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启示——读货殖列传有感
货殖列传读后感

货殖列传读后感《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济著作,它以清晰的文字和深刻的见解,揭示了货币和商业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货殖列传》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商人的聪明才智和商业技巧。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赚取丰厚的利润。
这些商人不仅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色,还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他们与人为善,关爱员工,善待客户,成为当时社会的典范人物。
这些商人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商业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是社会道德和文明的体现。
另外,通过《货殖列传》,我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古代中国,商业活动的兴盛和货币的流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另外,作者对商业思想和经济学原理的阐述,也使我对古代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商业经验和经济规律,这些思想对当今的商业活动和经济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阅读《货殖列传》,我不仅对古代商业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当今的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依然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重要动力。
我们可以从古代商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努力创造财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古代商业思想和经济规律中汲取智慧,指导当今的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总之,《货殖列传》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著作,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商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也揭示了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和经济思想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古代商业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当今的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书,从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为当今的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后感】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在阅读《货殖列传》的过程中,我被司马迁那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所折服。
这部作品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将古代商人波澜壮阔的生涯跃然纸上,让我不禁为之沉醉。
司马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商人世界的繁华与喧嚣,他们如同一群群勇敢的探险家,在险恶的市场中寻找商机,勇敢地挑战命运。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苦,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在《货殖列传》中反复出现,它深刻揭示了商人的本质,也让我对商人的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们并非单纯的逐利之徒,而是有着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把握机遇。
在作品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商人形象。
他们有的智勇双全,如范蠡;有的忠诚善良,如郭解;有的慷慨大方,如吕不韦。
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货殖之道,在于智识与胆识。
”司马迁的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正如范蠡所说:“智者见机,愚者见石。
”只有把握住机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货殖列传》不仅仅是一部商业史,更是一部人生哲学的宝典。
它告诉我们,人生如棋,每一步都需谨慎;人生如梦,需珍惜每一个瞬间。
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读完《货殖列传》,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认识到,商人并非简单的财富追求者,他们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货殖列传》为镜,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货殖列传》读后感。
《货殖列传》是一部描写商人生活和商业活动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商业社会的繁荣和商人们的智慧与勇气。
这部书让我对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商人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尊重和敬佩。
在阅读《货殖列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不仅要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商业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商人们需要具备出色的谈判能力、商业眼光和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商业社会中立足。
另外,书中的商人形象也让我感受到商业活动的不易和风险。
商人们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需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残酷性。
他们需要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让我对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商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阅读《货殖列传》让我对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商人们的生活和职业选择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这部书不仅让我感受到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也让我感受到商业活动的不易和风险。
希望通过这部书的阅读,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商业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商人们有更多的尊重和敬佩。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通用10篇)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通用1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篇1我在课余时间看了货殖列传,在该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
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
史记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两大著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
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
