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田虎、王庆、方腊三寇的实力比较

深入分析田虎、王庆、方腊三寇的实力比较
深入分析田虎、王庆、方腊三寇的实力比较

【水浒】深入分析田虎、王庆、方腊三寇的实力比较

一、先说一下方腊

1、江南多河流,山川地势险要

首先,先小谈一下方腊比起田、王二寇所占据了非常有优势的地利,就像梁山有水泊一样,可想王庆,特别是田虎所在的,完全没有有利的地势,全是空旷的平原。方腊有多处险峻作后盾,(比如淹死的,在山谷险峻处中伏死的,以至更出奇的被毒蛇咬死的)以至于才能设计出这么多的陷阱让梁山好汉惨死。

2、连征一国两寇,在体力上,心理上以至纪律性出现了问题

其次,梁山连打了两大寇虽然要立功劳,但在体力上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可以看到,征方腊后,病死的将就有10余员,特别是主要作战的天星主力就死了5员之多。这里可以看出,连续的持久作战已经让这些好汉们疲惫不堪,所以此会出现征后劳累过度以至病死人数几乎达到全部人数的5分之一。而征方腊时,在小部队作战方面,已经呈现出有组织无纪律性的团队了。董平、清的死(不听将领) 鲍旭的死(酒后大醉作战)。已经完全的体现出了长期作战使将士们出现心理浮躁,以至于有组织无纪律的危险作战。不光是他们三个,梁山还有不少人是因为这种情况丧命的。

3、缺兵少将的低士气作战

然后,说一下征方腊时缺兵少将的关系。其他人且不说,只说作用较大的公一清、安道全二人。

首先、公胜的厉害看过水浒的都知道。他的法术在战场上能发挥奇兵的作用。所谓无所不能,无所不克。下面来看一下宋江在对田虎、王庆时公胜的作用。

(1)对抗田虎,乔道清法术厉害,连擒鲁智深、武松等数人,宋江险些被擒(这一战是宋江平寇中最狼狈的一战)樊瑞亦不能抵挡,只有公一清可擒此人。换句话来说,如果宋江打田虎时没有公胜在,宋江必会失败!

(2)对抗王庆,先是寇威毒火厉害,烧死卞祥,卢俊义亦险些被害(这一战是卢俊义平寇中最狼狈的一战),而后乔道清下水治服了寇威。乔道清是被公胜擒来的,且攻方腊时也同样缺少此人。其二,金剑先生助,借动法术,卢俊义亦不能抵挡。也是公胜降伏的。可以说如果宋江打王庆时也没有公胜在,宋江同样也必会失败!

而在打方腊时公胜不在,可以说方腊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有此人,我想将会轻松很多。

其次是安道全,徐宁中毒箭后宋江的一句话就体现出了安道全在的好处。不光是徐宁一人,比如丁得也有可能有安道全在可以治好蛇毒,以及那梁山病死的10人。如果前面作战时也没有安道全,且不说清是不是在打大辽时就已经被射死,途中病伤致死的人也未尝不会出现。

而在打方腊时安道全同样不在,可以说方腊又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有此人,我想可能会少死伤很多人。

然后,再说一下征王庆时的生力军,乔道清、安等人。都是田虎军中最优秀的几员猛将,与其说是技不如王庆的部下,到不如说他们是替梁山的人死。其中乔道清破寇威,安斩杜X,卞祥斩酆泰。都是田虎部将发挥极大作用的地方,征方腊时,同样没有他们的帮助。

最后,要说一下人员的缺阵已经影响到了主帅的心情,以致全军时期的低落。乃至宋江

几次的闷闷不乐,这也是征方腊时出征不利的客观原因之一。

4、对抗俘虏的不同导致下场

最后,简短说一下三寇对待俘虏的不同。郝斯文的死大家都清楚,是被擒后碎剐而死,死法让人不禁胆寒。而田虎,王庆就没擒过梁山将领么?不然,擒得更多,但结果却都活着。征田虎时乔道清一人擒得梁山多少猛将?如果像方腊一样杀掉?后果不堪设想…王庆部下也曾擒获萧让等人,只不过也没有立即杀死。攻田虎时乔道清的一句话:田虎这里生擒将领比杀死将领赏赐的多。就证明了这个道理。换句话来说,如果田、王二寇对待俘虏也像方腊那样果决,恐怕这108将早就要先忘好几个了,那里轮得到方腊来杀。包括顺的残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攻田虎、王庆时没有死人,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杀人。

