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流体评价

合集下载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0. 602 1. 266 24e
CL# HCO3 # SO4 ) N a
82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赵 振 陈惠娟 马建青 梁志祥
地段 镇南
井号 位置
二毛厂 水 1 西河谷
三毛厂 水 2 西河谷
孔深 (m )
热储层位 置 (m)
热储层 水位 厚度 埋深 (m) (m)
水位 降深 ( m)
勘查资料, 论述了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赋存特点和热 储特征, 对不同的热储分别进行地热资源
量的分布概算和评价, 指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并对恰卜恰地热区进一步勘查提出了建议。对类似盆地
的地热资源的勘 查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地 热资源; 热储; 开发利用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赵 振 陈惠娟 马建青 梁志祥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 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赵 振, 陈惠娟, 马建青, 梁志祥
(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 文章以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地质条件为背景, 结合恰卜恰地区多年地质勘探及近期地热资源
半干旱气候类型, 以冬长夏短、气温低、日温差大、
降水量小、蒸发 量 大 等 为 特点, 多 年平 均 气 温 3. 71e , 多年平均地温 6. 34e , 多年平均 降水量 299. 1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 939. 39mm, 多年平 均相对温度 48. 9% 。降水量集中于 6、7、8, 3 个 月, 占年降 水量的 64% 。恰 卜恰 镇海 拔高程 为 2800m 左右122。恰卜恰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发 源于青海南山南坡, 由基岩裂隙水、降水和冰雪融 化 水 汇 集 而 成, 河 流 长 约 70km, 流 域 面 积 817km2。在山口处测得流量 0. 483m3 / s, 出山后 2 ~ 3km 即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至上他买以泉水 和沼泽溢出转为地表水, 沿途接受两岸地下水的 补给, 河水顺流增量, 在曲沟测得流量为 0. 74m 3 / s, 最终注入黄河。 2 地热地质条件

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2023年第13卷第6期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郭路1,2,夏岩1,2,段晨阳3,4,高文冰1,2,陈凯1,2,侯亚云1,2,郭鸿3,4(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3.陕西省地调院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68;4.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8)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持续的清洁能源,未来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双碳”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内地热资源丰富,但其储量及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勘查开发程度总体较低。

以长庆油田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在成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地热地质特征,应用单元容积法估算了地热资源储量,并根据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区。

研究表明:区内地层构造相对简单,地温梯度介于2.2~3.0℃/hm ,主要热储为传导型中生界砂岩热储,除洛河组外,其他热储层富水性较差;区内地热资源呈西高东低分布,总量为79.91×1017kJ ,可采量为6.39×1017kJ ,地热流体储量为2.47×1012m 3;区内红柳沟镇—大水坑—姬村—山城区块、张沟门—流曲镇—三岔镇区块和庆阳市附近区块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优先考虑将废弃油气井改造,建设中深层套管式换热系统进行开发利用。

关键词:油田地热;储层温度分布特征;地热资源储量;单元容积法;废弃油气井改造中图分类号:TE01文献标识码:AEvaluation of middle and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reserves in Changqing OilfieldGUO Lu 1,2,XIA Yan 1,2,DUAN Chenyang 3,4,GAO Wenbing 1,2,CHEN Kai 1,2,HOU Yayun 1,2,GUO Hong 3,4(1.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Xi 'an,Shaanxi 710018,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Fields;Xi 'an,Shaanxi 710018,China;3.Shaanxi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Geology Survey Center;Xi 'an,Shaanxi 710068,China;4.Shaanx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Urban Geology and Underground Space,Xi 'an,Shaanxi 710068,China )Abstract:Geothermal energy,as a stable and sustainable clean energy source,is set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hina 's energ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ouble carbon ”goal in the future.The Ordos Basin,noted for its abundant geothermal resources,still holds much untapped potential due to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ts reserv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Focusing on the Changqing Oilfield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the study delves into the geotherm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well data.It employs the unit volum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geothermal resource reserves and conducts zoning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se resources.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in the area i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with a general geothermal gradient of 2.2~3.0℃/hm.The primary thermal reservoir consists of conductive Mesozoic sandstone,while other thermal reservoirs,except for Luohe Formation,exhibit poor water yield.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re distributed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western areas and lower in the east,with a total amount of 79.91×1017kJ.Among this a recoverable capacity of 6.39×1017kJ,and a geothermal fluid reserve of 2.47×1012m 3have been identified Blocks such as Hongliugou-Dashuikeng-Jicun-Shancheng block,Zhanggoumen-Liuquzhen-Sanchazhen block and the block near Qingyang exhibit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geothermal resource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study recommends prioritizing the redevelopment of abandoned oil and gas wells,alongsid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um and deep casing heat exchange systems.This approach would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se areas.Keywords:oilfield geothermal;reservoi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geothermal resource reserves;unit volume method;renovation of abandoned oil and gas wells收稿日期:2023-03-13。

