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掀开猴王集团破产案惊人内幕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案例10

公司治理案例10

第十章集团治理:揭开法人的面纱【案例10-1】合资企业中的非股权控制中日合资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是由日本富士通天株式会社持股60%、天津真美电声器材公司持股35%、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持股5%组成的合资企业。

日本富士通天株式会社不仅承担了合资企业绝大部分资金需求,而且包销合资企业的全部产品,为合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结果合资企业在资金、销售渠道、技术等方面严重依赖日方母公司,自己没有销售渠道,也不设立研发部门,因而在运营上不得不接受日方的控制。

中美合资津美公司的情况也如此类似,津美公司50%的资金由可口可乐公司提供,技术全部来自可口可乐公司,主要来源于可口可乐公司设在日本的一个科研机构,津美公司的许多重大决策也是在可口可乐公司的支持下作出的,津美公司的各品牌产品通过可口可乐公司设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进行生产和销售。

------资料来源:来自南开大学课题组对天津开发区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的调查,调查结果在2001年11月24-25日公司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

【案例10-2】萨洛蒙诉案公司法史上,英国的萨洛蒙诉案,可以说是为股东牟取法外利益开了先河。

当时萨洛蒙公司仅有7位股东,分别为萨洛蒙及其妻子和5个儿子,公司董事由萨洛蒙及其两个儿子担任。

公司成立后,萨洛蒙便将其事业作价38782英镑移转于该公司,公司付给萨洛蒙现金8782英镑,另10000英镑为公司欠萨洛蒙的债款,由公司发行给萨洛蒙10000英镑有担保的公司债,其余则作为萨洛蒙认购公司股份的价款,于是,萨洛蒙公司实际股份为20007股,萨洛蒙自己持有20001股,另6股由其家属各持1股以符合英国公司必须有7位发起人的规定。

该公司成立1年后被迫解散,经清算公司债务为17773英镑,公司资产为10000英镑,这样若萨洛蒙的10000英镑有担保的债权获得清偿,则其他没有担保的公司债权人将无法获得任何清偿。

公司清算人主张公司的事业实际上是萨洛蒙自己的事业,公司组织不过是萨洛蒙预计事业不顺利,为逃避债务而设,因此请求萨洛蒙清偿公司债务,否认萨洛蒙对公司之有担保债的求偿。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分析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猴王集团公‎司的陈列室‎展示了集团‎鼎盛时期的‎各类产品,除焊材以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等,这还没有包‎含其它不便‎集中展示的‎产业,如船运业、建筑业、酒店业等等‎。

至于猴王集‎团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横跨十几个‎行业。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一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投资学投资风险与投资组合课件

投资学投资风险与投资组合课件
1990年4月的682点急挫到1991年11月的223点, 19 个 月 跌 幅 高 达 67%
〔三〕购置力风险 1、定义: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使投资者的实际收 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2、影响:固定收益证券受通胀风险影响大 长期债券的通胀风险大于短期债券 不同公司受通胀风险影响程度不同 通胀阶段不同,受通胀影响不同
投资者张某2021年1月1日以每股10元的价 格购入A公司的股票,预期2021年1月1日可以 每股11元的价格出售,当年预期股息为元。A 公司股票当年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rA11 110 00.21% 2
单一证券期望收益率
单一证券期望收益率的含义
由于投资者在购置证券时,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在 持有期末的收益率,因此,持有期末的收益率是 一个随机变量。
〔三〕财务风险:
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 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即负债融资占公司总资产 的比例。财务杠杆是双刃剑,当融资后利润率大 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 造成收益减少。
PT中浩是两市PT公司中亏损最严重的公司之一。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家 具、化装品、房地产、通讯等多个领域,对资金需求较大,因此上市后 始终高负债经营。1994年后,公司业绩下降失去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 资本市场筹资的功能。为了维持多元化开展,不得不扩大举债规模。到 2000年中期,整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达169.24%,短期借款额达 6.74亿元。由于盈利能力下降,负债过多,公司运营资金越来越少,终 于出现负数,到2000年中期已到达-94002万元,正常经营难以为继。
在实际生活中,预测股票可能的收益率,并准确 地估计其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简便,可用历史的收益率为样本,并假定其
发生的概率不变,计算样本平均收益率,并以实

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特点

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特点

摘要单一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是公司的一种战略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战略选择影响着公司的成败、命运,因此,正确进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及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

国内的企业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未对战略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单一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选择上,国内企业更多的考虑了短期利益,而没有从战略长期性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如何创造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持续创造公司价值的目的。