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想说方腊之所以能杀死梁山这么多人客观因素是很多的。至于说之方是三大寇中唯一一个有底子称帝的,他在小溪里看见他自己穿龙服,说明他有天子气。全是表面现象,没有实际意义,就像都称赞高俅相扑天下第一一样,表面功夫。再说,称帝就一定最强么?四寇中宋江是唯一在自己身上没有封这个称那个的,却连破了三个有封这个称那个。再看三国,袁术是当时唯一称帝的,却在当时被连一座城池都没有的备所破致死。这么多例子已经完全能说明问题了。

像罗真人和老鲁师傅这样的高人,都劝告过宋江等要在征完王庆时适可而止.主要也是之连续作战破敌,多般劳累。最好适可而止了,却未必是指方腊比田、王二寇能强出多少去。

二、再来谈一下田虎王庆之比

方腊要说的基本就这些,至于田虎、王庆之比嘛,见兄所说王庆麾下酆泰、縻胜、袁朗、寇威把田虎手下的猛将唐斌、卞祥、山士奇等杀了个精光。却之字不提乔道清破寇威,安斩杜X,卞祥斩酆泰,山士奇刺卫鹤等等之事,是否欠缺公平乎?所谓你能杀我一将,我亦能损你一双。但终究是田虎部将及水泊将士联手破了王庆,梁山随展功劳,也不可抹杀田虎众将的功绩。所以破王庆也有田虎部将的帮助,终究王庆是最终败于梁山,也间接输给田虎部将。

再来谈一下乔道清、安、卞祥、马灵、邬梨、琼英、唐斌这几个。我想说的是,就这几个人,王庆、方腊就根本比上!

1、军师的法术

乔道清的法术是三寇中最强的,这点是无疑的。王庆的寇威被乔道清所破,而方腊的包道乙、彪等被立连樊瑞都比不过,而樊瑞却被乔道清轻松击败。在战场上施起法术来,无疑王庆、方腊都要吃亏。

另外,马灵此人不可不提,他的金砖术和神行术都是水浒中最强的,金砖术砸得敌人无处能逃,敢问除了公胜和乔道清还有谁能破?另外神行术更神奇,比戴宗还要快出不少。题外话,记得看前面搭救宋江时,信出了问题,要追戴宗回来。吴用说戴宗做起神行法来,谁人追得上他?后面就可以看到,马灵可以。所以比起军师的法术来,田虎无疑是三寇中最强的。

2、武将的武艺

田虎军中最强的二将安、卞祥。是被我认为是初梁山卢俊义外最具实力的武将之一。我认为除梁山外五名最强虎将单看武艺有曾头市的史文恭、大辽的阿里奇、田虎的安、卞祥,以及王庆的杜X(不考虑用法催动武器的助)其中田虎部队就独占两人,安自不必说,被卢俊义如此夸奖之人,又联合卢俊义杀了跟卢俊义交手还能枪法神出鬼没的杜X,斩了王庆多员猛将,实力不必多说。

卞祥力敌史进、花荣二人。而在林冲——山士奇之奇幻单条线上卞祥更是初尽了风头。除了王庆的杜X外,不管是王庆的酆泰、縻胜、袁朗、柳元,还是方腊的石宝、邓元觉、方杰、王寅,比其次二人的武艺都要次一些。其他还有让林冲赞不绝口的山士奇,还是被乔道清夸其勇猛力敌縻胜等二人才死的唐斌,也都有不弱的实力。琼英的石子更是水浒中除了清仅有的。所以,比起武将的武艺来,田虎也要更胜一筹。

最后,我想说一下大家一定认为梁山剿寇的顺序是田虎——王庆——方腊,但这并不能证明首先剿的一定是最弱的。就像三国里操先灭的吕布、袁绍。后灭的马腾、遂、鲁,但吕布、袁绍的实力明显强于马腾、遂、鲁。就如我在说方腊时提到的体力问题,也许梁山平寇就像一场车轮单挑一样。例如卢俊义先和关胜、林冲各交手100回合,你认为还能轻易打败以逸待劳的明么?同样这个道理。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田虎〉王庆〉方腊。

一、方腊:

