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养生 PPT
合集下载
《茶叶营养与保健》课件

烘青/烘焙
烘制茶叶,固定茶叶的香气和色 泽。
茶叶的营养成分
1 咖啡碱
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3 多酚类
抗氧化,预防氧化应激引发的疾病。
2 氨基酸
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促进肌肉恢复。
4 维生素
补充营养,维持身体健酚有利于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
2
降压作用
茶叶中的儿茶素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绿茶是不经发酵处理的茶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彩和清新口感;而黑茶经 过发酵处理,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茶叶的正确饮用方法
水温
绿茶适合用80℃的水冲泡,黑茶 适合用100℃的水冲泡。
冲泡时间
绿茶一般冲泡1-2分钟,黑茶冲泡 2-3分钟。
冲泡量
根据个人口感选择合适的茶叶量。
东方茶系的代表,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彩和清新口 感。
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 感。
半发酵茶,独特的鲜花香气和丰富的口感。
以嫩芽制作,色泽尤为鲜亮,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 味。
茶叶的生产过程
采摘
手工采摘嫩叶,保证茶叶的品质。
萎凋
自然凋萎或人工控制萎凋,提高 香气。
发酵/氧化
适度发酵或氧化处理,改变茶叶 的口感。
《茶叶营养与保健》PPT 课件
探索茶叶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了解茶叶的分类、历史和文化,以及茶叶的生 产过程和化学成分。
茶叶介绍
种植环境
茶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
茶树品种
主要的茶树品种及其特点。
叶形特征
茶叶的外观形状和叶片特征。
采摘季节
影响茶叶口感的采摘季节。
茶叶的分类和种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PPT课件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抗虫、高产的茶树新品种,提高茶 叶产量和质量。
生态种植技术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 品质。
茶叶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如冷泡、发酵、制茶工艺等,满足消费者 多样化的需求。
茶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
茶与中医
01
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开发出具有
避免误区
总结词
避免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有助于科学饮茶。
详细描述
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包括用沸水冲泡茶叶、 长期喝浓茶、喝隔夜茶等。这些做法不仅不 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避免这些误区,遵循科学的饮茶 方法,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叶带来的健康益处
。
05
茶的未来发展
新品种与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 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缓解疲劳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缓解疲劳和困倦。
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04
如何科学饮茶
适量饮茶
总结词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则可能引起不适。
正确泡茶方法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茶叶的 保健功效。
详细描述
泡茶时需要注意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等因素。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法,如绿 茶需要用80度左右的水温快速冲泡,而红 茶则需要用90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浸泡。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营养成 分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保健效果。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 展和创新。
生态种植技术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 品质。
茶叶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如冷泡、发酵、制茶工艺等,满足消费者 多样化的需求。
茶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
茶与中医
01
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开发出具有
避免误区
总结词
避免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有助于科学饮茶。
详细描述
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包括用沸水冲泡茶叶、 长期喝浓茶、喝隔夜茶等。这些做法不仅不 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避免这些误区,遵循科学的饮茶 方法,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叶带来的健康益处
。
05
茶的未来发展
新品种与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 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缓解疲劳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缓解疲劳和困倦。
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04
如何科学饮茶
适量饮茶
总结词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则可能引起不适。
正确泡茶方法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茶叶的 保健功效。
详细描述
泡茶时需要注意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等因素。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法,如绿 茶需要用80度左右的水温快速冲泡,而红 茶则需要用90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浸泡。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营养成 分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保健效果。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 展和创新。
茶与养生ppt课件

科学饮茶-除口臭
引起口臭的原因:缺VC;食物残渣腐败;食 物余臭。
除臭原理 茶叶富VC: 200-500毫克/100克。一C 的需要。
茶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含有高分子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
某些疾病患者要控制饮茶
冠心病患者需酌情用茶:茶叶中的生物碱,尤其是咖啡碱和茶碱,都有兴奋 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机能。对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宜少饮茶,饮淡 茶,甚至不饮茶;有早搏或心房纤颤的冠心病人,也不宜多喝茶。但心动过 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的冠心病人,其心率通常在60次/min以内,适当多喝些 茶,甚至喝一些偏浓的茶,可以提高心率。
你最适合喝什么茶?
