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论坛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校园论坛作为学校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期为其他类似论坛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校园论坛的设计1、需求分析校园论坛的主要用户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分享。

因此,论坛应具备以下功能:(1)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入论坛;(2)信息发布功能,允许用户发布帖子、上传图片和视频等;(3)评论和回复功能,让用户可以对帖子进行评论和回复;(4)搜索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5)积分系统,根据用户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

2、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需要设计以下数据表:(1)用户表,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邮箱等信息;(2)帖子表,包括帖子ID、标题、内容、发布时间等信息;(3)评论表,包括评论ID、评论内容、评论时间等信息;(4)积分表,记录用户的积分信息。

3、系统架构设计校园论坛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负责展示页面和接收用户输入,后端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的实现。

前后端之间通过API进行通信。

三、校园论坛的实现1、前端实现前端采用React框架进行开发,使用Ant Design组件库进行页面的设计和实现。

页面的布局采用响应式设计,能够自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大小。

2、后端实现后端采用Node.js和Express框架进行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后端主要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业务逻辑的实现。

具体实现如下:(1)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用户在前端页面填写注册信息后,后端通过Express框架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验证和处理后,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用户登录时,后端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判断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

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指为了促进高校资源共享与合作,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满足高校师生的教育、研究和学术需求的系统。

一、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个高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图书馆等资源。

然而,这些资源在现有情况下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因此,开发一个高校资源共享平台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需求分析1.资源分类:将高校资源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如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图书馆资源等。

2.资源搜索: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3.资源上传与分享:高校成员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上传至平台,与其他用户分享。

4.资源下载与使用: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和下载资源,并按需使用。

5.资源评论与评分: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和评分,提供参考意见,帮助其他用户选择合适的资源。

6.权限管理:平台需要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确保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合规性。

7.用户管理:平台需要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密码找回等功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三、平台设计1.用户界面设计:界面要简洁、清晰,方便用户操作和浏览资源。

可以采用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设备。

2.资源展示:通过卡片式布局展示资源,包括资源名称、类型、上传者、评分等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与查看。

3.搜索功能:提供关键词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通过关键词、资源类型、上传者等条件来精确查找所需资源。

4.资源上传与分享: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按钮将自己的资源上传至平台,并填写相应的信息和描述。

分享功能可以让用户将资源分享到社交媒体等平台,扩大资源传播范围。

5.资源下载与使用:用户可以点击资源卡片进入资源详情页,查看资源的详细信息,并进行下载和使用。

6.资源评论与评分: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和评分,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供其他用户参考。

7.权限管理:设立不同的用户角色和权限,比如管理员、教师、学生等,确保资源管理的合规性。

毕业设计(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范本模板】

目录摘要 (I)第1章校园网概述 (1)第2章校园网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案 (3)2。

1需求分析 (3)2.2网络层次分析 (4)2。

3总体设计方案 (5)2.4网络设备选型 (6)2.5校园网拓扑结构图 (8)2。

6信息点的设置 (9)第3章交换机模块设计 (10)3.1IP地址分配与VLAN的划分 (10)3.2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 (11)3.3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 (13)3.4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 (17)第4章路由模块配置 (20)4。

1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 (20)4。

2配置路由器的各接口参数 (21)4.3配置路由器的路由功能 (21)4。

4配置路由器上的NAT (22)4.5配置路由器上的访问控制列表 (22)4。

6配置身份认证 (24)4。

7防火墙的介绍 (25)第5章服务器介绍与系统测试 (26)5.1服务器介绍 (26)5。

2系统测试 (27)结论 (29)致谢 (29)参考文献 (30)摘要:本论文全面介绍了校园网建设的各种知识。

重点对校园网中的交换路由配置做了详细的解释。

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分别对校园网的概述、校园网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案、交换机的模块设计、路由器的模块配置、服务器介绍与系统测试及结论、致谢及参考文献都进行了说明。

校园网络建设也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本论文没有将所有的交换路由配置都写出来,只是配置了几个典型。

在防火墙跟服务器方面也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

校园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和信息的最快获取。

关键词:虚拟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

Abstract:I 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campus network of knowledge. Focus on the campus network to exchange routing configuration has don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Papers of six chapters constitute, respectively, for an overview of the campus network, campus network needs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modular design of the switches, routers configuration of modules, servers and introduced the system testing and conclusions, with references to thank all for The description。

