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功勘探出117℃高温自流地热水汽混合流体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虚线区域内盐度明显偏低,其可能位于河口附近,入海径流的稀释作用强,B正确;暖流流经会使盐度升高,A错误;高压控制,降水少,盐度增大,C错误;该区域纬度低,海水不会结冰,D错误,故选B。
【点睛】1.海水的盐度和所处的温度和降水有关,一般温度越高,降水越少的海区盐度高,反之海水盐度低。2、海水的盐度和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低纬度地区海水盐度高,高纬度地区海水盐度低。3、海水的盐度和流经的洋流有关,一般暖流流经地区的海水盐度高,寒流流经地区的海水盐度低。4、海水的盐度和距海远近有关,沿岸地区如果有河流注入那么海水的盐度低。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G5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题详解】
8—10时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浓度高,A正确;午后地表温度较高,形成局地热对流天气,污染物扩散,浓度小,B正确;凌晨日出前后,地表气温最低,并没有升温,浓度降低主要是部分污染物沉降而降低,C错误;18时以后逆温加重及大货车进城导致浓度明显上升,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杭温城际高速铁路,北起杭州南站,途径金义都市圈,南至温州机场,全长3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浙江最南端的地级市温州将被纳入杭州一小时城市圈的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杭温城际高速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华北油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62023年5月下 第10期 总第406期能源科技| TECHNOLOGY ENERGY在内蒙古西部,华北油田接手河套新区后创造“1年勘探突破、3年规模建产、4年连续发现”的中国石油新盆地高效勘探范例;在山西,建成国内首个年地面抽采能力超 20 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并向30亿立方米进军;在北京,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试点示范项目已完钻2口井,有力推进首都创建绿色供热体系建设。
一个个亮眼成绩的取得,与华北油田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息息相关。
磨砺科技利剑 夯实发展底盘河北保定清苑绿油油的麦田间,十余口井正全速钻进,今年已累计完钻23 口井,多口井试油获高产油流,呈现出保定凹陷清苑构造带东营组浅层富集油区的喜人勘探场面。
曾经的勘探“禁区”成为公司优质资源接替区,多年研究这一探区的勘探开发研究院冀中中部地质研究所所长李晓燕认为:“不断创新是保定凹陷地块突破的关键”。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建设40余年,虽然油气资源潜力依然巨大,但资源品质进一步劣质化、深层化、复杂化,勘探开发目标的隐蔽程度、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实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突破新成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创新。
“十三五”以来,华北油田进一步创新发展了4项理论新认识,完善了16项关键配套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创新成果。
其中,断陷盆地隐蔽型潜山成藏理论技术、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技术、深斜井精细智能分层注水技术、高阶煤煤层气疏导式工程改造等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依靠科技创新,2022年华北油田巴彦河套新区发现了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单体整装油藏,冀中保定凹陷清苑斜坡发现优质资源接替区,煤层气日产气量突破600万立方米,储气库单日最高应急调峰能力达2400万立方米。
今年,华北油田科研系统围绕“6131”能源布局,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领域,全力攻坚当前面临的深井钻完井、低渗油藏效益动用等关键技术难题,其中,科研人员深入分析武清凹陷油气运聚规律等,部署钻探的风险探井泗探 1X 井获高产油流,实现武清凹陷勘探重要突破;兴华1区块百万吨产能建设工程钻井任务完成九成以上,兴华 11 区块开发先导试验进入现场实施阶段,计划钻井 18 口,完钻 3 口,正钻6口;以“压舱石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老油藏精细精准挖潜、分级分类治理,至5月中旬完成油水井措施 300 余口,“压舱石工程”区块日产油上升232t。
从稀薄的空气中提取水

从稀薄的空气中提取水
房冰
【期刊名称】《新发现》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的一项研究透露,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数十亿根碳纳米管组成的新型材料.能从稀薄的空气中汲取水分,或可解决干旱地区的供水问题。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房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83
【相关文献】
1.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取水率的数值模拟 [J], 叶继涛;陈儿同;贺运红;何立江
2.从稀薄的空气中提取水 [J],
3.从干燥的沙漠空气中提取水分 [J], 马长春
4.从干燥的沙漠空气中提取水分 [J], 马长春
5.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和太阳能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的热性能分析比较 [J], 刘震炎;孟华;葛新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油田超高温测试技术获突破