1、方腊军的地势占优势不否定,可也不代表田虎、王庆的地盘上没险要。田虎有壶关、五龙山、白谷岭,王庆有纪山、山南州城等。特别是王庆,兵败元气大伤之后,居然还想到“江东虽小,足以为王”的念头,由此可见二寇也占有相当厉害的地势优势。

2、许多将员病倒无法战斗大都是因为水土不服,可以从书中看出,梁山军的大多数好汉都是生在长在北方的人,这跟操南下江东,被周愉用火计打败后,大多数又感染上瘟疫的例子是一样的。士兵出现不听从命令就擅自行动的方面撇开不说,说一下士兵为何浮躁。士兵之所以出现心理浮躁,是因为在前面因为死掉的兄弟太多了,对他们造成的打击很大。

3、全军的低士气战斗。这个无可厚非是伤亡惨重主要原因。

4、对待俘虏的态度。我认为方腊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的:不管你说什么,抓到后第一时间杀掉。而田、王二寇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的:先礼后兵,抓到你后,先用种种诱惑引诱你,如果你不接受诱惑,再将你杀掉。为什么得出田、王二寇的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子呢,引用的是乔道清抓到武松、老鲁等将领后,和縻胜抓到萧让、金大坚等人后,是先用各种诱惑引诱他们投降,先不杀掉他们。至于他们知道梁山将领不愿投降后为什么不马上杀掉他们的缘故,我想是因为来不及或是心有不甘吧。

高人们劝他们停手未必是指方腊军很强,而是指他们征战过多,听该休息一下。我有一个证据能证明罗真人和老鲁师傅等他们真正的忧虑:伪朝官蒲文英曾说过“南房将星,皆是无光,宋江等将星,尚有一半明朗者”,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如果要征方腊,梁山军会有一半以上的将领会死去。恐怕罗真人和老鲁师傅就是看出这点,才不让宋江的将征方腊。

马灵若是只砸了几十人,那是不重要;可他砸烂了数万人的军阵,那就非同小可了。且看辽国十一星二十八宿将,除了兀颜统军外,剩下的未必有八彪水平(水星主将曲律出清被朱仝活捉),可当他们结成浑天阵时,五虎八彪齐上阵都得三次失败。这说明严明的万人军阵比一个武松那样的猛将有价值得多。即使卢俊义也不过能杀散千余辽兵;武松能抵过万人结成的六花阵?所以马灵破万人阵绝对比包乙道杀一两个人有效率。而且注意,乔道青、马灵也是积极求战,主动向非法术系进攻的。所以光凭这两人,足以奠定田虎在三寇中的首席地位。

再说将领武艺。石宝的武功水平我已经说了,刀法五虎中下游,全靠暗器杀一流猛将。所以还是五虎水平。邓元觉、王寅也是五虎级。

田虎部下,安与卢俊义前后各战50合,虽然卢有收降之意,略有放水,但也是有超五虎水平的,与阿里奇一样,介于卢俊义与五虎之间;卞祥先与花荣史进三十合不分胜负,后秒杀醴泰,超五虎的实力是肯定的,被卢俊义捉是因为已经兵败,他和卢之间未必有过公平单挑,类似于史文恭逃跑时慌不择路被卢一招放倒。琼英用暗器击败林冲,按你的观点,也是机智型。

王庆部下,数得出的五虎级就有纪山军五虎、糜胜、醴泰;杜坣的不稳定是在被夹攻的情况下才体现的。公平单挑时他就是卢俊义水平。若让邓元觉、厉天润分别与杜坣公平单挑,邓、厉天未必能走三十合。

最后说将帅的智谋。石宝使暗器、躲门角根本就是小聪明,用现在的话叫单兵战术技巧,这种小聪明当排长还凑合,当四大元帅就远远不够了,即使在单挑时占点小便宜,也终将输掉整个战争。

将帅做的首先是排兵布阵。吴用、朱武能部九宫八卦阵,朱武还善破阵;辽国有兀颜布浑天阵,人间无人能破;王庆部下有六花阵;连呼延灼都能弄个连环马阵。用以上阵势与敌正面相合,再寻找敌方漏洞以奇制胜,如糜胜曾两次绕道攻击宋军后方和粮草队,杜坣在己方腹地受威胁时增援西京,威胁宋朝核心地区。如果不是宿太尉在朝廷力争维持既定策略,如果不是有田虎降军帮助,宋江估计只能回师汴京镇守,杜坣的围救的计谋就成功了。这才是元帅应有的大智慧。

