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摘要:为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检查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进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关键词:解译标志;举证1 前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乡镇调查,查清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土地权属调查时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地区开展补充调查【1】。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流程2.1准备工作为促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培训以及资料收集。
2.1.1制定方案根部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第三次国土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区基本概况、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调查准备工作、内业数据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成果质量控制、调查主要成果、计划季度安排和组织实施等。
2.1.2人员培训在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权,各地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统一地类标准和成果要求、规范作业程序和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原则和工作纪律,保证调查进度,确保调查质量。
2.1.3资料准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坡度图数据、耕地等别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国有土地界线、林区界线、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生态界线、批准未建设用地界线、分辨率优于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资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等。
2.2 内业信息提取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规律与耕作方式等,建立调查区典型地类解译标志。
依据下发的影像,全体人员以村为单位按照工作分类,依据遥感影像特征内业勾绘地类图斑边界,判读地类,并且通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填写地类属性。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解读及问题探讨 培训PPT

农村 ≥2.0米、≤8.0米,用于村间、田间交通运输,并在国家公 道路 路网络体系之外,以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道
路(含机耕道)。
设施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畜禽养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
设施 农用 地
直接用于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等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及附属 设施用地;直接用于设施农业项目辅助生产的设施用地; 晾晒场、粮食果品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技术解读和问题探讨
观点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技术是为提高管理效率服务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
目录
第一部分 三调会议精神宣传 第二部分 目标任务和作业流程 第三部分 技术解读和问题探讨
目录
第一部分 三调会议精神宣传
电视电话会议
名称调整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新增农民建房未审批, 调查为0702(农村宅 基地),标注203(村 庄)属性
图斑标注
农村内部耕地,调查 为耕地,标注203(村 庄)属性
图斑标注
城镇城乡结合部大片的林 地、水面等应按现状调查 ,不标注201或202属性。
调查为林地,不标 注202(建制镇) 属性
具体任务5 - 国土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2 – 服务平台
国土数据库建设
具体任务6 - 成果汇总(1-2)
成果汇总3 – 图件编制
成果汇总
如何干 – 干好
要
如
按照何种技术流程开展生产
干
何
各工序之间如何衔接 (先后顺序)
啥
干
各工序采用何种作业模式
如何步步为营心中有数
各工序难点、重点、关键点有哪些? 关键技术问题处理把握对工期、质量、效率影响预估
20180211_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新技术试点调研100问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调研问答题问题1:部分图斑在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为水田或旱地,后经权利人将其变为养殖鱼虾的水面,可随时恢复为水田或水浇地。
此类图斑经初步统计约有120余个,按照本次规程该类图斑应调查为坑塘水面,我们认为这种土地,其耕作层并未破坏。
答案:按实地现状调查为坑塘水面,确属临时坑塘(包括基本农田范围内的临时坑塘),可按耕地调查,标注坑塘属性。
问题2:对于在连片耕地中,插花或套(间)种其他作物的,可不分割图斑,按照主要用途确定地类。
答案:可以适当综合调查。
问题3:部分耕地没有耕种,直接栽了白杨树或是闲置长了杂树,实际是村民的承包地,可以按原地类调绘。
答案:可按耕地调查,需标注种植属性。
问题4:在基本农田中实施退耕还林重大工程,实地已为林地,地类如何认定,此次调查能否认定为林地或草地。
答案: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在这次调查时按耕地调查,标注林木属性;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在这次调查时按林地调查,并建议相关部门调出永久基本农田。
问题5:运河清理出来的大量淤泥临时堆放在耕地上,至今未将淤泥运走,实地长满芦苇,国家提取图斑判读为林地,建议按原地类调绘。
