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基于开发实践的历史商业街区活力提升策略——以昆明老街文明街区为例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案例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案例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案例研究引言: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更新规划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策略和实践。

一、案例一:北京胡同保护与更新规划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胡同是北京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胡同面临着被拆除和改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胡同的独特魅力,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胡同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风貌,恢复胡同的原貌,并将其作为文化街区进行开发。

通过保护和更新规划,北京的胡同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二、案例二:巴黎蒙马特地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巴黎蒙马特地区是法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该地区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流失的问题。

为了保护蒙马特地区的独特性,巴黎市政府制定了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的原始风貌,限制商业化开发,并鼓励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入驻。

通过规划的实施,蒙马特地区得以保留其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历史韵味。

三、案例三:东京浅草寺周边保护与更新规划东京浅草寺是日本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也是东京的重要旅游景点。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浅草寺周边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商业化侵蚀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浅草寺的历史文化,东京市政府制定了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商业街区,限制高层建筑的建设,并鼓励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的发展。

通过规划的实施,浅草寺周边地区得以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四、案例四:伦敦科文特花园保护与更新规划伦敦科文特花园是英国最古老的花园之一,也是伦敦市中心的绿地宝藏。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科文特花园面临着被商业化开发和城市化侵蚀的威胁。

市场需求下的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遗韵传承研究 储帅

市场需求下的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遗韵传承研究 储帅

市场需求下的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遗韵传承研究储帅摘要:历史街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下已经遭到了大量的破坏,在市中心的老街区更不多见,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老昆明”最后的记忆。

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做到既传承了其原有的遗韵精髓,也发展了商业,是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开发商的问题。

本文以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政府、市场需求入手,对其文态、形态、生态和业态进行探讨,以达到将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有机融合。

关键词:市场需求;遗韵传承;文明街;历史街区一、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遭到拆除破坏,很多城市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但多是拆除重建。

昆明城也不例外,历史街区一个接一个被拆除重建,尤其中心城区,就只剩下文明街片区。

单从钱王街来看,只是一条商业街,没有文化、没有特色,不仅破坏了历史街区原有的韵味,也吸引不了顾客,老昆明人不买账,年轻人更不买账。

如何传承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遗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一)历史沿革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活史书,以历史建筑为载体,向人们陈述着一个城市历史的厚重。

昆明市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昆明城内仅存的老街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上溯到大理国时代,文明街片区就已经存在了,后经元、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建立的今天,饱含了900多年的历史沧桑,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在现昆明市盘龙区景星街以北,正义路以西,五一路以东,华山南路以南大约占地21公顷的区域。

现在我们所看到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格局是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83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衙,以及随后重建文庙(公元1690年)而逐步形成的。

至此200多年文明街片区骨架没有太大变化[1]。

(二)商业价值分析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紧临南屏街、正义路中心商业片区,目前景星街、光华街富有商业活力,其他街道正进行商业改造。

历史文化资源视角下的老城街道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春东西主轴线为例

历史文化资源视角下的老城街道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春东西主轴线为例

城建规划 Urban Planning历史文化资源视角下的老城街道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春东西主轴线为例文/周晔、马靖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摘要】老城街道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是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抓手。

在存量时代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提升物质空间和更要关注城市人文内涵。

历史文化资源视角下的老城街道更新可以激活片区活力,塑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

长春东西主轴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通过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提出街道更新策略。

【关键词】老城街道;更新策略【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9.035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存量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代城市建设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过去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使我国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城市的传统文化习俗和城市文化形象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差异性逐渐降低,空间特色逐渐式微,城市文化面临特色危机。

由此人们认识到,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优化,同时应保护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具有新时代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

1、老城街道更新老城区作为城市的发源地,是城市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展现特色与活力的集中区域。

在老城的空间构成中,街道是城市生活的经脉,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

随着城市建设价值观的扭转,全国各地大量实践的积累,各大城市陆续编制街道设计导则,街道更新模式由以往的“大拆大建”、“穿衣戴帽”类环境整治,转变为关注人的生活及交往方式、关注城市文化资源的战略性和综合利用、关注街道作为线性连接功能对城市文化资源的系统性和整体型构建。

