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最齐全)

生态环保
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等,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建筑与环 境的和谐共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组 成,通过浇筑和振捣成型,具有较高 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种建 筑类型和规模,如住宅、办公楼、桥 梁等。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良好的 抗压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和稳定 性等,但同时也存在自重大、施工周 期长等缺点。
钢结构
钢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建筑结构类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 韧性。
有限差分法
介绍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差分方 程建立和求解等,以及如何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结构分析 和设计。
离散元法
介绍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接触模型 和求解算法等,以及如何运用离散元法进行岩土工程和地 质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结构设计软件介绍
AutoCAD
介绍AutoC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绘图、编辑、标注和输出等,以及如何在建 筑结构设计中运用AutoCAD进行绘图和建模。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
目录
• 建筑力学基础 • 建筑结构类型 • 建筑结构设计 • 建筑结构抗震 • 建筑结构加固与维护 • 建筑力学与结构发展趋势
01
建筑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本概念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的科学。在静力学中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静力学基本原理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精 细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化施工
通过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 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 施工质量和效率。
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等,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建筑与环 境的和谐共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组 成,通过浇筑和振捣成型,具有较高 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种建 筑类型和规模,如住宅、办公楼、桥 梁等。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良好的 抗压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和稳定 性等,但同时也存在自重大、施工周 期长等缺点。
钢结构
钢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建筑结构类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 韧性。
有限差分法
介绍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差分方 程建立和求解等,以及如何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结构分析 和设计。
离散元法
介绍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接触模型 和求解算法等,以及如何运用离散元法进行岩土工程和地 质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结构设计软件介绍
AutoCAD
介绍AutoC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绘图、编辑、标注和输出等,以及如何在建 筑结构设计中运用AutoCAD进行绘图和建模。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
目录
• 建筑力学基础 • 建筑结构类型 • 建筑结构设计 • 建筑结构抗震 • 建筑结构加固与维护 • 建筑力学与结构发展趋势
01
建筑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本概念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的科学。在静力学中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静力学基本原理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精 细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化施工
通过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 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 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精品课件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 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实际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力总是分布在 一定的面积或体积范围内,是分布力。如 果力作用的范围很小,可看成是作用在一 个点上,该点就是力的作用点,建筑上称 这种力为集中力。