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猴王事件

合集下载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分析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猴王集团公‎司的陈列室‎展示了集团‎鼎盛时期的‎各类产品,除焊材以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等,这还没有包‎含其它不便‎集中展示的‎产业,如船运业、建筑业、酒店业等等‎。

至于猴王集‎团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横跨十几个‎行业。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一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猴王事件案例分析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猴王集团公司的陈列室展示了集团鼎盛时期的各类产品,除焊材以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等,这还没有包含其它不便集中展示的产业,如船运业、建筑业、酒店业等等。

至于猴王集团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横跨十几个行业。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一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工商管理案例课件

工商管理案例课件

首先,从人员上来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 王集团之间是两个单位,一套班子。资料显 示,猴王股份的董事长一直由猴王集团的董 事长兼任;猴王股份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全在 猴王集团拥有高管头衔;本该属于上市公司 独立管理的职工劳动、人事同样是挂靠在集 团。
其次,从资产上来看,猴王股份几乎没有一 块完整独立的资产。1993年,ST猴王号称 把猴王焊条厂、焊丝厂等17家企业集中后装 入了上市公司,以后又花了几个亿从猴王集 团进行所谓“资产收购”,但是真正过户到 股份公司名下的几乎没有。直到2000年8月, 在证券监管部门的督促下,ST猴王才开始 清查账务、与集团划分资产。
最后,从财务上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王 集团之间共用一个财务负责人,因而账务分 开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由于没有与大股东实 现“三不分”,没有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和人格化利益主体,ST猴王最后只有沦为 猴王集团的资本玩偶,其行为不得不听从大 股东的意志,服从大股东的利益安排。
2、国家股代理人制度设计不合理
ST猴王在上市之初,国家股是最大的股东, 由宜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但实际上, ST 猴王的控股权一直掌握在猴王集团手中。 1995年北省批准猴王集团公司成为国有资 产授权投资主体,宜昌市国资局将猴王股份 公司国家股授权给猴王集团公司经营和管理。 猴王集团作为国有资产授权投资主体,以事 实大股东的身份掌控着ST猴王的控股权。
二、掏空的制度根源
ST猴王的衰败,直接源于大股东猴王集 团的疯狂掠夺,而这一掏空现象的背后,有 着深刻的制度背景。
1改制不彻底,没有实现“三分开”
1993年,猴王焊接股份公司从猴王集团 中“剥离”出去,改组为猴王股份公司。在 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将国有资产中的优质部 分剥离上市,本不失为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条 颇具前景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猴王 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重 组剥离,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 和财务之间长期三不分,没有任何独立性。

公司治理猴王案例分析ppt课件

公司治理猴王案例分析ppt课件
经理层还是猴王集团的人马,所以不重视本公司的利 益。
猴王集团破产,猴王股份公司变空 壳,根本原因是什么?
猴王集团破产,猴王股份公司变成空壳,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 理机制的失效。将国有资产中的优质部分剥离上市,本不失为 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条颇具前景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猴 王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剥离,集团公 司与股份公司之间不正常的关联关系,导致了公司治理机制的 残缺和失效。 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压垮的直接原因是猴王集团 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 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 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 司调走了大量资金。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 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如何防止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恶 意控制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
• 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 加强市场监管和监督 • 不断加强人们的法制观
念和思想道德观念
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
•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提高股东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 完善董事与监事的权利、责任体系 • 增设集团诉讼制度,完善证券民事赔
改制不彻底,没有实现“三分开”
1993年,猴王焊接股份公司从猴王集团中“剥离”出去, 改组为猴王股份公司。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将国有资 产中的优质部分剥离上市,本不失为搞活国有企业的一 条颇具前景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猴王案例中, 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剥离,集团公司与 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和财务之间长期三不分,没有任 何独立性。首先,从人员上来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 王集团之间是两个单位,一套班子。其次,从资产上来 看,猴王股份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独立的资产。最后,从 财务上看,猴王股份和大股东猴王集团之间共用一个财 务负责人,因而账务分开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由于没有 与大股东实现“三不分”,没有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和人格化利益主体,ST猴王最后只有沦为猴王集团的资 本玩偶,其行为不得不听从大股东的意志,服从大股东 的利益安排。

