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编号:班级姓名小组学号等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二、重难点

重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照相机、投影仪以及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三、学习活动

【任务一】知识回顾

1、有一个焦距是15厘米的凸透镜,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______________。想用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

2、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是()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任务二】进行新课

1、照相机

主要结构:镜头、暗箱、底片、快门、光圈

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照相机的底片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

补充内容:控制进入镜头的通光亮通常靠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可以控制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量,快门速度可以控制光进入镜头的时间。

学生思考:照相机在底片上形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影仪

主要结构:镜头、螺纹透镜、平面镜、玻璃板、灯泡

演示实验: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

学生思考:投影仪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

投影仪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屏幕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螺纹透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仪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大镜(放大镜实际就是一个凸透镜)

学生思考:同学们大多使用过放大镜,那放大镜形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

放大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

2、使用幻灯机时要使屏幕上的字更大一些,应该如何操作()

A.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近一些,同时幻灯机离屏幕也近一些

B.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远一些,同时幻灯机离屏幕也近一些

C.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远一些,同时幻灯机离屏幕也远一些

D.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近一些,同时幻灯机离屏幕也远一些

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4、图1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

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图1

(1)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2)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像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成像仪器像的特点原理(u和v与焦距的关系)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________。

(3)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若使像再大些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