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

合集下载

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要 求 , 时间 过长却 无 法 " b - , t 或
获得预 期所得 而 产生 的身 心疲 劳 与耗 竭 的状 态 。 美 国学 者 玛 勒 诗 ( sah 等 认 为 , 业 倦 怠 是 由 Mal ) c 职 三个维 度构 成 的一种 心理 状 态 ,即情 感衰 竭 、 去 个 性 化 和 低 成 就 感 。 其 中情 感 衰 竭 是 职 业 倦 怠 的 核 心 成 分 。 因 此 , 们 从 心 理 学 角 度 来 解 释 : 业 我 职 倦 怠是 指个 体 长期 处 于工 作 压 力 状态 下 所 表 现 出 的个 体 化 的 认 知 及 情 感 的 消 极 反 应 , 体 表 现 具 症 状为 身体 疲劳 、 绪低 落 、 造 力衰 退 、 值 感 情 创 价 降低 、 性 化缺失 、 为具 有攻击 性等等 。 人 行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 要 是 指 教 师 在 教 育 教 学 活 主 动中, 任务 、 对 目标 、 求 等 缺 乏 完 成 的 动 力 , 要 因 而 产 生 的疲 倦 困 乏 的 身 心 状 态 , 个 体 厌 倦 和 畏 是 惧 工 作 任 务 的 一 种 心 理 反 应 。 目前 基 层 电 大 ( 指 县 、 级 电 大 , 同 )特 别 是 以 业 余 远 程 开 放 教 市 下 ,
师 自身 的身 心健 康 以及专 业发 展 , 而且会 严重 影 响 电大 开放 教育事 业乃 至和谐社 会 的发 展 。 【 收稿 E 20— 2 t 07 1- 1 期】 1
【 作者简介 】 钱有江, , 师, 男 讲 浙江广播 电视大学桐 乡 学院。

维普资讯
【 文章编 号】 10 — 4 920 )10 0 - 4 0 9 15 (0 8 - 0 6 0 o

关于基层电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基层电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我 国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的 教 育 管理 实 行 中 央、 省级 、 市 级 和 县 级 四 级 电 大统 筹 综 合管 理 的办学模式 。 基 层 电大 是 广 播 电视 大 学 的基 石 , 遍布全国各地 , 它 的 管理 能 力 的提
2 改进基 层电大 师资队伍 的主要途径
( 2 ) 学 校 应该 为 教 师创 设 宽 松 的 人 文环
3 加强基 层 电大师资队伍管理 的具体 教 学 信 息 技 术 的 运 用 。 使 用新 知识 、 新 技
方 法
本。 没有教 师就没有教育 , 就 谈不上教 学 , 更 谈 不 上 教 育 质量 。 抓 好 教 师 队 伍 的 内部
术、 新手 段 , 以 便 跟 随 飞 速 发 展 的 现 代 教
升, 对 促 进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事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视 。 这一 点非常重要 , 也非 常 关 键 。 电 大 领 通 过 公 平 合 理 的 约 束 机 制 和 竞 争 机 制 , 发
具 有 极 其 重要 的 现 实意 义 。
导 必 须 将 本 单 位 难 以 解 决 的 发 展 瓶 颈 及 时 挥 教 师 自觉 能 动 的 积 极 性 , 以便 达 到 优 质
2 0 1 4 NO . O 1
教 育 管 理
O h i n a E c i u c a t i o n而

关于基层 电大 师资队伍建 设的思考
刘 宏 ( 吉林省 镇赉 县 电大管理 站 吉林 镇赉 1 3 7 3 0 0 )
摘 要: 本文从基 层 电大 实际出发 , 分析 了教 师队伍 的现状 及其 形成 的原因 ; 阐述 了改进和加 强基 层 电大教 师队伍 的主要途 径 以及就如

统筹电大系统教师资源 促进电大师资均衡发展

统筹电大系统教师资源 促进电大师资均衡发展

广 播 电视 大学 自 17 成 立 以来 ,经 过 三 99年
自己所承担课程 的系统培训 ,大多数教师属于 “ 一专多能 ”的复合型教师 ,对教材 的研 习少。
中 央 电大 及 省 级 电大 优 质 教 师 资 源 没 有 得 到最 大 限度 的利 用 ,在 帮 助 基 层 电大 教 师 发 展 作用 方 面还 没 有 充 分 发 挥 。长 此 下 去 ,不 利 于 电大 师 资 的整 体 的发 展 ,影 响 基 层 电大 乃 至 整 个 电 大系 统 的办 学质量 。 ( 中央 电大 、 级 电大 和 基 层 电大师 资 力 二) 省
十多年 的发展 已初步形成 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 、