再看方腊,有什么主动的战略出击?空有40万对6万的兵力优势以及天时地利,却只会严防死守,基本是宋江分兵打哪里,方腊就调兵救哪里,战略上完全是被动地被宋军牵着走。石宝先守,再守乌龙岭,在战略上从头到尾都是被动防守的缩头龟,与糜胜、杜坣根本没得比。这里的出击,不是打开城门冲出去与鲁智深逵的精锐部队杀个痛快,也不是占徐宁郝斯文巡逻分队的便宜,而是避实击虚,主动攻击由招讨镇守的后方,必要时甚至可以收复、闰州,断掉宋军粮草,把整幅地图搞得犬牙交错,再凭借兵力、地利优势将宋、卢两军隔离包围。但石宝没做,整个方腊统帅部没做,还是被动地救援正在被宋军进攻的城池。

综上,我认为后期四强中实力为:田虎(超级法师)>辽国(浑天军阵)>王庆(战略计谋)>方腊(地利优势)

如不计法术,则:辽国>王庆>田虎>方腊

《水浒传》之梁山军与方腊军猛将实力大比拼

南征方腊是梁山好汉们的悲剧,将领伤亡过半,读者无不痛心。要知道此前宋江北上抗辽、收复田虎和淮西王庆都没有损失哪怕一员好汉(平息王庆时都是田虎的降将做了替死鬼)。由此可见,在那北宋摇摇欲坠的时代,方腊军是几股反叛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一股,以梁山为班底的宋军虽然平定了方腊,但几乎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本人对两军的实力做一大致的评判,虽然多数没有直接的交锋记录,但要真的对阵起来绝对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一、梁山副头领卢俊义VS南国尚书王寅

卢员外的威名早已是名震天下,活捉史文恭是初出茅庐第一功,酣战四大番将挑落一人几乎是无人可以做到,义释最猛的两员大将安和卞祥令对手折服,无须多说,卢员外就是马

上第一人,在梁山,卢俊义的武艺就是一览众山小。

王尚书的对敌记录没有卢员外那么多,但是计杀单廷珪和定国、秒杀云和石勇已经证明了王尚书文武全才,力敌立、黄信、邹渊和邹润是水浒中又一场以一敌四的战役,若非林教头赶到乱枪杀死王尚书,谁都不知道四将中是否会有人复制四番将大战卢俊义的悲剧。

由此可见,宋军中的卢俊义和方腊军中的王寅是各自军中的王牌,他们没有直接交手真是一大憾事

二、马军五虎将VS四大元帅、皇侄方杰

五虎将南征方腊之前立功斩将无数,关胜、林冲、明、呼延灼、董平个个万人敌,原均为朝廷命官,且实力均衡,力量和技术兼备,长短兵器兼而有之。不过,方腊军中的四大元帅也不白给,石宝、邓元觉、厉天闰、司行方真乃是名副其实,石宝是梁山好汉的第一噩梦,刀法不逊于关胜,还有流星锤护体,综合实力已然驾临五虎之上,总计杀死五员水浒将佐就是明证。宝光如来邓元觉大战花和尚鲁智深并逼得武松出手,着实骇然。厉天闰速杀周通、步胜伤未痊愈的董平让好汉们切齿。司行方一对一斩落雷横是实力的真实体现。皇侄方杰大战明不落下风,并在暗器的帮助下杀死霹雳火令宋军魂飞魄散,大战关胜和花荣的联手虽处下风,但没有失败的前兆,年纪轻轻有如此实力绝对恐怖。

五虎将直接或间接死于四大元帅和皇侄手下的就是董平和明,对于宋军来说,折了董平和明绝对伤士气。五虎将自此逐渐凋零,四大元帅和方杰虽然均已阵亡,但是这五人体现出了不亚于梁山五虎将的绝对实力。

三、马军八骠骑VS八飞将

八骠骑的实力接近于五虎,南征前的战功不在五虎之下,他们多数也是朝廷中人,还有富家子弟,在梁山中的地位相当的高,并且还拥有花荣、清这样的多功能型人才。而三大王方貌的手下也有八员骠骑大将,个个武艺精熟。只可惜那场惊心动魄的八对八较量并不是八骠骑与八飞将的直接对话,这其中,花荣、徐宁和朱仝与八飞将中的徐方、邬福、苟正对阵,花荣和徐宁没有胜出,朱仝倒是枪挑苟正,不过梁山军中既有关胜明这样的五虎级别的大将出手,也有黄信、立和郝思文这样的小彪将出马。很难判定八飞将每个人的武艺高低,但是考虑到赟、威和甄诚三十合战平关胜、明和立。大致可以看出八飞将与梁山八骠骑都是各自第二军团的杰出代表。

