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论文
机械论文:优秀机械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机械论文:优秀机械论文范文精选十篇本文是一篇机械论文,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机械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机械论文范文精选篇一第1 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无缝钢管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材料。
基于它具有没有接缝的特点,在机械零件、制造结构件、国防军工、大型场馆建、管道输送设、化工领域以及原油开采和加工上等方面广泛地应用,对加快社会发展进程做出很大贡献[1]。
与此同时,人们对无缝钢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了。
因此,为了达到无缝钢管高性能的要求,冷轧工艺已成为首要选择。
二辊周期冷轧管机是一种在低温状态下通过采用环孔形对管坯冷轧制的工艺设备,经过轧机轧出的管材性能良好、表面光洁和尺寸精确等。
而且采用冷轧方法在工序上可大大减少,同时冷轧管机对管材有较高的利用率,轧制道次有较大的变形量,具有较强的纠偏能力,且能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2]。
基于以上冷轧机具有如此多的优越特性,因此,在制造领域冷轧管机被广泛地应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
随着无缝钢管需求增多和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轧机不得不向高规则、高速化方向迈进。
但是,随着轧机高速工作,惯性冲击在传动系统中不断恶化,大大超过了外载荷的作用,这样对机械系统的动态性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同时由于存这种强惯性载荷,这将大大增加了各个构件的受力,以及加剧了曲轴输入扭矩的波动性,恶化了机械运转的均匀性,如此这将会引起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机械工作精度降低,产品的质量下降等[3]。
因此,对轧机各构件的运动特性、运动副受力,以及系统惯性力变化规律等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轧机驱动机构动平衡设计优化,以此来消减由于惯性力对轧机工作中产生的冲击影响,这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流方向。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毕业论文高压均质机机械传动部分设计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毕业论文高压均质机机械传动部分设计1引言1.1均质机的现状与发展均质技术是一项应用相当广泛的细化分散技术,广泛应用于乳品、饮料、食品、化妆品和化工行业等。
所谓均质,就是将液态物料中的固体颗粒打碎,使固体颗粒实现超细化,并形成均匀的悬浮乳化液的工艺过程。
多年来.均质技术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仍然是高压均质技术,其原因是高压均质技术比较成熟.物科经均质后,平均粒径一般可以达到lUm以下,效果较好。
均质机的作用主要有:提高产品的均匀度和稳定性、增加保质期、减少反应时间从而节省大量催化剂或添加剂、改变产品的稠度改善产品的口味和色泽等等,均质机广泛应用于食品、乳品、饮料、制药、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均质业得到了飞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我国研制并生产均质机械比较落后,国外相比,起步晚、发展比较慢。
至今,许多行业仍普遍采用传统的高压均质机。
我国的均质机研制并生产是从50年代开始的,直到80年代才开始逐渐的生产均质机,而且大多是传统的高压均质设备。
水平相对比较低,无论是材料选择,加上精度、使用寿命、规格品种、应用领域及能源消耗,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显示我国均质机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中、高压均质机,因加工工艺和材料等原因,在我国一直是空白。
随着奶制品、饮料、化工、制药等行业新产品研制、生产的需要,上海科技大学七十年代末在国内率先进行了高压均质机的研制工作,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
从此,我国均质机生产逐步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国产低压、中压、高压各种规格的均质机相继投放市场,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需求。
随着人们对均质乳化作用的不断认识和研究,均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多种不形式的均质机,其中典型的有高低压均质机、离心式均质机、胶体磨、超声波均质机和剪切式均质机。
机械传动论文范文

机械传动论文范文摘要:本论文基于机械传动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机械传动在工程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分析了机械传动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接着,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
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机械传动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关键词:机械传动,工程应用,优缺点,发展方向,挑战1.引言机械传动是指利用机械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过程。
在工程领域中,机械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研究机械传动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探讨其在工程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
2.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传动是指通过各种力和运动的调节,将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设计所要求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
根据传动方式和机械元件的类型,机械传动可以分为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曲柄传动等几种类型。
3.机械传动的优缺点和应用问题分析机械传动具有传递效率高、精度高、传动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系统中。
然而,机械传动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噪音大、容易磨损、复杂维护等。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机械传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传动效率低、传动精度不高、可靠性较差等。
4.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比较根据不同的传动方式和机械元件的类型,机械传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曲柄传动等。
