帮助你保持温暖并预防低热的发生。

- 合理设置室温: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保持室温适宜,不要过多依赖空调或开窗通风,以防止身体温度过低。

2. 规律饮食饮食对于预防低热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 充足摄取热量:确保摄取足够的热量,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

增加食物摄取量,如主食、蔬菜、肉类等,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体温。

- 多摄取热量高的食物: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如坚果、花生酱、橄榄油等都能够提供额外的热量,有助于防止低热的发生。

- 避免过度饮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能量不足,从而使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

合理饮食并分散进食时间是预防低热的关键。

3. 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和体温,帮助预防低热。

以下是一些建议: - 有氧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跳绳、跑步等,可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从而增加体温。

- 暖身运动: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进行一些暖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这将帮助加快体温上升的速度,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 定期锻炼:保持每周3-5次的锻炼频率,并坚持下去。

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5. 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也有助于预防低热。

以下是一些建议:-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可以帮助你的身体建立规律的生物钟。

这样,你的身体会知道何时应该提高体温。

基础体温低的人发烧的标准

基础体温低的人发烧的标准

基础体温低的人发烧的标准基础体温指的是人在清晨醒来前未进行任何身体活动时的体温。

据统计,成年人的基础体温大约在36.5℃~37℃之间。

但是,有些人的基础体温偏低,甚至只有35℃~36℃,这种情况并不一定代表身体出现了问题。

不同的人体体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低于正常值并不一定表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然而,基础体温低的人如果出现发烧现象,就需要引起重视。

发烧通常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提高体温可以帮助身体抑制病菌和病毒的繁殖,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

但是,如果是基础体温低的人发烧,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不能盲目地对待。

基础体温低于正常范围(36.5℃~37℃)的人,一般来说体温不会超过38.5℃,超过此温度即为发烧。

但因个体差异存在,不同人对体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不宜单纯地以体温数值为标准来判断。

2.发烧引起的危害(1)脱水:发热时,人体排汗增多,导致大量体液和盐分的流失,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2)身体加重负担:身体在发烧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免疫细胞也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发烧时容易出现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等现象。

(3)发生并发症:发烧时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4)对高龄和病弱人群危害更大:高龄人群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等,抵抗力越弱,发展速度也越快。

(1)一般情况下,如果体温不超过38.5℃,不需特殊处理。

(2)体温超过38.5℃,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擦身体、浸泡冰水等来降温。

(3)口服药物降温。

对于基础体温偏低的人来说,尽量避免使用过量的降温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肝肾有一定的损伤,也容易引发其他的不良反应。

(4)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烧,或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体来说,基础体温低的人发烧需要引起重视,在处理上需要因人而异,不能与普通人一样处理,更不能盲目用药。

及时就医和采取科学的降温措施才是处理的正确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
一、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1. 寒冷的环境引起体温偏低2. 疾病会引起体温偏低 3. 中医阐述体温偏低原因二、体温偏低的预防保健三、身体的正常体温
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
1、寒冷的环境引起体温偏低低体温被定义为低于35摄氏度。

体温低会降低包括大脑和心脏在内的主要身体器官功能。

由寒冷环境造成的低体温者可能会因为脑功能下降引起的昏昏沉沉而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庇护所。

其它体温低于正常水平的症状还包括颤抖,说话速度减缓或含糊不清,协调性降低,动作缓慢,血压低和脉搏弱等。

老年人更容易受体温低的影响,在15度室内温度下就有可能死亡。

此外,健康机构还指出,使用酒精和其它致醉物质会增加低体温风险。

2、疾病会引起体温偏低脓毒疾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身体对血液感染的炎症反应。

抵御感染的细胞因子会诱发大量炎症。

这就会扩张全身血管并在器官内的小血管形成血栓,导致血压降低和器官受损。

脓毒疾患者的体温可以过低或过高。

其它症状还包括白血细胞数量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降低和血液出现细菌等。

与脓毒疾有关的低体温是一个不良结果。

在美国,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死于脓毒疾。

这种疾病经常由住院感染引起,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3、中医阐述体温偏低原因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

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

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