定层 次 结 构 、专 兼 结 合 、 熟 悉远 程 教 育 的 师
资 队 伍 ,为 我 国 培 养 了大 批 高 级 应 用 型 人 才 。
但从整体上看,电大师 资队伍 建设还存在很多 问题 ,不 同区域师资发展很 不平 衡 ,基层 电大 师资较弱 ,跟不上社会经济 发展 步伐 ,难 以较 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类急 需人才 的培养要求 。这 些问题将影响电大 的办学质量 ,成为今后 电大,
的师 资建设总体规划与 具体措施 。各级 电大教 师忙于应付 日常工作 ,省校、分校和基层教学
3 . 专业知识与理论功底不够精深 。现有的专业教
点教师缺少互动、交流 ,许多教师从未参加过
收稿 日期 :2 1- 4 2 020—8
师与不断增设的专业之 间严 重失衡 。非专业人
作者简介 :黄香喜 , , 女 福建 邵武人, 福建广播电视 大学邵武分校讲 师。
电大 办 学 特 色 提 出电 大 系 统 师 资 统 筹 概 念 ,希 望 通 过 整 合 系统 师资 , 实 现 师 资 良性 互 动 ,优 质 师 资共 享 。 带 动 基 层 电大 师 资发 展 。为 开 放 大 学 的 成立 打 下 良好 的 师 资 基础 。 关键 词 : 师资 建 设 ; 统 筹 ; 均衡 发 展 中 图分 类 号 :G 1 7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3 6 2 1 )3 0 7— 4 0 8 7 4 (02 0 — 0 5 0

浅谈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策略

浅谈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策略
第 3 卷 第 2期 1 2 1 年 2月 01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r lo o na fHuBe n v r iy i TV U i e st
V 1 1 No 2 o . , . 3
Feb uay. 011 0 r r 2 , 05 ̄ 0 07
浅谈 基层 电大 “ 师型 "教师队伍的培养策略 双
单 庆国
( 宁波广播 电视 大学 奉化分校,浙江 奉化 35 O ) 15 0
[ 内容 提 要 ] 电 大 教育 的特 征 决 定 了 未来 电大 师 资 的 主 流 应 是 “ 师 型 ”教 师 。本 文 在确 定基 层 电 大 “ 师 双 双 型 ”教 师 内涵 的 基 础 上 , 以奉 化 电大 为 例 ,阐述 了培 养 “ 双师 型 ”教 师 的 现 实 意义 ,并 提 出 了基层 电大 “ 双师 型 ” 教师 队伍 的培 养 方 案 。 [ 键 词 ] 基 层 电大 :“ 师 型 ”教 师 ; 队伍 建 设 关 双 [ 中图 分 类 号 ] G7 2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10 —4 7 (0 1 20 0 -3 文 0 87 2 2 1 )0 .0 50 高等 职 业 院校 和 中等 职 业 学校 的 “ 师 型 ” 师 队 伍 建 双 教 设 已经 有 了 比较 成 熟 的方 案 ,而 电大 “ 师 型 ”教 师 队伍 建 双 设还没有 引起政府 、教育主管部 门和 电大本身 的足够重视 。 未来 电大教育 的职业性 、实用性 、开放性和教育对象特征 , 决 定 了其 师 资 的主 流 应 是 “ 师 型 ”教 师 。而从 目前 电 大 教 双 师教学 能力 结构 来看 ,“ 双师型 ”教师 的数 量却很少,理论 教学和 实践教学 依然 由相对独 立 的两 部分结合 而成 。加 强 “ 双师 型” 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 电大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 加快 “ 双师型 ” 教师 的培养 , 建立一支人员精干 、 素质优 良、 结 构 合 理 、专 兼 结 合 、特 色 鲜 明 、相 对 稳 定 的 “ 师 型 ”教 双 师 队伍 ,既是 电大 教 育 健 康 发 展 对 师 资 的客 观 要 求 ,也是 面 向未来发展 电大教育的战略任务。笔者结合本校实际 , 对基 层 电大 “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 基层 电大 “ 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及要求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 师型 ” 双 教师标准 作了明确 规定 , 地 方 政 府 对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的“ 师 型 ” 准 也 作 了 相应 规 定 , 双 标 尽本 内涵 是 一致 的 。即 “ 师 双 型”教师 既能从事 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简言之, “ 双师型 ”教师应 同时拥有 “ 教师 资格证书 ”和 “ 专业技术 资格 证书” 。 电大 教育 的师 资 队伍 、教 育 对 象 、教 学 模 式 、管 理 模 式 和专业 设置等 与高职 院校有很大 的区别 ,其 “ 双师型 ”教师 应 具 有 与 电大 教育 特 征 相 适 应 的 素质 。 先 ,电 大 教 师 应 掌 首 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 。目前 ,电大举办的主要是远程开 放教育 , 生处于准分离状态 ,相当一部分教学任务通过网 师 上 教 学 来 完 成 , 就 需 要 教 师 具 备 现 代 网上 教 学 能力 ; 次 , 这 其 电大 教 师 应 成 为从 业 人 员 的指 导 者 。 电大 学 生 绝大 多 数 为 在 职 人 员 , 们 在 晋 升 学 历 的 同时 , 希 望 提 高 生产 技 术 水 平 他 更 和 工 作 能 力 。因 此 ,电 大 教师 要 做 一 名 合格 的 指 导 者 ,帮 助 学生达到 目的, 本身必须对相关职业 的工作有一定经验 ,具 备 相 应 的技 能 , 并需 要 不 断学 习新 技 术 , 应 新 形 势 ; 三 , 适 第 电大专业 的广泛性需要广义 的 “ 双师型 ”教师。高职 院校 和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都具有较强的职业倾 向性 , 每个专 业 有 相 应 的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证 书 。 电大 开 设 的有 些 专 业 职 业 倾 向性 很 弱 , 没 有相 应 的 专业 技 术 资格 证 书 , “ 政 管理 ” 也 如 行 、 “ 汉语 言文 学”等专业。这些专业 的实践指导教师 ,不必 苛 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 有丰富行政工作经验 的人员可视 为具 各 了 专 业 技 能 素 质 ,担 任 实 践环 节指 导 教 师 :第 四 ,电大 教

