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3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从宇宙看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时间:45分钟分值:8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18·武汉模拟)2017年10月19日3时31分,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完成 1~3 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B.天气变化显著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D.是极光多发区解析:第1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
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第2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 000~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第3题,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是近地面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高空大气分子作用产生的现象。
答案:1.B 2.A 3.D(2018·赣中南五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辐射的影响
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
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如煤、
石油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泛 缺点:分散性、太阳能板污染、不稳定性、成本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地的形 宇宙环境
地球
外部条件(宇宙条件)
(1)稳定的光照条件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改变。
(2)安全有序的宇宙环境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自身条件)
(1)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周期适中
(2)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引力适中
地地球形 的演化
高级、复杂
地层和化石
化石
①同一地质时期,地层所含化石 相同或相似。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 简单生物的化石。
低级、简单
地球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
右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 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种类越多, 读图,回答1~3题。
新生代 中生代
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D )
(3)充足的液态水 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适中
2017年4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现象。冲 日指的是以地球的视角看去,天体与太阳正好在 完全相反的方向。
C 1.除木星外,下列会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最近的金星凌日在2012年6月6日。据此完成问题。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课时训练(三)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8·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 )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D.航天基础较好3.可能对卫星电视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A.地球运动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月球引力解析:1。
C 2.C 3。
C 第1题,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天舟一号"是人造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
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部,其土地成本最低;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日数较多;海南岛所处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南文昌为新发射基地.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含解析鲁教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2021·济南外国语阶段测试)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 )A.玉兔二号B.月球C.“鹊桥”中继星D.嫦娥四号2.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还没有找到月球生命存在的证据,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C.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相扰D.公转轨道的近圆性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是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A、D错误;月球是自然天体,B错误;“鹊桥”中继星是人为发射的探月卫星,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不依附于其他天体,属于人造天体,C正确。
第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日地距离适中、存在液态水、质量体积适中、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相差不多,A、C错误;月球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主要是其质量和体积太小,引力较小,所以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B正确;和月球相比,地球公转轨道的近圆性不是其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D错误。
答案:1.C 2.B(2021·浙江十校联盟联考)2019年7月10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象。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土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
据此回答第3题。
3.此次“土星冲日”天象发生之日,在我国( )A.晴天彻夜可见土星B.将发生土星全食的天象C.可观测到土星掠过日面景象D.可观测到土星穿过小行星带解析:选A。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鲁教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天体与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
2.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4.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地球上(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
2.地理实践力:观察晴朗夜晚的星空,识别主要天体及特征。
3.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保护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1.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天体组成(或举例) 特征恒星炽热气体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行星金星、地球等本身不发光,沿着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卫星月球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流星体尘粒、固体块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彗星冰物质绕太阳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很长的扫帚状的彗尾(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4.宇宙范围: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已扩大到137亿光年。
二、太阳1.概况: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许多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系示意图图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3.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核心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2)影响⎩⎪⎨⎪⎧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新能源4.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限时集训 鲁教版

第三节地球的宇宙环境(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 (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③有卫星绕转④不停绕日公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M与N组成一个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1.A 2.A[第1题,M行星是类地行星,其结构与地球相似,体积和质量也与地球相似,其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外侧,距日远近适中。
第2题,N是M行星的卫星,因此该天体系统级别与地月系级别相同。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球D.哈雷彗星4.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3.A 4.D[第3题,材料中表明,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绕转的母星是“橙矮星”,应是一颗恒星,与太阳同属一类天体。
第4题,判断某颗天体上是否存在生命,主要看它是否存在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适宜的温度。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回答5~6题。
5.“蓝月亮”应属于( )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6.“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5.C 6.D[从图中可知,“蓝月亮”围绕行星转动,故为卫星;其本身不发光,因此它的光可能来自恒星。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2019·武汉模拟)2017年10月19日3时31分,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完成 1~3 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B.天气变化显著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D.是极光多发区解析:第1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