地热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地热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1 评 估 方 法
1 . 1 体 积 法
确 的方法 . 在世界 各 国的地热资源评估 中被广 泛采用 这种
方 法 既 适 用 于 非 火 山 型地 热 田 . 又 适 用 于 近 期 火 山 活 动 有 关
体 积 法 又 称 热 储 法 .是 最 早 应 用 于 地 热 资 源 评 估 的 方
体 积 法 、平 面 裂 隙 法 和 岩 浆 平 衡 法 等 4种 地 热 资 源 评 估 方
种 原 因的影 响 . 热储参 数通 常很 难精确 地测 量 . 只能 得到 在

定 范 围 内变 换 的 随 机 变 量 蒙 特 拉 罗 方 法 就 是 在 体 积 法 的
基 本 未 开 展 正 规 的 地 热 资 源 勘 探 地 热 资 源 的 评 价 是 在 一 定 的经 济 、技 术 及 政 策 条 件 下 , 综 合 分 析 地 热 资 源 勘 查 成 果 .运 用 合 理 方 法 对 地 热 资 源 储 量、 可 开采 量及质 量进 行 的计算 与评价 , 并 随 着 对 地 热 资 源 勘 查 的逐 步 完 善 . 对 评 价 结 果 做 相 应 的调 整 。前 人 提 出 了 多
低. 发 展速度缓 慢 . 严 重 阻碍 了地 热 产 业 的 发 展 。整 理 多 种 地 热 资 源 评 估 方 法 , 重点介绍 体积 法、 蒙 特 卡 罗法 、 数 值 法 以及 地 表 流量 法等现阶段 应用较 多的方 法. 并分析 比较 不同评估方 法的适 用性和局 限性。 关 键 词 地 热 资 源 地 热 资 源评 估 方 法 体 积 法
地 的新 生代 砂岩 .当孔 隙率 大于 2 0 %时 .热储 采 收率 定为
0 . 2 5 : 碳 酸盐 岩 热储 定 为 0 . 1 5 : 中 生 代 砂 岩 和 花 岗 岩 等 火 成 岩类 热 储 则 根 据 裂 隙 发 育 情 况 定 为 0 . 0 5 ~ 0 . 1 规范 中只给 出 了 采 收 率 的取 值 . 并 没 有 给 出确 定 依 据 . 且 没 有 考 虑 回灌 以 及 开 采 方 式 的 影 响

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评价

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评价

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评价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评价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划分适宜开采区,评价分析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区浅层地热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关键词: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可行性适宜区规模环境影响一、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评价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绿色能源,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可采用“梯级综合利用”方案。

“梯级综合利用”改变地热资源的传统单一利用方法,进行工艺的集成,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的复合功能。

在系统中集成地热供暖、生活洗浴、温泉游泳、娱乐健身、矿泉理疗等功能,实现梯级开发,进一步延长地热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该模式在内地一些地方建立了示范工程,效果较好。

1、地热流体温度错那县城地热田地热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

本区以往共施工地热井18眼,水温17℃~64℃。

平面上地热分布呈环形,中间区域温度低,四周温度高;垂向上,60~120m埋深处,增温明显(见图1)。

总体上,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地热资源温度分级,错那县城地热资源属于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途为采暖、理疗、洗浴、温室等。

2、地热资源适宜开采区根据单井、群井抽水试验结果,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将勘查区开采区划分为,适宜开采区(单井产量大于50m3/d﹒m)位于勘查区的东部、东北部及西部,较适宜开采区(单井产量在50~5 m3/d﹒m)位于勘查区的中部及东北部(零星分布)。

