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4.1常见的金属材料 学案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4.1常见的金属材料 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四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一些重要的合金【学习过程】学习问题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学生任务:阅读课本P84-85,完成下列各题:1、铂可以抽成直径仅有关1/5000mm的细丝,说明铂的性好;金可以压成厚度只有1/10000mm的薄片,说明金的性好;钨的高,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银的性好,广泛用于电子制造业;金特有的象征着富有和高贵,被大量用作饰品。

学习问题2:认识什么是合金,合金与纯金属性质比较有哪些不同?学习任务:观察下列表格中的常见合金归纳总结合金的定义根据表格中的合金以及它的主要成分你认为什么是合金?②通过分析下列实验现象总结金属与合金的性质的不同(1)比较颜色光泽:铝合金比铝色泽鲜艳,说明合金的色泽一般比纯金属要。

(2)比较硬度:纯金属与合金互相刻画,纯金属上面留有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要。

(3)将锡与焊锡放在铁片上同时加热,可观察到焊锡先熔化,说明合金的熔点要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

学习结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其___________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③阅读教材P87并填空,了解常见合金的用途制造。

学习诊断:1、钨用来制造灯丝,因为钨具有导电性且()A、密度大B、熔点高C、硬度大D、延展性好2、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一些金属,如保温瓶胆上镀的是,用于制干电池外壳的是,体温表中的液体是,包装糖果的金属是。

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金属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金属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第四单元金属单元备课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及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

教材把金属的相关知识安排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碱、盐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1、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3、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4、认识“混合(熔合)”在改善物质性能、开发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意义。

5、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置换反应。

难点:合金的性质、冶铁的原理、还原反应、钢铁锈蚀的原因。

本单元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课时安排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主要探究活动第一节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铁矿石;炼铁的原理;还原反应。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节 2 金属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铝粉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节1钢铁锈蚀的原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3)铜与硫酸锌溶 (4)铝与硝酸银溶液
小结:金属活动性循序表的应用
过渡:由金属活动性循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盐溶液发生反应。那么我们如何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循序呢?
问题:请设计方案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看哪一组设计的方案多且简单准确?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归纳汇总。
学生回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判断金属能否与盐反应
判断某些金属冶炼及使用的先后顺序
能比较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22484 57D4 埔21591 5457 呗37218 9162 酢(.li20782 512E 儮25694 645E 摞33646 836E 荮Z
能力
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有的反应能发生,有的反应不能发生的原因
展示并总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置在的金属能置换出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中置换出来。
应用拓展: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不能发生的说出原因,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Cu+FeSO4Cu+Hg(NO3)Ag+ CuSO4Fe+CuSO4Zn+FeCl2 Cu+AgCl
教学难点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三节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案鲁教版五四制1145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三节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案鲁教版五四制1145
完成练习

优生
10
教后
小记
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汇报: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学生总结交流实验现象,板书化学方程式。
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
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
布置
作业
作业内容
难易程度(难中易)
【投影、复习】原电池反应:Zn(-):
Zn→Zn2+ +2e- (氧化反应)
Cu(+):2H++ 2e-→H2↑(还原反应)
总的反应方程式:Zn + 2H+→Zn2+ + H2↑
【启发】铜-锌原电池实验可看作锌被腐蚀的过程,属于哪类金属腐蚀?
[引导]根据上述汇:“铁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的条件是:1、铁在干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与锈蚀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认识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影响.
2、应用原电池原理,了解金属电化腐蚀的原因,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能力目标
①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②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与锈蚀
一、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
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三、废旧金属的回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
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
如:钨 熔点
高→灯泡灯丝
银 导电性优良→电子制造业
二、合金 板书
1.常见的合金: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 设计
2.合金的性质 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我”
注意一些事
实用文档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精品文档
项,严格按照
实验操作要求
进行实验。
实验汇报:请
同学们交流一
下自己所做实
验的实验现
象。 学生总
结交流实验现
象,板书化学
方程式。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
布置 作业 作业 分类
作业内容
难 易 适 宜 学 预计完 程 度 生(优中 成时(分 ( 难 困) 钟) 中易)
实验结论: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组成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变→性质
变化 3.合金的用途
三、炼铁的原理
1.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等。
2.炼铁的原理 ① 活动天地 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4.工业高炉炼铁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习 一氧化碳是还原剂。化 成以下小组实
教师点拨
新 学上把氧化物中的氧被 验,观察实验
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
学生板演

现象, 大胆
应。 (引导)钢铁工

【鲁教版54制】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案

【鲁教版54制】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案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与锈蚀
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的金属单质被氧化成化合态的
有关原电池的知识,现在我们从金属腐蚀的角度来分析铜
中——腐蚀的种类及特点;用观察、描述现
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点拨
锌原电池实验可看
得:
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失:
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改: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2021鲁教版(五四)化学九年级4.4《探究金属的性质》教案

4.到实验室中去:探究金属的性质【学习目的】: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3.通过到实验室中去:探究金属的性质,培养和锻炼动手实验、标准操作和设计实验的才能,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感悟和体会到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重点〕2.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响规律,设计多样化、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实验法讨论讲解【老师准备】〔实验室中的试剂和仪器,分组摆放和整理〕:铝粉、镁带、锌片、铁粉、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坩埚钳、酒精灯、火柴、木条、药匙、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试管及试管架。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分组搜集和整理〕:细铜丝、细铁丝、铁钉、铝箔、白炽灯灯丝〔钨丝〕、订书钉、易拉罐、铝合金制品、不锈钢制品、学生电源、小灯泡、导线、磁铁、砂纸。

【学习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金属用处的图片,说明金属的重要性,研究金属的性质。

[过渡]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性质。

[板书]探究金属的性质。

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快速复习,小组内同学交流展示复习成果。

既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又为“探究金属的性质〞的学习做好铺垫。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展示目的、明确任务[展示目的]板书后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目的。

三、准备活动、注意平安[过渡]讲述:为了我们可以很好地完成探究实验,希望同学们标准操作,并注意以下事项:[多媒体展示]友谊提示:1.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响时要用坩埚钳夹持反响物,防止烫伤。

2.实验用到的液体试剂一般具有腐蚀性,应正确取用和标准操作。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4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
c.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完成以下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4.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认识常见的金属及其活动性顺序。
2.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金属反应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能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金属的奥秘,如查找金属资源利用、金属保护等方面的资料,提升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础上,正确解答题目,并注意书写规范。
2.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家中金属制品的腐蚀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防止腐蚀的措施。将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整理成实验报告,下节课分享。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与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不同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差异,并能运用这一概念解释实际问题。如何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抽象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能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结果,是本章节的另一个教学难点。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4.1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增强其对化学学科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总结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基本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强调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进一步探究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查并整理一种金属材料的应用及环保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的人性化和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这些亮点的设计和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通过以上教学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为例,如铁锅、铝制饮料罐、铜导线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同时,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特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鲁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_6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镁、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实行科学探究,
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水准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和酸反应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粒、铜片
五、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教材分析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及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

教材把金属的相关知识安排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碱、盐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
1、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3、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4、认识“混合(熔合)”在改善物质性能、开发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意义。

5、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置换反应。

难点:
合金的性质、冶铁的原理、还原反应、钢铁锈蚀的原因。

本单元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
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
课时安排
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主要探究活动
第一节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铁矿石;炼铁的原理;还原反应。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节 2 金属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铝粉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节 1 钢铁锈蚀的原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35129 8939 褹40041 9C69 鱩27092 69D4 槔d~525306 62DA 拚}31557 7B45 筅28794 707A 灺23520 5BE0 寠 22096 5650 噐20395 4FAB 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