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求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知道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情况,什么位置是危险截面,各种力的传递途径以及 结构和构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破坏等等,才能很好地理解 图纸设计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和质量保 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物,往往要搭设一 些临时设施和机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如 对一些重要的梁板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梁板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 性,对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要进行设计或验算;进行深基坑( 槽)开挖时,如采用土壁支撑的施工方法防止土壁坍落,对支撑特别是 大型支撑和特殊的支撑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些工作都是由施工技术 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懂得力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及施工任 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精品课件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精品课件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 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实际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力总是分布在 一定的面积或体积范围内,是分布力。如 果力作用的范围很小,可看成是作用在一 个点上,该点就是力的作用点,建筑上称 这种力为集中力。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求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知道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情况,什么位置是危险截面,各种力的传递途径以及 结构和构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破坏等等,才能很好地理解 图纸设计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和质量保 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物,往往要搭设一 些临时设施和机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如 对一些重要的梁板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梁板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 性,对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要进行设计或验算;进行深基坑( 槽)开挖时,如采用土壁支撑的施工方法防止土壁坍落,对支撑特别是 大型支撑和特殊的支撑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些工作都是由施工技术 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懂得力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及施工任 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精品课件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建筑力学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2 、均匀 料性 的假 力 ,设 学 任 小块材 同料的力
3 、各 材项 料 同
沿不同 相 方 同 向 , 砖 的 如 素混凝土
本教性 材材 中料
工程实 全 际 是 中 各 材 的 向 钢筋混凝土
三在 、 产 一 弹
荷载 失撤 , , 这
失的 如) , 变 :
四、 超塑 过 载 一部 部分 分 体
杆件 现, 为 错
F F
三、扭转 一对 杆 相 件 反 的
杆件 发 的 生 相 对 邻
四、弯曲 对方 于相 杆 通 体轴的平面) 杆件曲 的线 轴线由
工各 程当 种 中
起本 主组 变 要 题( 98) 1 4 建筑力学的任 建究 筑 , 结 力 作度 用 。 , 下 证常 结 材 工 构
使设 靠 计 又 的 经 结构 足的 强 的 一、 坏张 的 求 是件 要发 在 求
结构都抽象为刚
2、强度问题
主要研 本 究 变 构 形 算 件 形 理论和方法。 要便结 , 构 应 满 保 满 足 问 决 结 题 如 识 解 问 决 结 题 如 4 、超静 算定结构 介法 绍 法 , 求 连求 续 是 解 梁
静定问 结题 构。 对强 5、稳定性问题 这里 件 只 下 研 直 在 2 5 问 上 情 题 面 所 定 研 构 性 究 理想变形体。
如:设 结备 构的 活荷 结 载 构 : 上
如: 的 风 材 、 料 雪
三、 可 按 分 其特点 构 是 上 加 各 显 载 点 荷载达最后 值后 衡 , 状 结 态 如:机 地 器 震 转 时 压 动 的 动荷载特点
由于 点荷 有 , 时间而变。
q
F1
F2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3 、各 材项 料 同
沿不同 相 方 同 向 , 砖 的 如 素混凝土
本教性 材材 中料
工程实 全 际 是 中 各 材 的 向 钢筋混凝土
三在 、 产 一 弹
荷载 失撤 , , 这
失的 如) , 变 :
四、 超塑 过 载 一部 部分 分 体
杆件 现, 为 错
F F
三、扭转 一对 杆 相 件 反 的
杆件 发 的 生 相 对 邻
四、弯曲 对方 于相 杆 通 体轴的平面) 杆件曲 的线 轴线由
工各 程当 种 中
起本 主组 变 要 题( 98) 1 4 建筑力学的任 建究 筑 , 结 力 作度 用 。 , 下 证常 结 材 工 构
使设 靠 计 又 的 经 结构 足的 强 的 一、 坏张 的 求 是件 要发 在 求
结构都抽象为刚
2、强度问题
主要研 本 究 变 构 形 算 件 形 理论和方法。 要便结 , 构 应 满 保 满 足 问 决 结 题 如 识 解 问 决 结 题 如 4 、超静 算定结构 介法 绍 法 , 求 连求 续 是 解 梁
静定问 结题 构。 对强 5、稳定性问题 这里 件 只 下 研 直 在 2 5 问 上 情 题 面 所 定 研 构 性 究 理想变形体。
如:设 结备 构的 活荷 结 载 构 : 上
如: 的 风 材 、 料 雪
三、 可 按 分 其特点 构 是 上 加 各 显 载 点 荷载达最后 值后 衡 , 状 结 态 如:机 地 器 震 转 时 压 动 的 动荷载特点
由于 点荷 有 , 时间而变。
q
F1
F2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电子课件

平面:MO(R) = MO(Fi)
力偶定义: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力偶 。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为一新物理量。 如司机两手转动方向盘,产生转动的作用。 ’
d
§3-3 力偶与力偶矩
性质1: ①无合力,故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在任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均为零; ②非平衡力系,不共线的相反平行力产生转动效果。 所以,力偶与力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力偶矩——力偶对物体转动效果度量,平面力偶为一个代数量,其绝对值等于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其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规定逆时针转向为 正,反之为负。m=±F*d 力偶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构成力偶的力、力偶臂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对应于式中的:F、d(二力作用线的矩)、号(定义逆时针转为正)