四、步军十大头领VS江南十二神

他们之间的交手机会少的可怜。鲁智深、武松和逵是梁山步军中战功最为卓著的猛将,唐、雷横、石秀、雄和燕青各自身怀武艺和绝技,解珍解宝翻山越岭屡立奇功。润州的江南十二神武艺较之八飞将明显偏弱,泽、卓万里、和潼、高可立、近仁都是丧命或者被捉于梁山的步军头领,大快人心。可是联想到宋军此时的损兵折将,江南十二神也算是给梁山的好汉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五、马军十六小彪将、步军十七将校VS吕师襄、钱振鹏及军二十四偏将

这部分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二流身手,当然双方各自也有立和钱振鹏这样的领军人物。纵观南征方腊的过程当中,梁山的这33位副将与方腊军中的这26员将佐之间互有胜负,都有损伤。这些人物大多不是主角,但却是各自军团的基石。二流人物之间的战况和相互之间的咬合恰恰是衬托主角的那些不可或缺的绿叶。

六、水军八大头领VS四龙

阮氏三雄自石竭村出道以来就是梁山前期的元老,他们是梁山水军的初期将领。后来,一、二、两童的加盟对梁山水军加以完善。他们很少上阵杀敌,但是水陆并进之时八大水军头领还真有不小的功劳。不过,方腊手下的四龙一度让阮家兄弟断肠,小二丧命、孟康被击毙,初次交手,梁山水军败下阵来,可见四龙的水上实力相当了得,要知道,梁山的水军曾经让官军多次落荒而逃。很难说梁山的这次失利是大意所致,不过,这确实是梁山水军为数不多的败绩,四龙着墨虽少,但委实害人不浅哪!

七、吕方、郭盛VS白钦、景德

梁山中军的马军骁将吕方和郭盛都使方天画戟,出战时常成双成对,后期吕方的武艺似乎有所进步,郭盛貌似停滞不前。睦州指挥使白钦和景德虽说万人敌,但在真实的交手中并无过人之处。郭盛和景德是这组交锋中的副将,各自死于非命。吕方曾刺死厉天佑,白钦标枪标死马麟,双方也算扯平了。这组交锋对战局影响不大,但是相互配对还算有趣,吕方和白钦最后的同归于尽给之间的交锋画上了句号。

八、公胜、樊瑞VS包道乙、彪

我知道公先生没有参与南征方腊,但是,入云龙的法术对于梁山至关重要,没有他,梁山在与包天师和魔君的法术较量中处于绝对的下风,王英扈三娘死于彪的幻术,武二郎被包道乙废掉了左臂。若非有乌龙岭的神助、天书的密咒和凌振的火炮,宋江难以抵敌包道乙和魔君的法力。

九、鲁智深VS邓元觉

文中之前提到了他们在各自集团中的地位,不过,两位伪和尚的交锋是书中绝对的奇观。不分胜负的酣战也是南征方腊的一大亮点,武松若是真的出手相助成功,我们就可以在书中欣赏到南北少林式的全才对抗。

十、花荣、清、燕青、应VS庞万春、石宝、雷炯、计稷、杜微

暗器军团大比拼。广和养由基都是神射手,他们在水浒中都有了自己的“传人”,花荣和庞万春。他们没有时间在万军交锋中比试箭法,谁的箭法更高不能妄加定论。不过看看他们射落的对手吧,邓元觉和史进。都是高手,但是都无声无息的败在了神箭将军的手下。庞万春是水浒中唯一可以在箭术上叫板花荣的名将。

清的石子在此前的交锋中所向披靡,南征方腊却少有建树,早早毙命让清没有办法展示更多的技艺。相反石宝的流星锤却让梁山英雄们心痛,石宝的战绩无须多说。

应飞刀杀死伍应星,杜微间接杀死明,飞刀之战互有胜负。

他们九人都是暗器高手,在不经意间可以秒掉敌人的性命,若是真算起来,南征方腊时,梁山命丧暗器的将领远多于对方,这也是南征北战中宋军第一次在暗器的交手中没有占得任何的便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