1.脑力劳动者----茉莉花茶/绿茶。 2. 体力劳动量较大的人----适合喝乌龙茶及红茶。 3. 经常开车,或常受脏空气荼毒的人-----可以多喝绿茶。 4.整天坐着不动,平时也不做运动的人----------绿茶、花茶。 5.烟酒不离手的人----多喝绿茶。 6.食肉多者----喝喝乌龙茶。 7.每次上厕所都觉得是一件苦差事,经常便秘的人----蜂蜜茶. 8.胆固醇过高、血脂数高的人----乌龙茶、黑茶、绿茶 9.每天和计算机〝搏斗〞的现代人----多喝茶
贫血患者要视情饮茶:贫血患者能否饮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缺铁性贫 血,那么,最好不饮茶。
科学饮茶--八忌
忌饮烫茶:对咽喉、食道、胃产生强烈刺激,直至引起病变。 茶汤的温度不宜超过60摄氏度,以25-50摄氏度为最好。
忌饮冷茶:对口腔、咽喉、肠胃产生副作用。饮冷茶,特别是 饮10摄氏度以下的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等不利影响。
薄荷:具有冰凉解毒、刺激食欲、消除 胃胀气、助消化、去除口臭等功效。好 处多多,对肥胖糖尿病等都有好处,当 然还能清新口气了,可以去油腻,薄荷 干的湿的都能用。甘草:可以抑制胆固 醇,还能增强免疫力,抑制炎症,但会 使血压升高,不适合高血压的人。
《养生茶饮讲座》课件

衰老。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够刺激中枢 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
性。Biblioteka 降低血压和血脂茶叶中的一些成分有助于降低 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
助消化
茶叶中的鞣酸等成分有助于促 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
02
养生茶饮的挑选与冲泡
如何挑选养生茶饮
了解茶叶的种类和特性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如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红茶具有暖胃作用,乌龙茶有 助于调节血脂等。在挑选养生茶饮时,应先了解各种茶叶的特性,以便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合适的茶叶。
产业。
健康食品市场增长
健康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养 生茶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支持
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为养生茶饮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
养生茶饮的创新与发展
01
02
03
茶饮种类多样化
养生茶饮不断创新,推出 多种口味和功效,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应用
科技在养生茶饮中得到广 泛应用,如采用现代工艺 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等。
茶饮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未经发酵,口感清爽鲜 美,富含茶多酚和维生
素C。
红茶
完全发酵,口感浓郁香 甜,含有茶黄素和茶红
素等成分。
乌龙茶
半发酵,口感醇厚回甘 ,具有降脂、降压、抗
氧化等功效。
黑茶
后发酵,具有助消化、 降脂减肥等功效。
茶饮的养生功效
01
02
03
04
抗氧化
茶饮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很 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
白茶
总结词
轻微发酵的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 醒脑等作用。
详细描述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够刺激中枢 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
性。Biblioteka 降低血压和血脂茶叶中的一些成分有助于降低 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
助消化
茶叶中的鞣酸等成分有助于促 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
02
养生茶饮的挑选与冲泡
如何挑选养生茶饮
了解茶叶的种类和特性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如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红茶具有暖胃作用,乌龙茶有 助于调节血脂等。在挑选养生茶饮时,应先了解各种茶叶的特性,以便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合适的茶叶。
产业。
健康食品市场增长
健康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养 生茶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支持
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为养生茶饮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
养生茶饮的创新与发展
01
02
03
茶饮种类多样化
养生茶饮不断创新,推出 多种口味和功效,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应用
科技在养生茶饮中得到广 泛应用,如采用现代工艺 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等。
茶饮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未经发酵,口感清爽鲜 美,富含茶多酚和维生
素C。
红茶
完全发酵,口感浓郁香 甜,含有茶黄素和茶红
素等成分。
乌龙茶
半发酵,口感醇厚回甘 ,具有降脂、降压、抗
氧化等功效。
黑茶
后发酵,具有助消化、 降脂减肥等功效。
茶饮的养生功效
01
02
03
04
抗氧化
茶饮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很 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
白茶
总结词
轻微发酵的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 醒脑等作用。
详细描述
茶与养生之道PPT模板

添加文字冬饮黑茶和红茶来自37%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53%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74%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夏饮绿茶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冬饮黑茶和红茶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eros quis urn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eros quis urna.Lorem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53%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74%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elit.