R
F1
F2
1、二力汇交的合成 : 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二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反之,一个合力可以分解成任意二个方向的分力。只要知道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即可根据平形四边形法则确定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 三角形法则:将两分力按其方向及大小首尾相连,则始点到终点的连线即为合力。该法则也称为三角形法则。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力系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数学形式:
例:按图中给定的条件,计算力F对A点的矩。
F
A
a
b
mA(F)=Fa sin - Fb cos
空间:Mo(R)=r ×R =r × (∑Fi ) = ∑ r×Fi = ∑ Mo(Fi)
Fx = Fcos300
MA(Fx)
Fy = - Fsin300
MA(Fy) = 0
MA(F) = MA(Fx) + MA(Fy)
力偶定义: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力偶 。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为一新物理量。 如司机两手转动方向盘,产生转动的作用。 ’
d
§3-3 力偶与力偶矩
性质1: ①无合力,故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在任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均为零; ②非平衡力系,不共线的相反平行力产生转动效果。 所以,力偶与力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力偶矩——力偶对物体转动效果度量,平面力偶为一个代数量,其绝对值等于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其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规定逆时针转向为 正,反之为负。m=±F*d 力偶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构成力偶的力、力偶臂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对应于式中的:F、d(二力作用线的矩)、号(定义逆时针转为正)
R
F1
F2
1、二力汇交的合成 : 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二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反之,一个合力可以分解成任意二个方向的分力。只要知道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即可根据平形四边形法则确定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 三角形法则:将两分力按其方向及大小首尾相连,则始点到终点的连线即为合力。该法则也称为三角形法则。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力系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数学形式:
例:按图中给定的条件,计算力F对A点的矩。
F
A
a
b
mA(F)=Fa sin - Fb cos
空间:Mo(R)=r ×R =r × (∑Fi ) = ∑ r×Fi = ∑ Mo(Fi)
Fx = Fcos300
MA(Fx)
Fy = - Fsin300
MA(Fy) = 0
MA(F) = MA(Fx) + MA(Fy)
建筑力学通用课件(完整版)

近似解法
用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单元 的物理量,如位移、应力等。
平衡方程
根据物理平衡原理,建立每个单元的 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得到每 个单元的近似解。
集成
将各个单元的近似解集成整个系统的 近似解。
有限元方法在建筑力学中的应用
结构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稳定性等分析 ,预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刚体平衡
刚体的定义
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其形状和大小均不发生变化的物体。
刚体的平衡条件
对于刚体,如果它在某个方向上受到的力矩为零,那么这个刚体就处于平衡状 态。即∑M=0。
03
材料力学
应力与应变
应力
材料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表示为σ,公式为σ=F/A,其中F为作用在材料上 的力,A为受力面积。
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
介绍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动力学中的重要应 用。
动能与势能
01
02
03
动能
描述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
描述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 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 性势能等。
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介绍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 互转换,以及在动力学中 的重要应用。
建筑力学通用课件(完 整版)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静力学基础 • 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动力学基础 • 弹性力学 • 有限元方法
目录
01
引言
建筑力学的重要性
确保结构安全
优化设计方案
建筑力学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基 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避 免结构失效和倒塌。
建筑力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 结构的性能和限制,从而优化设计方 案,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22
2.光滑接触面约束
物体之间光滑接触,只限制物体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并指向 物体的运动。光滑接触面约束的反力为压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 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通常用FN表示,如图1-11所示。
(a)
(b)
图1-11 光滑接触面约束
.
(c)
23
.
24
.
25
FAX
FA
FAY
.
26
.
图1-2. 0
42
【例1-5】梁AD和DG用铰链D连接,用固定铰支座A,可动铰 支座C、G与大地相连,如图1-21(a)所示,试画出梁AD、DG
及整梁AG的受力图。
图1-21
.