大学校园网络的设计与搭建毕业设计

大学校园网络的设计与搭建毕业设计

大学校园网络的设计与搭建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2)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2)2 校园网络设计原则与需求分析 (3)2.1 校园网络设计原则 (3)2.1.1 开放性 (3)2.1.2 投资保护 (3)2.1.3 可扩充性 (3)2.1.4 安全性 (3)2.1.5 可管理性 (3)2.2 校园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4)2.3 技术需求分析 (4)2.4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4)3 网络总体设计 (6)3.1 校园网络拓扑 (6)3.2 网络层次设计 (6)3.3 动态路由协议 (7)3.4 IP规划和VLAN划分 (9)4 设备选用 (11)4.1 网络设备选择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1)4.2 核心路由器的选择 (11)4.3 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12)4.4 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 (13)4.5 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 (14)4.6 防火墙的选择 (15)4.7 服务器的选择 (16)5 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7)5.1 校园主干网络系统 (17)5.2 网络中心拓扑结构 (18)5.3 教学楼拓扑结构 (18)5.4 宿舍楼拓扑结构 (19)5.5 无线区域拓扑结构 (20)6 网络安全与管理 (21)6.1 网络安全问题 (21)6.2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21)6.2.1 访问控制 (21)6.2.2 安全接入和配置 (22)6.2.3 拒绝服务的防止 (22)结论 (2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24)附录 (25)附录A 核心层多层交换机配置 (25)附录B 网络中心路由器配置 (27)附录C 教学楼汇聚层交换机配置 (28)附录D 寝室楼VLAN配置 (30)附录E 财务处ACL配置 (31)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如今,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它强有力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_ASP_资源共享网站的实现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_ASP_资源共享网站的实现

资源共享网站的实现摘要:随着信息科技在全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把世界上所有电脑的资源连接起来的技术已日渐成熟,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各种电脑网络上驰骋。

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它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人们获取各种资源的手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它的副作用也随之产生,INTERNET产生大量信息使之成为一个信息的海洋,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寻找资源,使之成为人们的负担。

资源共享网站的开发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下载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使人们节省寻找资源时间,大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系统主要支持网页制作、flash相关、图像处理等几类软件的下载。

它包括资源信息分类、站点内信息搜索、资源下载、显示本日下载、显示最近更新等内容。

管理员可对资源信息进行删除、添加、修改,还可对会员用户进行管理等操作。

0关键字:ASP;数据库;资源下载1系统简介1.1系统的组成模块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压缩优先、网页加密、链接检测、网站发布、其他类、代码转化、编程工具、数据库类Flash相关:格式转化、Flash特效、萃取SWF、SWF解密类、另类软件。

图像转化:图片压缩、图像截取、图像制作、图像浏览、格式转化、动画工具辅助工具:上传下载、整站下载、文件更名、内容替换、其他精品2开发工具2.1开发工具简介2.1.1.Web信息处理模式W e b信息处理模式是指将信息资源以页面的方式保存在WWW服务器中。

传统的网页信息是相对静止的页面(称为静态网页),网页间的联系主要通过超链接实现。

映客为了让起来,必须在HTML页面中嵌入程序,客户在浏览器端输入参数,提交给Web服,Web服务器会启动相应的程序完成必要的处理,然后将结果通过Web服务器以HTML面的形式传送给浏览器,实现信息的自动发布,即动态网页技术。

2.1.2Dreamweaver开发工具利用DREAMWEA VER和简单的ASP语言就可以实现本系统。

IPv6校园网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IPv6校园网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IPv6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互联网科学与技术10-02班学号院(系)学院指导老师(职称)xxx(讲师)完成时间2014年6月1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IPv6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互联网科学与技术学号 5xxxxxx学生姓名 xxx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本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1、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组织安排等。