因此,老城街道更新实施工作也应从城市整体文化资源视角来开展,以此来塑造城市的特色。

2、历史文化资源视角下的老城街道更新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城市特色生长的泥土,具有稀缺性、独特性等特点。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不仅需要保留和传承,其背后的社会性功能可以作为片区复兴的激活要素,实现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摘要:保护具有城市特色的历史街区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显得异常的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所拥有的文化价值,同时还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印记。

总结当前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模式,在宏观上提出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策略,为文明街历史街区的复兴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历史街区更新保护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advancing modernization today, protecting historical district 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is very important,not only because of the culture value,but alsoit has a city’s history.Summary of the current historical district renovation and protection mode whatever home and aboard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bout WenMingjie historical district renovation and protection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vival of WenMingjie historical district.Keywords:Historic districtupdateprotect一.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是在特定时间、空间背景下形成的,主要由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城市环境要素三类组成。

由于每个城市经历的时期不同、外部环境各异,也形成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构成城市的要素也各不一样,在各类型要素之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要素即为城市特色。

以前由于交通欠发达,信息闭塞,各处形成不同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对,因此,出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之间也因此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审美情趣逐渐趋同,城市空间和建筑形式逐渐趋同,导致构成城市特色的一些因素也逐渐趋同,城市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景观设计应用研究——有形的空间,隐形的设计

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景观设计应用研究——有形的空间,隐形的设计

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景观设计应用研究——有形的空间,隐形的设计发布时间:2021-06-18T11:24:31.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后学兵[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景观设计,通过对项目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反复考证,求真求实,同时结合相关项目案例研究,并在设计中不断修正设计,力求自然而然,不喧宾夺主,不过度设计,此外还不断打磨细节,做到设计隐于细节的效果,项目设计过程中适度留白的做法,也为历史街区未来发展预留更多可能,最终的实际呈现达到了设计目的,景观与历史街区风貌整体协调,自然有序。

上海泛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结合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景观设计,通过对项目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反复考证,求真求实,同时结合相关项目案例研究,并在设计中不断修正设计,力求自然而然,不喧宾夺主,不过度设计,此外还不断打磨细节,做到设计隐于细节的效果,项目设计过程中适度留白的做法,也为历史街区未来发展预留更多可能,最终的实际呈现达到了设计目的,景观与历史街区风貌整体协调,自然有序。

关键词:景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昆明文明街 1 引言《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2020)》于2014年底得到批准,规划新划定三片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文明街历史街区为其中之一,历史街区除了建筑修缮等工作之外,其街区内的景观风貌,作为历史环境要素,也需要整治和提升,从而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

2 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项目概况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指现昆明市五华区北至华山南路、人民中路,南至景星街,西至云瑞西路、五一路、华山西路,东至正义路,面积为22.66公顷。

【1】街片内共有6条主街道,15条巷道。

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昆明城内仅存的老街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本次景观设计主要范围主要是“三街一园”及串联的巷道(见图1),“三街”是指甬道街、文明街、文庙直街,“一园”是指云瑞公园。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赵滇豫【内容摘要】自城市产生以来,街道形态及其模式一直都是影响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因素。

城市的街道模式往往赋予城市独特的空间特征。

我国城市类型非常丰富,城市拥有自身的街区文脉,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城市街道模式趋同、混乱,城市空间乏味、雷同,全国多数城市缺乏自身特点,丧失地方文化与特色。

尤其近年来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对城市街道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不再局限于娱乐、休闲、购物等功能,过分现代化与完全散失民俗风情文化的建筑与街道设计使人们感觉厌烦、对生活过的城市不再有亲切感,人们想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根源,一种历史文脉。

【关键词】城市街道;商业街道;历史文脉。

引言自城市产生以来,街道就随着城市的发展一起发生着改变,街道中包含了商业经济也包含了历史文脉,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飞速提升,城市的发展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一幢幢高高耸立起的大楼与不断兴建的居民住宅区,这从里到外无疑都体现着一个“拆”字,当楼建得多了,路变得宽了,建筑变得越来越几何化时,生活在此空间的人却变得越来越烦躁,觉得城市生活是如此的乏味,再也没有了对城市的亲切感,纷纷赶着休假往外跑,去寻找一份清净,一份回归,一份自然,其实,人们也就是在寻找一种“根源”。