答案:可以。
问题6:数据库地类为园地,实地为空地和荒草,仍按照园地认定。
答案:可以仍按园地调查。
如果调查为未利用地必须进行举证并提供相关部门材料。
问题7: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存在一个具体的问题:基础数据库中是林地,国家提取为耕地且实地也为耕地,但实际情况中由林地变为耕地,林业部门是不认可的,不允许林地可逆。
答案:按耕地调查。
若基本农田外林区内的耕地,可进行耕地细化调查,标注为林区内的耕地。
问题8:数据库地类为林地,紧邻村庄,实地临时种植玉米,仍按照林地认定。
答案:按耕地调查,若在林业部门林地范围内的,标注为林区内的耕地。
问题9:油茶地类认定的问题。
二调期间,江西全省的油茶按林地认定;但是随着油茶作物的改良,现在种植的油茶都是高产、低矮棵的且以采集油茶果为主,按林地还是园地认定?答案:按园地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核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朱培娟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核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朱培娟发布时间:2021-10-31T10:09:46.664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9期作者:朱培娟[导读] 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土地属性,该项工作是对全国所有土地的调查,主要是对“二调”的细化和补充。
新疆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源局新疆阿克苏 843000摘要: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土地属性,该项工作是对全国所有土地的调查,主要是对“二调”的细化和补充。
由国家核查批复地方提交的调查成果,通过后进行入库交付。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现实意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业核查;外业核查1.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现实意义自从召开党的19大以来,国家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开展,该项工作作为迈入新时代后的一项重要项目,对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部门在实际落实调查工作的时候,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该项工作的开展效率。
积极开展土地调查工作,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调查结果还能够充分反应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作为评估我国是否能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依据。
土地调查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项工作,配合国家工作计划的落实。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落实,通过合理分析国家土地现状,能够统筹安排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出来[1]。
该项工作的开展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家要想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就必须认真落实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
2.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实施流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具有任务量大、激素含量高、难度高以及工作规模大的特点。
调查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流程:(1)前期准备。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使用新型的科学技术,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强化调查人员的综合素养,并且收集一些和调查工作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全国国土技术问答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土地整治项目区的新增耕地,在调查中是否根据土地整治立项文件确定耕地图斑范围?答: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实地耕地范围调查,不得按整治范围确定图斑边界。
问题2:实地为耕地的图斑,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重叠,应如何调查?答:按耕地调查。
全国三调办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作为湿地调查的指引,地方应按照《工作分类》,实地调查地类。
问题3:尚未用于占补平衡或增减挂钩项目的新增耕地,如何调查?是否会影响后期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答: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
在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时,依据全国统一报备的储备库管理。
问题4:实地为水浇地,原来按水田管理的图斑,如何调查?答:对于水旱轮作的按水田调查,对于长期按水浇地使用的按水浇地调查。
调查为水浇地的,必须实地举证。
问题5:水库水面图斑界线是否按权属界线确定?答:水库水面图斑界线不得按权属界线确定,应按正常蓄水位岸线围成的水面调查。
问题6:原城市、建制镇、村庄用地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内部,已取得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但实地现状为农用地,如何调查?答:按实地现状调查,不考虑是否已经发证。
问题7:确权登记的土地用途与实际用途不一致的图斑,如何调查?答:按照实际现状调查,不得直接按土地审批用途或规划用途调查。