每种类型的机械传动都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以齿轮传动为例,它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和传动精度,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和交通领域。
5.机械传动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传动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进。
未来,机械传动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传动效率、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噪音和振动、增加自动化程度等。
然而,机械传动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传动效率的提高、可靠性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等。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摘要:机械传动是机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原理、类型以及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机械传动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并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最后列举了一些机械传动的应用案例,证明了机械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一、引言机械传动是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装置。
它作为机械工程学的基础内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机械传动具有传递力量的功能,并能实现运动的改变、平衡、变速等目的。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类型、原理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传动的类型机械传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扭矩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等优点。
皮带传动则是通过绕在两个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常用于需要减速的场合。
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但是链传动的传动效率更高,扭矩传递更稳定。
三、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采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目的。
主要通过齿轮的大小、齿数来调整传递的速度和扭矩。
其中,齿轮的齿数比称为传动比,可以实现速度的改变。
齿轮传动通常包括齿轮轴、轴承、齿轮齿廓等组成部分。
2.皮带传动:皮带传动通过绕在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
常见的皮带传动有平行轴带传动和交叉轴带传动。
通过调整轮子的直径和材料来改变传递效果。
皮带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平稳、减震效果好的特点。
3.链传动: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也是通过绕在轮子上的链条来传递力量。
链传动具有噪音低、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四、机械传动的应用1.工业应用:机械传动在工业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齿轮传动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起重机械、输送设备等,实现力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协调。
皮带传动常用于风机、泵等需要平稳传递动力的设备中。
印染机械变频传动系统控制论文

印染机械变频传动系统控制摘要:印染机械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最主要要求是,多单元、同步性、可调速、流水线连续生产、高可靠性,变频传动实现了高调速范围、高可靠性,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
关键词:印染机械变频传动系统控制中图分类号:th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092-01我国是纺织大国,印染是纺织工业的一道重要工序,通过炼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艺,使织物获得更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更佳的外观和手感,提高织物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根据织物的特点,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印染工艺大多数都采用流水线连续性生产,印染机械为多单元组成的联合机,各加工单元分别由一台电动机驱动,要求加工中保持各单元之间张力恒定或者线速度成适当比例关系,这对传动系统的同步性、可靠性提出较高要求。
单元机数量少则三五个,多则一二十个,电机总功率也不是个小数字,这又对其调速范围、同步协调性、运行经济性也提出了要求。
1 印染机械传动系统印染机械传动主要分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早期的印染机械传动基本全部采用直流传动,因为直流电机可以直接通过电枢电压调节速度,各单元电机公用一个电枢电压,称为共电源直流控制系统,改变电枢电压可以实现联合机从起步升至工艺车速,电枢电压采用自耦调压器+硅整流或者变压器+晶闸管整流方式获得;同步是改变励磁电压来调节,改变励磁电压早期通过松紧架带动串联在各个单元电机励磁线圈上的可变电阻来实现,后来改用励磁调节器调节。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印染设备,开始采用分电源晶闸管直流拖动,联合机中每一个单元都由一个独立的电源供电,直流电机励磁电压为额定电压恒定不变,通过电枢电压改变来调整车速和同步协调,分电源的好处是电机在满磁场下工作,特性硬,受负荷影响小,调速范围大,同步性能好,但是受器件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直流分电源系统推广时间不长。
上世纪末,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变频同步系统逐渐成为印染机械的主流配置。
机械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机械毕业论文精选范文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局面,并正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向国外市场快速发展,不断进入发达国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一:PLC技术基础下的工程机械控制摘要: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在PLC技术的应用下,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将能够改善原来人工手动控制的方式,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如此一来,工程机械自身性能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PLC技术;工程机械1基于PLC技术的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功能分析1.1控制功能概述以某军用工程机械为例,其主要作用于土方开挖工作当中,工程机械涵盖了十六项控制功能,最为典型的有“挖壕/挖坑选择”、“手动/自动选择”、“翻转架上升及下方控制”以及“浮动控制”等。