本来,在实践中根本就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公司战略。

能够在多个业务领域内树立竞争优势的不同资源、公司经营的产业范围和公司内部决策、组织等因素的合理组合都能构成适当、有效的公司管理战略。

如果公司能实现以上几个要素之间的系统结合,就能形成公司优势,就能构造核心的竞争力,就能够实现公司持久性地创造价值的目的。

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公司经营战略选择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针对单一与多元化的经营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对国内企业存在的战略选择问题予以分析,研究单一经营战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已有一定规模,世界经济融合与竞争加剧的历史条件,提出进行单一经营更有成效、更易获得成功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司战略选择ABSTRACTSingle manag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are a strategic choice of a corporation. the strategic choice determines the corporation’s fate of success or failure in face of limited resource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a right strategic choice.Chinese enterprises face the problem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choice. Impacted by the old economy system in China, They don’t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strategic choice, they give more attentions to the short-term benefits, not to the long-term benefits. They seldom research how to get competitive occupation and how to construct nuclear Competitive abilities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long- term profitability maximum.Generally, there is no sole right corporation strategy. If you can consist of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right industry, correct decision and good organizing effectively , then you can give a effective corporation strategy, you can make vantage and make up of nuclear competitive abilities to implement the corporation’s purpose of profitability maximum. This article attempt to use the failed and the succeed cases in corporation strategy to research the problems that li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oday and to research the environment that single manag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face. in face of the fusing world economy and more competitive condition, we can give a suggestion that the single management is more effective and easier to succeed in current market economy and wish to refer to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corporation strategy choi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1.1 概述 (1)1.2 公司战略的含义 (1)1.3 世界范围内公司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 (3)1.4 研究中国公司战略选择的重要意义 (5)2 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概述2.1 公司战略管理的主要派别 (7)2.2 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9)2.3 公司战略三角形理论 (10)2.4 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14)3 单一经营战略的特点及应用环境3.1 远大空调公司的经营战略案例 (16)3.2 单一经营战略的特点分析 (17)3.3 单一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20)4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特点及应用环境4.1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特点 (22)4.2 美国GE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22)4.3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25)5 中国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问题及实证分析5.1 中国企业战略选择面临的问题 (29)5.2 国内企业战略实证分析 (30)结束语 (34)1 绪论1.1 概述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及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

二十、债权人要求破产还债ST猴王面临摘牌

二十、债权人要求破产还债ST猴王面临摘牌

二十、债权人要求破产还债ST猴王面临摘牌一个月前,猴王集团宣告破产。

而今,ST猴王(0535)的第三大债权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三家金融债权人已经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ST猴王进行破产清算。

一、华融质疑猴王破产不规范1月9日,猴王集团职工代表大会经讨论同意企业申请破产。

股民们从2月28日ST猴王发布的董事会公告中知道了该公司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居然已宣告破产,而ST猴王则突然面临着严重呆账的巨大风险。

除了ST猴王的股民,最着急的可能就是作为猴王集团第三大债权人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了。

据该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他们也是直到2月27日才从法院裁决中获悉猴王集团宣告破产的消息。

3月22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李晓鹏说,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说明猴王集团进入破产程序是合法的、规范的。

但华融公司有关人士说,至少目前看来,猴王集团的破产程序不太规范。

据介绍,按照《破产法》(试行)的规定,企业破产应公告披露债权人会议召开时间,但猴王集团破产案中华融根本不知道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会议也无从谈起。

华融公司也不知道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时间。

华融公司有关人士说,连拥有6.62亿元巨额债权的第二债权人都被蒙在鼓里,这样的破产究竟是由谁来操办的呢?二、猴王集团资产大幅缩水疑点重重据介绍,华融公司获悉猴王集团破产消息后,立即派员赶赴宜昌,并向宜昌有关方面提出了查询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资料以及破产前猴王集团资产分离情况的要求,但猴王集团资产分离、破产程序、审计等情况和资料始终未能到达华融公司手中。

对方甚至要华融公司承认这一“既成事实”。

据华融公司的调查,自去年7月份以来,猴王集团进行了大规模资产分离活动。

1999年底猴王集团资产为34亿元,负债27.7亿元。

2000年11月其资产总额为24.26亿元,负债22.45亿元。

至2000年12月31日猴王集团资产总额仅为3.71亿元,负债23.9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45.53,已严重资不抵债。