问题8: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式分布,如何调查?答:散落在集中连片的村庄之外的零星居民点,达到最小上图面积标准的,依据实际建设范围,确定图斑边界,按对应地类调查。
问题9:城镇村道路用地与农村道路如何衔接处理?答:除贯通村庄的公路、铁路外,农村道路穿过村庄的部分按城镇村道路调查,标注203属性。
村庄外的部分,按农村道路调查。
公路、铁路穿过村庄应保持连续性。
问题10:因道路施工改线或路面扩宽等原因,造成道路用地实际界线与审批范围界线不一致,应如何确定道路图斑边界?答:道路范围界线按照实地现状进行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20190215部长会)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20190215部长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对于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斑,位于地方自主批准的农转用范围,且未在国家下发的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中,能否自行添加至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答案: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按实地现状进行调查。
国家统一将在部监管平台备案的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界线落实在县级国土调查成果上,形成“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下发各地。
未在部监管平台备案的,不纳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范畴。
问题2:对于原数据库地类为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实地现状为通过土地整治工作或农民自主开发的新增耕地,在调查中是否根据土地整治立项文件确定耕地图斑范围?答案: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耕地调查。
问题3:对于在建道路图斑,原数据库地类为林地,国家内业判读地类为耕地,实地现状为推平长草,能否暂按原地类调查,待道路建成后再变更为公路用地?答案:可以保留林地。
需要实地拍照举证为实地已推土,在推土区单独图层划出推土的范围。
问题4:对于远离城市、建制镇、村庄的荒山上的林地、草地,调查精度能否降低?答案:除荒漠地区外,均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最小上图面积执行。
问题5:在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存在部分非耕地图斑,是否按非耕地调查?答案:按实地现状调查。
问题6:在国家内业提取的图斑中,存在多种地类(如内业提取耕地图斑中,存在坑塘、荒草、林地、零星建设等多种地类),实地情况复杂,如何调查认定?答案:国家提供的图斑地类判读信息和范围供参考。
应按照实地现状,达到最小上图面积的应划分图斑,分别确定地类。
其中,与国家判读地类不一致的须按要求实地拍照举证。
问题7:对于耕地、物流仓储用地、农村宅基地及科教文卫用地等图斑,坐落在部队等范围内,是否按权属状况确定图斑地类?答案:按实际现状调查地类,不需举证。
问题8:对位于采矿用地发证范围内的坑塘水面和耕地图斑,是否按采矿用地调查认定?答案:按实地现状地类调查,不能标注204属性。
20190108_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问答题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土地是指已具有完整,合法用地手续,而没有实质性建设的土地。
在三次土地调查中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的范围是由国家在县级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完成,形成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后下发各地。
对于地方自主批准的农转用范围能否纳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范畴?答案: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按实地现状进行调查。
国家统一将在部监管平台备案的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界线落实在县级国土调查成果上,形成“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下发各地。
各地需整理土地审批资料,补充完善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及时报部备案。
地方自主批准的,未在部监管平台备案的农转用范围不得纳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范畴。
问题2:原地类是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现状为耕地的地块中涉及到复垦项目的,已经完成或已立项上报的地块按照现状调绘为耕地,未作为复垦项目立项上报的地块,或农民自发复垦零星种植,地方提取的图斑建议按原地类调绘。
答案:按实地现状。
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耕地调查。
问题3:原地类为林地,国家提为耕地,实际已经推平长些杂草,正在修公路,是否可以保留原地类,等道路修好后直接变为公路用地?答案:可以保留原地类。
需要实地拍照举证,在推土区单独图层划出临时推土的范围。
问题4:调查内容与精度中,“实地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农用地(不含设施农用地)和实地面积超过600平方米的其他地类”,对于山上的(远离城镇村)林地、草地来说,调查精度能否降低?答案:除荒漠地区外,均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最小上图面积执行。
问题5:对调查发现的永久基本农田内存在不应划为基本农田的图斑,如何调查?答案:按实地现状调查。
问题6:国家提取耕地图斑范围较大,耕地图斑内实际存在多种以上地类,实地情况复杂,有坑塘,有荒草地,有林地,有零星建设用地等地,如何处理?答案:国家提供的图斑地类信息和范围供参考,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为多个图斑,分别确定地类。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疑难解答)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疑难解答土壤普查和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一是范围不同。