在PLC技术的融合下,对此工程机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要求多两个控制回路。
1.2主要涉及的两个控制回路对于要求多两个控制回路,一个为车上控制回路,另一个为无线遥控回路。
这两个控制回路均需要在遥控状态下方可实现。
一方面,对于车上控制回路,主要的构件有开关量输入及模拟量输入,主要的控制对象是行使装置与车上工作装置。
除此之外,还对工作当中发生的操作失误及异常状况发出警报,从而使出现的故障能够获取第一时间的处理。
另一方面,对于无线遥控回路,是同样拥有车上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与此同时还具备多项控制功能,比如车辆转向的控制、换挡的控制、油门调节及制动等方面的控制。
对于遥控回路来说,是把遥控信号传输至PLC的,进一步让PLC进行系统化的处理。
PLC能够把有用的数据,比如档位状态等及时地向遥控器的处理单元反馈,这样操作员便能够对车辆的状态充分掌握。
基于无线遥控作业当中,遥控器的处理单元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比如对于出现的失误操作,便能够通过遥控器的处理单元发出警报。
除此之外,如果有紧急状况发生,PLC便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一步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目录第1章、总述 (4)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4)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4)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4)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5)二、电动机的选择 (6)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7)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7)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9)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1)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2)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2)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3)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6)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7)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8)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8)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9)第7章、润滑的选择 (20)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1)一、联轴器的选择 (21)二、轴承盖的选择 (21)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2)一、减速器箱体: (22)二、附件设计: (23)小结 (26)参考文献 (27)摘要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
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
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第1章、总述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通用3篇)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通用3篇)1目前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机械专业的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机械绘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模具制造、数控车床、PLC编程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只能盲目地学习书本中的理论,而不能融入先进的案例,就会使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逐步下降。
而目前很多机械专业教师依然采用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未能够结合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出现严重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间的脱节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实践性目前很多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追求理论分数高低,最终不能用其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情况,更无从谈及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因此,作为一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课程,应当加大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比重,改变传统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发展创新教育,为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条件。
“工学结合”教学策略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部分高校依然墨守成规,忽视教学在校园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未能够与企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实习实训的重视程度较低,让学生不能够在实践实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激发起创新灵感。
2机械专业创新教育相关意见培养适合当今企业及社会需要的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能够充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教育能够与人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
针对于此,笔者对机械专业教育创新提出几点意见。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机械专业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实践是其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求高校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械传动方案可拓优化设计
摘要:传动方案的遗传算法是求解传动方案优化问题的关键技术。
将多目标物元优化方法应用到机械传动方案优化设计中,给出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遗传算法;机械传动方案;可拓;优化设计
