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流派知识

合集下载

日本文化之花道

日本文化之花道

日本文化之花道日本花道(華道:かどう),又称“生花”(生け花:いけばな),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

与茶道一样,花道也是在室町时代足利义政将军主政下的东山文化发展起来的。

四季分明的日本拥有各种各样的季节性花卉,而所谓的花道并非只是将自然中的插花素材剪下来供作装饰,它还融合了一种艺术的理念,即运用自然的容姿风采,或者插花时在插花素材的组合上贯彻天地人之形式。

花道随着时代的演变产生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主要的有“立花”、“生花”、“投入”、“盛花”等。

插花的流派有几百个之多,其中最有名的的是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这三个流派。

公元528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前供花也被传播到日本。

公元587年,圣德太子在寻找建设四天王寺的木材的路途中,梦见自己搭建了六角形的殿堂,用来奉纳自己的护持佛——如意观音像。

梦醒后,便在灵梦指引的地方修建了紫云山顶法寺,本堂称六角堂。

本堂北侧有一小池,相传圣德太子曾沐浴于此。

守护在这里的僧人在池边修建禅房,将「池坊」作为姓氏代代相传。

此后,六角堂主持池坊的佛前供花,慢慢被世人关注、赞赏。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碧山日録」中对池坊专庆宗师花道活动的记载,是关于池坊插花的最早文史资料。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流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花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

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花道是日本花道史上出现最早的流派,直到今天也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

立花,室町时代时由池坊专庆所创,书院壁龛中的饰花即属此类。

使用的素材有松、桃、竹、柳、枫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之为立花,乃是从草木自然伸展的姿态中取其直立的形态而来,然后再利用铁丝调整花草树木等素材的姿态,营造出不同的景致。

花道,原先是针对生花而言。

花道相关知识全介绍

花道相关知识全介绍

花道是日本插花艺术的升华。

从广义上,插花可分为插花和立花两个系统。

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

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

立花源于佛教供花,“立”就是要使花和花瓶直立,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它是抽象的、构成的、程式的。

在花道的发展过程中,两者既对立又并行,既渗透又交替。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在东山时代发展成为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日本插花艺术曾受中国花草园艺和阴阳学的影响,并创造出2000至3000个流派,各流派人数不一,人数最多的“池坊派”,约有100万人;“小原流”,“草月会”等则分别拥有50万—60万人。

目前,日本学过插花的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菊卫”的“新兴插花派”。

日本花道流派众多,参考维基百科总共列出以下40种流派。

池坊いけばな京花傳五十鈴古流伊勢草木藤野流一葉式いけ花小原流御室流華頂流桂古流華道瑩心流華道遠州華道表現派華道高野山紀宮花山院流光輝流広山流光風流古流理恩会古流かたばみ会古流松應会古流松藤会嵯峨御流青山御流正風華道石州流華道専慶流相阿弥流草月流月輪未生流日新流日本生花司松月堂古流八代流未生流未生流笹岡都古流都未生流雅(みやび)流山村御流容眞御流龍生派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共有140多个花道流派。

在这之中,称得上主流花道的有池坊,古流,小原流,草月流。

其它如龙生流,未生流也是接触日本花道的人常常会听到的流派。

着重介绍主流的四大流派。

【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的起源,作为花道的本宗一般被称为花道家元池坊,而不是池坊流。

于14世纪由中国的佛堂供花随佛教传入日本。

立花,生花,自由化为池坊花道的三大基本花型。

最具代表性的立花构造复杂严谨,以一种抽象的意念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体现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高贵典雅的东方之美。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是中日文化的混合体,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

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

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

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供花。

回到日本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花道,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华道在日文汉字中为「华道」、「花道」或「生け花」。

它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

日式与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负重要的角色。

要观摩经历数纪元传统臻善的日本插花艺术,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赏花及其造型。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

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你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日本插花人才辈出,如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插花,群众大批云集而至。

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

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

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应、专荣、专好。

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

其后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池坊专定。

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很大。

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

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

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

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

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花材料的多样*,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插花党看这里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插花党看这里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插花党看这里花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到日本,并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天来看看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

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又称华道)的代表性流派,一直被公认是日本插花的本源,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主要有立花、生花以及现代自由花三种插花形式。

「立花」意为竖立着的花,以抽象的意念、枝条的空间伸展来模仿自然山水,结构复杂,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九主枝和木留、草留、后围三补枝构成。

其中:真代表深山,因此真之枝干多向后延伸,副和受都代表近处的山,见越是深山之后复见的层层山峦,多为幼枝向后长长的伸出,正真为耸立的峻岭(多为2-3花组成),胴是小山,控为山脚,流如流水表村落人间,前置为山麓近景,作为结束;补枝中草留表示离开山麓注入大海的河流,木留表示连与山脚的平原,后围则为看不见的小山。