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
【读后感】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货殖列传》是一部穿越时空的经济智慧宝典,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商业的繁荣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禁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深感心灵的触动。
书中所述的商贾们,他们精明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追求,让我为之赞叹。
正如作者所言:“货殖者,富国之宝也。
”这不仅仅是对财富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赞颂。
“夫货殖者,生于贫而致于富,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利。
”这句话让我深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速成,却往往忽视了积累与沉淀的重要性。
货殖列传中的商人,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就了非凡的财富。
书中描绘的商业场景,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从古代的市井喧嚣到丝绸之路的繁荣,无不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这使我意识到,商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货殖之道,在于诚信。
”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
诚信,是商业活动中最为宝贵的品质。
一个商人,若失去了诚信,便如同失去了立身之本。
正如古人所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货殖列传》不仅是一本商业史,更是一部人生哲学。
它教会了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坚守初心。
书中所蕴含的智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货殖者,富而不骄,贫而不馁。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财富并非人生的全部,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富足。
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精神的修养,让心灵得到升华。
总之,《货殖列传》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领略了古代商业的魅力,更让我从中汲取了人生的智慧。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将书中的教诲铭记于心,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读后感】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货殖列传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在细品司马迁的《货殖列传》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着那个时代独特的商业智慧与人文情怀。
字里行间,不仅透露出对财富的深刻理解,更蕴含着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商业画卷。
那些商贾们的智慧与勇气,让我为之赞叹。
他们或是敏锐洞察市场风向,或是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或是敢于冒险开拓新领域,无不展现出对财富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执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道出了商业的本质,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或得或失,或喜或悲。
然而,在司马迁的笔下,这些商贾们并非仅仅是利益的追逐者,他们更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读罢此书,我不禁为那些古代商贾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
他们身处乱世,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实属不易。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不畏艰难的勇气,一种追求卓越的决心。
司马迁在书中提到:“富而好仁者,财聚人散;富而好礼者,财散人聚。
”这句话,让我深刻领悟到财富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微妙关系。
真正的富有,并非仅仅是金钱的积累,更是人心的凝聚。
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货殖列传》不仅是一部商业史,更是一部人生哲学。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要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家人,忠诚国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时代的强者。
回首《货殖列传》中的一个个生动人物,我不禁感叹: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曾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货殖列传》,正是这些笔触的汇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商业世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铭记这些先贤的智慧,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智慧的现代人。
货殖列传读后感

货殖列传读后感《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学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货殖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商人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阅读《货殖列传》,我不仅对中国古代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货殖列传》中,作者以货殖为主线,描绘了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商人的生活和经历的描述,作者展现了商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在商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
在古代的中国,商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要面对商业活动中的风险和挑战,同时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和道德考验。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商人们的生活和经历的描绘,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商人们的敬佩和赞美。
除了对商人的生活和经历的描绘,作者在《货殖列传》中还通过对商业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古代的中国,商业活动是非常繁荣的,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商业活动的描绘,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商人们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商业活动的描述,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商人们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商人们的生活和经历的描绘,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商人们的敬佩和赞美。
通过阅读《货殖列传》,我不仅对中国古代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古代的中国,商业活动是非常繁荣的,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货殖列传读后感

