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塑胶跑道事件(各国的检测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毒跑道

毒跑道

从业者:全国塑胶跑道生产厂家基本停产等新国标2016-06-22 《财经》杂志 474评11图“毒跑道”竟是工业废料窝点离北京不到200公里塑胶跑道、塑胶操场在非专业运动场地,尤其是在幼儿园、中小学的铺装面积大幅增加,现有作为推荐性指标的国标,已无法在低价竞标的行业环境中为质量提供“兜底”保障2016年6月20日早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迎来了一个有些特殊的周一。

该校“毒操场”事件受各界关注已一月有余,这是拆除曾经散发异味的塑胶操场后,该校第一次迎来上课的学生们。

当天,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和课间操被取消。

5月下旬,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塑胶操场散发异味,并怀疑其与多名学生先后出现流鼻血、身体不适等症状有关。

6月4日、5日,在北京市精诚公证处,公证员和17位家长代表全程参与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分别对该校室内空气和操场进行了采样。

按照专业流程,检测周期为期一周。

12日,西城区召开检测结果通报会,检测报告在西城区联合工作组、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北京市精诚公证处、项目招标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方、监理方,以及五家媒体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启封。

检验国家规范要求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五项指标,结果显示,操场各项指标符合国标。

尽管各项指标均显示合格,在学生家长们的要求下,6月17日,该校塑胶操场开始拆除。

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并非唯一爆出有塑胶跑道问题的学校。

同在西城区的展览路第一小学,2015年爆出塑胶跑道散发异味,多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

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异味塑胶操场事发后,展览路第一小学学生家长们一度中断的维权呼吁再度开启,要求完全拆除塑胶跑道及其下的沥青层。

该校网站公告栏于今年6月7日发布了《关于对学校操场进行专业检测的通知》,称将“组织有资质的权威机构对操场进行专业检测,并邀请家长代表全程参与”,“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置方案”,“在检测报告出来以前,学校停止使用操场”。

塑胶跑道有害物质及其标准探讨

塑胶跑道有害物质及其标准探讨

塑胶跑道有害物质及其标准探讨作者:许秀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2期基金项目:温州市质监系统科研计划项目(201601)。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作为奥运会的必备设施,在技术上、安全性上应该是经得住“考验”的,但近几年“问题跑道”事件在全国大范围爆发。

不少地方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咳嗽、头晕、出红疹等症状,家长怀疑跟塑胶跑道有关,“毒跑道”事件一时引发舆论热潮,社会各界反应强烈。

塑胶跑道成为学生家长和媒体关注的焦点[1,2]。

1塑胶跑道分类塑胶跑道根据胶体主料可分为聚氨酯跑道和水性丙烯酸跑道两种。

国内主要为聚氨酯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EPDM 橡胶粒或 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

近几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环保性能更加突出的水性丙烯酸塑胶跑道[3]。

根据现场铺装方式的不同,有预制型和现浇型两种。

预制卷材、块材指在工厂预制,用于运动场地面层铺设的高分子卷材或块材。

现浇型塑胶跑道根据胶体主料和颗粒配比的不同,分为透气型、混合型、复合型、全塑型跑道;预制型塑胶跑道和全塑型塑胶跑道因其无可比拟的优秀性能是专业田径运动场的常用类型[4,5]。

2塑胶跑道的有害物质塑胶跑道的主要成份是聚氨酯弹性体,其基本原料可分为聚醚多元醇等无毒原料、催化剂和多异氰酸酯(主要为 TDI)。

正常的聚氨酯跑道风险是可接受的,但一些无资质、无技术、无生产管理和质量保障的小型“作坊”为了追求利润,使用有毒材料,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劣质塑胶跑道的毒性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2.1可溶性铅、镉、铬、汞重金属(铅,镉、铬、汞)可能存在于聚氨酯材料的催化剂和跑道面层的颜料中。

铅暴露严重损害儿童健康,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损伤、生长发育缓慢,导致儿童智商降低等。