夏饮绿茶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冬饮黑茶和红茶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eros quis urn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eros quis urna.Lorem
添加文字信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dipiscing elit. Fusce posuere, lectus eros quis urna. Maecenas
《养生茶饮讲座》PPT课件

两虚、神经衰落、健忘症。
h
45
莲子冰糖饮
• 原料:干莲子250克,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干莲子用凉水浸泡,去除内心,入锅,用小火炖煮至
莲子熟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 服用方法:当点心和茶饮。 • 功效:养心健脾,益智安神。适用于用脑过度、健忘、失眠等,
经常服用能增强脑力。
h
46
枇杷银耳饮
• 原料:新鲜枇杷200克,干银耳25克,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枇杷洗净,取肉切片;银耳洗净,泡软。再将枇杷与
定的疗效。
h
19
薏米仁饮
• 原料:薏米仁200克,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薏米仁洗净,浸泡2小时后,煮半小时,再用锅焖煮5
小时,最后放入适量白糖即可。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利湿减肥。
h
20
玉米须饮
• 原料:玉米须30克,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玉米须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再改小火
h
16
酸梅汤
• 原料:乌梅10颗,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乌梅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然后滤去乌梅渣,
加入适量白糖搅匀。饮用时,兑入适量凉开水,调至酸甜适度即 可饮用。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生津止渴,收敛肺气。为夏季去暑、解乏的饮料。
h
17
红枣乌梅饮
• 原料:红枣10枚,乌梅10个,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红枣、乌梅洗净,放入砂锅,注入水适量煮沸,再加
h
22
槐花肉苁蓉茶
• 原料:槐花、肉苁蓉各9克。 • 制作方法:开水冲泡。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便。
h
23
绿豆薏米汤
• 原料:绿豆20克,薏米仁50克。 • 制作方法:绿豆、薏米仁洗净,加水煮至绿豆、薏米熟烂即可。 • 服用方法:每日分2次服用。 • 功效:清热解暑,利湿解毒。
h
45
莲子冰糖饮
• 原料:干莲子250克,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干莲子用凉水浸泡,去除内心,入锅,用小火炖煮至
莲子熟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 服用方法:当点心和茶饮。 • 功效:养心健脾,益智安神。适用于用脑过度、健忘、失眠等,
经常服用能增强脑力。
h
46
枇杷银耳饮
• 原料:新鲜枇杷200克,干银耳25克,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枇杷洗净,取肉切片;银耳洗净,泡软。再将枇杷与
定的疗效。
h
19
薏米仁饮
• 原料:薏米仁200克,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薏米仁洗净,浸泡2小时后,煮半小时,再用锅焖煮5
小时,最后放入适量白糖即可。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利湿减肥。
h
20
玉米须饮
• 原料:玉米须30克,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玉米须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再改小火
h
16
酸梅汤
• 原料:乌梅10颗,白糖适量。 • 制作方法:乌梅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然后滤去乌梅渣,
加入适量白糖搅匀。饮用时,兑入适量凉开水,调至酸甜适度即 可饮用。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生津止渴,收敛肺气。为夏季去暑、解乏的饮料。
h
17
红枣乌梅饮
• 原料:红枣10枚,乌梅10个,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红枣、乌梅洗净,放入砂锅,注入水适量煮沸,再加
h
22
槐花肉苁蓉茶
• 原料:槐花、肉苁蓉各9克。 • 制作方法:开水冲泡。 • 服用方法:代茶饮。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便。
h
23
绿豆薏米汤
• 原料:绿豆20克,薏米仁50克。 • 制作方法:绿豆、薏米仁洗净,加水煮至绿豆、薏米熟烂即可。 • 服用方法:每日分2次服用。 • 功效:清热解暑,利湿解毒。
茶与养生PPT幻灯片课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 冻顶乌龙茶等。
17
青茶
18
白茶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 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 毛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 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中 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白茶的 主要品种有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 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 多的茶叶中,它外形最优美。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 令人回味无穷。
10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 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 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 分为炒青(龙井)、烘青(黄山毛峰)、晒青 (滇青)和蒸青绿茶(恩施玉露) 。
11
红茶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 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 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 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 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 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 汤、红叶。