华北油田超高温测试技术获突破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15(34)3
【摘要】3月2日,由华北油田公司与渤海钻探公司共同攻关的"深井超高温测试新技术"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一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首次实现230℃正常工作,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地层常规测试技术,只能满足压力105 MPa、170℃以内的测试需求。
但随着勘探开发向深层进军,渤海湾盆地超高温深井日益增多。
国内西部油田7 000 m以上深井温度最高为180℃,
【总页数】1页(P115-115)
【关键词】华北油田;测试技术;超高温;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863计划;渤海湾盆地;高温深井;高温测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华北油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获突破 [J], 张立
2.华北油田精细分注技术获突破 [J],
3.华北油田采研院“水平井测试工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J], 张宝辉
4.华北油田精细分注技术获突破 [J],
5.华北油田煤层气开发技术获新突破 [J], 岳双才;宋学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测井技术简介 (4)1.3 研究意义 (5)2.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 (6)2.1 测井技术分类 (8)2.1.1 电成像测井技术 (10)2.1.2 声波测井技术 (11)2.1.3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13)2.1.4 X射线测井技术 (14)2.2 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概述 (18)2.2.1 中国测井技术发展 (19)2.2.2 国际测井技术发展 (21)2.3 测井技术应用领域 (22)2.3.1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24)2.3.2 地热资源勘探 (25)2.3.3 基础工程地质勘探 (26)2.3.4 环境保护与地下水监测 (28)3. 发展现状分析 (29)3.1 测井技术的进步对地质研究的影响 (31)3.2 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2)3.3 测井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 (33)4. 发展趋势 (34)4.1 智能化和自动化 (35)4.2 技术创新与发展 (36)4.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7)4.4 政策与市场驱动 (39)1. 内容简述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国内外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全面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基础理论、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分析国内外测井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探讨当前测井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化测井、4D 测井、全方位测井、多参数测井、精确定位测井等,并分析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
结合国际国内大趋势,展望测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对行业挑战并推动技术的创新升级的建议。
期望该文能为读者提供对测井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日益严峻的当下,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不可或缺的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储层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在新材料的寻探和矿床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完钻

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完钻
佚名
【期刊名称】《焊管》
【年(卷),期】2024(47)5
【摘要】近日,中国石化部署在海南的福深热1井顺利完钻,井深达5200m,刷新了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纪录。
该井的成功钻探,揭示了华南深层地热形成与富集机理,意味着我国干热岩勘探在地区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对提升我国华南地区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助力区域能源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郭旭升说,福深热1井钻探目标为2.5亿年前的花岗岩,属于深层干热岩地热井。
自2023年8月开钻以来,该井应用了“双驱钻井+高压喷射”等多项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在近3900m温度超过150℃,达到高温地热标准,在5000m温度超过180℃,达到国家能源行业标准规定的干热岩温度界限,形成了深层地热资源探测评价关键技术,达到科学探井预期目标和任务要求。
【总页数】1页(P68-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国内陆上最深探井顺利完钻
2.雄安新区最深地热地质勘探钻孔完钻
3.1.2万米钻机顺利完钻国内首口海相超深科探井