镉具有生物蓄积性强、毒性持久特性,并且有“三致”作用,摄入过量的镉导致肾脏、肝脏、肺部、骨骼、生殖器官的损伤,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毒性效应,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跑道中“毒”

跑道中“毒”

跑道中“毒”作者:来源:《蓝盾》2016年第02期塑胶跑道散发出的刺鼻气味,早在12年前已发出预警。

2003年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名教师提出:塑胶跑道含有毒物质甲苯二异氰酸酯,应当尽快终止使用。

彼时,为迎接2008奥运,北京希望学校操场尽可能多铺设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以改善城市形象。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专门就塑胶跑道该不该停用作出批示,要求市教委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要权威,要有实测数据。

受托方最终的检测结论是:合格的塑胶跑道基本无害。

12年后,深圳多所学校出现学生集体头晕、流鼻血等不适现象,塑胶跑道被疑为肇事“元凶”。

据记者获得的信息,在厦门、韶山、重庆等地也有新塑胶跑道散发刺鼻气味。

深圳部分学校塑胶跑道投招标和验收材料显示,施工和验收标准执行不严、专业监管和验收单位的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

多名业内从业和相关研究人士为此感叹,这是一个靠自觉和良心支撑的行业,现有的标准和监管以及招标模式,难以有效规范市场。

“苯系物超标”与“苯中毒”北师大深圳南山附小,10岁的五年级学生安安(化名)自2015年10月起开始流鼻血、头晕、身上起红点,有时因流鼻血严重至无法入睡。

根据家长提供的统计数据,在这所小学12个班的600余人中,共有269人出现了类似症状,其中,流鼻血达104人次,头晕头痛57人次,呕吐16人次,上呼吸道炎症14人次,胸闷、乏力11人次,掉头发4人次。

2015年11月3日,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公布了对该校跑道的检测结果:已铺设塑胶跑道检测中的阴面检测一项指标超标,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检出值为0?郾27mg,超出国家标准(0?郾05mg)5倍多。

11月8日下午,南山区蛇口医院对安安做了EDTA抗凝全血检查,初步诊断结果为“苯中毒”。

医生叮嘱,尽量不要去学校。

安安的诊断结果,是少有明确为“苯中毒”的案例。

更多情况下,医生并不会在诊断结果上写明。

11月15日晚间,在南山区教育局与北师大南山附小学生家长的一次协调会上,一名医生就向家长们表示,尚未有明确证据证明跑道与学生的症状有因果关系;学生症状也有可能跟换季有关。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

一,案例概述
6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 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7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8
一,案例概述
9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
10
1,施工单位的劣质施工
无良施工单位为了压低成本,在明知道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可能会带来危害的情况下,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未严格按照规 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够等。
2,“价低者得”的招标原则忽视工程质量
学校运动场地改扩建的资金压力大,招标唯低价是取,质量把关不严,严重 影响校园操场的工程质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 产品检测合格报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
一个多月以来,多地已出现近10起塑胶跑道“涉毒”事件,相关部门和单位 纷纷介入调查。江苏、上海等地还对区域内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排查,防堵 “漏网之鱼”。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结果能够解答公众 疑问:塑胶跑道和孩子头晕究竟有无关联?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有毒物质来 自哪个环节?
深圳市教育局将问题跑道原因归结为:“一是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 二是未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 够等。”
一,案例概述
5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 道’”将毒跑道事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 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最近铺设的塑 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 场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也出现了类 似问题,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北京 毒跑道

北京 毒跑道

北京毒跑道近日,多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孩子出现流鼻血、头晕、恶心等症状,在医院检查血象后,不少项目超标。

家长们怀疑孩子身体出现异常,和学校的塑胶跑道有关,已经向对学校和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提出拆除跑道的要求。

很可怕吧?更可怕的是上述文字只需换个学校的名称,就能概括近两年来30多起类似事件。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全国各地共发生了32起“毒跑道”事件。