43
【解】 (1)取DG为研究对象,画出脱离体图。DG上受主动力F2,D
处为圆柱铰链约束,其约束反力可用分力FDx、FDy表示,指 向假设;G处为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FG垂直于支承面, 指向假设向上,如图1-21(b)所示。
受力图绘制步骤为: ü(1)明确研究对象,取脱离体。研究对象(脱离 体) 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 的物体系统,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ü(2)画出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ü(3)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ü(4)检查。
.
38
【例1-1】
.
39
【例1-2】简支梁AB,跨中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不计梁自重,如图118(a)所示,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解除约束,画脱离体简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
19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建筑力学课件(整本)完整版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取AB梁,其受力图如图 (c)
杆的受力图能否画为 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AB的受力 图又如何改动?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例1-4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 出左、右拱AC,CB的受力图与 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右拱CB为二力构件,其受力 图如图(b)所示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F2
R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 F1+F2
A
F1
§2–2 静力学公理
推论 (三力汇交定理)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
作用线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
这个点。
证明:
F1
A1 A A2
F2
=
R1 F1
A
F2
A3
A3
F3
F3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
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 这两个物体上。
§2-3 力矩与力偶
一、力矩的定义——力F 的大小乘以该力作用线到某点O 间距离d,并加上适当正负号,称为力F 对O 点的矩。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力F,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任意一点 ,但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此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F
对新作用点的矩。
证明: F
F
F
F
Od A
= Od A
=
mO A
F
F F F
m Fd m0 F
§3– 2
《建筑力学课程课件》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计 算
介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力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在设计过程中应 考虑的力学参数和限制。
桥梁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
探索桥梁结构的力学分析和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用于确保桥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基和基础力学分析
研究地基和基础的力学行为,包括土壤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力学方法。
《建筑力学课程课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力学 分析和设计技术。
建筑力学概述
了解建筑力学的背景和重要性,包括力学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 力学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介绍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力、力的平衡和等效力系统,并讨论力学中的基 本原理,如牛顿定律和杠杆原理。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
介绍建筑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火灾安全、施工安全以及人 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
风荷载和震动的力学分析
讨论风荷载和震动荷载的力学分析方法,以确保建筑结构在极端天气和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
介绍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方法,包括结构安全性的评估标准和使用可靠度分 析进行结构评估的原理。
建筑结构的维修与加固
讨论建筑结构维修和加固方法,包括评估结构损伤、选择适当的维修方法以 及加固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的受力分析
探讨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应用,以及受力分析在结构计中的作 用。
杆件和板壳结构的力学分析
研究杆件和板壳结构的力学行为,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以及变形和挠曲 等方面的问题。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讨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在纵向和横向荷载下的抗侧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求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知道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情况,什么位置是危险截面,各种力的传递途径以及 结构和构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破坏等等,才能很好地理解 图纸设计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和质量保 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物,往往要搭设一 些临时设施和机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如 对一些重要的梁板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梁板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 性,对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要进行设计或验算;进行深基坑( 槽)开挖时,如采用土壁支撑的施工方法防止土壁坍落,对支撑特别是 大型支撑和特殊的支撑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些工作都是由施工技术 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懂得力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及施工任 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绪