2、相关技术介绍,着重介绍IPv6及相关技术。

3、写IPV6校园网络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等。

4、写IPv6校园网的实现与应用方面的内容。

基本要求:1. 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论文内容应不少于20000字;3. 论文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4. 论文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际分析;5. 文章中的对策与建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主要参考资料:[1]邓永红,IPv6 技术综述,有线电视技术[J],2004,10:1-6[2]李平荣.浅析校园网ipv4向ipv6的过渡[J].硅谷,2011(1),176-176,194[3]张秦,王少永,王恂.基于ipv6的校园网过渡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4),109-10[4] SiIvial, Hage著,技桥译,The essence of IPv6[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高版社,2004[5] 李振强. IPv6 技术揭秘,[J].第 1 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2-20.[6]杨映红,陈志,IPv6 地址结构解析[J],2003,10:87-92完成期限: 2014年6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专业负责人签名:2014 年 3月 5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1 绪论 . (1)1.1 论文的选题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3)2 IPv6及其相关技术介绍 (5)2.1 IPv6协议简介 (5)2.1.1 IPv6新特性 (5)2.1.2 IPv6数据包 (7)2.2 IPv6地址体系结构 (8)2.2.1 IPv6地址结构 (8)2.2.2 IPv6地址类型 (9)2.3 IPv6的选路问题 (11)2.3.1 选路问题 (11)2.3.2 选路协议 (12)2.4 IPv6涉及的网络协议修改 (14)2.5 IPv4/IPv6的过度策略及技术 (16)2.5.1双协议栈 (16)2.5.2隧道技术 (17)2.5.3地址协议转换技术 (18)3 IPv6校园网络方案的设计 (19)3.1 设计原则 (19)3.2 总体架构 (20)3.3 网络设计 (21)3.3.1 网络层次分配 (21)3.3.2 网络地址规划 (22)3.3.3 DNS域名系统 (23)4 IPv6校园网的实现与部署 (25)4.1基于IPv6技术的校园网建设 (25)4.2 IPv6校园网的过渡技术 (27)4.2.1 双栈模式 (27)4.2.2 隧道模式 (28)4.2.3透传模式 (30)4.3 IPv6校园网的实现 (31)4.3.1 新建校园网IPv6的实现 (32)4.3.2部分新建校园网IPv6的实现 (32)总结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一个IPv6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校园网是高校师生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而高校的技术优势也让IPv6在校园网中的试点成为了可能。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为前端设计和后端实现两个部分。

前端设计主
要负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用户交互,后端实现则负责处理用户请求、数据
库管理和数据传输。

前端设计:
1.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通过提供个人
信息和设置密码来创建账号。

已注册的用户可以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到平台。

2.首页与功能:平台的首页将展示最热门和最新上传的教学资源,同
时提供一个框,让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来资源。

后端实现:
1.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后端需要对用户注册和登录进行验证和管理,确保用户的身份安全。

同时,根据用户的身份,不同的权限将授予不同的
用户。

2.数据库管理:后端需要维护一个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资源
信息、评价信息等。