校园铺设塑胶跑道原本是好事,塑胶质地较软,在上面跑步能减少对膝盖关节的冲击,也不易摔伤。

笔者幼年时,塑胶跑道是稀罕物,只有最好的学校才有,普通中小学都还是煤渣跑道,不小心摔一跤,那鲜血淋漓的伤口真是终生难忘。

时至今日,塑胶跑道已经成了学校操场的标配,理论上生产、铺设的工艺应该更加成熟,但为什么“毒跑道”事件频发?塑胶跑道为何“有毒”?如何科学对待这类事件,防止少年儿童继续受到伤害?笔者将就这几个方面做出讨论。

“毒跑道”的五大嫌疑人挥发性有机物(VOC)不是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类混合物,且成分会因为建筑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毒跑道”释放的VOC含有哪些成分,哪些是有害的,还需要仔细甄别。

塑胶运动场地根据使用的材料和铺装结构的不同, 可分为预制型塑胶跑道( 全塑型塑胶跑道) 、复合型塑胶跑道和混合型塑胶跑道。

第一种太贵,第二种质量太次,最后一种是国内最常见的塑胶跑道。

这种塑胶跑道胶面为双层结构, 防滑层及底层, 底层中含有15%~ 25% 的废轮胎胶粒, 一般厚度为9~ 12mm, 然后再浇铸一层PU 等塑胶粒作为摩擦面层, 这种跑道现场浇铸, 整体性强, 适用于一般类型的运动场地, 其质量与使用寿命较全塑型塑胶跑道差, 成本适中, 性价比高。

塑胶跑道都要用到聚氨酯(PU)材料和橡胶材料,其中安全隐患最大的是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分为TDI型与MDI型,其中TDI型聚氨酯挥发性较大,有刺鼻味道和比较大的毒性,其味道的来源主要是未反应完全的聚氨酯单体。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一、为什么学校要铺塑胶跑道?早期的运动场是由碳渣和泥土构成的,这种构成材料为以后风起或下雨等恶劣天气就埋下了隐患,造成对运动爱好者或者学生身体上的伤害。

塑胶跑道的优点在于弹性优良,接着力强、耐磨、耐酸碱、搞老化,全天候性、环保、阻燃、防尘、无菌、无接缝,清洁、养护简单,颜色鲜艳、有利于美化环境及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

并且,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聚氨酯铺面材在塑胶跑道上铺设应用成功并得到世界认可,发展到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的铺设和托儿所、幼儿园、宾馆、饭店门厅、微机室、图书馆地面和老年人居室的铺设。

早在1961年美国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即3M公司)就用聚氨酯材料铺设了一条200m的赛马跑道,1963年又铺了一条跑道,由于效果好,得到各国的重视。

1965年德国正式生产铺设塑胶跑道。

1967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泛美运动会上开始采用塑胶跑道。

196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聚氨酯塑胶跑道被正式采用.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此后,国际奥委会就正式把塑胶跑道定为国际比赛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竞相铺设。

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瑞典相继生产和推广了聚氨酯塑胶跑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塑胶跑道在中国的使用量也在攀升。

二、“毒”跑道是怎么产生的?学校里的基本都是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清洁地面,涂防水底漆;涂一层高粘结胶水;将聚氨酯粘合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搅拌,铺好;喷涂表面颗粒。

防水底漆、胶水、聚氨酯粘合剂、黑色橡胶颗粒、表面颗粒,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那么这个跑道就会有毒。

在全国范围内一年内新增近3000家塑胶场地原料生产供应商,其中很多小作坊没有资质、没有技术、没有专业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有的只是劣质低价。

塑胶跑道检测标准 新在哪里?