货殖列传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货殖列传读后感太史公作《货殖列传》,不拘泥于时,驳斥儒道两大家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大胆提出人类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无论多美好的志向都得有实现的基础,财富,在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人生的资本。
自从商业产生以后,贫富差距渐渐出现,同时因为有了差距,便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作为以农为本的国家,古代中国一直到了清朝还在压制商业活动,商人们承受着来自朝廷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阻挠与压力,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商人的创业历程真的是步履维艰。
士农工商中,商为最下等,其实各个阶级都要养家糊口挣取银钱,只是收获渠道不同,收获数量也不等。
皇家贵族子弟生下来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双手不沾一点腥土,整天跟着先生念叨仁义礼智信,之乎者也,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每每这些“贵人”不开心的时候,一个巴掌抡过去,挨打的小奴仆低头含泪,以头抢地,可怜兮兮地捂着一边打红的脸:“奴才该死!”同是人,贵贱就这么给划分明了,你,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受欺负被奴役的命。
富人家是有自己的烦恼,他们担心的也许是明天去哪里游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而众多吃穿无着落的穷人们还在忍受着饥饿侍弄那几亩租田,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财大气粗”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
”钱,本身是的确没有什么价值的,如果,我们的祖先把土块当做“钱”来换吃换喝的,那么现在的土块就不是被小孩子和泥巴的玩意儿了,当然,我只是打比方而已。
况且为富不一定就是不讲仁义的人,正所谓国富民强,同样的道理,家富了亲人也不用受人冷眼,遭人欺负。
骨气不是穷人的专属名词,富可敌国是一种本事,家徒四壁就算清高吗?可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两袖清风,只是说明你不愿陷于泥淖之中,换一种说法,就是保身之法,避免以后因此落个骂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战国时代背景下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其启示——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历史学院11级本科班沈哲凡提要:《史记·货殖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是专门记叙从春秋末年到汉初从事“货殖”活动(即依靠工商业致富)的杰出人物以及在这一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的类传,同时也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阐述,翦伯赞和钱钟书等泰斗都曾对其赞赏有加①。
笔者每每阅读《货殖列传》,总是被范蠡、白圭、计然这些成功的货殖大家的经商理念深深吸引,其中尤以白圭最吸引笔者,太史公用短短两百多字就展现了白圭的经商之道和商业成就,而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两百多字背后的故事,探究在战国那个纷乱、社会大变革且自然经济占据主导的时代中,白圭取得成功的经商之道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战国、工商业、白圭、经商致富之道、经商德行、商品流通等第一部分白圭生活的时代背景1.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原因探究(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商业的作用:战国时期,各国出于增强国力赢得兼并战争胜利的考虑重视发展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
A.农业方面,从春秋末期到战国,种类多且式样全的铁农具和因此而获得发展的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铁,田农之本②”“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③”“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土壤④”等记载都反映了铁农具和铁犁牛耕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即扩大垦荒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为农产品的富余和流通以及人口的聚居和交易创造了条件⑤。
B.手工业方面,生产工具的大变革,尤其是铁器的大量使用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此时的手工业生产按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具体经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农家庭手工业、个体小手工业、私营大手工业和官府手工业⑥”。
小农家庭手工业是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典型代表,以耕织结合为主要特点,在战国期间受到了各国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⑦”;个体小手工业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从事的手工业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百工⑧”;私营大手工业由大地主大富豪控制,以盐铁等行业为代表,在国民经济中其重要作用,“……夫盐,食者之将……铁,田农之本⑨”;官营手工业占据比重最大,各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其发展。
整个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为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2)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春秋时,商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⑩”的现象,齐、周、卫、晋等国都以重商而著称,大力发展商业,至战国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不断增加,其商品化也不断增强,加上各国对发展商业的重视和自身便利条件(除秦国之外,秦国在战国前期仍恪守商鞅的“重农抑商”思想,且其地处偏远,与东方六国从事商业贸易的条件并不好)及货币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等都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资本、原料与渠道,商业自然兴旺发达。
二.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新气象(1)商人地位提高和一批富商大贾的出现作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媒介,商人在经济贸易领域中参与度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不仅人数迅速增加,从事贸易的地域范围和商品种类也随着资本和利益的不断聚集而日益扩大,甚至许多农民、手工业者和官僚纷纷转向商业,出现了“农不如工、工不如商⑾”的局面。
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逐渐走出商业圈,向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渗透。
商人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事业做得很成功的一部分人就成了所谓的富商大贾,他们活跃在商品流通的各个领域,以各自的经商理念经营着,使其积累的独立的商业资本获得迅速发展,大家熟知的范蠡、白圭、猗顿、郭纵等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2)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市场对金属货币的需求,而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则为此创造了条件,于是各国兴起对本国货币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金属货币数量增多,流通范围扩大,尤以铜币为甚,而黄金被更多地用于流通手段,已经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参与流通的货币了。