「生花」意为生长的花,花型固定于三角形的构成,以天、地、人来表现,称为副、体、真,可以理解为简单化了立华。

其中:副代表阳,意为天,插在构图最内侧,顺真的方向在真腰部向真的左后方延伸,是构图中段枝条;体为阴,为地,在副的对侧充实下段,在构图前方;真为人,是天地所滋生的万物之代表,居于中心充实上部。

「自由花」是后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而生,意即不受传统的花型和角度约束,可完全依赖创作者对花材的感悟随机而作,同时加入了各种非植物材料,各种插作方法。

池坊作品,可灵动、可禅静,既能当作家居点缀小巧可爱,又能做到容纳万千风景于一瓶的气势磅礴。

小原流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小原流,是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艺术,这样的插花被称为「盛花」。

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

小原流的重点在于表现出自然的意境,展现出典雅清新的气息,为秀丽、典雅之美,特色是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以产生对自然的爱心。

花道日式花道三大流派

花道日式花道三大流派

花道日式花道三大流派花道流派纷呈,各自性格明显,今采挹其中当代流派三支略探究竟。

池坊流池坊流是花道的创始,2012年为其创立550周年。

池坊的历史既是花道的历史,虽于漫长岁月中诸多流派脱离池坊另立,但池坊一直被公认为花道的本源。

池坊继承着从传统到现代的三样式,传统中交织着创新,不断引领着今日插花的发展。

保持其古典风格和创造“立花”和“生花”等现代风格的同时,还将包括“盛花”在内的更新的其他手法融入生活之中。

每朝每代都有爱花者,前人不仅认同花之美,更觉得花可以反映时光的推移和内心的感情。

领会到花草枝叶无言的语汇同沉静动作的含意时,试图用一种形式来深化印象,这种形式成就了插花。

池坊认为最美的莫过于含苞待放的花蕾,是通向明天的新生命的能量。

过去、现在、将来……在各时间各阶段之中花草枝叶和人类世界都不断地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变化,人类也是自然的必不可缺的组成。

池坊的插花同时表现花卉的美以及心灵深处对美的渴望。

池坊精神不仅在日本各地而且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小原流小原流以色彩与写景的表现为重心,创立于19世纪末,明治时代随着生活西化,洋风盛行的背景下,以“小原云心”创新的“盛花”形式开拓出近代花道的新径。

“盛花”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使用广口花器,呈现出盛放而非插入花器的新形态,在现代且多面的生活中绽放,亦反映出日本美意识并远播海外。

草月流草月流是近世新流派,不局限于花卉与植物等素材。

初代敕使河原苍风(1900~1979)诞生在花道世家,是花道家勅使河原久次的长子,幼小时便受到插花的指导,表现出卓越的天赋受到各方注目,对于父亲传统插花形态保有疑问,随后1927年春,打出教授“盛花”的看板,创立了“草月流”。

1928年苍风第一次在银座举行了“草月流展”,以轻快摩登的手法获得极高评价,通过广播讲座等现代形态传播自己的思想,草月流的奠基者敕使河原苍风提倡花道应作为一种鼓励自由与创新表达方式的现代艺术。

将抽象的雕刻与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开拓了作品的规模和使用材料的范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花道表现力,草月流也因此被广泛普及。

日式花道相关知识文案

日式花道相关知识文案

备注展板尺寸:60cm*80cm(高)展板数量可根据排版需要适当调整一、花道简介(配图)「花道」一詞于公元1673年日本插花刊物[替花秘書]中首次使用,以后便成为日本插花的专用名稱。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藝術创造。

其所采用的不单指花朵,还包括从草本到木本的各种枝條、叶片、果实等等,结合不同的花器及配件,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層次剖析,「花道」首先是一种從外至內的個人修为,它逐步培养插花人的身心和谐、處事彬彬有礼的態度。

其次「花道」又是一种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活动的综合艺术。

從个人、家庭到社会,踪迹隨處可見,推而广之,逹至一种和谐共融的文化氛围。

另外,「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对季节的更替、时间和变化以及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紧密关联,發人深省,使得「花道」具备了更多層次的精神内涵。

二、花道历史来源:(3—4块展板)花道历史来源1:(配图)日本的插花艺术,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及唐宋时期的「文人四艺」,即插花、掛畫、燃香、點茶。