数据库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数据的高
效管理和查询。

4.服务器部署与维护:平台需要在服务器上部署,确保平台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后端需要不断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过设计与实现上述功能,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可以为教师
和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这对于教
师来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概述 (2)一、校园网的发展 (2)二、校园网的意义及目的 (3)三、校园网的功能 (4)3.1信息传递 (4)3.2资源共享 (4)3.3方便教学 (4)四、校园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5)第三章校园网络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及目标 (6)一、校园网的设计要求 (6)二、网络设计目标 (6)三、设计原则 (7)3.1先进性 (7)3.2可靠性 (7)3.3安全性 (8)3.4网络设备安全 (8)3.5VLAN划分保证网访问安全 (8)四、系统需求分析 (9)五、校园基础应用平台 (9)5.1信息共享 (9)5.2信息交流 (9)5.3课件系统 (9)5.4办公自动化 (10)5.5家庭办公学习 (10)5.6远程教学(网络课程) (10)5.7教务管理 (10)六、安全与管理需求 (10)6.1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10)6.2网络管理需求分析 (11)七、实用与经济性 (11)八、校园网系统建设目标 (11)九、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 (12)第四章方案设计 (13)一、校园网的设计方案 (14)1.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14)1.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14)1.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15)二、网络设备选型 (15)三、不间断电源(UPS) (16)四、服务器平台选择 (16)五、接入层结构设计 (17)六、布线系统设计 (18)七、层次型结构的提出 (18)八、核心层结构设计 (19)九、汇聚层结构设计 (20)十、接入层结构设计 (21)十一、主干网设计 (21)十二、IP地址规划 (22)十三、VLAN设计 (23)十四、校园网接入Internet (25)第五章软硬件和VLAN及IP技术的分析 (25)一、软硬件的功能 (25)1.1路由器 (25)1.2 交换机 (26)1.3 服务器 (27)二、 VLAN在企业网校园网中的应用 (28)2.1 VLAN技术概述 (28)2.2 使用VLAN技术的优点 (29)2.3 VLAN的划分方法 (29)2.4 VLAN 之间的通信的配置命令 (31)三、TCP/IP协议 (32)第六章物理网络设计 (33)一、校园网设备选型 (33)二、核心层设备选型 (34)三、汇聚层设备选型 (36)四、接入层设备选型 (38)五、路由器选型 (38)六、防火墙设备的选型 (40)七、服务器设备选型 (44)第七章校园网的总体结构设计 (47)一、网络设计 (47)1.1 主干网络设计 (47)1.2 分成化设计 (47)二、网络设计方案描述 (49)2.1 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49)2.2 网络拓扑结构 (49)2.3网络设备原则 (52)2.4 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 (53)三、网络总体布线 (54)3.1工作区子系统 (56)3.2水平布线子系统 (56)3.3垂直主干子系统 (57)3.4管理子系统 (58)3.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58)3.6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设计 (59)第八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60)一、基本结构 (60)二、设计原则 (60)2.1实用性 (61)2.2灵活性 (61)2.3模块化 (61)2.4可扩展性 (61)2.5经济性 (61)三、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 (62)四、校园网各布线子系统设计与实施 (62)4.1垂直布线子系统 (62)4.2设备间子系统 (63)4.3管理区子系统 (63)4.4管理子系统得硬件构成 (64)4.5水平布线子系统 (65)4-6工作区子系统 (65)五、布线材料的技术要求 (67)六、设备管理及需求 (69)6.1工作区子系统 (69)6.2水平干线子系统 (71)6.3管理子系统 (72)6.4垂直主干子系统 (75)第九章网络中心强弱电设计与电源保护 (78)一、UPS设计 (78)二、网络中心防雷 (78)第十章系统集成 (80)一、硬件系统集成 (80)二、软件系统集成 (85)2.1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85)2.2DHCP服务器配置 (86)2.3DNS服务器配置 (92)2.4WEB服务器配置 (96)2.5FTP服务器配置 (99)2.6服务器配置 (106)三、软路由的配置 (110)3.1 软路由的配置 (110)3.2 客户端的配置 (111)四、代理服务器 (112)4.1 代理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112)4.2 客户端的设置 (112)4.3 测试 (113)参考文献及标准 (114)第一章前言本设计方案按照最新的中国人民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T50312-2000),并根据工业大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络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方案的要求及建筑楼层的分布情况,围绕工业大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的应用需求,从综合布线的重要性、长远性、可扩展性以及所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特点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aring Campu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xchanging Platform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完成日期:摘要在教育领域,IT技术已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全球性地获得信息。

它正在改变着教与学的环境、主旨、内容和实施方法。

新的一代正在“网上数字式成长”,他们的学习方法、需要和兴趣,与以往的时代是不同的。

依托校园网络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全面与快捷的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的资源共享,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并对高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项目开发的背景、项目开发的目的和项目开发的意义;在系统规划阶段,对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在系统分析阶段,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类图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工具和采用的技术。