论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建筑力学的任务 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
握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可为建筑工程 领域的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提供基本保障 ,也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 的基础。
荷载:
建筑物各部分的自重、人和设备的重 力、风力等等,这些直接主动作用在建筑 物上的外力在工程上统称为荷载。
在计算简图上,均简化为作用于杆件轴线上的分
布线荷载、集中荷载、集中力偶,并且认为这些荷 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或 者虽然有变化但极其缓慢,使结构不至于产生显著 的运动(如吊车荷载、风荷载等),这类荷载称为 静荷载。如果荷载的大小、方向或作用位置变化剧 烈,能引起结构明显的运动或振动(如打桩机的冲 击荷载等),这类荷载则称为动力荷载。本课程讨 论的主要是静力荷载。
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所谓物体的平衡,建筑工程上一般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 保持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 为力系的平衡条件。作用于物体上正好使之保持平衡的力系 则称为平衡力系。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实际上就是 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解决 具体问题。
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二、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刚体: 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不发生变化的物体(在研究 某些问题由于 构件的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不计,为将问题简化,将其视为刚体)
变形固体: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的物体。一些力学问题 研究中,由于考虑变形因素的影响,并研究构件的强度、 刚度、稳定性时,常根据与问题有关的一些主要因素,省 略一些关系不大的次要因素,对变形固体作了如下假设:
图1-1
图1-2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 表示。另外,有时还用到比牛顿大的单位,千牛顿()。
二、力系
1.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为力系,以表示 ,如图1-3a。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线如果不在同一 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空间力系;如果在同一平面 内,则称为平面力系。
如图0–1是一个单层工业厂房承重骨架的示意图,它由屋 面板、屋架、吊车梁、柱子及基础等构件组成,每一个构件都 起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如屋面板承受着屋面上的荷载并 通过屋架传给柱子,吊车荷载通过吊车梁传给柱子,柱子将 其受到的各种荷载传给基础,最后传给地基。
图0-1
赵州桥
纽约世贸中心
上海世界环球金融中心
三、荷载
工程中的各类建筑物,如房屋、桥梁以及 水塔等,在使用过程中都要受到各种力的作 用。如工业厂房,其受到的力有自重、风力 、屋顶积雪重量、吊车作用力等。这些直接 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若荷载分布在整个构件内部各点上的,如重力、 万有引力等,称为体分布荷载;有的荷载是分布在 构件表面上的,如屋面板上雪的压力、水坝上水的 压力、挡土墙上土的压力、蒸汽机活塞上汽的压力 等,称为面分布荷载。如果荷载是分布在一个狭长 的面积或体积上,则可以把它简化为沿长度方向的 线分布荷载,例如,梁的自重就可以简化为沿其轴 线分布的线荷载。这样用线分布荷载来代替实际的 分布荷载,对结构的平衡并无影响,但可使计算简 化。线分布荷载的大小用其集度(即荷载沿分布线 的密集程度)来表示,其常用单位为N/m或kN/m。 线荷载集度为常数的分布荷载称为均布荷载。
第二节 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 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基础,它将为读者打开 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显然作为结构设计 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才能正确的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力学计 算,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图1-9
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1-11,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其合力也作用 在该点上,至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则由以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 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如图1-11a 所示,而原来的两 个力称为这个合力的分力。
图1-11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一、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 1.自由体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物体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沿同一条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 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 相等,指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即 等值、反向、共线)(图1-6)。
2.等效力系。 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来 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则这 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或互等力系,以表示, 如图13b。
(b)
(c) 图1-3
3.合力。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力称为此力系的合力, 而力系中的各力则称为合力的分力,如图1-3c.
4.物体的平衡及平衡力系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在空间能向一切方向自由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 当物体受到其他物体的限制,因而不能沿某些方向运动时 ,这种物体就成为非自由体。 2.约束
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便是该非自由体的约束,如 图1-12。 3.约束力
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称为约束力,如图1-12b 。
二、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及约束力
1.柔体约束(柔索)
悉尼歌剧院
斜拉桥
三峡大坝
平衡状态