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
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潜力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
调查面积约为陆地国土的76%。
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
二是目的不同。
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
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
三是内容不同。
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
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
四是方法不同。
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
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要形成哪些成果?数据成果。
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
图件成果。
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
文字成果。
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
数据库成果。
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
样品库成果。
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土地整治项目区的新增耕地,在调查中是否根据土地整治立项文件确定耕地图斑范围?答: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实地耕地范围调查,不得按整治范围确定图斑边界。
问题2:实地为耕地的图斑,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重叠,应如何调查?答:按耕地调查。
全国三调办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作为湿地调查的指引,地方应按照《工作分类》,实地调查地类。
问题3:尚未用于占补平衡或增减挂钩项目的新增耕地,如何调查?是否会影响后期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答: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
在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时,依据全国统一报备的储备库管理。
问题4:实地为水浇地,原来按水田管理的图斑,如何调查?答:对于水旱轮作的按水田调查,对于长期按水浇地使用的按水浇地调查。
调查为水浇地的,必须实地举证。
问题5:水库水面图斑界线是否按权属界线确定?答:水库水面图斑界线不得按权属界线确定,应按正常蓄水位岸线围成的水面调查。
问题6:原城市、建制镇、村庄用地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内部,已取得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但实地现状为农用地,如何调查?答:按实地现状调查,不考虑是否已经发证。
问题7:确权登记的土地用途与实际用途不一致的图斑,如何调查?答:按照实际现状调查,不得直接按土地审批用途或规划用途调查。
问题8: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式分布,如何调查?答:散落在集中连片的村庄之外的零星居民点,达到最小上图面积标准的,依据实际建设范围,确定图斑边界,按对应地类调查。
问题9:城镇村道路用地与农村道路如何衔接处理?答:除贯通村庄的公路、铁路外,农村道路穿过村庄的部分按城镇村道路调查,标注203属性。
村庄外的部分,按农村道路调查。
公路、铁路穿过村庄应保持连续性。
问题10:因道路施工改线或路面扩宽等原因,造成道路用地实际界线与审批范围界线不一致,应如何确定道路图斑边界?答:道路范围界线按照实地现状进行调查。
道路范围界线与审批范围界线不一致的,不得直接采用道路审批范围界线调查上图。
问题11:公路、铁路、河流等多条线状地物交叉重叠,应如何调查和认定地类?答:对于线状地物交叉的,地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
对于农村道路、过街天桥等线状地物跨越公路、铁路等,应保持公路、铁路贯通。
线状地物平面交互时,应保持高等级的道路贯通。
线状地物穿过隧道时,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
线状地物交叉重叠十分复杂,各地可制定相应的表示规则,开展细化调查,但应按国家统一要求上报调查成果。
问题12:人迹罕至的区域,调查精度是否可以降低?答:对于人际罕至的区域可适当减低精度,但调查图斑的最小调查上图面积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
问题13:部分地区存在大量100至200平方米农村建房,是否允许部分县区建设用地最小上图面积为100平方米?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提高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用地调查精度,降低最小上图面积指标,但要保证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精度统一。
问题14:山区交通不便利,调查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如何调查举证?答:对于山区交通不便利的图斑,遥感影像可以判断的直接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判断,遥感影像无法判断的可以使用带GPS的无人机拍照调查举证,无法使用带GPS的无人机拍照调查举证的,可以依据有关资料确定地类。
问题15:根据2017年度遥感影像判读,按照2019年3月提交调查成果的任务节点,地方需举证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两年变更调查成果的流量,是否可以将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两年变更调查流量不纳入举证范围?答:因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是抽样检查,因此对于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两年变更调查成果的流量变化的图斑,应实地举证。
问题16:因调查影像精度因素造成部分原农用地图斑边界调整而产生的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图斑,是否需要举证?答:因影像精度引起的图斑边界变化,产生的原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等重点地类变化图斑不需要举证。