远在飛鸟时代(公元6世纪後期至7世纪),天皇遣使小野妹子三度来中国留学,把多种中国文化東传日本。

其天时,地理,国情,使插花艺术逐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流派各具特色,规模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历史来源2:(配图)用明天皇二年(公元587年),小野妹子皈依佛教,建六角堂,自稱专务,吸收中国佛前供花的精华,结合日本的文化和习俗,制定了祭坛供花时的花材配置和规則,虽然简单,亦成为了日本花道的先行者。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中期以前,將大花瓶放置屋外宽敞处观赏,形式豪华壯丽的作法很普遍,後来除佛前供花外,小型插花慢慢普遍起来,技法也有相应的进步。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碗状花器
不锈钢花器
玻璃花器
•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 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 美、真、和”的意境。 •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 于家庭和社会。花道是一种易于 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 的文化活动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 为形成了一种“道”,“花 道”像“剑道”、“空手 道”、“茶道”、“书道”、 “香道”、“陶艺道”等日 本其他“道艺”一样,学习 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品行人 格的修养。
四、日本花道艺 术的基本方法和 技巧
选择合适的花材
• 插花中使用的植物必须有 足够的水分才能维持尽可 能长时间的新鲜。要保持 植物的新鲜需要采用多种 技巧。这些技术包括:对 花茎根部进行挤、煮、烧 等处理,或是使用各种化 学试剂。
•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剪掉花茎的根部 (“水切”mizugiri),然后立即使用。为 了恢复已枯萎的花朵和叶子的活力,可以 在水中将它们剪切下,在水中浸泡30分钟 以上。
选择合适的花器
• 原则上,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花器。铜或 陶花瓶、瓷器、及竹子的一部分,甚至是 干葫芦都可以。但是,花器不仅仅只是用 来插花,它也是花道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若使用阔而浅的碗状花器(水盘),则应 该巧妙的利用水的特性-水的反射性和阴 凉的视觉印象- 水的特性对花道作品成功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花道中常采用 不锈钢、玻璃和其他各种材料制成的花器。 若使用透明的玻璃花瓶,则在布置时要注 意花器内可见部分的排列。无论使用何种 花器,花材的根部都要保持洁净和并拢。 若用的是高花瓶,还要避免花材塞满花器 口。
生花
• 江户时代(1600-1868 年),日本国泰民安,一 种被称为seika或shoka (“生花”, 都用同样的 汉字书写)的更为简单的 造型出现了,并迅速得到 了更为广泛的传播。生花 使用了三枝结构。这种结 构上渐渐成为所有花道教 学中的基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花道流派知识
「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

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

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

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爱好。

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

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公元八世纪)。

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公元十二世纪)。

平安贵族将唐朝流行的「斗草」技艺和式化,改成「花合」和「草合」以插花技艺的高低,睹输赢。

并将宋代的「斗茶」技艺也改成日式「茶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

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垂直插入花瓶内。

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室町中期(一四四五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仙传抄」。

「立花」己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

「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江户时代,天皇更让插花高手出席「大立花御会」。

在僧侣和町人中的插花高手,视出席该御会为无上的荣誉。

室町中期,大德寺一休和尚的弟子珠光,在草庵的小屋内设置茶室,并用「投入花」装设茶室。

珠光编写了第一部「茶事法式」,而茶室内的插花便称作「茶花」。

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

「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

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

「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来命名花形。

「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

「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

明治末叶到大正时代,出现了「盛花」。

「盛花」是在「生花」的基础上,加进西洋多彩鲜艳的花草。

「小原流」、「安达式」就是「盛花」的主要流派。

「生花」流派众多,有「远州流」、「古流」、「未生流」、「草月流」等上千流派。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为形成了一种「道」,「花道」象「剑道」「空手道」、「茶道」、「书道」、「香道」、「陶艺道」……一样,学习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品行人格的修养。

立花
书院壁龛的装饰花。

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

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

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生花
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投入插花法
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其保持自然形态,就象是随意投入似的,所以取了这个名称。

有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三种形式。

盛花
用水盘或篮子,将鲜花装满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

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想出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

其流派有小原流、安达式等。

盛花可以说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据蔡会长介绍:日本插花分为日本花道和现代花艺两类,日本花道又可分为各个流派比较有名的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等20多个,全日本的大小流派据说了2千多个,流派之间是不举办比赛的,因为没有可比之性。

代表现代花艺的是日本花艺设计师协会(NFD)和日本花丁间协会(可能有误差)。

现代技艺的作品则以西洋花艺为主,同时也融合了东方插花手法,突出表现为花型条块状多、花型碎、色彩丰富。

虽然花艺师在造型时对花器花材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修饰,但由于手法巧妙和创意独特,在最终作品成型时,却给人一种虽为人做、宛如天成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