4
主要内容
茶的发现
茶的分类
中国茶区
茶具
中国名茶
茶的冲泡
茶艺
茶道
茶的保存
茶的鉴别
5
茶的发现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6
茶的分类
绿茶、红茶
基本茶类 青茶、白茶
茶
黄茶、黑茶
再加工茶类
7
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 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 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17
青茶
18
白茶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 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 毛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 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中 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白茶的 主要品种有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 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 多的茶叶中,它外形最优美。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 令人回味无穷。
10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 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 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 分为炒青(龙井)、烘青(黄山毛峰)、晒青 (滇青)和蒸青绿茶(恩施玉露) 。
11
红茶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 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 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 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 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 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 汤、红叶。
4
主要内容
茶的发现
茶的分类
中国茶区
茶具
中国名茶
茶的冲泡
茶艺
茶道
茶的保存
茶的鉴别
5
茶的发现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6
茶的分类
绿茶、红茶
基本茶类 青茶、白茶
茶
黄茶、黑茶
再加工茶类
7
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 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 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茶与健康最新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醒脑提神 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
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 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
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
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 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 间。
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 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 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 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茶美容护肤
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 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 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 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喝茶与体质
? 绿茶和轻发酵乌龙茶属于凉性茶; ? 重发酵乌龙茶如大红袍属于中性茶, ? 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专家建议
1.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热气及体形较 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喝凉性茶;
2.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 不舒服的人 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体质 者), 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饮 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明目
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 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 71.4%。
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 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 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也。温饮则火因寒气而 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 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
▪ 1、《千金方》“煮茶单饮”治头痛。 ▪ 2、《赤水玄珠》“茶稠散”方。 ▪ 3、万氏家抄方“茶柏散”方。 ▪ 4、《圣济总录》“姜茶散”方;“海金沙”
方。
▪ 5、《韩氏医通》:抗衰老茶方。
一些,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泡多浸泡15秒左右。 ▪ 8)分茶:在品茗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
绿茶的冲泡
▪ 1)准备茶具:玻璃杯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0℃左右开水 ▪ 3)备茶:宜良宝洪茶 ▪ 4)温杯洁具 ▪ 5)投茶:3至5克(视盖碗大小) ▪ 6)润茶:少量水的浸过茶面 ▪ 7)冲泡:将水注入盖碗,轻轻翻动茶汤,30秒后
茶养生
一、演变