图1 错那县城地热资源适宜开采区分布图3、地热资源可开发利用规模(1)根据《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浅层低温地热井群井抽水试验报告》资料可知,错那县城地热水资源量的允许开采量为4000~4900m3/d。

今后开采过程中严禁超量开采。

(2)开采过程中允许降深的确定就是为了水源地合理适量开采,根据《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浅层低温地热井群井抽水试验报告》资料可知,依据错那县城浅层地热热储层埋深深度(最浅32m)作为水源地的允许降深。

吉林省长白山区聚龙泉群地热资源评价

吉林省长白山区聚龙泉群地热资源评价

吉林省长白山区聚龙泉群地热资源评价刘慧;赵阳;饶文迪;赵依;徐思瑜【摘要】There are rich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Changbai Mountains of Jinlin Province, most of which are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Based on ifeld surveys and consulting data, the writers describes geotherm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geothermal of Julong Spring Group in Changbai Mountains. The authors assess geothermal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ifeld surveys, includ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isotope, age, thermal storage temperature, lfuid quality and power potential, and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on geothermal resources. I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ocused research,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Changbai Mountains.%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大多数为高温地热资源。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介绍了长白山区聚龙泉群的地热地质条件以及地热的形成条件,并对实地调查采集的地热水样进行了化学组分、同位素、年龄、热储温度、流体质量以及发电潜力的评价,系统性的对长白山地区的地热资源做了基础研究,为启动长白山地区地热资源的重点研究、勘查及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评价方法及对比分析

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评价方法及对比分析

67DETECTION 发 现区域治理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评价方法及对比分析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邢恩厚目前已经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可再生资源有很多,比如风能、太阳能等等,地热能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人们对于地热能的了解比较少。

与太阳能、风能相比,地热能的稳定性更高,贮藏更加丰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CO2、H2O 等气体。

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在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以加快此项工作的发展速度。

一、评价方法(一)热突破公式计算法结合前人工作经验可知,在对盆地型地热田进行开采时,以100a 开采量为准,在开采过程中会损失15%最有的地热储量,取热突破时间定为100a ,则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365003211×==AHR AQ Q π允 (1)在上述公式中,Q 允1代表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单位为m 3/d;A 代表储热面积,单位为km 2;H 代表储热厚度,单位为m;f 代表水比热容与储热热熔的比例,其中)r r w w p )1(p /(p f C C C W W ψψ−+=;p r 代表岩石密度,单位为kg/m 3;p w -代表水的密度,单位为kg/m 3;Cr 代表岩石的比热容,单位为J/kg •℃;C w -代表水的比热容,单位为J/kg •℃;−φ代表储热的缝隙大小。

(二)保护半径计算公式结合前人工作经验可知,在对盆地型地热田进行开采时,以100a 开采量为准,在开采过程中会损失15%最有的地热储量,则在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开采工作保护半径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13650015.0222)(π允αβ−==AHR AQ Q(2)在上述公式中,Q 允2代表回灌条件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的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单位为m 3/d;其中)()(0102/T T T T −−=α;抽回Q Q /=β,代表具体回灌率;T 2代表回灌水水温。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第一节计算原则1、地热资源/储量的计算,应分别计算热储中的地热储量(J)、储存的地热流体量(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m3/d 或m3/a)及其可利用的热能量(MW t)。

2、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应以地热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 在综合分析热储的空间分布、边界条件和渗透特征, 研究地热流体的补给和运移规律, 研究地热的成因、热传导方式、地温场特征, 并建立地热系统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

3、计算方法或计算模型应符合实际,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的采用, 应随勘查工作程度的提高, 依据新的勘查和动态监测资料进行更新和改进。

第二节计算参数的确定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参数应尽可能通过试验和测试取得。

对难于通过测试得到的参数或勘查工作程度较低时, 可采用经验值。

应取得下列参数:一、地热井参数:1、参数类型:地热井位置、深度、揭露热储厚度、生产能力、温度、水头压力、流体化学成份等。

2、获取方法:均采用测量、试验、测试获取实测数据。

二、热储几何参数1、参数类型:热储面积、顶板深度、底板深度和热储厚度等。

2、获取方法:(1)顶板深度、底板深度和热储厚应利用钻孔勘探资料,并依据地面物探资料,考虑地热田内热储厚度变化特征取平均值或分区给出。

(2)热储面积:带状热储的面积一般按地热异常区或同一深度地热等温线所圈定的范围确定;层状热储的面积依据地热田的构造边界和同一深度的地温等值线所圈定的范围确定。

如果工作任务仅涉及地热田的部分范围,应按勘查工作控制的实际面积计算。

如果地热田分布面积,应将各地热分区、地热田及地热异常区范围线、热储温度等值线和热储厚度等值线计算机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计算各分区的面积。

