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欧姆定律市级优质课课件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23张PPT)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23张PPT)

D.导线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
1.如图,R1=12欧。SA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 0.3安;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
(1)电源电压为多大?
(2)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的读数为1A; S闭 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5A, 求:
⑴R1的电阻。 ⑵R2的电阻。
阻为___4____Ω。
2.小明用下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断_开_,在开关闭合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最__右__端____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把此 时的5Ω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 实验探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你会连接实物电路图吗?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应该控制 R 一定,改变
U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_改_变_导_体_两_端_的_电_压________
3、实验记录:
R = 5Ω
实验序号
U/V
I/A
1
0.5
2
1.0
3
1.5
实验结论:———————————————————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应该控制 __U__一定 ,改变___R_____。
_调__节__滑_动__变__阻__器__,_使__电__阻__两__端_的__电__压__仍__为__6。V
3.由欧姆定律
I
U 可导出变形式
R
R U ,对
I
此表达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6.变形公式
I U R
U IR
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RU I
已知电压、电流求电阻
例题
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思考1: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思考2: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的电流不同。 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注意:电压、电阻都能影响电流的大小,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流的大小 分别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思考:
1.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 2.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3. 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4.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5.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进行实验 ①
开关

滑动变阻器
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检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4. 再更换新的电阻,记下其阻值(如:5Ω、8Ω),重复上次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
控制变量
电压U
2V
电阻R/Ω 2
4
5
8
电流I/A
自变量
因变量
处理实验数据
I/A ·
绘制图像
· ·
·
O 1 2 34 5 6 7 8
R/Ω
实验小结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 优秀课件PPT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 优秀课件PPT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
电路
串联
并联
图示
电流 电压
I = I1 = I2 U = U1 + U2
I = I1 + I2 U = U1 = U2
四、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
U总
U U
1
=
IR IR
2
1 2
=R
R
1 2
I
R1
R2
U1
U2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 端电压之比等于各用电 器电阻之比
U 1 =R 1
U2 R2
四、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
I1
I2
UR1 UR2
R2
R1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 器的电流之比等于各用 电器电阻的反比。
I I1 R1
I2 R2
I1
R
=
2
I2 R 1
1、由公式R=U/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
实验思路:保持电阻R不变,调节电压U, 观察电流I的变化,寻找规律。 思考: 1、如何保持电阻不变? 用定值电阻 2、如何方便地改变其两端的电压呢?
在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
1、设计实验电路图
2、连接电路(注意):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 阻值最大 处/远离下接线柱 位置。 3、电流表和电压表要注意方向并选 择合适的量程。
2、一个阻值为4Ω的导体,在其两端加上6V的电压 后,通过它的电流为 1.5 A。
3.某导体两端加上4.5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3A这个导体的电阻为_1_5__Ω。若导体两端加上3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0_._2__A,导体的电阻为 __1_5_Ω。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__0__A,导体的电阻为__1_5__Ω。

15.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课件沪科版 九年级

15.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课件沪科版 九年级
的滑动变阻器。
知识讲授
任务三、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分析欧姆定律公式和单位
=
公式: =



=

I、U、R的单位分别为A、V、Ω,
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反应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
知识讲授
任务三、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随讲随练
1. 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8 V 时,导体的电阻是20 Ω,通过导体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公式: =



=

I、U、R的单位分别为
A、V、Ω
知识讲授
任务二、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动态电路分析
1.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动态实验电路
连接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视察电流表、
电压表的变化情况。
发现滑片P 向左
滑动时,电流表
示数变大,电压
表示数变大,请
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理解欧姆定律。
科学思维
通过例题讲练和方法总结,理解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公式进
行简单计算。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规范的作答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欧姆定律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激发探索的愿望和学习的热情。
新课导入
之前我们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
并学会用下角标作区分。
知识讲授
任务三、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随讲随练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 V,电阻R₂的阻值为20 Ω,闭
合开关S,电流表A₁的示数为0.2 A。求: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优质课件PPT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优质课件PPT

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
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勇气。事过境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
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谁都不可能一生一世的帮你,一时的享受
像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
分主次的一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
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
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s
A
R
V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 3V不变,分别选用5Ω,10Ω,15Ω三个不同电
阻,实验,记录通过电阻的电流。
表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一定,记录电流表读数)
次数
U/V
I/A
R/Ω
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
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R
U I
三维动画欧姆定律
信息窗
欧姆(G.S.0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他 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 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 ~1827年担 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姆定律 的公式那么简单,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解决这一 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那时的实验条件很差,测 量电流和不同导体阻值的仪器,都要自己设计制造。 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 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执著的探究精神。
已知:U = 220 V,I = 4.5 A。
求:R。
解:根据欧姆定律
I
U R
,得
R
U I