公司治理猴王案例分析ppt课件

公司治理猴王案例分析ppt课件
经理层还是猴王集团的人马,所以不重视本公司的利 益。
猴王集团破产,猴王股份公司变空 壳,根本原因是什么?
猴王集团破产,猴王股份公司变成空壳,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 理机制的失效。将国有资产中的优质部分剥离上市,本不失为 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条颇具前景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猴 王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剥离,集团公 司与股份公司之间不正常的关联关系,导致了公司治理机制的 残缺和失效。 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压垮的直接原因是猴王集团 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 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 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 司调走了大量资金。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 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如何防止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恶 意控制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
• 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 加强市场监管和监督 • 不断加强人们的法制观
念和思想道德观念
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
•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提高股东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 完善董事与监事的权利、责任体系 • 增设集团诉讼制度,完善证券民事赔
改制不彻底,没有实现“三分开”
1993年,猴王焊接股份公司从猴王集团中“剥离”出去, 改组为猴王股份公司。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将国有资 产中的优质部分剥离上市,本不失为搞活国有企业的一 条颇具前景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猴王案例中, 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剥离,集团公司与 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和财务之间长期三不分,没有任 何独立性。首先,从人员上来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 王集团之间是两个单位,一套班子。其次,从资产上来 看,猴王股份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独立的资产。最后,从 财务上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王集团之间共用一个财 务负责人,因而账务分开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由于没有 与大股东实现“三不分”,没有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和人格化利益主体,ST猴王最后只有沦为猴王集团的资 本玩偶,其行为不得不听从大股东的意志,服从大股东 的利益安排。

十九、掀开猴王集团破产案惊人内幕

十九、掀开猴王集团破产案惊人内幕

十九、掀开猴王集团破产案惊人内幕2002年2月27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猴王公司破产。

至此,负债高达23.96亿元,涉案标的14亿元在身在猴王集团公司宣布破产还债。

尘埃落定,无论债权人、小股东有多少疑问,猴王集团公司都有以看似合法的方式为高达数十亿的债务划上了句号。

如同有关方面在回答债权人质疑时的一句话:“既成事实,你们不认也得认。

”一、一份内部报告猴王集团破产前资产的大规模转移尽管受到多方猜疑,但由于破产过程缺乏透明度,众多债权人却一直无法取证。

不过,记者在湖北宜昌采访时,却意外发现了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3月9日提请宜昌市政府的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此次宣布破产的企业是2000年市工商局已注销和吊销的84家企业。

此外,未列入破产范围的尚有1997年至1999年已注销的55家企业和吊销的72家企业,另外9家合资企业也未纳入破产范围,但上述企业资产负债均已纳入集团公司财务决算,若不明确纳入破产范围,在资产清理和评估,债权清理和申报登记方面口径不一致,将为债权人会议留下诸多隐患。

”报告还透露,“在外地20多家合资子公司和2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也未纳入破产范围。

有些公司已开始擅自变卖和处理企业资产,若不迅速破产,资产将严重受损”。

报告并请示市政府“公司法人股转配及内部股票(以摊派方式发行)要不要申报登记,按法律规定这部分权益不能视为职工劳动权益优先清偿。

”此外,单凭这84家已注销和吊销的企业宣告破产,是否意味着猴王集团公司已经破产?是否意味着凡猴王集团公司的债权人必须在宣告破产后的3个月内申报债权?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有关人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记者追问,债权人是否可以向其它未宣布破产的企业追偿债务。

他说未纳入破产范围的企业几年前被注吊销,企业实际上已无资产可追偿。

至于对外股权投资,由于这些子公司已被注销和吊销,已丧失法人资格,对外投资的债权、债务也全部由集团公司承担。

无论是宣布破产还是未宣布破产的企业,这位人士表示,猴王集团公司早在两年前已经没有未被查封的资产,早就是一个空架子。

案例二:猴王事件

案例二:猴王事件

案例二:猴王事件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其进行股份化改造,并于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今为止惟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止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

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问题:1、分析说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压垮的直接原因。

2、指出猴王集团公司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掀开猴王集团破产案惊人内幕2002年2月27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猴王公司破产。

至此,负债高达23.96亿元,涉案标的14亿元在身在猴王集团公司宣布破产还债。

尘埃落定,无论债权人、小股东有多少疑问,猴王集团公司都有以看似合法的方式为高达数十亿的债务划上了句号。

如同有关方面在回答债权人质疑时的一句话:“既成事实,你们不认也得认。

”一、一份内部报告猴王集团破产前资产的大规模转移尽管受到多方猜疑,但由于破产过程缺乏透明度,众多债权人却一直无法取证。

不过,记者在湖北宜昌采访时,却意外发现了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3月9日提请宜昌市政府的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此次宣布破产的企业是2000年市工商局已注销和吊销的84家企业。