▪ 1、唐代 陆羽 《茶经》 ▪ 2、《神农本草经》: “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 3、“神农”就是炎帝,是茶的发现和使用 者。
▪ 4、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 从煮食到煮饮到泡饮,从混饮到清饮的漫长 演变。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3、1883伦敦《茶,健康饮料》说:“在午前或炎热时,饮茶 比饮酒更使人凉快、安静及增加活力,其作用持久。”
▪ 4、1902年法国“饮茶补身,好效果多,而不良影响少。” ▪ 5、1907美国:“茶为辅助食物。饮茶助消化,增进食欲。” ▪ 6、1942年德国:“茶中咖啡碱为有补于肝脏的饮料。” ▪ 7、1965年日本:“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
“混合茶”和绿茶的作用更为突出。 ▪ 6、每天饮10杯茶的癌症患者要比每天饮3杯绿茶者多活4.5年。 ▪ 7、饮茶量多可明显降低胰腺癌的危险程度。 ▪ 8、白茶是具有比绿茶更强杀菌、抗癌效果的食品。
成分 含量%
组
成
蛋白质 20-30 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白蛋白
氨基酸
1-5 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
≦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维生素 0.6-1 维生素A、B1、B2、C、P、叶酸等
茶汤是很好的缓冲剂,可缓和水的碱性, 从而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害。
1、绿茶 2、黑茶 3、白茶 4、乌龙茶 5、红茶 6、花茶
1、茶水洗脸 2、茶叶面膜 3、茶水泡浴、泡足 4、茶叶美目 5、茶叶洗发、护发 6、茶叶减肥
15秒左右。这样可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 8)分茶:在闻香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把品茗杯扣在闻
香杯上面,再把杯子倒转过来(鲤鱼翻身)。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
▪ 1)准备茶具:品茗杯、紫砂壶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 ▪ 3)备茶:普洱熟茶 ▪ 4)温杯洁具 ▪ 5)投茶:3至5克(视盖碗大小) ▪ 6)洗茶: ▪ 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第二、三泡出汤比第一泡快
④温杯(再次清洁提高温度)⑤投茶(将茶叶放入盖碗或壶中)⑥ 冲泡(洗茶、出汤,重点掌握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⑦奉茶 (将茶杯双手奉到品茶人面前)⑧收具(清洁整理茶具)。 ▪ 6、品饮: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是为了解渴,是满足生理上 的需要,品
▪ 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在意境。
▪ 1)准备茶具:品茗杯、闻香杯、紫砂壶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 ▪ 3)备茶:铁观音 ▪ 4)温杯洁具 ▪ 5)投茶:容器的二、三成满。 ▪ 6)洗茶: ▪ 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治疗上的茶疗方 3、五官科治疗上的茶疗方 4、儿科疾病的茶疗方 5、妇科疾病的茶疗方
▪ 1、茶叶的选购 ▪ 2、茶叶的储藏与保管
“和、敬、廉、美”
▪ 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 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
▪ 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 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
▪ 1、选茶:茶叶按不同的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 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根据不同人的口感来选茶, 根据季节来选。
▪ 2、择水:轻清之水 ▪ 3、置器:茶具配置要实用、简单、洁净、美观 ▪ 4、雅室:品茶环境要幽雅、温馨。 ▪ 5、冲泡:①备器(茶具的准备)②煮水(保持水的活性)③备茶
习惯的人存活率高。”
近期国内外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 1、目前已探明茶叶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 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以及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等。
▪ 2、饮茶可防蝺齿。 ▪ 3、茶多酚的生理活性作用及其应用是目前研究最多、影响最大、
成果最显著的方面。 ▪ 4、大部分试验是支持茶叶和茶叶有效组分抗癌的。 ▪ 5、茶和茶制品均能保护吸烟所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尤以
1、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2、张仲景《伤寒论》:“茶治便脓血甚效”。 3、《唐本草》:“茶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
《本草拾遗》:“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4、宋代《本草图经》:茶即药品也,去滞化食。 5、元代《汤液本草》:“茶可治中风昏聩,多睡不
醒”。 6、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
国外早期对“茶与健康”的论述
▪ 1、茶叶作为商品1610年传入欧洲,首先是荷兰、葡萄牙,然 后是俄国、英国。1674年传入美洲,逐步遍及全世界。
▪ 2、1772年英国《茶的医学性质》中认为:“茶是养生妙品, 百病药剂。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通夜·不眠;二、能助 消化;三、是不发(抑制性欲)的药。”
生物碱
3-5 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茶多酚 20-35 儿茶素、黄酮、黄酮醇、酚酸等
碳水化合物 35-40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脂类化合物 4-7 磷脂、硫脂、糖脂等
有机酸 ≦ 3
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棕榈酸等
矿物质 4-7 钾、磷、钙、镁、铁、锰、硒、铝、铜、硫、氟
色素
出汤。 ▪ 8)分茶:在品茗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
▪ 1、《千金方》“煮茶单饮”治头痛。 ▪ 2、《赤水玄珠》“茶稠散”方。 ▪ 3、万氏家抄方“茶柏散”方。 ▪ 4、《圣济总录》“姜茶散”方;“海金沙”
方。
▪ 5、《韩氏医通》:抗衰老茶方。
一些,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泡多浸泡15秒左右。 ▪ 8)分茶:在品茗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
绿茶的冲泡