代入数据可得
R
220 V 4.5 A

48.9
Ω
答:此电热器的电阻约为 48.9 Ω。
交流与讨论
电流表自身的电阻很小,电压表自身的电阻很大。 前面谈到电流表不允许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 表则可以,当时未说出这样规定的道理。现在学习了 欧姆定律后,你能说出这样规定的原因吗?
R2
的电流,所以
I2

=0.2
A,则
R2
的阻值
R2
U I2
6V 0.2 A
30
Ω.
解电学题审题的一般思路:
①分析电路图.用“去表法”,即将电压表视为开路,电 流表视为导线,分析电路中各电阻的连接方式.
②分析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题意明确电表的测量值. ③明确已知量、未知量,依照各物理量关系和电路特点, 利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特点列出关系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新课导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科学探究欧姆定律通用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科学探究欧姆定律通用课件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多组实验数据,包括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示数。
VS
处理数据:绘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 之间的关系图,观察趋势,得出结论 。
03
欧姆定律的规律探究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成正比
详细描述: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 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电压的减小而减 小。这是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当电
实验电路图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串联,将电压表并联 在定值电阻两端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和电 压表串联,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3. 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重复步骤2,得到多组 实验数据。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示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通用课件
目 录
• 欧姆定律的概述 •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 欧姆定律的规律探究 •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 欧姆定律的实验拓展
01
欧姆定律的概述
欧姆定律的定义
欧姆定律是电路科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 关系。
欧姆定律的定义是: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要点一
总结词
在并联电路中,各分支路上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上的 电流,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各分支路上的电流和干路上 的电流来验证欧姆定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并联电路中,各分支路上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上的 电流。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各分支路上的电流和干路 上的电流来验证欧姆定律。如果欧姆定律成立,那么 各分支路上的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
(1)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 么关系? 猜: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猜:导体的电阻越小,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新知探究
二、欧姆定律
例题
某电熨斗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电阻为 96.8Ω。那么,此时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
?已知:U=220V,R=96.8Ω。 求:I
答: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约为2.3A。
新知探究
二、欧姆定律
练一练 P101例题 2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例题2,体会欧姆
定律,熟练掌握欧姆公式的应用以及变形公式 的应用。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分析数据时,还可以采用图像法。请同学 们在坐标上画出实验1对应的图像。
I/0A.6
0.5
0.4 0.3 0.2
0.1
O
5
10
15 U/V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在坐标上画出实验2对应的图像。
I/0A.6
0.5 0.4 0.3 0.2 0.1
实验次序 电阻R=_5 Ω
A I R =5Ω
电压U/v 电流I/A

1
0.2

1.5
0.3
U V

2
0.4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_正__比___关系。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一定,记录电流表读数)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U/V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R/Ω 5Ω 10Ω 15Ω
I/A 0.6 A 0.3 A 0.2 A
3V 3V 3V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 影响,我们该用什么研究方法呢?

究 过 程
1.确定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具体做法: 1. 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再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讨论
探 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 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
R
A V
保持电阻不变 R/Ω U/V 1V 2V 3V I/A
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探究
精神。
例1: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跟一只灯泡串联,灯泡正常发光 时电流表示数为0.28A,再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为 220V,试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已知:U=220V,I=0.28A 求:R. 解: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得
_ R= U
C
)
例2: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 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 判定( B )
I
R1 R2
A.R1>R2
B.R1<R2
C.R1=R2 D.无法比较
0
U
I
U=220
I=0.28A
=
220V 0.28A
=
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是786欧姆
1:一只阻值为 的电阻,接在15V的电源上 0.15 ;若电源电压变为 时,流过的电流为_____A 10V,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流过电阻的电流 0.1 为_____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 就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 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 1817~1827 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 姆定律的公式那么简单,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 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那些测量 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成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过 程
保持电压不变 U/V 3V 3V 3V R/Ω 5Ω 10Ω 15Ω I/A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Ω 5Ω 5Ω
探 究 过 程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 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处,电 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 柱)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一定)

究 过 程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记录电流表读数)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R/Ω 第一次 5Ω U/V 1V I/A 0.2A 0.4 A 0.6 A
第二次
第三次


2V
3V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一定)

究 过 程
总 结 结 论
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思考与拓展:
如何用图像法来描述这个规律,请同 学们用教材P83图14-9利用描点法画出图 像。

姆 定 律
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注意:
___ R
I=
U
1A =
___ 1V
1.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对应性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什么是电阻 1、导体的横截面积 2、导体的长度 3、导体的材料
2、电阻的影响因素
3、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 一上一下
它 们 的 电 流 一 样 吗 ?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 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 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 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