绩效考核小故事:猴王犯难 -

绩效考核小故事:猴王犯难 -

山里面住着一群猴子,由猴王管理着整个猴群。

猴群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些猴子负责哺育小猴,有些负责保护猴群的领地,有些则外出寻找食物。

最近一段时间,猴王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猴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

仔细一调查,原来是一些猴子在偷懒。

这些猴子每次不把找到的食物全部带回来,而是只带回一部分,因为反正有食物拿回来就能交差,带多带少一个样。

而不偷懒的猴子发现后,就觉得干多干少差不多,也跟着偷懒了。

于是猴王决定改变这种状况,要在猴群中举行一次评选先进与后进的活动,奖励先进,惩罚后进。

但是猴王却为如何评选先进、后进犯了难。

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评选先进呢?猴王想出了几种评价手段:按照是否勤劳、带回食物的多少或者是两个猴子一组对比来评价。

但仔细一想,又都有问题。

如果按照是否勤劳进行评价,会发现这种方式很难操作。

猴王不可能天天看着每只猴子,这就导致善于在猴王面前表现自己的猴子被选中,而这将严重打击真正辛勤劳动的猴子们的积极性。

如果让猴群内互相评价,也存在很多问题,互相评价的结果可能导致猴子们互相照顾,谁也不公正地评价谁;或者互相提意见,影响团结,起不到评价的目的。

如果按照带回食物的数量来评价,可能会出更多的问题:因为猴子有分工,不是所有猴子都要去寻找食物;那么,不负责寻找食物的猴子就没有机会被选中,但是这些猴子在猴群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另外,如果按照这种评价方式,猴子一定都会争着在猴群附近寻找食物,没有人愿意去远处的村庄——距离远,又有危险,而实际上村庄地里的苞谷对于猴子的生活很重要。

如果两个猴子一组互相比较来进行评价一样会出问题,因为除了猴王对很多猴子不了解之外,这样评价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不同工种的猴子之间如何比较呢? 不评价可以吗?干得好的猴子和干得差的待遇都一样,这不是鼓励后进吗?不能让干得好的猴子吃亏。

猴王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于是猴王将猴群的长者叫过来,让长者给出个主意。

长者问猴王:“大王,您想要我出个什么样的主意呢?” “其实也很简单,我要一种能够公平、公正,而且要简单可以操作的评价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猴王出世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猴王出世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猴王出世教学案例9篇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解词:天真地秀、喜有自胜、天造地设、拱伏无违、人而无信、不知求可。

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习提纲1、读通读顺课文,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字词,联系下下文理解词语:天真地秀、喜不自胜、天造地设、拱伏无违、抓耳挠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3、自读第一、二部分,勾画石猴言行的重点句子,批注感受,你认为石猴有()特点。

4、自读第三部分,勾画石猴言行的重点句子,批注感受,你认为石猴有()特点5、回读全文,石猴有()的特点;作者是怎么写的?()。

二、练习提纲1、选词造句:天真地秀、喜不自胜、天造地设。

2、同步迁移练习:同步阅读234页《齐天大圣》本文主要写了()的事,赞扬了孙悟空()特点。

3、课外阅读:选读《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你认为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神?写写读后感。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指导学生,新词,理清思路1、在初读中,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2、理清思路:第一段(1):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状况。

第二段(2、3):石猴寻找山涧源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段(4):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二、抓住石猴言行深读深悟,体会孙悟空人物特点1、导找源头,发现水帘洞(言行)──勇敢、顽皮、机智2、拜石猴为王(言行)──为他人着想。

三、转换迁移,训练运用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2这学期校本教研的内容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一节课,《猴王出世》一课便是我的研讨课内容。

整个研讨过程历时一个半月,经过三次修改,最终达到了研讨的目的,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以下便是此次研讨学习的经过和反思。

一、研讨问题的产生。

3月中旬学校便布置了校本教研内容,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

《西游记》案例分析二则

《西游记》案例分析二则

《西游记》案例分析二则《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法律文化巨著,体现了作者对法制理想的追求。

