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塑胶跑道检测
塑胶跑道检测标准

塑胶跑道检测标准塑胶跑道是一种运动场地常见的材料,其具有弹性好、耐磨、防滑等特点,因此在田径场、操场等场地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塑胶跑道的使用安全和运动效果,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以便相关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首先,对于塑胶跑道的平整度和厚度需要进行检测。
平整度是指跑道表面的平整程度,一般要求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高差不超过规定数值。
而跑道的厚度则是指跑道表面的塑胶层厚度,通常要求在规定范围内。
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着跑道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对于塑胶跑道的硬度和弹性需要进行检测。
硬度是指跑道表面的硬度程度,而弹性则是指跑道表面的弹性回复能力。
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专业的硬度计和弹性仪进行,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在跑道上的舒适度和受力情况。
另外,对于塑胶跑道的耐磨性和抗滑性也需要进行检测。
耐磨性是指跑道表面的耐磨程度,抗滑性是指跑道表面的防滑性能。
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专业的磨损试验和摩擦系数测试进行,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跑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对于塑胶跑道的色彩和外观也需要进行检测。
色彩的均匀度和外观的整洁度是跑道美观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对跑道施工质量的直观体现。
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目测和色差仪进行,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跑道的美观效果和使用体验。
总之,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测。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才能确保塑胶跑道的使用安全和运动效果。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重视跑道的检测工作,确保运动场地的质量和安全。
epdm 塑胶跑道验收标准

epdm 塑胶跑道验收标准
EPDM塑胶跑道验收标准是指对EPDM塑胶跑道进行验收时
需要符合的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PDM塑胶跑道
验收标准:
1. 视觉检查:检查跑道表面是否平整、无波纹、无浮砂等缺陷,颜色是否一致。
2. 厚度测量:使用专业测厚仪器对跑道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强度测试:使用专业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对跑道的强度进行测试,确保其抗压、抗拉等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 摩擦系数测试:使用专业摩擦测试仪器对跑道的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5. 耐候性测试:将跑道样品暴露在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下,观察其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变化情况,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6. 防火性能测试:对跑道样品进行防火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EPDM塑胶跑道验收标准,具体的验收标
准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和相关行业标准来确定。
北京现浇型塑胶跑道检测验收标准

北京现浇型塑胶跑道检测验收标准现浇型塑胶跑道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田径场馆、体育场馆和学校操场等场所的人工合成材料跑道,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抗老化能力。
为了保证塑胶跑道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检测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北京现浇型塑胶跑道的检测验收标准。
一、现浇型塑胶跑道的验收前准备工作1. 检测设备准备:应当准备专业的现浇型塑胶跑道检测设备,如弹性模、表面硬度计、平均厚度计等。
2. 检测人员准备:应当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测验收工作。
3. 检测环境准备:应当在无风、无雨、无雾、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现浇型塑胶跑道的验收标准1. 表面平整度检测:通过使用弹性模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测,测量跑道表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常要求跑道表面的平整度误差在一定范围内。
2. 表面硬度检测:通过使用表面硬度计测量跑道表面的硬度,通常要求跑道表面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跑道的弹性和舒适性。
3. 表面厚度检测:通过使用平均厚度计测量跑道表面的厚度,通常要求跑道表面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跑道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4. 弯道的检测:对跑道的弯道部分进行特殊检测,确保弯道的坡度和弯道的角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公平性。
5. 色彩检测:对跑道的色彩进行检测,确保跑道的色彩均匀、明亮、不褪色,以提升场馆的整体美观性。
6. 接缝检测:对跑道的接缝部分进行检测,确保接缝的平整度和牢固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跑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三、现浇型塑胶跑道的验收流程1. 确认验收标准:检测人员应当在验收前确认现浇型塑胶跑道的检测验收标准,明确验收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2. 检测验收工作: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标准要求,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对现浇型塑胶跑道进行检测验收工作,记录检测结果。
3. 检测结果评定:检测人员根据检测结果,评定跑道的质量和安全性,确定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
塑胶跑道环保检测标准