塑胶跑道检测标准 新在哪里?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甲醛、乙苯、游离二苯基甲 烷二异氰酸酯(MDI)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速率的限定要求。 国家标准对跑道的检测只
是简单地对跑道材质取样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只是一个 静态的样品检测,而现实中动态环境下有害物质单位时 间的释放量并没有被纳入检测范围,而这
才是关乎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技术指标。而上海市的这 项标准也填补了之前国家标准在有害物质释放速率上没 有明确规定的空白。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塑
该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室外运动场地用塑胶面层及其原 料。具体要求如下:相较于国家实施的﹝14833号﹞标准, 上海市实施的《学校运动场地塑
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T/310101002-C003-2016团体标准, 不仅规定在跑道面层的有害物质成分中不得检出苯和游 离甲苯二异氰
酸酯(TDI),可溶性铅的含量必须控制在30 g/kg以内;还对 塑胶跑道的固体原料和非固体原料的有害物质作了明确 限量规定;并新增了对
胶跑道的质量检测主要针对可见质量,例如划线、弹性、 长度、厚度等项目,而对材料成分、有害气体挥发等问 题进行专业的测试检验确少之又少。在
此,我们建议生产方和学校方面都应与专业的第三方检 测认证机构合作,来全程参与生产监造、出厂抽检、安 装现场监督、后期监控等跑道建设工作的
流程环节,监控、验证塑胶跑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并 对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苯含量、二甲苯含量等项目进行 环境检测。除了标准的合规检测以外,也
可通过独有的未知物分析技术识别未知风险,从而将风 险降到最低,为学生和教职工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让 检测还人类绿色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水质检测 ty66htvv
里面所出列的环保指标,却没能涵盖导致出现问题的环 保因素,这才导致“毒跑道”问题越来越严重。近日, 上海市发布了国内首个《学校运动场地塑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9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年第11、12期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乔丽云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针对近年来“毒”跑道事件的频发现象,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毒’’跑道事件;塑胶跑道面层;有害气体 中图分类号:T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6)11、12~0098一0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见表。
采用可倾瓦结构,安装位置如图,其安装在汽轮机推 力盘的两侧工作瓦承受转子的正向推力,非工作瓦 承受转子的反向推力。 此汽轮机组推力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内,使转子 和定子保持一定的动态间隙,承受作用在转子上的 轴向推力。汽轮机推力瓦由正向推力瓦和反向推力 瓦组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工作瓦块受力,保证 汽轮机的转子不至于向发电机侧位移。减负荷,尤其 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加大对不合格塑胶跑道所涉及 的相关方的责任认定与惩罚力度。 建议建立运动场地塑胶跑道安全、长效的监督 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建议相关部门要进行 责任分工,建立多方联动、各司其职的监管体系,尤 其对在建的塑胶跑道从材料源头上层层把好质量 关,建成后不仅对塑胶跑道面呈有害物质进行检验, 还要对塑胶跑道在一定时间、一定温度下释放的有 害气体进行检测。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以次充好、以 假乱真的现象。同时可采用合适的媒体平台,让用户 有知情权。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给孩子一个安全的 成长空间、群众们一个安全的健身场所。 [参考文献] Eli
按照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标准相关检测项目进行检验。不难看出,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可溶性铅等检测项目是导致塑胶 跑道面层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而超标的可溶性铅的 存在会导致土壤污染,如果不是裸露足部进行运动 的话,是不会导致身体不适的,但超标的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的存在却是令人担忧的,游离甲苯 二异氰酸酯(TDI)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 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易致敏。虽然抽检的塑胶跑道其 它项目不存在超标现象,但也不代表没有,只是没有 超出《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新建成的塑胶跑道在投 入使用之前遇上环境温度很高,短期内就会加剧甲 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大量释 放,就会加重塑胶跑道周围空气的污染程度,这些也 就是“毒”跑道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3“毒跑道”事件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自从1968年美国3M公司在墨西哥第十九届奥运会上首次铺设塑胶跑道以来,国际上逐渐普及使用塑胶跑道。

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还规定:由国际田联组织、认可的比赛,必须在塑胶跑道上进行。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塑胶改建体育运动场地面层日益普遍。