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第2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 000~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第3题,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是近地面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高空大气分子作用产生的现象。
答案:1.B 2.A 3.D(2019·赣中南五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年7月16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
据此回答1~2题。
1.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A.岩石B.大气C.液态水D.阳光解析图示三个天体都属于银河系,所以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应为河外星系。
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液态水。
答案 1.B 2.C(2014·安徽示范高中摸底)右图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4.图示太阳活动()。
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解析第3题,图示太阳活动区域亮度明显远高于周围区域,应为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第4题,耀斑“寿命”仅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周期约为11年。
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近的最先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日地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8分钟左右到不了地球。
答案 3.B 4.D(2014·山东济南一模)读图,完成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A.星系B.恒星系统C.行星系统D.总星系6.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C.主要组成物质为岩石D.黑子和耀斑等现象均发生在其光球层解析第5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属于恒星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3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鲁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2019·武汉模拟)2017年10月19日3时31分,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完成 1~3 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B.天气变化显著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D.是极光多发区解析:第1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
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第2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 000~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第3题,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是近地面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高空大气分子作用产生的现象。
答案:1.B 2.A 3.D(2019·赣中南五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4~5题。
4.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5.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解析:第4题,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干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5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答案:4.D 5.B(2019·安阳模拟)在太阳能的应用中,通常将光伏采光面倾斜放置,目的是选择最佳的倾斜角度来达到良好的发电效果。
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城市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与平均太阳日辐射量关系曲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β与平均太阳日辐射量H的关系是( )A.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减趋势B.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增趋势C.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D.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7.在相同的倾斜角度下,四个城市中拉萨平均太阳日辐射量最高的原因是( )A.纬度较低B.地势较高C.距海较远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第6题,图示倾斜角度β由0°增大到30°左右时,H呈增加趋势;当倾斜角度β由30°左右增大到90°时,H呈减少趋势。
第7题,拉萨由于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平均太阳日辐射量高于其他三城市。
答案:6.D 7.B(2019·郑州模拟)摩洛哥(图1)位于非洲西北部,其能源需大量进口,目前其中部城市瓦尔扎扎特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项目。
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图2)用热能收集塔储存太阳能,并通过塔内熔盐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
在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
据此回答8~10题。
8.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 )A.降水少,光照充足B.科技发达,电力需求巨大C.气候湿热,水资源丰富D.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9.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 )A.提高发电效率B.减小占地面积C.稳定电力供应D.缩减建设成本10.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将使该国( )A.大气污染加重B.石油进口量增加C.水资源需求量减少D.碳排放量降低解析:第8题,利用太阳能,需要在太阳能丰富地区。
瓦尔扎扎特降水少,光照充足,A对;摩洛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B错;该地气候干燥,水资源较少,C错;该地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D错。
第9题,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说明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稳定电力供应,C对。
第10题,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意味着清洁能源增加,将使该国碳排放量降低,D对;太阳能发电,不会加重大气污染,A错;会使石油进口量减少,B错;电站发电时需要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所以水资源需求量增加,C错。
答案:8.A 9.C 10.D(2019·天津和平区一模)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单位:小时),完成11~12题。
11.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经度位置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12.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解析:第11题,图示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变化一致,据此可判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天津基本上为平原地形,地势差别较小。
第12题,甲地日照时数低于周边,而平均昼长基本相同,则是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周边地区。
答案:11.C 12.D太阳风暴“击中”地球磁场会为全球一些高纬度地区带来一场盛大的极光“焰火盛会”。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14.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3.C 14.A(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检测)我国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
1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长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1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引发极光现象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第15题,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纬度、气候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等。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纬度高,其优势主要在于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第16题,太阳活动强烈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所以对空间站和地面都有影响,A、B错,D对。
极光现象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与稀薄大气碰撞产生的,不会出现在空间站,C错。
答案:15.B 16.D17.(高考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解析:选D。
卫星导航利用无线电短波传递信息。
太阳风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二、综合题(共22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2018年3月初,西藏那曲、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纳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
光污染让繁星满天的夜空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近年来,西藏依托暗夜星空保护地建设,探索打造星空文化产业,实现环保、科研、旅游等多重效益。
下图示意那曲、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地的地理位置。
(1)指出①②两地建暗夜星空保护地的有利条件。
(8分)(2)分析在暗夜星空保护地晚上10点以后观测效果较好的原因。
(6分)(3)简述西藏打造星空文化产业的限制性条件。
(8分)解析:(1)主要从当地的光源条件、大气能见度及建成后观测效果的持续性等角度去分析。
(2)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没有太阳光的干扰,二是人为光源的干扰较少,三是大气中水汽及杂质的干扰较少。
(3)主要从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等方面去归纳。
答案:(1)人口稀疏,照明少;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观测效果的持续性、稳定性好。
(2)没有太阳光的干扰;夜深人静,人为光源少;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凝结作用增强,大气能见度高。
(3)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地势高,夜晚寒冷,且游客易产生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