塑胶跑道环保检测标准
塑胶跑道的环保检测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如铅、镉、汞等的含量应该符合相关标准。
例如,新版的《塑胶类运动场地面材料》国家标准中规定了铅、镉、汞的含量限制分别为50mg/kg、10mg/kg和5mg/kg。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C的含量应该严格控制,以减小对空气
的污染。
例如,新国标规定VOC的含量限制为每立方米小于500μg/m³。
3. 甲醛含量:为了保障运动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甲醛的含量也应该在严格的控制范围内。
新国标规定甲醛的含量限制为每立方米小于30μg/m³。
4. 硫化物含量:硫化物的含量也应该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防止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新国标规定硫化物的含量限制为小于500mg/kg。
5. 物理机械性能: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塑胶跑道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文件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塑胶跑道检验标准

塑胶跑道检验标准1. 概述本标准规定了塑胶跑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适用于各类学校、体育场馆、田径场等场所的塑胶跑道建设。
本标准旨在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安全。
2. 检验项目塑胶跑道的检验项目包括:厚度、平整度、坡度、弹性、耐磨性、抗滑性、色泽、环保性等。
3. 检验方法3.1 厚度检验使用厚度计测量塑胶跑道的厚度,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整体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2 平整度检验使用平整度仪测量塑胶跑道的平整度,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整体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3 坡度检验使用坡度仪测量塑胶跑道的坡度,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整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弹性检验使用弹性测试仪测量塑胶跑道的弹性,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耐磨性检验使用耐磨性测试仪测量塑胶跑道的耐磨性,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耐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3.6 抗滑性检验使用抗滑性测试仪测量塑胶跑道的抗滑性,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跑道表面,每个测量点间距不少于1米。
跑道抗滑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3.7 色泽检验观察塑胶跑道的色泽,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3.8 环保性检验对塑胶跑道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
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4. 合格标准塑胶跑道各项检验项目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否则视为不合格。
5. 检验周期塑胶跑道建设完成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验,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抽检,确保跑道质量。
6. 检验机构塑胶跑道的检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7. 附则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塑胶跑道检验标准是为了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安全。
塑胶跑道材料检测项目

塑胶跑道材料检测项目
对塑胶跑道材料进行检测可以涉及以下项目:
1.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断裂强度、硬度、弯曲强度等。
2. 耐候性能测试:通过暴露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比如阳光暴晒、高温、低温等。
3. 阻燃性能测试:检测材料在火焰下的燃烧性能。
4. 耐腐蚀性能测试:确定材料对酸、碱等腐蚀介质的耐受能力。
5. 耐磨损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摩擦和磨损下的耐久性。
6. 吸水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吸水的能力。
7. 可溶性物质检测:检测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8. 可回收性测试:测试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
9. 化学成分分析: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其合格性。
10. 环境保护参数测试:测试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等。
以上仅列举了常见的项目,具体的检测项目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
塑胶操场标准

塑胶操场标准第一篇:塑胶操场标准塑胶操场标准塑胶跑道的一些检测标准与测量依据Synthetic--Rubber sports track1994-10-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胶跑道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和维修。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
2、定义塑胶跑道是指用具有橡塑性质的合成材料弹性体铺设的用于田径比赛的场地铺面面层。
3、引用标准GB/T 531 橡胶邵A硬度试验方法GB/T 1681 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GB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GB 9865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GB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 10633 钢卷尺GB/T 10654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4、技术要求4.1 外观与尺寸4.1.1 外观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层粘合牢固、凹凸现象;表面色泽均匀、耐久。
4.1.2 标志线标志线应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
各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应小于1/10000。
4.1.3 平整度合格率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4.1.4 厚度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其他非比赛用辅助面积厚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1.5 坡度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4.2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指标硬度(邵A),度 45~60拉伸强度,Mpa ≥ 0.7扯断伸长率,% ≥ 90压缩复原率,% ≥ 95回弹值,% ≥ 20 阻燃性,级 1 注:1)该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5、试验方法5.1 平整度合格率的测定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5.2 厚度的测定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5.3 长度的测定在直道上的跑道长度用精度不低于±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GB10633规定的1级钢尺测量。
塑胶跑道材料检测送样标准