关于基层电大师资队伍管理策略的探讨

关于基层电大师资队伍管理策略的探讨
坝 代 教 胄
关于基层 电大 师资 队伍 管理策 略的探讨
周 义生
【 海 电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学 崇明分 校 上
上海
2 2 0) 01 5
摘 要 :优质 高效 的 师资 队伍 是 基层 电 大事业发 展 的关键 ,随 着 电大 事业规 模的 扩大 ,如何保 证基 层 电大教 育教 学的 质量 成为 急 需解决 的 问题 。本 文在 分析 崇 明电 大教 师 队伍 管理现 状的基 础上 ,从教 师队伍 管理 的 角度 ,结合基 层 电大发展 的特 点提 出一 些加 强基 层 电 大师 资队伍 建 设 的具体 措施 。 关键 词 :基层 电大 师资 兼 职教 师 队伍建设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是 教 育 事业 发 展 的生 命 线 和永 恒 的 主 题 。近 年 来 ,随着 电大 教育 事 业 发展 进 程 的加 快 ,基 层 电大招 生 规模 不 断扩 张 ,对 师资 队伍 管理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打造 出一 支优 质 高效 的师 资 队伍 是 当 前基 层 电大必 须 解决 的问题 。相对 于 普通 高 校来 说 电大 成人 教 育 的 师 资尤 其是 基 层 电大 无论 从 数量 、质量 还 是专 业 性 来 说都 还 比较薄 弱 。在 此 本 文 以笔 者所 在 的崇 明 电大 教 师队 伍 的现 状为 分 析 的切 入 点 ,分 析 基层 电大教 师 队伍 管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并从 多 个 角度 为 基层 电大 师资 队伍管 理提 出一些 可 行性 建 议。

崇 明 电大现 在 七个 开放 教 育 本科 专 业 ,分 别 为会 计 、行政 管 理、工商管理、法学、现代 文员 、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公共事 业 管理 。六 个 专科 专 业 以及 一个 行 政管 理 直通 车 。在 校 学 生 总人 数 为 四千人 左 右 ,在 编专 职 教师 十六 人 ,外聘 兼 职教 师 一 百一 十 人左 右 。其师 资队伍 基本 情况 如下 :

对基层电大教学点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对基层电大教学点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第33卷第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3,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February. 2013, 012~013 对基层电大教学点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思考陈 林(咸宁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咸宁 437100)[内容提要]随着电大开放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开放大学系统开展的各项教学教务改革,基层电大教学点承载了更多的负荷和压力,在教学管理质量方面一些矛盾和问题。