1 传动方案设计知识的面向对象可拓表示
从系统中知识的作用来看,系统中用到的知识主要有控制知识、方案评价知识及有关机构的知识。
控制知识是有关问题分析、求解策略及使用知识的知识,如根据设计要求划分传动链,生成设计约束条件。
方案评价知识对遗传算法生成器产生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适应值。
机构知识描述传动方案中的各种机构相关的知识。
从知识表现的形式看,主要有数据、算法及判断形式,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法中,可用参数、规则和方法等知识项来表示每个知识。
参数可以表示数据形式的知识,用知识类中的成员变量来描述。
规则用以表示判断形式的知识,规则主体由IF 一叨伍N 两部分组成。
方法用以表达计算过程或判断形式的知识。
如方案评价知识类可用图l 来描述。
2 传动方案物元优化的算法描述
对于传动的优化设计问题,人们往往将设计目标描述成严密的数学公式的形式,这种形式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而对于方案设计的问题,就难以采用严密的数学公式的表达形式来描述方案设计的目标函数,因此将方案的设计目标采用物元形式来描述。
2.1 传动方案的物元优化模型
在传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希望它满足各项设计指标。
可以将传动描述为以各项指标作为其特征的物元。
现采用传动方案的:传动效率、工作平稳性、使用寿命、环境适应性、成本等指标描述传动方案的物元模型,设它的名称为M ,则传动方案M 的物元为:
其中:R 表示传动方案物元;c ( i= 1 , 2 ,…,5 )表示第 i 项特征拼、表示产品M 第i项特征c 的量值u [0 , 1 〕。
在实际的产品方案设计过程中,各项指标都占有各自的权重。
若以R 表示方案物元各项特征的权重复合物元,并以叨( i 二1 , 2 ,…,5 )表示方案各个指标的权重,则有:
判断一个产品的优劣,看它与理想中产品的关联性大小,即关联度。
关联度越大表示方案越优。
可按下式计算出关联度无:
2.2 遗传算法求解传动方案优化问题的策略
从传动方案优化设计的模型可以看出,各个设计目标函数并不是常规的数学函数表达式。
例如工作平稳性子目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应用一个合理的数学函数来表达,一般都采用定性的评语来评判。
因此,用常规的优化方法来解决这样的优化模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根据遗传算法的特点,它对求解问题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因此采用遗传算法来解决方案设计的优化问题。
遗传算法采用群体全局搜索技术,初始群体的产生意味着多个初始方案的产生,这些初始方案其性态一般都不好。
根据适应值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排序,通过遗传算法的三种主要算子,选择、交叉和突变来进化方案种群,实现求解过程。
这种算子一直进行到得到用户满意的一个或多个方案。
同时采用遗传算法〔 4 石〕来模拟传动方案设计者的创造性的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设计。
现采用自适应宏进化遗传算法(AMGA )和保留最好个体方法来提高遗传算法的进行性能。
遗传算法求解策略如图2 所示。
3 遗传算法求解传动方案的关键技术
3.1 传动方案编码表示和初始种群的产生
遗传算法是一个搜索编码空间的过程,其目的是找到相对高适应值的染色体,在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特殊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对于机械传动方案设计,一个染色体就是一种传动方案。
以两级传动方案为例,假设它由带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组成,它们的传动比分别为b1: b 2 ,则将其编码成染色体的形式为{ 1, b 1, 6 , b 2: } , 其中1 是带传动的代号,6 是圆柱齿轮传动的代号。
组成的传动方案第一级为带传动、第二级为圆柱齿轮传动的方案。
设定种群的大小为m ,随机产生m 个染色体,则表示产生m 个初始传动方案。
3.2 适应值的计算
确定适应值以检测一个特定染色体所表示的方案的优劣程度,采用方案的关联度作为方案设计目标函数,方案染色体的适应值计算方法如下。
传动方案的每一级传动机构自身就是一个物元。
取传动方案的第i ( i = 1 , 2 , …,5 )个特征量值拜,为两级传动机构的第i 个特征量值的平均值,即:
其中,2
μ,分别为第一级和第二级传动机构的第i 个特征量值。
采用
1μ
0.3 、0.6 、0.9 等值来表示传动机构各个特征量值的优中劣等级。
则两级传动方案的关联度k 为:
其中,w 为第i 项指标的权重。
对于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各个特征的权重是变化的,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3.3 遗传算子操作
l )选择算子
选择就是从群体中选取适应值高的染色体,作为繁殖子代的双亲。
选择的规则是:适合度凡越大的个体,有更大的选中概率只,一般凡OC 凡。
因此,适应值为群体的进化提供了选择压力,即适应值越大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
适应值大的染色体就被保留下来繁殖子代,这是符合生物进化思想的。
2 )交叉算子
交叉是GA 成功的一个关键操作,交叉保证优良染色体的品质可以从父代遗传到子代。
交叉的方法有好几种,现采用简单单点交叉法。
由于传动方案的总传动比在遗传算法过程中是不变的,因此需要将交叉算法作一些相应的改进,具体方法如下:设传动机构的总传动比为I ,要对图3 ( a )的两条染色体进行交叉,有3 种可能的交叉结果,如图3 ( b ? d )所示。
当在1 点交叉的时候,结果如图3 ( b )所示,由于交叉后各个个体的总传动比没有改变,不用调整交叉后的染色体。
当在2 , 3 点交叉的时候,结果分别为如图3 ( C )和图3 ( d )所示。
3 )突变算子
突变用以模拟生物在自然的遗传环境中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基因突变,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特性。
突变增加了群体基因的多样性,增加了自然选择的余地,也控制了算法早熟现象。
如果突变操作发生在方案染色体的机
4、小结
采用多目标物元优化方法,建立机械传动方案优化设计的物元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数据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同时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l )应用物元方法建模及其关联度计算的方法,将方案设计中定性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问题,有利于计算和评价,使计算机辅助方案优化设计成为可行。
同时,上文实例成功地应用遗传算法模拟了菱形思维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设计技术。
2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有效地实现了方案的优化设计,同时也解决了方案设计时的组合爆炸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文可拓学理论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通报.1999 , 44 ( 7 )。
(2)赵燕伟.机械产品方案设计可拓综合评判法.软件学报,1999 (增刊): 243 一46 .
(3)李志林.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特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 以幻,17 ( 2 ) : 105 一108 .
(4)陈曦,王希诚.一种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5)董立立,朱煌,牛小铁,等.超精密机械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