塑胶跑道材料检测送样标准塑胶跑道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场地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效果。
为了保证塑胶跑道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送样标准。
本文将介绍塑胶跑道材料检测送样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塑胶跑道材料的检测送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对塑胶跑道材料外表面的质量进行检查。
包括颜色、光泽度、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
送样时需要提供外观检测报告,以便对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估。
二、物理性能检测。
物理性能检测是对塑胶跑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包括抗拉强度、撕裂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检测。
送样时需要提供物理性能检测报告,以便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
三、化学性能检测。
化学性能检测是对塑胶跑道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稳定性进行检测。
包括耐候性、耐酸碱性、耐磨损性等方面的检测。
送样时需要提供化学性能检测报告,以便对材料的化学性能进行评估。
四、环境适应性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是对塑胶跑道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检测。
包括耐高温、耐低温、耐湿度等方面的检测。
送样时需要提供环境适应性检测报告,以便对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
五、安全性能检测。
安全性能检测是对塑胶跑道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包括防滑性能、防火性能、抗静电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送样时需要提供安全性能检测报告,以便对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总结。
塑胶跑道材料的检测送样标准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和送样,才能确保塑胶跑道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塑胶跑道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自从1968年美国3M公司在墨西哥第十九届奥运会上首次铺设塑胶跑道以来,国际上逐渐普及
使用塑胶跑道。
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还规定:由国际田联组织、认可的比赛,必须在塑胶跑道上进行。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塑胶改建体育运动场地面层日益普遍。
许多城市将原来学校黄土裸露的运动场地用塑胶跑道覆盖起来,一方面有助于扬尘整治,另外也可以改善运动条件。
但是,近来有关体育场地是否应该铺设塑胶跑道的争论却日趋激烈。
争论的焦点是塑胶跑道是否
安全、无害?塑胶跑道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否已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
事实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塑胶跑道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及其毒性评价指标;
在铺设过程中,也没有限制有毒有害物质或潜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要求。
这就使得国内塑胶跑道生产和使用在安全环保方面处于无标准可循的状态。
二、塑胶跑道标准:尚未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要求
目前,我国塑胶跑道生产依据是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4833—1993《塑胶跑道》。
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
标准只涉及了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厚度、坡度等方面,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没有要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塑胶跑道标准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尚未涉及。
综观国际标准体系,也有一些关于合成材料跑道的标准。
如国际运动协会联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IAAF)、国际运动跑道技术协会的主要科学技术顾问机构——国际运动表面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Surface,ISSS)推荐认可的美国标准—— ASTM F2157—02《人造表面的跑道标准(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ynthetic Surfaced Running Tracks)》。
该标准仅规定了跑道的厚度、摩擦、排水、拉伸强度等技术要求,未涉及其他安全环保要求。
德国标准DIN 18035 Part 6 A一1992《运动场合成地面标准,
要求,检验,保养(Standard for Spots Grounds,Symhetic Surfacings,Requirements,Test,Maintenance)》也未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
另外,美国标准ANSIINFPA 150—2000《跑道》中虽然还规定了跑道建设、防火等要求,但未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
日本的环境法律《特殊化学品的环境释放和优化管理》的法律大纲中没有关于塑胶跑道原料的规定。
我国台湾标准CNS 6482《聚氨酯运动场所用铺设材料》和CNS 6483《聚氨酯运动场所用铺设材料检验法》分别规定了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检验方法,对塑胶跑道的环境安全问题仍然没有规定。
可见,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对塑胶跑道有害物质的限量也都没有要求。