本文分析了基层教学点在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在思想观念、队伍建设、管理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基层电大;教学教务管理;分析与思考[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2-0012-02一、基层电大在教学教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招生压力与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矛盾招生是电大发展的生存线。

基层电大基本上把招生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基层电大狠抓招生的内因。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供给不足,对大部分基层电大基本实行的是定额补助政策,所拨经费连教职工的工资都难以保障,迫使基层电大必须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收入。

上级电大每年的指标任务要求是基层电大抓招生的外部因素。

虽然招生目标任务对每个教学点没有硬性考核,但每年在大小会议上还是要排座位,各项评比表彰也与招生挂钩,给学校施加了较大压力。

而基层电大的招生形势却日益严峻。

一方面,电大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任务已完成,传统生源基本开发殆尽;另一方面,高校扩招、职院遍地开花和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的无序竞争,新的生源被围追堵截。

在以招生工作为纲的导向下,每个基层电大都有招生目标,基层电大每个人都有招生任务,有些分校还把招生与工资福利、评先评优挂钩。

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不可避免的有部分电大人在招生宣传时随意降低电大毕业难度,导致部分学员也降低对自身的学习要求,对以后的教学管理、考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响 学生 , 学生 也影 响着教 师 , 秀 的学 生 常常会 问一 优
些 有深度 的 问题 , 在 一 些 问题 上 有 着 自己独 到 的 并 见解 , 问题 的理解 和看法 较深 刻 , 而促 进教 师发 对 从
展 。但是 电大 学生 由于 免试 入 学 , 质 量 已 大不 如 其
二、 强基层 电大教师 专业发展 的对 策 加

55 —
j俊俊 } L
教育
作, 往往使 教 师非常 劳 累 , 无法 集 中精 力进 行专 业发
展。
现为缺 乏学 习 的动力 , 职业 倦怠 现象 严重 , 过于 强调
外 部原 因 , 缺乏 主观 能动 性 。尽 管 有 些教 师 刚入 校
3 学 生基 础 差对 教 师 的影 响 。俗话 说 得 好 : . 名
的影 响 。

2 任务繁重 , . 教师身兼多职现象严 重。因为平 时学 校没有 学 生 , 看不 到 中小学 那样 人头 攒动 , 也 教
师忙 碌穿 梭 的现象 , 大教 师 给 人 一 种 错 觉是 工 作 电 清闲, 殊不 知 , 由于 工 作 性 质 的不 同 , 大教 师 工 作 电 量 更 多地体 现 在管 理上 。在 中央 电大人 才 培养模 式 改革 和开放 教 育试 点 前 , 生 因为 有全 国统 考 这 条 学 横 线 而大量 被 档在 校 门外 。以我 校 为 例 , 当时 学 校 招 生 规模 不大 , 以中专生 为 主 , 电大专科 生 常年 维持 在二 百来人 , 当时 全 校 教师 是 1 5人 ; 当 实行 试 点 而
业 不符 的 现象 , 有 少 数 的 如英 语 、 计 、 律 等 专 只 会 法 业 教师 能教 授 和 自己所 学 专业 相符 的课 程 , 他 都 其

电大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与诉求

电大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与诉求
( .汕头广 播 电视 大学 外语 系 , 1 广东 汕头 5 5 4 ; .广 东广播 电视 大学 外语 系 , 10 1 2 广 东广 州 5 0 9 ;. 山广播 电视 大学 外语 系, 东 中 山 5 8 0 ) 10 13 中 广 2 4 3
【 摘要 】 在远程教育领域 , 辅导教师 的重要 作 用显 而易见 , 然而 , 面向学科的教 师专业发展 的研 究却严 重
引 言
在 常 规 教 育领 域 , 语 教 师 的专 业 发 展 一 直 都 是 研 究 的 外 热 点 ( e h rt H m d u 18 ; i ad B r a & a mao ,97 Re rs& N nn 19 ; n d h ua ,9 0 Sh l,00 V lz edn 20 ; i a s20 ) 在 远 程 教 cuz20 ; e — no ,0 2 Rc r ,0 8 。 eR hd
Si i (0 5 提 出 了 在 线 外 语 辅 导 教 师 的 技 能 金 字 塔 ( tke 20 ) c r 图
20 ) 06 。国外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远程教育教师 的一般化专 业发展 , 针对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 的研 究较为鲜见。从文献
看, 国内对于远程教育 教师 的专 业发展 的研究也严 重滞后 ,
面对学生的英语学科辅导教师上。通过研究 , 了解他 们在专 业 发展方 面所遭遇的困难和需要 哪些方面的支持 , 而提 出 从 相应的对策 , 为上级 电大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指南 和基 层电大 出台具体 的实施方案 提供理论 依据 ; 同时 , 也希 望本研究 成 果 能为促进 电大其他学科辅 导教 师专业发展提供借 鉴。
滞后 。因此 , 本研究聚焦电大英语 学科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 通过 半结构化访谈 , 了解该 学科辅导教 师的职 业 自 我概念 、 专业发展情况和诉求。研 究发现 , 虽然基层 电大英语学科辅 导教 师的教 学任 务重 , 是 , 但 多数 人对 自己 的教 学效果 比较满意; 他们对于远程教 育理论和教育技 术对远程教 学的促 进作 用也给 予充分肯 定。另一方 面, 他们 的英语水平、 学法知识、 学研 究水平和远程教 育理论基础 等仍有待进一 步提 高, 教 教 在教育技 术 的创新使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促进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
摘要:电大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人数众多的基层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很大比例。