问题17:如果地方向全国三调办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影像,国家核查时是否可作为核查依据?答:地方可以向全国三调办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更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时相应符合三调影像时相要求(2017年7月1日之后)。
国家核查时,如果更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判定数据库图斑地类调查正确性的,地方可以不用实地拍摄该图斑的照片;如果更高分辨率的影像仍不能够判定数据库图斑地类调查正确性的,地方要实地拍摄该图斑的照片。
问题18:公路用地范围与影像存在偏移等不一致的,应如何调查?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
因影像精度引起的误差不需要举证。
问题19:国家下发的图斑边界与实地不完全一致,是否需要举证?答:国家判读的图斑边界仅供参考,地方调查时,应参考影像,实地调绘图斑边界。
因正射影像图精度原因造成调查图斑边界与国家下发的图斑边界不一致的,可不举证。
问题20:需要举证的图斑面积和范围跨度很大,无法拍摄全景照片,如何举证?答:选择典型区域,分类型举证。
问题21:国家下发的遥感影像局部纠正误差较大,如何处理?答:对于下发的遥感影像局部误差超限,应及时向全国三调办反映统一解决。
二、工作分类与标注类问题22:长期撂荒的耕地上,长满了灌木,耕地的田埂仍清晰可见,如何调查?答:按现状调查为林地。
如清理后即可恢复耕种的,标注“清理后即可恢复耕种”属性。
问题23:村民在承包证书中登记为耕地的土地上种果树,如何调查?答:按现状调查,应调查为种植园用地,不得按承包书登记用途调查。
问题24:实地种植油茶的土地,如何调查?答:按种植园用地调查。
若在林业部门林区范围内,标注为“林区内的种植园用地”属性。
问题25:沙地、裸地中种植枸杞的,如何调查?答:按种植园用地调查。
问题26:林地范围内的防火林道和防火隔离带,实地现状为草地,如何调查?答:林区内防火林道和防火隔离带,按林地调查。
问题27:较宽的护路林,如何调查?答:已建成的道路两旁属征地范围内的林带,按公路调查,征地范围外的按现状调查;对于征地范围不明确的,单侧行树1行的综合到公路图斑调查,单侧2行(含)以上的应划分单独图斑按现状调查。
同时,应将公路路面范围以单独图层的方式录入数据库。
问题28:林业部门为固沙种了柠条(十年才能长1米高,大多20厘米高),如何调查?答:灌木覆盖率大于40%的调查为灌木林地。
问题29:退耕还林固沙图斑,种植了低矮的灌木,如何调查?答:达到灌木林标准的调查为林地,未达到成林标准的按实地现状调查。
问题30:道路两边的绿地中,局部种植杂树的图斑,如何调查?答:如在道路征地范围内,按公路用地调查。
在征地范围外,种植杂树的图斑面积达到上图标准的,按林地调查;未达到上图标准的,综合到相邻地块调查。
问题31:滩涂上实地为林地的,如何调查?答:按林地、森林沼泽或灌丛沼泽调查。
问题32:寺庙围墙内的树木如何调查?答:寺庙围墙内的树木按照特殊用地调查,如果与国家判读不一致的,应拍照证明其确实属于寺庙建设用地范围内。
问题33:工厂内部的绿化用地,如何调查?答:已建成的工厂内部绿化林地、草地等按工业用地调查。
问题34: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图斑,实地为农用地,是否可认定为空闲地?答:按实地现状调查,不得调查为空闲地。
问题35:城镇村庄内部调查中,对于多用途的混合用地,如何调查?答:单栋或集中连栋的建筑群,按照主要用途调查。
院落式分布的按实际用途调查。
各地可制定细化分类调查办法,开展分类细化调查,但要按要求上报成果。
问题36:城镇中心区域主干道和商业服务业用地、住宅用地之间的区域,如何调查?答:收集城市规划资料,属于城市道路红线内的,按城镇村道路用地调查;确属宗地权属范围内的,归并到相邻宗地的图斑中;能确定用途的,按实际用途调查;实地未利用的,按规划用途调查。
问题37:城镇村庄内部街巷,农村宅基地房前屋后的巷道主要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一般宽度2~3米,是否归并到相邻图斑还是按道路图斑单独调查?答:对城镇村庄内部道路用地调查标准是,调查城镇村庄内部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他街巷可与相邻图斑合并。
问题38:利用滩涂建设工厂、码头的,如何调查?答:按现状调查,调查为相应的建设用地。
问题39:在村庄范围内,实地为养殖用途,是否按设施农用地调查?答:村庄内集中养殖畜禽的,按设施农用地调查,在集中连片村庄范围内的,可标注203属性。
问题40:在村庄周边,原宅基地房屋已经坍塌,村民在上面种了一些蔬菜和树木,如何调查?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如果举证照片能证明原宅基地房屋的残垣断壁还在,且原地类为203 ,可以标注203属性。
问题41:村头、田间水泥地面,农忙时晒谷,平时停车,如何调查?答:按交通服务场站用地调查。
问题42:原有农村道路扩宽后,路面宽度超过8米,如何调查?答:农村道路拓宽后,平均宽度超过8米的按公路用地调查,不得将一条完整的公路分割为公路和农村道路。
问题43:山区废弃的公路,路面10多米宽且长满荒草,如何调查?答:废弃公路、铁路按道路调查,并标注“废弃”属性。
问题44:河流水面中间面积较小的高出水面部分,影像特征为其他草地或林地,如何调查?答:常水位线以上达到最小上图面积的按内陆滩涂、林地或森林沼泽调查,常水位线以下及达不到最小上图面积的按河流水面调查。
问题45:原河流水面被大坝分割,坝体上下游图斑如何调查?答:坝体按水工建筑调查,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按水库水面调查,水库区段水面以外的按河流水面调查。
问题46:宽度不足8米的公路,是否按公路用地调查?答:属于公路管理范围的不论宽度是否超过8米,都应按公路调查。
问题47:油田等采矿用地中,未建设或未有设施的部分如何调查?答:油田及采矿用地中,建筑物或构筑物部分按采矿用地调查,其余部分按实地现状调查。
问题48: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由于雨水冲刷,导致地表水土流失,基岩裸露,耕地石漠化情况严重,如何调查?答:实地仍在耕种的,按耕地调查,标注“石漠化耕地”属性;实地未耕种的,按裸岩石砾地调查。
地方可根据需求测算石漠化耕地的耕种比例,但不需要上报国家。
问题49:原地类为坑塘,水利部门认定为水库,如何调查?是否需要举证?答:按水库水面调查,无需举证。
问题50:正在施工的道路图斑,实地现状为推平,是否可以暂按原地类调查?答:实地施工部分按道路用地调查,实地未施工的部分按现状调查。
需要实地拍照举证为实地已推土,并在推(堆)土区单独图层划出范围。
问题51:国家依据影像判读的图斑中,存在多种地类(如耕地图斑中,存在坑塘、荒草、林地、零星建设等),实地情况复杂,如何调查?答:国家提供的图斑地类判读信息和范围供参考。
应按照实地现状,达到最小上图面积的应划分图斑,分别确定地类;未达到最小上图面积的,归并到相邻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