此外,未列入破产范围的尚有1997年至1999年已注销的55家企业和吊销的72家企业,另外9家合资企业也未纳入破产范围,但上述企业资产负债均已纳入集团公司财务决算,若不明确纳入破产范围,在资产清理和评估,债权清理和申报登记方面口径不一致,将为债权人会议留下诸多隐患。

”报告还透露,“在外地20多家合资子公司和2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也未纳入破产范围。

有些公司已开始擅自变卖和处理企业资产,若不迅速破产,资产将严重受损”。

报告并请示市政府“公司法人股转配及内部股票(以摊派方式发行)要不要申报登记,按法律规定这部分权益不能视为职工劳动权益优先清偿。

”此外,单凭这84家已注销和吊销的企业宣告破产,是否意味着猴王集团公司已经破产?是否意味着凡猴王集团公司的债权人必须在宣告破产后的3个月内申报债权?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有关人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记者追问,债权人是否可以向其它未宣布破产的企业追偿债务。

他说未纳入破产范围的企业几年前被注吊销,企业实际上已无资产可追偿。

至于对外股权投资,由于这些子公司已被注销和吊销,已丧失法人资格,对外投资的债权、债务也全部由集团公司承担。

无论是宣布破产还是未宣布破产的企业,这位人士表示,猴王集团公司早在两年前已经没有未被查封的资产,早就是一个空架子。

言下之意,破产前集团公司近300家企业已没有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

而据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11月底,集团公司总资产24.26亿元,负债22.45亿元,净资产总额高达1.81亿元,很难想象一家资产总额高达24亿元的集团没有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

不妨算一笔账:猴王集团公司宣布破产的84家企业,加上1997年至1999年注销和吊销的127家企业,加上9家合资企业经及在外埠的近50家企业,猴王集团属下的公司共计270家企业,即使加上破产前“分离”的1家企业,与300家企业总数相比至少还有20家未知去向,我们不能肯定这20家企业在破产前都是有经营能力的企业,但至少,这些企业的凭空消失不免让人生疑。

另外,2001年2月22日猴王股份公司董事公公告中提到,2000年4月股份公司有偿转让给集团公司的猴王特包焊接材料厂等7家子公司,既未在2000年以前被注销假,也不在此破产名单之列,同样不知去向。

从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提交给市政府的报告看,显然有关方面已意识到一些不规范的破产行为将为债权人会议留下诸多隐患,不知有关方面准备用什么方式让债权人无话可说?二、20亿资产“缩水”谜底据猴王集团公司2000年资产负债表显示,截止2000年11月底,资产24.26亿元,负债22.45亿元,净资产1.81亿元,但到12月底资产骤减到3.71亿元,负债增至223.96亿元,一个月内资产缩水近21亿元。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成为债权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猴王集团破产清算小组有关人士解释,这一变化主要是宜昌市审计局调账的结果。

资产“缩水”的主要原因来自5个方面:审计调账、经营期间亏损,资产(这位负责人特别强调资产“分离”而不是剥离或下放)、抵债、被其他企业兼并。

据介绍,在猴王集团破产之前“分离”出去的企业共11家。

同时,他还强调,这些分离出去的企业负债均大于资产。

不过,记者在“猴王集团2000年资产负债表”备注说明中还是发现了这样的补充说明:1、2000年8月,猴王股份与集团公司三分开,资产较上月减少8.7亿元;2、2000年9月,猴王白龙动力、宜昌丰腾房地产公司与集团公司三分开,资产较上月减少1.4亿元;3、2000年10月,宜昌耐特龙公司与集团公司三分开,资产较上月减少8.8亿元;4、2000年12月,审计调账及宜昌市钢琴厂脱离经营关系,资产较上月减少2亿元。

以上资料表明,上述企业的“分离”累计从集团公司带走近21亿元资产,与12月资产大幅度缩水的数字基本吻合。

这位人士表示,由于上述资产分离活动都是12月进行的集中调账,造成12月资产大幅度减少。

但与这位人士强调的“分离出去的企业负债均大于资产”显然矛盾的是,这些“分离”的企业在带走21亿元资产的同时,集团公司负债却分毫未减,反而由“分离”前的22.45亿元增加到23.96亿元。