基层电大教师的职业如何良性发展是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建议
当前,电大正处于战略转型时期,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变,将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像某些人预言的那样被“弱化”,相反在很多方面更趋于“强化”,对教师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基层电大的教师作为最接地气的一线教师,应顺应形势,规划好职业发展。

一、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
(一)职业发展生态环境欠佳,能力提高缓慢。

远程教育以网络教学为主,面授课较少,到课率也较低,造成许多教学活动因缺少平台而无法开展。

同时,许多基层电大专职教师由于要担任几门,甚至十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工作量较大,因而很难将每门课讲好讲精。

由于教学活动的弱化,教师锻炼的机会较少,职业技能提升较慢。

另外,教师接受高水平培训的机会较少,所处环境学术氛围不浓,教师的知识储备呈现不同程度的老化。

(二)教师评价标准较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发展。

现行教师评价体系,使得很多教师的探索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

现行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学校领导是评价的主体,而教师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总体上受限于上级领导考核。

由于这种评价机制主观因素比重较大,对教师难以作出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的职业发展缺少激励,因而会阻碍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缺少职业发展的动力。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隐性的职业伤害,在基层电大教师工作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由于社会对电大的评价较低,加之电大眼下办学困境和管理模式及内部组织氛围的影响,基层电大的教师对工作缺少足够的热情,职业成就感和认同感较低。

这些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职业发展。

(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这都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有新的变化,特别是要实现从传统校园式封闭教育向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的理念仍沿袭传统观念,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仍沿用校内教学模式,对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重视不够,重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五)教师仍然采用个体手工作坊的方式各自开展教学,并关注
每个教学环节,缺少团队合作。

基层电大教师的第一种角色是合作者。

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当前,大多数教师仍扮演“独行侠”,独自开展工作。

随着电大教育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二、对促进基层电大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
(一)结合教师的专业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

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确定一门或几门为重点课程,集中精力,夯实专业知识。

这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框架,而且对其知识的重点、难点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有足够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地汲取、涉猎本课程的最新学术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知识内容的提供者,学习行为的指导者、优化者和促进者,在线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学习成果的评价者和学习情况的诊断者,学习资源的利用者,远程教育的践行者。

开放教育培养的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基层电大教师要切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为要旨。

这就要求基层电大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跟当地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各种专业技能及教学经验,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自己的专长,学以致用,使教学和实践相
结合。

(二)创新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自我完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尊重和理解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要建立在尊重和理解教师的基础上,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要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教师聘任、激励和考核的有效机制。

采取教师分类考核的制度,根据教师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考核教师的工作。

(三)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

要建立继续教育体系,为教师制订培训方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培训力度;开拓教学、学术交流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普及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开展远程教学;实施针对特定教师群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多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四)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保证远程教育质量,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教师应该加强对远程教育规律及成人学习特点的了解,实现从“教学”向“导学”的重心转移,从以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管理知识和运用知识转变,实现从讲授主体向导学主体的转变。

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努力营造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由
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教师不仅应是权威的导学主体,更应是平等的学习主体。

(五)从教师团队组成看,教师应具有比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团队作业”。

团队作业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教师团队。

因此,远程教育教师如果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合作观念,开展合作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诚信。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通过团队建设,可以集中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特长,形成有效的团队运行机制,促进教学改革,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总之,基层电大教师的职业发展是远程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远程教育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等各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规划到措施都应适应电大事业发展的需要。

基层电大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为电大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宋春林.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浅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9(6).
[2]沈艳敏.浅谈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j].神州,2013(1).
[3]孙钰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