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策略分析

探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涵及培育策略

摘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容:思维提升与发挥、创造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与组织、文化理解与传承等。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体现育人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也是提高高中语文学科素养的实质涵。本文重点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涵及培育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43-02

DOI:

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7d395182.html,ki.issn1673-9132.2018.21.026

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成为了贯彻立德育人、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新课标的重要根据,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因此,只有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高中语文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现阶段,我们

必须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涵,并且应当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培育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维提升与发挥、创造与鉴赏能力、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方面的容。

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最根本涵。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基础来进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合理运用,使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与理解,并且还能够通过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来提升自己文化修养水平。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涵也包括?λ嘉?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加强自己对于事物的客观认识,并且能够将思维与汉语语言紧密相连。通过思维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以及构建语言,并且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开展实践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

不断提升,使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汉语语言是我们的母语,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记忆。因此,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就是对于汉语文化的学习,是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理解,并且需要对各种文化进行不断的转换,使文化能够实现相互的融合与适应,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多元化文化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使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生命与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使学生具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写作与阅读等方面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汉语语言知识,并且应当培养学生汉语评价能力与汉语理解能力。教师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构建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并且不

同题材的文章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所以需要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能力来展现自己的思维。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例如,在《致橡树》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文中容的理解,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演讲容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写作、口语交际、阅读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容。这些教学环节都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对文中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构思文章的大纲,设计出写作的大框架,并且整理自己脑海中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做好写作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学生顺利地进行文章的写作。并且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也需要逻辑性思维的参与,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合理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荷塘

月色》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中的容与表达的大意进行分析与理解,并且总结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其一,应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当对现代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不能忽略我国数千年来积累的传统文化,并且应当对民族文化具有认同感。其二,应当将民族情感与国际视野相融合,引导学生运用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根本,所以必须进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理念与科学价值观,这样才能为高中语文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与科学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之中,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

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容之间关系紧密,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必须运用综合全面的语文教学策略,结合不同的侧重点来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水彩. 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 2(14).

[2] 翁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5).

[3] 石娉婷,凯.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J]. 写作(下旬刊), 2017(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