无论是工业厂房或是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它们的结构及组成结 构的各构件都相对于地面保持着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在工程上称为平 衡状态。
保证构件的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要求: (1)在荷载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即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 (2)在荷载作用下构件所产生的变形在工程允许的范围 内,即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3)承受荷载作用时,构件在其原有形状下的平衡应保 持稳定的平衡,即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工程上常用的绳索(包括钢丝绳)、胶带和 链条等所形成的触面上的摩擦力很小时,可以认 为接触面是“光滑”的。光滑面的约束力通过接 触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的物 体(即只能是压力),如图1-13所示。这种约束 力也称为法向约束力。
四、刚体
所谓刚体,就是指在受力情况下保持其几何形状和尺寸 不变的物体,亦即受力后物体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 不变的物体。显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了的模型,实际上并 不存在这样的物体。这种抽象简化的方法,虽然在研究许多 问题时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许可的,但它是有条件的。值得 庆幸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物体变形都很小,将它们忽略不 计,对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实际建筑中构件的变形通常是 非常微小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例如一根梁, 当其受力弯曲时,由于变形微小,支点之间距离(跨度)的 变化量也很小,从而在求支座约束力时可按跨度不变的情况 来考虑。
二、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要处理好构件所受的荷载与构件本身的承载能 力之间的这个基本矛盾,就必须保证设计的构件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建筑力学就是研 究多种类型构件(或构件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问题的科学。 各种不同的受力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相应就 有不同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构 成了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结构、构件:
在建筑物中承受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 作用的部分或体系称为结构。组成结构的 每一个部件称为构件。
• 结构分类
• 1 按组成结构结构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分类: 杆件结构(即长度远大于截面尺寸的构件) 如梁 柱等 杆件结构依照空间特征分类: 平面杆件结构:凡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在一平面内 空间杆件结构 薄壁结构(长度和宽度远大于厚度的构件) 如薄板 薄壳 实体结构 (长宽高接近的结构)如挡土墙 堤坝等
图1-6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物体 称为二力体,如图1-7所示。机械及建 筑结构中的二力体常常统称为二力构 件,它们的受力特点是:两个力的方 向必在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上。如果 二力构件是一根直杆,则称为二力杆 ,或称为链杆。
绪
论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建筑力学的任务 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
握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可为建筑工程 领域的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提供基本保障 ,也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 的基础。
荷载:
建筑物各部分的自重、人和设备的重 力、风力等等,这些直接主动作用在建筑 物上的外力在工程上统称为荷载。
在计算简图上,均简化为作用于杆件轴线上的分
布线荷载、集中荷载、集中力偶,并且认为这些荷 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或 者虽然有变化但极其缓慢,使结构不至于产生显著 的运动(如吊车荷载、风荷载等),这类荷载称为 静荷载。如果荷载的大小、方向或作用位置变化剧 烈,能引起结构明显的运动或振动(如打桩机的冲 击荷载等),这类荷载则称为动力荷载。本课程讨 论的主要是静力荷载。
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所谓物体的平衡,建筑工程上一般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 保持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 为力系的平衡条件。作用于物体上正好使之保持平衡的力系 则称为平衡力系。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实际上就是 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解决 具体问题。
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二、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刚体: 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不发生变化的物体(在研究 某些问题由于 构件的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不计,为将问题简化,将其视为刚体)
变形固体: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的物体。一些力学问题 研究中,由于考虑变形因素的影响,并研究构件的强度、 刚度、稳定性时,常根据与问题有关的一些主要因素,省 略一些关系不大的次要因素,对变形固体作了如下假设:
图1-1
图1-2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 表示。另外,有时还用到比牛顿大的单位,千牛顿()。
二、力系
1.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为力系,以表示 ,如图1-3a。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线如果不在同一 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空间力系;如果在同一平面 内,则称为平面力系。
如图0–1是一个单层工业厂房承重骨架的示意图,它由屋 面板、屋架、吊车梁、柱子及基础等构件组成,每一个构件都 起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如屋面板承受着屋面上的荷载并 通过屋架传给柱子,吊车荷载通过吊车梁传给柱子,柱子将 其受到的各种荷载传给基础,最后传给地基。
图0-1
赵州桥
纽约世贸中心
上海世界环球金融中心
三、荷载
工程中的各类建筑物,如房屋、桥梁以及 水塔等,在使用过程中都要受到各种力的作 用。如工业厂房,其受到的力有自重、风力 、屋顶积雪重量、吊车作用力等。这些直接 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若荷载分布在整个构件内部各点上的,如重力、 万有引力等,称为体分布荷载;有的荷载是分布在 构件表面上的,如屋面板上雪的压力、水坝上水的 压力、挡土墙上土的压力、蒸汽机活塞上汽的压力 等,称为面分布荷载。如果荷载是分布在一个狭长 的面积或体积上,则可以把它简化为沿长度方向的 线分布荷载,例如,梁的自重就可以简化为沿其轴 线分布的线荷载。这样用线分布荷载来代替实际的 分布荷载,对结构的平衡并无影响,但可使计算简 化。线分布荷载的大小用其集度(即荷载沿分布线 的密集程度)来表示,其常用单位为N/m或kN/m。 线荷载集度为常数的分布荷载称为均布荷载。