▪ 1)准备茶具:玻璃杯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0℃左右开水 ▪ 3)备茶:宜良宝洪茶 ▪ 4)温杯洁具 ▪ 5)投茶:3至5克(视盖碗大小) ▪ 6)润茶:少量水的浸过茶面 ▪ 7)冲泡:将水注入盖碗,轻轻翻动茶汤,30秒后
茶养生
一、演变
▪ 1、唐代 陆羽 《茶经》 ▪ 2、《神农本草经》: “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 3、“神农”就是炎帝,是茶的发现和使用 者。
▪ 4、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 从煮食到煮饮到泡饮,从混饮到清饮的漫长 演变。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3、1883伦敦《茶,健康饮料》说:“在午前或炎热时,饮茶 比饮酒更使人凉快、安静及增加活力,其作用持久。”
▪ 4、1902年法国“饮茶补身,好效果多,而不良影响少。” ▪ 5、1907美国:“茶为辅助食物。饮茶助消化,增进食欲。” ▪ 6、1942年德国:“茶中咖啡碱为有补于肝脏的饮料。” ▪ 7、1965年日本:“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
“混合茶”和绿茶的作用更为突出。 ▪ 6、每天饮10杯茶的癌症患者要比每天饮3杯绿茶者多活4.5年。 ▪ 7、饮茶量多可明显降低胰腺癌的危险程度。 ▪ 8、白茶是具有比绿茶更强杀菌、抗癌效果的食品。
成分 含量%
组
成
蛋白质 20-30 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白蛋白
氨基酸
1-5 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
≦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维生素 0.6-1 维生素A、B1、B2、C、P、叶酸等
茶汤是很好的缓冲剂,可缓和水的碱性, 从而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害。
1、绿茶 2、黑茶 3、白茶 4、乌龙茶 5、红茶 6、花茶
1、茶水洗脸 2、茶叶面膜 3、茶水泡浴、泡足 4、茶叶美目 5、茶叶洗发、护发 6、茶叶减肥
15秒左右。这样可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 8)分茶:在闻香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把品茗杯扣在闻
香杯上面,再把杯子倒转过来(鲤鱼翻身)。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
▪ 1)准备茶具:品茗杯、紫砂壶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 ▪ 3)备茶:普洱熟茶 ▪ 4)温杯洁具 ▪ 5)投茶:3至5克(视盖碗大小) ▪ 6)洗茶: ▪ 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第二、三泡出汤比第一泡快
④温杯(再次清洁提高温度)⑤投茶(将茶叶放入盖碗或壶中)⑥ 冲泡(洗茶、出汤,重点掌握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⑦奉茶 (将茶杯双手奉到品茶人面前)⑧收具(清洁整理茶具)。 ▪ 6、品饮: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是为了解渴,是满足生理上 的需要,品
▪ 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在意境。
▪ 1)准备茶具:品茗杯、闻香杯、紫砂壶或盖碗。 ▪ 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 ▪ 3)备茶:铁观音 ▪ 4)温杯洁具 ▪ 5)投茶:容器的二、三成满。 ▪ 6)洗茶: ▪ 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治疗上的茶疗方 3、五官科治疗上的茶疗方 4、儿科疾病的茶疗方 5、妇科疾病的茶疗方
▪ 1、茶叶的选购 ▪ 2、茶叶的储藏与保管
“和、敬、廉、美”
▪ 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 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
▪ 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 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
▪ 1、选茶:茶叶按不同的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 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根据不同人的口感来选茶, 根据季节来选。
▪ 2、择水:轻清之水 ▪ 3、置器:茶具配置要实用、简单、洁净、美观 ▪ 4、雅室:品茶环境要幽雅、温馨。 ▪ 5、冲泡:①备器(茶具的准备)②煮水(保持水的活性)③备茶
习惯的人存活率高。”
近期国内外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 1、目前已探明茶叶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 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以及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等。
▪ 2、饮茶可防蝺齿。 ▪ 3、茶多酚的生理活性作用及其应用是目前研究最多、影响最大、
成果最显著的方面。 ▪ 4、大部分试验是支持茶叶和茶叶有效组分抗癌的。 ▪ 5、茶和茶制品均能保护吸烟所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尤以
1、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2、张仲景《伤寒论》:“茶治便脓血甚效”。 3、《唐本草》:“茶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
《本草拾遗》:“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4、宋代《本草图经》:茶即药品也,去滞化食。 5、元代《汤液本草》:“茶可治中风昏聩,多睡不
醒”。 6、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
国外早期对“茶与健康”的论述
▪ 1、茶叶作为商品1610年传入欧洲,首先是荷兰、葡萄牙,然 后是俄国、英国。1674年传入美洲,逐步遍及全世界。
▪ 2、1772年英国《茶的医学性质》中认为:“茶是养生妙品, 百病药剂。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通夜·不眠;二、能助 消化;三、是不发(抑制性欲)的药。”
生物碱
3-5 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茶多酚 20-35 儿茶素、黄酮、黄酮醇、酚酸等
碳水化合物 35-40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脂类化合物 4-7 磷脂、硫脂、糖脂等
有机酸 ≦ 3
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棕榈酸等
矿物质 4-7 钾、磷、钙、镁、铁、锰、硒、铝、铜、硫、氟
色素
出汤。 ▪ 8)分茶:在品茗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 ▪ 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 ▪ 10)品茶: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