4.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井开钻
5.国内陆上最深探井顺利完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能源集团首个海上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实验成功

国家能源集团首个海上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实验成功
佚名
【期刊名称】《变频器世界》
【年(卷),期】2024(27)4
【摘要】4月9日,随着最后一根锚链成功链接,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风光同场”科技实证项目实验成功,为深远海海上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神华集团首个煤炭采空区光伏项目并网成功
2.助力分布式电源并网开辟绿色能源通道——北京市首个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
3.助力国家首个10MW 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向新能源行业进军
4.《湿热带分布式光伏户外实证实验要求》4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进入公示阶段
5.广东能源集团新疆区域首个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关系研究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关系研究北京小汤山地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一个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区域。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中,高氟地下水是北京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地下水问题,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地下资源、保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氟地下水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高氟地下水是指水中氟化物含量高于国家标准的地下水。
在小汤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普遍超标。
长期饮用高氟地下水会引发慢性氟中毒,对人体的骨骼、牙齿、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地热水是指地下热储层中的热水资源,由于地壳内部的高温而形成的一种地下水。
小汤山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储层中存在着很多地热水资源。
地热水不仅具有温泉疗养的功能,还可以应用于供暖、温室农业等领域。
那么,地下热水与高氟地下水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通过对小汤山地区的实地调查和一系列化学、地质测试,我们发现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小汤山地区的地热水与高氟地下水存在地质构造上的联系。
地热水主要分布在断层、裂缝等地质构造较活跃的区域,而高氟地下水也常出现在这些区域。
这种地质构造上的联系说明了地热水与高氟地下水的可能相互关系。
其次,地热水的温度较高,通常在30℃以上,而高氟地下水的温度较低,通常在20℃以下。
这种温度差异也可以作为地热水与高氟地下水之间关系的一个依据。
由于地热水的温度较高,可以通过热水泵等方式将其应用于供暖等领域,而高氟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无法实现这样的应用。
最后,地热水与高氟地下水的水质特征也有所不同。
地热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矿物质,如硫酸盐、硫化物等,而高氟地下水则含有较高浓度的氟化物。
这种水质特征上的差异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地热水与高氟地下水之间的联系。
总之,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膨 胀力见 表 5 。
表 5 采取润滑措施后的理论膨 胀力 膨胀前 膨胀后 屈服强度 骊芎 内径/ m 内径/ m m m /P Ma
2 3 8 5 81 9 5 9 5 25 4 25 4
数值时 , 就可以在接触面间保持流体润滑膜 , 产生 良 好的润滑作用。
密 封
由表 5 和表 6可知 , 采取 固体润滑后 ,、 号管 23 材 的膨胀 力 分别 下 降 了 5 .% 、24 , 取 流 体 3 9 4. % 采
润 滑后 ,、 2 3号 管 材 的 膨 胀 力 分 别 下 降 了 7. % 、 27
解 出的膨 胀 力 比主 应 力 法 解 出 的 膨 胀 力 结 果 更 精 确;
图 6 膨 胀锥 与 管 壁 间的 流 体 润 滑 方 式
22 润 滑效 果理论 分析 . 按 照 上述 分 析结 果 , 内壁 采 取 特殊 处 理 形成 对
() 2 为使膨胀管满 足地质勘探设备 的要求 , 可 采取润滑措施降低膨胀力 , 经理论分析 , 效果显著。
膨胀力计算 值/ N k
41 5 . lO 1
所需液压 / P Ma
59 . 1. 55
[ ] 杨冬平 , 4 王德勇 , 高学仕 , 石油套管膨胀力仿真及膨胀 体锥 等. 角设计[ ] 管道技术与设备 , 0 ,2 . J. 2 7( ) 0 [ ] 张建兵 , 5 韩勇 , 林元 华. 胀管 润滑措 施分析 [ ] 石油 机械 , 膨 J.
6 . % , 滑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显 。 54 润
涧 滑 剂放 置 问
膨胀 锈’
膨胀 锥
3 结论
本文 在 前人 理 论公 式 的基 础 上 , 用 3种 管材 选
A
进行 实验 , 出以下结 论 : 得
液 体 润 滑 膜
A^
( 1 根据实验数据 与理论值对 比, 于塑性力 ) 基
[ ] 林 元华 , 2 张建兵 , 施太和 , 计算膨胀管膨胀力 的新方程[ ] 等.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0 72 ( ) 14 16 20 , 2 : — 5 . 9 5 【 ] 龚龙祥 , 3 付建红 , 林元华 , 膨胀管膨胀力 的理 论计算 [ ] 钻 等. J.