许多城市将原来学校黄土裸露的运动场地用塑胶跑道覆盖起来,一方面有助于扬尘整治,另外也可以改善运动条件。

但是,近来有关体育场地是否应该铺设塑胶跑道的争论却日趋激烈。

争论的焦点是塑胶跑道是否安全、无害?
塑胶跑道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否已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

事实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塑胶跑道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及其毒性评价指标;在铺设过程中,也没有限制有毒有害物质或潜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要求。

这就使得国内塑胶跑道生产和使用在安全环保方面处于无标准可循的状态。

塑胶跑道标准:尚未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要求,目前,我国塑胶跑道生产依据是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4833—1993《塑胶跑道》。

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

标准只涉及了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厚度、坡度等方面,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没有要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塑胶跑道标准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尚未涉及。

综观国际标准体系,也有一些关于合成材料跑道的标准。

如国际运动协会联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IAAF)、国际运动跑道技术协会的主要科学技术顾问机构——国际运动表面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Surface,ISSS)推荐认可的美国标准——ASTM F2157—02《人造表面的跑道标准
塑胶跑道材料标准:尚未规定有毒物质残留限量,目前,铺设塑胶跑道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是聚氨酯:1937年德国拜尔首先用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得聚氨酯,后又研制成功聚氨酯橡胶,使得聚氨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塑胶跑道作为合成材料跑道的一种,其学术名称是聚氨酯运动面层,这种工业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塑胶制成后再添加粘合剂、固化剂后,铺设在跑道上,就建成了塑胶跑道。

甲苯二异氰酸酯(分子式C9H6N20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与空气混和易于燃烧,其可燃限为0.9%~9.5%。

该物质散发刺激性气味,人比较敏感,嗅觉阈为0.35mg/m3~0.92mg/m3,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有较大的损害:眼部受到刺激,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经呼吸道吸入,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也可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皮肤直接
接触该物质时,可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毒理学实验表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分级,聚氨酯生产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是可疑人体致癌物。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可能含有该物质的材料中的浓度限量。

如我国的车间空气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TDI浓度不高于0.2mg/m3;美国为0.036mg,/m3;法国为0.08m g/m3;瑞典为0.04mg/m3;英国为0.02mg/m3。

在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581一2001及GB18583—2001《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系列标准中对聚氨酯类装修材料中所含TDI的量分别进行了规定,要求小于0.7%和小于1%。

此外我国化工行业标准HG/T3608—1999聚酯聚氨酯木器涂料(Polyester Polyurethane coatings for woodenware)中也规定了以TDI及多元醇和多元酸的反应产物为基料生产的清漆、有色透明漆和瓷漆中的游离TDI含量。

由此可见,有必要对用于塑胶跑道的聚氨酯中TDI 等有害物质残留进行限量规定。

修订塑胶跑道标准,寻找替代材料从我国铺设第一块塑胶跑道——国家训练局的田径跑道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

在此期间,国内尚未出现过塑胶跑道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的事件,环保、质检等部门也还没有介入到其中化学指标的检测中来但是,由于塑胶跑道所用的原材料确实具有毒性,跑道的铺设过程也没有操作规范可引用,就难以保证使用上的安全无毒害。

一方面,铺设过程本身如果不够科学,就可能对操作人员产生毒害,据报道,约20%的职业性哮喘由TDI引起;另一方面,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TDI 等原料反应不完全而残留在跑道中,而铺设后又不对其进行化学挥发性等检测,也没有规定铺设后多久可以使用,无疑就会对跑道使用者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为人在运动时的呼吸量是安静时的20~30倍,如果持续在TDI等有机物的挥发气体浓度较高的场
所运动的话,就有可能对呼吸系统、眼睛等产生影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针对
结语
塑胶跑道的使用在我国日益普及,因此完善与塑胶跑道相关的标准,对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塑胶跑道的安全环保问题已引起教育部、环保总局、建设部等部门的关注。

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相关标
准会尽快完善,也希望通过塑胶跑道标准化工作,带动体育产品的标准化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