采用MVC模式、应用JSP+MySql 设计实现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网站可以进行下载教学资源、阅览教师校园博客、论坛交流等功能,减轻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方便学生学习,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关键词:师生交流;资源共享;教师博客;论坛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Management WebsiteAbstract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technology has broken the space and time constraints, so that anyone, at any place and at any time, you can access global information. It is chang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ubject,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is "online digital growth", and their learning needs and interests, and past time is different.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campus network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teachers, students of teaching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sharing to achiev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 and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odel is significant.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ject overview, and then simp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he ai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 development.Key Words: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source sharing; teacher blog; Forum目录摘要 .............................................................................................................................................. Abstract . (I)一、引言 0(一)项目开发的背景 0(二)项目开发的目的 0(三)项目开发的意义 (1)二、系统规划 (1)(一)功能需求分析 (1)(二)可行性分析 (3)1.技术可行性 (3)2.经济可行性 (3)3.社会可行性 (3)(三)总体设计原则 (3)三、系统分析 (4)(一)识别参与者 (4)(二)识别用例 (4)(三)系统用例图 (5)(四)时序图及协作图 (7)(五)状态图及活动图 (10)四、系统设计 (11)(一)类图的设计 (11)1.系统中的类 (11)2.系统中各类之间的关系 (13)3.系统数据表设计 (15)(二)开发工具及采用的技术 (21)1.开发工具 (21)2.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 (21)(三)系统界面设计 (22)1.学生模块 (22)2.教师模块 (25)3.管理员模块 (27)参考文献 (32)致谢 (33)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34)一、引言(一)项目开发的背景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我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得发展与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技术标志,而教学活动,对人才的培养则是网络教学的根本。

网络教学在教学中所扮演得角色越来越明确:一方面,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工具和创设学习情景,让他们操作、探索,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它既可以做到在不割裂学科系统知识的情况下,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知识和经验;又可以对学科的系统知识进行延伸性链接,对不同学科所涉及的同一对象给予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映。

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依旧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存在问题如下:第一,学生只有通过记笔记或使用U盘获取学习资料,但同时学生获取的版本肯能不同。

而且学生现有版本不易得到更新。

第二,学生为了搜索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作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及精力。

第三,课堂时间有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解答,学生也不能立即得到满意答复。

第四,学生不能过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了解不到本校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

网络学习模式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打破了传统教学辅助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4]。

学生可以通过本网站下载教学课件,学习资料,节省了大量时间;网站教师博客的留言板方便了师生交流,学生只需把自己的问题发表在留言板里,等待教师回答即可;也可以阅读教师日志,了解最新的知识,也可以登录论坛进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基于此,决定开发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网站,使其开发方便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交流。

(二)项目开发的目的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由学习,网上下载学习资料,并查看教师博客,了解学习的最新资料,针对具体问题可以发帖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有个别问题可以给老师留言。

系统的用户共有4种类型,分别为管理员、游客、学生及教师,对于一个用户只允许以一种身份登录。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其主要操作是维护学生、教师博客、论坛管理、教学资源、的基本信息。

游客可以查看论坛信息,注册后的学生可以下载教学资源,浏览教师博客,参加论坛讨论以及给教师留言。

教师可以发表日志,回复学生留言,可以到论坛发帖回帖,可以上传教学资源。

所以使将要开发的课程管理网站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准确快速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第三,提高资源的更新率,统一了资源的管理。

第四,有利于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第五,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三)项目开发的意义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教学管理会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本系统的开发尽量依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开发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网站。

网站依托校园网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下载教学资源、浏览论坛内容、查看教师博客信息、完成学习与交流的功能,教师也可借助此平台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论坛讨论、编辑个人博客、回复学生留言等。

利用网站进行文件的传输以及师生的交流,进而构建一个校园教学资源文件共享系统,就像让文件插上了翅膀,我们能够随时充分合理的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为广大师生交流提供平台。

二、系统规划(一)功能需求分析本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料。

操作要求尽量简单、高效。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分析本系统应提供给系统参与者如下的功能操作: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师信息的管理、班级信息的管理和题库信息的管理等,教师登录后可以进行作业的管理、学生成绩的管理、题库信息的管理等,学生可以查看教学资源、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情况、参加测试、查询成绩和浏览留言等。

为了满足上面提出的功能需求,本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1)注册:提供了游客注册成为学生的功能。

(2)论坛浏览:提供了游客浏览论坛帖子的功能。

(3)登录:提供了验证用户身份的功能。

(4)个人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

(5)教学资源下载:提供了学生下载教学资源的功能。

(6)博客浏览:提供了学生、管理员浏览教师博客的功能。

(7)论坛发帖和回帖: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功能。

(8)教学资源上传:提供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的功能。

(9)教学资源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学资源的功能。

(10)教师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的功能。

(11)教师博客管理:提供了教师、管理员管理博客信息的功能。

(12)论坛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论坛信息的功能。

(13)学生信息管理:提供了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