现代的城市发展就如机器一样在运作着,超理性的规划与建设,缺乏人情味,慢慢的,城市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在完全被现代化所吞噬的空间中失去了历史人文、特点与文化特色。

当然,城市除了包容居住者还有许多的功能,我们无法单一用行政官员负责制和图纸式所谓理性规划方式来很好的解决城市问题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感性与热情的方式来看看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心怀一种人文心态来观察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感情色彩,而道路的发展不仅仅只作为城市交通的关键,更多的则是城市的窗口与形象,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道包含了商业经济也包含了不可抛弃的历史文脉,而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街道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而是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精神,一种根源及一种历史文脉。

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影响力,打造泛亚文化名城

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影响力,打造泛亚文化名城

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影响力,打造泛亚文化名城熊晶;宋建峰【摘要】昆明是云南省会城市、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全新历史使命和发展责任.因此,昆明应充分依托国家战略的东风和多元文化汇聚地的渊源优势,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积极锻造昆明文化精神,培育城市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本土文化优势,突出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涵容泛亚各国文化,把昆明建设成为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好客并能担当引领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国际标准重任的泛亚国际文化名城.【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昆明;城市文化;文化精神;文化名城;本土文化;国际城市【作者】熊晶;宋建峰【作者单位】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度的缩影,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牵引力,更是社会进步、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与地区发展的有力保证。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提升了云南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云南在西南乃至全国各省区新的西向贸易通道开辟中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标志着云南桥头堡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云南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省域发展的龙头,在桥头堡建设中如何依托国家战略的东风和多元文化汇聚地的渊源优势,有效承载国家赋予的全新历史使命和发展责任,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中的积极作用,锻造、培育、创新昆明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区域性城市文化影响力,这对于提升昆明城市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东南亚、南亚区域性国际名城,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引言:历史街区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为了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的关系,许多城市采取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方式,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持生机。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与评价,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一章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背景与意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是以保护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为目标,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使历史街区在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保护历史街区不仅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第二章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2.1 云南历史街区的概况云南作为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之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街区资源。

本节主要概述云南的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和特点。

2.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的政策与规划在保护历史街区方面,云南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包括保护法规、规划纲要等,以保护和修复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困境与挑战虽然云南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如城市扩张对历史街区的压力、新旧建筑的碰撞等。

第三章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施状况3.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主要策略包括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改善交通条件、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等。