若进行区域评价时,新近系与白垩系热储面积,为热储温度大于40℃的区域;基岩热储面积,按其埋深4000m 以浅分布面积计算。

三、热储物理性质1、参数类型:热储温度、水头压力、岩石的密度、比热、热导率和压缩系数等。

据此,可以取得热储不同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

地热流体评价

地热流体评价

4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4.1 水化学特征地热流体的水化学成分取决于水的温度、含水层的岩性以及与热流体伴生的气体。

地下热水参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其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主要是溶滤作用,化学成分主要决定于热水出露处第四系岩性成因,以及循环深度内的基底岩性和来自深部气体的影响。

温泉出露于比较活跃的高角度断裂带交汇复合部位,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与温度及循环深度关系密切,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___Na水。

地热流体pH值为7.37,总矿化度820.27mg/L,总硬度68.06mg/L。

本次水样分析Cl-、Mg2+变化不大,其它离子浓度、矿化度有所降低,见表4-1。

表 4-1 1992~2015年主要离子含量对照表4.2 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用来估算热储温度及预测地热田潜力。

在水岩平衡条件下,地热流体中与平衡温度存在依从关系的化学组分浓度或浓度比值,及利用这些化学组分浓度或浓度比值,推算热储温度或深部温度。

根据洪水岚汤地热田的实际情况,采用K—Mg地热温标和K—Na地热温标,搜集该区温泉1992年至2008年以及本次抽水期间取样的水质分析结果,进行地球化学地热温标计算。

4.2.1 K—Mg地热温标它代表不太深处热水贮集层中的热动力平衡条件,尤其适用于中低温地热田,其计算公式为:15.273)/lg(95.134410221--=C C t 式中:t —热储温度(℃);C 1—水中钾的浓度(mg/L ); C 2—水中镁的浓度(mg/L )。

4.2.2 SiO 2地热温标由于各温泉热水中的SiO 2是由热水溶解石英所形成,且热水到达地面时没蒸汽损失,故选用下面公式计算:1309()=273.155.19-lgCt -℃式中:t —热储温度(℃);C —水中SiO 2的浓度(mg/L )。

计算结果见表4-2。

本次计算K —Mg 地热温标为93.15℃,与前几年相比略有下降;SiO 2地热温标140.31℃,与前几年温度相比略有升高,但变化不大,说明地热田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前景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4.1 水化学特征
地热流体的水化学成分取决于水的温度、含水层的岩性以及与热流体伴生的气体。

地下热水参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其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主要是溶滤作用,化学成分主要决定于热水出露处第四系岩性成因,以及循环深度内的基底岩性和来自深部气体的影响。

温泉出露于比较活跃的高角度断裂带交汇复合部位,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与温度及循环深度关系密切,水化学类型为HC4 SO_-Na水。

地热流体pH值为7.37,总矿化度820.27mg/L,总硬度68.06mg/L。

本次水样分析Cl-、M(2+变化不大,其它离子浓度、矿化度有所降低,见表4-1。

表4-1 1992〜2015年主要离子含量对照表
4.2地球化学温标计算
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用来估算热储温度及预测地热田潜力。

在水岩平衡条件下,地热流
体中与平衡温度存在依从关系的化学组分浓度或浓度比值,及利用这些化学组分浓度或浓度比值,推算热储温度或深部温度。

根据洪水岚汤地热田的实际情况,采用标和K-Na地热温标,搜集该区温泉
K— Mg地热温1992年至2008年以及本次抽水期间取样的水质分析结果,进行地球化学地热温标计算。

4.2.1K —Mg地热温标
它代表不太深处热水贮集层中的热动力平衡条件,尤其适用于中低温地热田,其计算
公式为:
式中:t —热储温度「C );
C i —水中钾的浓度(mg/L ); C 2—水中镁的浓度(mg/L )。