三、假破产真逃债?对这些企业的“分离”是否违背《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的有关规定,这位人士表示,“这要看分离行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我们的资产分离是企业双方自愿的行为,与三十五条并不冲突。

”(《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的下列行为无效: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还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

破产企业有前款所列行为的,清算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

追回的财产,并入破产财产。

不过,法学专家对此表示了相反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王新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分离”是否违法要看客观存在的程序,比如一个企业负债1个亿,资产1个亿,分离时变成了负债5000万,资产1个亿,这就是明显的逃债,就是抽逃资产的行为。

由于我国的《破产法》(试行)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抽逃资产的方式没有明确的界定,造成现在国有企业搞“假破产,真逃债”的企业很多,加之,地方政府要考虑地方银行贷款的核销以及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在破产行为中地方保护主义相当严重,当地法院更多地是对地方政府负责,债权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此外,他还强调,猴王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的控股、参股公司,擅自变卖企业财产也是一种变相的抽逃资产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更名为宜昌白龙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猴王白龙动力公司,在下放到宜昌市西陵区一个月后,2000年10月27日即由宜昌市西陵区法院裁定破产。

此外,宜昌丰腾房地产公司和在猴王集团公司内部经营状况良好,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宜昌耐特龙公司(注意:总资产为8.8亿元)以及猴王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猴王股份的2400万股权均已划归宜昌市夷陵国资经营公司所有。

据清算组的这位负责人介绍,猴王集团公司在职职工2300多人,按宜昌市最低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200元计算,市政府每月将从财政中拿出46万元来负担这些职工的生活。

对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谁是最大的牺牲品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在预测债权回收的可能性时,曾表示债权回收率可能不会超过一位数,这种预测显然过于乐观,更多的债权人所面临的现实不是回收多少,而是颗粒无收。

据了解,集团公司现有的3.7亿元资产,除不能纳入破产分配的医院、学校、职工住房等社会福利性设施,剩下为数不多的资产大多已作为债务担保物,这些财产同样不属于破产财产。

此外,根据《破产法》有关规定,破产财产同样不属于破产的清偿顺序为:破产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保费用;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然后才对破产债务按比例进行分配。

由于猴王集团公司部分拖欠职工工资已长达几年之久,有关人士表示,破产财产能进入到这一程序已相当乐观,更别提向债权人分配了。

“这是否意味着23.96亿元的债权化为乌有。

”这位人士笑而未答,只是提醒记者别忘了集团公司还有232起经济纠纷,14亿元涉案标的在身。

谈及对猴王股份公司的影响,这位人士坦言,影响当然很大。

对猴王股份账面显示的5.9亿元债权,他表示,最后有清理结果只可能是有增无减。

此外,对猴王股份2001年2月22日发布的董事会公告中提到的,董事会为猴王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信用担保而负连带责任确定的损失比例,这位人士表示,股份公司承担的担保责任应该严格按照担保合同承担担保责任,董事会自行决定的“对已查封猴王集团公司及本公司有关资产的信用担保损失比率为50%,其余未查封有关资产而进入程序的信用担保损失比例为80%”不具有法律效力。

市场人士分析,猴王股份公司将成为猴王集团公司破产最大的牺牲品,猴王股份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10亿元以上,当然,这些损失更多地将由上市公司数万名股东来承担。

记者曾希望就此事采访股份公司有关负责人,股份公司的一位员工劝阻记者,“没必要采访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的问题搞清楚了,对股份公司的影响也就自然清楚了。

再说,目前公司只寄希望于宜昌市政府来主导重组,戴总(股份公司总经理戴敦乐)也是打工仔,他什么也不会说的。

”记者问,在集团公司破产过程中是否会有地方保护主义待业?这位人士笑答:“这是公开的秘密。

”尽管猴王集团公司已宣布破产,且无产可破。

但据了解,目前集团公司留守的工作人员却多达150多人。

(《破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要的费用,包括清算组聘任工作人员的费用将从破产费用中优先拨付。

)宜昌街头,随便问一个宜昌人,他们都能对猴王集团公司破产的事说出个一二三来。

除了关注几千职工破产安置能拿多少生活费外,知情者还透露,猴王集团破产还养肥了猴王集团的头头脑脑;某某市委副书记还兼任了猴王XX电焊条厂的副董事长;说到公正,这位知情人透露,负责猴王集团破产清算的一些工作人员1月份还是猴王集团的人(猴王集团下属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年1月刚并入目前这个正在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没有调查,记者不敢相信以上都是事实,也许猴王集团破产案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复杂。

(摘自《中国经营报》,2001.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