三、塑胶跑道材料标准:尚未规定有毒物质残留限量
目前,铺设塑胶跑道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是聚氨酯:1937年德国拜尔首先用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得聚氨酯,后又研制成功聚氨酯橡胶,使得聚氨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塑胶跑道作为合成材料跑道的一种,其学术名称是聚氨酯运动面层,这种工业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塑胶制成后再添加粘合剂、固化剂后,铺设在跑道上,就建成了塑胶跑道。
甲苯二异氰酸酯(分子式C9H6N20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与空气混和易于燃烧,其可燃限为0.9%~9.5%。
该物质散发刺激性气味,人比较敏感,嗅觉阈为0.35mg/m3~0.92mg/m3,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有较大的损害:眼部受到刺激,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经呼吸道吸入,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也可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时,可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毒理学实验表明,大鼠吸人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600ppm/6H;小鼠吸入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9700ppb/4H。
按照GB 5044—1985《职业性接触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分级,聚氨酯生产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是可疑人体致癌物。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可能含有该物质的材料中的浓度限量。
如我国的车间空气
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TDI浓度不高于0.2mg/m3 ;美国为0.036mg,/m 3;法国为0.08m g/m3;瑞典为0.04mg/m3;英国为0.02mg/m3。
在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581一2001及GB 18583—2001《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系列标准中对聚氨酯类装修材料中所含TDI的量分别进行了规定,要求小于0.7%和小于1%。
此外我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3608—1999聚酯聚氨酯木器涂料(Polyester Polyurethane coatings for woodenware) 中也规定
了以TDI及多元醇和多元酸的反应产物为基料生产的清漆、有色透明漆和瓷漆中的游离TDI 含量。
由此可见,有必要对用于塑胶跑道的聚氨酯中TDI等有害物质残留进行限量规定。
四、修订塑胶跑道标准,寻找替代材料
从我国铺设第一块塑胶跑道——国家训练局的田径跑道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
在此期间,国内尚未出现过塑胶跑道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的事件,环保、质检等部门也还没有介入到其中化学指标的检测中来但是,由于塑胶跑道所用的原材料确实具有毒性,跑道的铺设过程也没有操作规范可引用,就难以保证使用上的安全无毒害。
一方面,铺设过程本身如果不够科学,就可能对操作人员产生毒害,据报道,约20%的职业性哮喘由TDI引起;另一方面,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TDI等原料反应不完全而残留在跑道中,而铺设后又不对其进行化学挥发性等检测,也没有规定铺设后多久可以使用,无疑就会对跑道使用者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为人在运动时的呼吸量是安静时的20~30倍,如果持续在TDI等有机物的挥发气体浓度较高的场所运动的话,就有可能对呼吸系统、眼睛等产生影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亟待解决的应该是根据塑胶跑道的生产工艺对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毒理学分析,精确估计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据此修订我国现行塑胶跑道国家标准,补充对其化学特性的要求,既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也使监督部门进行管理时有法可依。
同时,应该尽快制订塑胶跑道铺设标准,保证操作人员操作流程合理、监督手段完善,确保铺设的跑道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规范主流塑胶跑道生产、使用的同时,也应尽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更加环保的产品,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已研制出稳定性能较好、挥发性较低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替代TDI,减少塑胶跑道生产、使用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使用低污染的其它合成材料制作运动面层,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规范塑胶跑道的生产和引导使用,最好的办法,一是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塑胶跑道标准体系,
包括塑胶跑道的使用原材料、施工、验收、使用、养护、管理等标准;二是推进施工队伍的资质认可、产品的质量认证、场地的环境认证,保证标准的实施。
五、结语
塑胶跑道的使用在我国日益普及,因此完善与塑胶跑道相关的标准,对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发
展国家体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塑胶跑道的安全环保问题已引起教育部、环保总局、建设部等部门的关注。
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相关标准会尽快完善,也希望通过塑胶跑道标准化工作,带动体育产品的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