比如小说的主人公孙悟空曾经大闹龙宫、地府,是法律秩序的严重破坏者;甚至还大闹天宫,成为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的反叛者。

他的众师弟们当初也都曾经是程度不同的“违法”者。

比如:八戒借醉酒调戏仙女嫦娥、沙僧打碎琉璃盏,连唐僧的白龙马(小白龙)也因火烧夜明珠而违反了统治秩序和规则。

但是,悟空等人在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教戒后,不仅成为守法者,而且还成为惩罚妖魔鬼怪犯罪的严厉而公正的执法者。

这样,《西游记》全篇主线就成了违法——伏法——守法——执法的历程。

因此,《西游记》的重大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方面,还应当包括其所揭示的法律文化!《西游记》法律文化价值,主要是通过鲜活而典型的案例来直接或间接表现明代及部分唐末宋元时期的法律制度,阐述佛、儒、道各家法律思想。

因此,我们探究《西游记》法律文化的途径之一,是分析与研究小说中数以百计的案例故事。

以下谨选取悟空“强盗”兵器披挂与大圣“监守自盗”蟠桃两个案子加以分析。

一、孙悟空龙宫“强盗”兵器披挂案如果要描绘孙悟空的形象特征,他手里的那根神奇无比的金箍棒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如意”兵器是怎样得到的?是借来的租来的还是抢来的?围绕着它,还有一桩发生在龙宫的“强盗”案件。

古代刑律中的“强盗”也就是我们今天刑法中的“抢劫”,我国台湾地区和一些国家的刑法中现今仍然以“强盗”罪代替“抢劫”罪。

《西游记》第三回叙述了孙悟空得道成仙荣归花果山故里之后,虽然勇武过人,但是手中兵器却“着实榔槺”。

在老猴的建议下,悟空到东海龙宫索兵器,要披挂。

见到龙王,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

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

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

”[1]20从悟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悟空先说出了自己的本领:出家修行练就了一个无生无灭的身体,接着直接说出意图:告求一件兵器。

猴王之死_对猴王集团破产的财务分析_周一虹

猴王之死_对猴王集团破产的财务分析_周一虹
最终走上破产之路。 !四"虚假披露,粉饰报表 #$$$ 年,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公署对猴王集团
进 行 了 抽 查 审 计 ,初 步 披 露 了 猴 王 集 团 公 司 资 不 抵 债的问题。+--- 年 % 月至 $ 月,宜昌市政府委派市 审计局对原任董事长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为: 截止 #$$$ 年 #+ 月 %# 日,这个集团公司上报总资 产 %),#) 亿元,审计核实 数 为 (,$& 亿 元 ;上 报 总 负 债 +’,$’ 亿元,审计核实数为 %%,#+ 亿元;上报亏损 %,-& 亿元,核实亏损为 %),$+ 亿元。
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在企业经营 中 ,内 部 管 理 型 战 略 和 外 部 交 易 型 战 略 是 企 业 发 展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是一 种产品扩 张 战 略 ,在 现 有 资 本 结 构 下 ,通 过 整 合 内 部资源包 括 控 制 成 本 、提 高 生 产 效 率 、开 发 新 产 品 等,维持 并 发 展 企 业 竞 争 优 势 ,横 向 延 伸 企 业 生 命 周期线。内部管理型战略通过企业内部的力量培 植,巩固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外部 交 易 型 战 略 是 一 种 资 本 扩 张 战 略 ,通 过 吸 纳 外 部 资 源 ,推 动 企 业 生 命 周 期 线 的 纵 向 延 伸 。 外 部 交 易 型 战 略 可 以 通 过 外 力 来 培 植 、巩 固 和 发 展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创 造 竞 争 优 势 。 企 业 经 营 的 精 髓 就 是 通 过 内 部 管 理 型 战 略 和 外 部 交 易 型 战 略 的 有 效 应 用 ,使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得 以 巩 固 和 发 展 ,从 而 保 证 和 培 育 竞 争 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猴王事件
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
其进行股份化改造,并于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今为止惟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
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
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止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
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
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

2001年2月,湖北宜
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问题:
1、分析说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压垮的直接原因。

2、指出猴王集团公司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
主要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