第二节 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 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基础,它将为读者打开 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显然作为结构设计 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才能正确的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力学计 算,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图1-9
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1-11,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其合力也作用 在该点上,至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则由以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 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如图1-11a 所示,而原来的两 个力称为这个合力的分力。
图1-11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一、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 1.自由体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物体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沿同一条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 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 相等,指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即 等值、反向、共线)(图1-6)。
2.等效力系。 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来 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则这 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或互等力系,以表示, 如图13b。
(b)
(c) 图1-3
3.合力。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力称为此力系的合力, 而力系中的各力则称为合力的分力,如图1-3c.
4.物体的平衡及平衡力系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在空间能向一切方向自由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 当物体受到其他物体的限制,因而不能沿某些方向运动时 ,这种物体就成为非自由体。 2.约束
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便是该非自由体的约束,如 图1-12。 3.约束力
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称为约束力,如图1-12b 。
二、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及约束力
1.柔体约束(柔索)
悉尼歌剧院
斜拉桥
三峡大坝
平衡状态
无论是工业厂房或是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它们的结构及组成结 构的各构件都相对于地面保持着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在工程上称为平 衡状态。
保证构件的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要求: (1)在荷载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即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 (2)在荷载作用下构件所产生的变形在工程允许的范围 内,即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3)承受荷载作用时,构件在其原有形状下的平衡应保 持稳定的平衡,即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工程上常用的绳索(包括钢丝绳)、胶带和 链条等所形成的触面上的摩擦力很小时,可以认 为接触面是“光滑”的。光滑面的约束力通过接 触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的物 体(即只能是压力),如图1-13所示。这种约束 力也称为法向约束力。
四、刚体
所谓刚体,就是指在受力情况下保持其几何形状和尺寸 不变的物体,亦即受力后物体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 不变的物体。显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了的模型,实际上并 不存在这样的物体。这种抽象简化的方法,虽然在研究许多 问题时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许可的,但它是有条件的。值得 庆幸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物体变形都很小,将它们忽略不 计,对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实际建筑中构件的变形通常是 非常微小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例如一根梁, 当其受力弯曲时,由于变形微小,支点之间距离(跨度)的 变化量也很小,从而在求支座约束力时可按跨度不变的情况 来考虑。
二、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要处理好构件所受的荷载与构件本身的承载能 力之间的这个基本矛盾,就必须保证设计的构件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建筑力学就是研 究多种类型构件(或构件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问题的科学。 各种不同的受力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相应就 有不同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构 成了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结构、构件:
在建筑物中承受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 作用的部分或体系称为结构。组成结构的 每一个部件称为构件。
• 结构分类
• 1 按组成结构结构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分类: 杆件结构(即长度远大于截面尺寸的构件) 如梁 柱等 杆件结构依照空间特征分类: 平面杆件结构:凡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在一平面内 空间杆件结构 薄壁结构(长度和宽度远大于厚度的构件) 如薄板 薄壳 实体结构 (长宽高接近的结构)如挡土墙 堤坝等
图1-6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物体 称为二力体,如图1-7所示。机械及建 筑结构中的二力体常常统称为二力构 件,它们的受力特点是:两个力的方 向必在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上。如果 二力构件是一根直杆,则称为二力杆 ,或称为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