货币经济的发展为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为市场的稳定运行、为富商大贾的兴旺提供了必要条件。
(3)高利贷盛行高利贷的盛行是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富商大贾们是债权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放债给农民,甚至也放债给官员和政府,“凡称贷之家出钱三千万,出粟数千万钟,受子息民三万家⑿”,放债也成为富商大贾们财富的重要来源。
第二部分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其启示一.《史记·货殖列传》对白圭的记载“白圭,周人也。
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
至午,旱;明岁美。
至酉,穰;明岁衰恶。
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
至卯,积著率岁倍。
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二.白圭的经商之道探究及其启示(1)“乐观时变”思想A.探究:所谓“乐观时变”思想,表现在白圭身上就是“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⒀”,能够灵活机动地掌握好经营的时机,绝不错失良机,这种“时变”,在经营农产品上就是掌握年份的丰歉变化规律,在经营手工业商品时就是掌握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物价的涨落情况。
《货殖列传》中“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
至午,旱;明岁美。
至酉,穰;明岁衰恶。
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
至卯,积著率岁倍”一句形象阐述了白圭运用丰歉规律进行粮食交易并获得成倍收益的“乐观时变”思想,而这一思想在管子那里也得到了回应,“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⒁”的把握时机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
B.启示:市场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物价也处于不断的涨跌之中,究其原因,不仅有人为因素,也与自然规律有关。
商家经营时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抓住时机,因为在市场竞争中时机就是金钱就是财富;同时要做出快捷、灵活、机动的反应,像白圭那样如猛兽鸷鸟般果断出击。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商家长时间的培养,培养自己的全局意识、决断力和用于冒险开拓的品质,方可达到白圭“乐观事变”、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境界。
(2)“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贸易原则A.探究:“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针对粮食交易过程而提出的,类似于李悝采用的“平籴法”,即丰年粮食大量上市,农民出售多余粮食导致粮价降低时大量收购粮食储备,歉年时粮食供不应求导致粮价上涨时适时出售粮食,这一过程也反映了“乐观时变”的思想。
其目的则是实现所谓的“时贱而买,虽贵已贱矣;时贵而卖,虽贱已贵矣⒂”,即在不同的市场变化中总是保持屹立不倒,通过不等价交换来获利。
然而,我们要注意的事,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贸易原则与投机取巧、囤货居奇之辈完全不可等视,白圭在丰年时虽然收购储存但不抑制买卖,在歉年时虽然抛售但不居奇,他粮食的交易量和价格都是合理的,是对农民和消费者双方都有利而无害的,而在此基础上又为自己赢得了大量财富,这就是白圭的高明之处。
B.启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以薄利多销为主要形式,在合适的买卖时机中依靠合理的差价来赚取利润,这种方式客观上起到调节市场商品供求的作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均有利无害,这与我们当下很多商家投机取巧、哄抬物价、炒房等只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市场稳定的行为产生了鲜明对照,商家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切身问题和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转,他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这方面白圭无疑为后世的商人们作出了榜样。
(3)勤俭经营、吃苦耐劳的经商品质A.探究:“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⒃”是太史公对白圭吃苦耐劳品质的写照,笔者认为,一个伟大的商人并不是只会赚钱,也要会正确地对待钱、处理钱,白圭就是一个伟大的商人,坐拥无数财富,却能节衣缩食、与用事僮仆同甘共苦,并能终始其毕生的事业,这样艰苦创业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并且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白圭的创业中来。
B.启示:很多企业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终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们很快就被物欲和奢华的享受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当年的奋斗信条和人生观价值观,其结果只会是产业衰败、两手空空,所以白圭的经商之道其实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事业处于低潮期还是高峰期,我们都不要停止奋斗和前进的步伐,停下享受的结果只能是倒退回原点。
(4)“智、勇、仁、强”理念A.探究:“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⒄”是白圭对自己“智、勇、仁、强”理念的阐述,在他看来,想做一个像他一样有能力、事业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满足这四点要求。
“智”即“权变”,与“乐观时变”类似,要做到权衡时机;“勇”即“决断”,要敢于在迷乱的市场中找准目标、果断出击,以免错过时机;“仁”即“取予”,不能只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还要考虑到生产者、消费者与市场的协调关系,做到诚信经营;“强”即“有所守”,即在确定好目标和决策之前不能轻举妄动,需要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这四点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对事业能走多远至关重要。
B.启示:当下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大部分都缺乏着白圭提出的不同的素质,有些人缺“智”,在错误的时机做错误的决策;有些人缺“勇”,行事犹疑,贻误时机;有些人缺“仁”,利欲熏心、虚假经营;有些人缺“强”,一味冒进,撞到南墙才知回头,从白圭这里,企业家们能学到很多,只要他们能放下自傲的架子,虚心向两千多年前的祖宗虚心求教。
总结:太史公对白圭的推崇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在战国那个大变革的时代,白圭抓住商业大发展的时机,推行一系列科学的致富理论和经商品德,最终不仅使自己成为后世景仰的“治生祖⒅”,也为后世指明了致富之路,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下我国商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企业家经商致富之路出现了很多弯路,因此两千多年前白圭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引导世人走上科学致富之路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面重要的旗帜,我们应该放下身段,向两千多年前的先人虚心求教,定会获益匪浅。
注:①:钱钟书在《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中说:“当世法国史家深非史之为‘大事记’体者,专载朝政军事,而忽诸民生日用;马迁传《游侠》已属破格,然尚以传人为主,此篇则全非‘大事记’、‘人物志’,于新史学不啻乎辟鸿濛矣。
”翦伯赞也曾高度评价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②:出自《汉书·食货志》③:出自《孟子·滕文公篇》④:出自《国语·齐语》⑤:《战国策·魏策一》有言:“地方千里,地虽小,然而庐田庑舍,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