采工艺 ,0 6 2 ( )7 7 . 2 0 ,9 4 :6— 7
北京市 国土资源局 网消 息 (0 2一O 0 北京 市地 21 1— 4) 热资源勘查获重 大突破 。北 京市地 热资 源规划 十大热 田之
一
1 5MW, 年发 电量将达 50 0 0万 k , wh 可开 展国 内首例地 热资
源热 、 、 、 电 冷 汽四联供循环利用试点 ; 从节能减排看 , 解决 仅
21 02年第 3 9卷第 1 期
探矿工程 ( 岩土钻掘工程)
1 7
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 , 产生的摩擦为润滑剂分子之
间 的 内 摩 擦 , 此 摩 擦 系 数 很 小 , 为 00 1— 因 约 .0
00 1—00 , 里 选 取 摩 擦 系 数 为 00 , 公 式 .0 .2 这 .2 按 ( ) 2、 4 对 3号管 材进 行计算 得 出的膨胀 力见 表 6 。
参考 文献 :
[ ] 杨传勇. 1 国外 膨胀管技 术的发展及应 用[ ] 石 油机械 , 0 , J. 2 6 0
3 ( 0 :4—7 . 4 1 )7 7
固体润滑膜后 , 润滑效果好于不采取特殊润滑效果 的管材 。根 据资料 钢材 之问 有润滑 时 的摩擦 系数在
O0 O 1 .5~ . 之间 , 这里选取摩擦系数为 O O , .8 其余条
经初步推算 , 能源供应 看 , 采育 镇 区块 的地 热能 至 从 仅 少 可满足 10 万 m 建筑 物供热 , 足 30万 m 建 筑物 制 00 满 5 冷, 实现工业蒸汽装机容量 10MW, 0 实现地热发 电装机容 量
表 6 采取 流 体 润 滑 后 的 理 论膨 胀 力
0 0 。井下 的膨胀管作 业也可 以采用流 体润滑方 .2 法, 发挥流体润滑的作用 。图 6 所示为一种膨胀作 业中的流体润滑方案 , 在膨胀锥上面一段距离处增
加 密封环 , 然后 在密 封 环 与膨 胀 锥 所 形成 的空 间放 置润 滑剂 , 当膨 胀锥 运动进 行膨 胀时 , 润滑剂 进入 膨 胀锥 与管 壁 间的接 触 面 , 润滑 剂 的压力 高达 一 定 当
市地热资源勘查的地热流体 自流流量 、 温度 和 自喷压 力 3项
历史记录 。
氧化碳 3.6 t 50 万 、 二氧化硫 1o 万 t氮氧化物 05 万 t烟 .6 、 .3 、 尘 35 , 74 t节能减排 效果 显著 。 据此估算 , 河营地热 田的整装地热资源具有至少 4 凤 倍 于采育镇区块的地热能供应 和节能减排潜力 , 该热 田的科学 开发 , 以亦庄开发 区为核心的北京东南地 区的经济社会 将为 发 展提供广 阔的零排放清 洁能源利用前 景 , 市贯彻落实 为全 “ 十二五” 节能减排 目 标提供有力支撑。
2 0 3 ( ) 7— . 0 7,5 7 : 9
[ ] 张建兵. 6 油气井 膨胀管 技术机理研 究 [ . D] 四川成都 : 西南 石
如 果 采 取 流 体 润 滑 方式 , 摩 擦 系数 约 为 则
油学院 ,0 3 20.
北京成功勘探 出 17℃高温 自流地热水汽混合流体 1
供热需求一项 即可节约 标煤 消耗量 1.6万 t减少 排放 二 40 ,
的凤河 营地热 田, 第三眼地 热勘探井 于 2 1 0 1年 1 2 2月 7日
顺利成井 , 成井 深度 35 成 功探获 日自流量为 3 0 . 、 36m, 02 5t
温度 17℃ 的高温 自流地热水汽混合流体 , 1 同时刷新 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