3.2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成功案例分析通过对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章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评价与展望4.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优势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优势体现在文化传承、城市形象、旅游发展等方面,这些优势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横向流线——铺铺临街
如图 5 所示,横向商业流线主要形成了点-线、点-面、线-
面的流线布局特征。
点:在街道转角、出入口部位,都会进驻最具人气和品牌
号召力的店铺,从而拉动人流进入商场内部,形成商业流线的
交通节点;在商业流线各处形成多个商业集聚点。
点-线:在商业聚集度高的街巷中以多个商业聚集点形成线
【关键词】开发实践;历史商业街区;商业活力
1.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作为城市名片并带动城市经 济发展的历史商业街区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但原有的市井小巷逐渐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 人们习惯的街边买卖也逐渐被搬迁到超级商场之中,能够引起市民共鸣的精神场所也在街区 更新与改造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笔直的、单调的、毫无趣味的现代商业街道,浓厚 的商业开发造就了无数地产大亨,而在此生活或消费人群的基本需求却被视而不见,人们除 了被引导消费就再无价值,这是与人们自组织的社会行为属性相违背的,怎样塑造一个真正 有场所感、有趣味、有活力的街区是现代历史商业街区更新与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1.2院落店肆空间
古代文明街片区商业街的院落主要由云南一颗印式的院落空间组成。根据现状调研发 现,由于政府对文明街片区的商业开发与改造,现代大型商场的内部开敞商业空间已经成为 现代商业建筑空间的主要趋势。而大型商业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空间对比(如钱王街)将 古代的室外空间转变成了灵活丰富的“现代院落空间”,这也是文明街片区现代传统商业街 区空间的转变趋势。另外,传统的商住混合模式的院落空间,如“前铺后居”、“下铺上居” 而今也逐渐被纯商业建筑空间所取代,如图 3。
3.4.2重要街巷
对文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光华街、景星街、东卷洞巷、西卷洞巷、大银柜巷、小 银柜巷、海天阁巷、郭家巷、曙光巷、幸福巷、吉祥巷、直道巷、文庙东巷、通城巷、宏昌 巷等街巷位置、名称等予以保留,同时还增加了一条正钱王街(民俗文化街),并通过对街道 宽度(L)与沿街两侧建筑高度(H)比例控制(L/H≤1)、沿街建筑立面营造以及民俗文化 活动建设,成功打造成为文明街区最可逛的、最时尚、最具活力的步行老街商业街巷。
精神场所是被赋予文化或者历史内涵的实质空间,它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外在的环境
的形状、尺度、色彩等具体事物,另一个是内在的反映人类生活的实体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
文明街区改造过程中对于精神场所的保留为街区认同感、辨识度与商业活力的提升提供
了优越的条件,其保留与重构的精神场所主要有重要轴线、重要界线、重要节点以及标志建
就人群分布特征而言,文明街区的人流分布具有时段性和地段性两种特征。位于城市中
心区的历史街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区,其独特之处是受到城市中心区活动的不断入侵。这种
入侵使文明街区的内部物质空间不断分化,形成物质空间的异质性。文明历史街区中有商业
价值的地方,包括沿街面一层空间,人流集中的交通线一侧,及街道拐角视线集中的地方全
道街建成,以经营花卉、鸟虫或是古玩、木雕玉器、陶瓷器、
牙石根雕、铜制品、蜡染及扎染、挑花刺绣、民族首饰等昆明
地区的传统产品为主,商业气氛十分浓厚,从此拉开了文明街
区作为昆明主城历史商业街区的序幕。由于文明街区属于昆明
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域,政府将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
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部分,之后的近三十年间,此街区不断进
期工程——正义坊正式开街,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改造后的昆明老街以历史文化为载体,
以休闲商业为核心,既融传统文化特色,又展现时尚魅力的城市形象大舞台,也是如今昆明
主城区最活跃的历史商业街区。
2.2 商业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伴随着昆明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
化名城的发展脚步,昆明主城区唯一的花鸟市场在文明街区甬
都成为了商业用地,与此同时,街区内还吸引了大量的从商者,人流量十分大。人流量的时
段性主要表现在节假日和非节假日,通过现场调查我们发现,节假日的人流量是非节假日人
流量的数倍,其次在一天之中来比较,下午和晚上的人流量较大,上午要相对少一些,这些
特征的出现都和片区内的业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3.4 精神场所保护与重构来自状的商业聚集带。如图有以正义西街和市府东街为核心的两条 商业聚集带。
图 5 横向商业流线分析图
点-面:商业聚集度高的多个商业聚集点形成面状的商业聚集区,如图中西边市府东街
与景星街交汇区。