422 SiO 2地热温标
由于各温泉热水中的 SiO 2是由热水溶解石英所形成,且热水到达地面时没蒸汽损失, 故选用下面公式计算:
t
◎盏 273.15
式中:t —热储温度(C );
c —水中SiO 2的浓度(mg/L )。

计算结果见表4-2。

本次计算K- Mg 地热温标为93.15 C,与前几年相比略有下降;SiO 2地热温标140.31 C, 与前几年温度相比略有升高,但变化不大,说明地热田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前景较好。

4410
t
13.95 lg(C"/C 2)
273.15
6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6.1
地热流体不同用途评价
2015年7月8日采集了水样进行水质化验,分析结果见附表。

6.1.1理疗热矿水评价
F 面就地热井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11615-2010)附录E
分析对照,结果列于表6-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热流体为氟水和硅水,可以进行医疗矿水开发,经相关部门审批 后方可进行正式开发。

6.1.2 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 6.1.2.1 界限指标
由表6-2可以看出,该地热井热流体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锶离子和可溶SiO 2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表6-2 微量元素含量表(mg/l )
6.1.2.2 限量指标
由表6-3可以看出,地热井热流体中除氟、钡含量超标外,其他组分均符合国家标准
而且锂离子、
中的限量指标要求。

6.1.3生活饮用水评价
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进行生活饮用水评价,见表6-4。

由评价结果可
以看出,该地热流体中氟化物和锰超出生活饮用水标准,不适合做生活饮用水。

6.1.4农业灌溉用水评价
根据农业灌溉用水标准(GB5084-2005进行农业灌溉用水评价,见表6-5。

由评价结
果可以看出,该地热流体中水温、全盐量、氯化物超出农业灌溉用水标准,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

6.1.5渔业用水评价
根据渔业用水标准(GB11607-1989进行渔业用水评价,见表6-6。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地热流体中氟化物超出渔业用水标准,一般不适合用于水产养殖。

6.2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
根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 11615-2010 )中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方法,参照工业上用腐蚀系数来衡量地热流体的腐蚀性:
腐蚀性系数反> 0, 腐蚀性系数
腐蚀性系数
对酸性水K k= 1.008 为腐蚀性水;
2+
氐+ 0.0503Ca >0,为半腐蚀性水;
反+ 0.0503Ca V0,为非腐蚀性水;
+ 3+ 2+ 2+ —2—(rH+ rAl + rFe + rMg —rCHQ —rCQ );
对碱性水K k= 1.008 (rMg2+—rHCGT);
式中r —离子含量的每升毫克当量(毫摩尔)数。

根据本次水质化验结果,PH=7.37,属碱性水,计算反=—4.53 < 0, 反+ 0.0503Ca2+ = -3.32V0。

则由此判断,该地热流体为非腐蚀性水。

表6-5 农业灌溉用水评价及结果(mg/L)
6.3地热流体结垢性评价
流体结垢性主要指流体中一些溶解度较小的组分,在周围环境变化(压力、温度等变
化),达到过饱和而析出,附着于利用系统内表面,形成垢层,从而增大流体阻力,降低热 利用效率。

参照工业上用锅垢总量 H 0 (mg/L )来衡量地热流体的结垢性。

锅垢总量的计算公式为:
H 0= S + C + 36rFe 2+ + 17rAI 3++ 20rMg 2++ 59rCa 2+
式中:S —地热流体中的悬浮物含量(mg/L );
C —胶体含量 C=SiO 2 + Fe2Q +AI 2O , (mg/L ); r -离子含量的每升毫克当量数。

经计算,
H 0=179.651, 该地热流体为锅垢少的流体。

小结: 地热流体不同用途评价中:地热流体为理疗热矿水中的氟水和硅水 氟、钡含量超过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不可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 氟化物和锰超出生活
饮用水标准, 不适合做生活饮用水; 氟化物超出农业灌溉用水标准, 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 氟化物超出渔业用水标准,
般不适合用于水产养殖。

腐蚀性评价结果为该地热流体为非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锅垢少的流 体。

若锅垢总量 H o v 125,称为锅垢很少的地热流体; 若锅垢总量 H o = 125〜250,称为锅垢少的地热流体; 若锅垢总量 H o = 250〜500,称为锅垢多的地热流体; 若锅垢总量 H 0>500,称为锅垢很多的地热流体;
,可以进行医疗矿水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