线-面:多个商业聚集度高的街巷形成面状的商业聚集区,如图中东边正义西街、钱王
街以及其中的内廊型步行街共同构成商业聚集区。
5
餐饮 服饰 休闲娱乐 花鸟 市井文化 淘宝购物
表 2 不同人群对商业项目设置意见统计表
消费者
商家
11.90%
11.10%
11.10%
6.70%
17.80%
8.90%
27.40%
22.20%
18.50%
35.50%
13.30%
15.60%
居民 7.40% 3.70% 15.60% 25.90% 37.00% 10.40%
6
筑等。
3.4.1重要轴线
由于文明街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城区内的核心历史街区,街区的更新改造实 质在于传承历史文脉并打造适应现代需求的有活力的街区。文明街区更新改造的最可贵之处 在于保留了两条传统轴线:
(1)文明—文庙直街—文明街传统轴线 (2)胜利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云瑞公园—甬道传统轴线 这两条轴线承载着昆明自建拓东城以来的核心发展文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遗存。
现在街区的商业项目集购、吃、玩、住、游为一体,街区丰富的业态业种,囊括了购物、
休闲、娱乐、餐饮、旅游、观 10
9
光、文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8
7
改造后的正义西街与钱王
6 5
4
街主要分布现代商业项目,集购 3
2
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为 1
0
一体;还未改造的街区如景星街、正义西街
钱王街
文明街
景星街
光华街
3
3.1.3节点空间
与古代文明街片区相比,现代的文明街片区商业设计手法多样,入口空间往往具有独特 的街区文化品质,其中各构成元素尺度亲切、比例协调、材料运用得体,使前来购物观光的 游客或市民都能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以及文化认同感。如改造后的文明西街与新建的 钱王街,不仅通过建筑设计使入口空间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而且结合街区功能和地下商业开 发,通过设置牌坊、地下入口等,增强入口空间的导向作用,如图 4。
六条街道,如图 1。
2
表 1 现状商业项目分布一览表
注:☆☆☆为该商业项目分布最多;☆☆为该商业项目分布一般;☆为该商业项目分布 较少的;空白格为无该商业项目分布。
3.活力提升策略
3.1 空间形态细分
根据对文明街区实施过程的跟踪和现状的详细调研,笔者认为文明街商业街区通过对空 间形态的细分造就了多样有趣的休憩、观赏、交流与商业消费的空间,主要体现在街巷空间、 院落店肆空间和节点空间三个方面:
人记忆与梦想,也是延续昆明百年商脉的“昆明老街’。
然而,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文明街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差、功
能滞后、交通混乱而致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其商业功能、商业品质和商业服务设施无法满足
现代人们的需求。如今的文明街区商业分布零散、多为低端商业。因此,昆明市政府对文明
街区进行了更新与改造,对其进行规划革新,规范管理。2009 年 11 月 7 日昆明老街项目一
史文化为载体,形成了以休闲商业为核心,既融传统文化特色,又展现时尚魅力的城市形象
大舞台,成为如今昆明主城区最活跃的历史商业街区。现在的文明街区,东到正义路,南至
景星街,西到五一路(福照街),北到文庙横街区域,其中以商业功能为主的街道主要有正义
西街、钱王街(民俗文化街)、文明街、文庙直街、甬道街、市府东街、光华街、景星街等
基于开发实践的历史商业街区活力提升策略
——以昆明老街文明街区为例
邴国涛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中心的历史商业街区逐渐作为城市名片带动着城市活力
的不断提升,其空间和业态也在不断扩张和变化。同时,历史商业街区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不仅仅是 作为一种普通聚集形态下的街道存在,更多的是通过特有的商业项目及流线设置以及精神场所的塑造 将人们在这里进行的购物、休憩、交谈、观赏等各种自组织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具活力 的商业街区。本文以昆明老街文明街区为例,通过分析街区自更新改造至今的开发实践过程中空间形 态(街巷空间、院落店肆空间、节点空间)、商业流线、活力点、精神场所与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个性特 征以及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的商业活力体现,总结了在文明街区开发实践过程中如何激发历史商业街区 活力的重要经验,提出了建立在良好开发实践研究基础上的以保护历史商业街区原真性为本的商业活 力提升策略。
其中对消费者而言,喜欢花鸟的人最多,占 27.4%,其次为这里的市井文化,占 18.5%, 17.8%的人较喜欢休闲娱乐项目,淘宝购物、餐饮、服饰分别占到 13.3%、11.9%、11.1%; 对商家而言,觉得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项目为市井文化,占 35.5%,其次为花鸟和淘宝购物, 分别占 22.2%和 15.6%,餐饮、休闲娱乐、服饰分别占到 11.1%、8.9%、6.7%;对居民而言, 最喜欢的是这里的市井文化,占 37%,其次为花鸟和休闲娱乐,分别占 25.9%和 15.6%,淘 宝购物、餐饮、服饰分别占到 10.4%、7.4%、3.7%,见表 2。
文庙直街
甬道街
市府东街
光华街、市府东街为一层传统 民居,主要以传统商业项目为
时尚精品购物 休闲娱乐
传统风情购物 旅游观光
现代餐饮 特色风情文化
传统餐饮
图 8 商业项目分布柱状图
主;正在改造的街区如文明街、甬道街、文庙直街由于施工缘故,现状商业项目较少,但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