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983.2-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合集下载

等容自动投切电容器技术规范讲解

等容自动投切电容器技术规范讲解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110kV变电站6kV分组等容自动投切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一、总则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110kV变电站6kV母线高压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条件。

该成套具有智能控制功能,控制合理、准确和迅速;电容分组合理,能用较少的分组达到较多的容量组合,补偿级差小;电容回路串联一定比例的电抗器,可有效的减小电容器投入时的合闸涌流,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可抑制对线路谐波电流的放大,减少对电网造成的污染;装置还具有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记录等功能,并能在推荐或者规定的使用环境下长期正常运行。

本规范书详细规定了招标设备的供电环境条件,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及运行方式等。

招标方具备生产过三台或以上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要求的产品,并已成功地运行了三年以上。

本次招标设备要求经过权威部门鉴定并达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本招标文件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执行的标准设备符合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

GB 50227-95 GB 50062-92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331.1-97GB 14808-93GB/T3983.2-1989 GB1207-1997GB1208-1997DL/T 604-1996 DL/462-1992GB/T11024.1-200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交流高压接触器高电压并联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定货技术条件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GB/T11024.4-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内部熔丝DL/T672-1999 SD325-89变电所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订货技术条件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本文引用的规范、和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相互有不一致之处,均以较高标准执行。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技术标准书2015年11 月1、适用范围1.1本技术文件适用于"35千伏变电站工程〞10kV户内高压无功自动补偿成套装置的招标订货,是设备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1.2本技术协议书提出了对装置的功能设计、构造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3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与之有关的标准和标准。

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装置。

1.4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执行标准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11024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GB/T 5582 高电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标准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GB/T 16927.1~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标准GB 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 15166.5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1208 电流互感器GB 8287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DL/T 604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442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84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T 653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46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584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IEC标准 "IEC871-87"GB3983.2-89 "高压并联电容器"SDJ25-8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标准"JB11025-89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及内部过压力隔离器"3.工程环境及工程概况3.1工程环境: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 +41.8 ℃最低温度: -36.8 ℃最大日温差: 25 K海拔高度:≤1000 m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不大于95%,月平均不大于90%地震烈度: 7 度污秽等级: IV级凝露爬距:>31mm/kV(最高运行线电压)3.2工程系统概况:3.2.1系统标称电压:10kV3.2.2系统最高电压:12kV3.2.3系统额定频率:50Hz3.2.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35千伏不接地,10千伏经接地变接地3.2.5安装地点:户内4.主要设备供货清单(下表为单套配置,共2套)5.1整体要求:1、设备名称:10kV户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2套〔单套容量4800kvar〕。

技术协议-10kV电容器技术规范3000kvar

技术协议-10kV电容器技术规范3000kvar

紫金锌业35kV输变电工程10kV电容器技术协议需方:新疆紫金锌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供方:2021年1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要标准 (3)三、运行环境条件 (3)四、产品应遵循的设计图纸 (3)五、基本技术参数 (4)六、技术要求 (4)七、供货范围 (5)一、主要标准1、《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3983.22、《额定电压66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总则、性能、试验和标志—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指南》IEC 8713、《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4、《3.6kV~40.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39066、《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GB/T 11024.17、《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本条款仅列出了应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除执行上述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以及其它适应于产品内容的其它标准规范。

如果几种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适用于同一情况,则应遵循相关要求最为严格的条款。

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规范有冲突,则应向甲方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所有标准都可能被修订,厂方须使用所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二、运行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最高温度:+45ºC最低温度:-30ºC2、年平均气温:11.4ºC3、年平均相对湿度:≤47%4、海拔高度:1000m5、地震裂度:8度6、安装位置:户内7、污秽等级:Ⅳ级(户外)(泄漏比距≥3.1cm/kV);Ⅲ级(户内)(泄漏比距≥2.5cm/kV三、产品应遵循的设计图纸1、电气主接线图;2、一层电气平面图。

电容器运行规范

电容器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3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5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7第八章培训要求 8第九章技术管理 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3)95号《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验收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技术规范

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材料说明1 产品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供电单位的110~500kV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

内蒙古电网各发电公司、农电公司及用户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变压器(电抗器)、高压开关设备、互感器、直流设备、电容器组、高压支柱绝缘子、避雷器、消弧线圈、站用电系统、变电站接地装置、防误闭锁装置、照明系统、接线箱等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GBXXXX-XXXX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DL/T 5217-2005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GB 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T 10229-1988 电抗器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475-2005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试方法JB/T 8751-1998 5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GB/T 13499-200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GB 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T 6451-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GB 772-1997 高压电瓷瓷件技术条件GB 8287.1-1998 高压支柱绝缘子技术条件GB 8287.1-1998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第一部分:技术条件GB/T 8287.2-1999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第二部分:尺寸与特性GB 1984-2003 交流高压断路器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公用技术要求DL/T 603-19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DL/T 615-1997 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DL/T 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共用订货技术导则DL/T 617-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GB/T 4703-200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JB/T 8169-199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725-200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 5014-1992 330kV~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断路器技术标准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电压互感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电流互感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输电线路专业标准化管理条例(试行)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措施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措施内蒙古电力公司输电线路专业标准化管理条例执行细则内蒙古电力公司内蒙古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编制说明及实施细则内蒙古电力公司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指导原则内蒙古电力公司输电线路同塔双回杆塔涂刷色标及防风固沙标准内蒙古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执行细则内蒙古电力公司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及维护管理规定(试行)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电力公司关于规范隔离开关设备选型的意见(内电生[2009]45号)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2005]37号、[2007]3号)3 输电线路3.1 一般规定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3.1.1 线路设备主要包括基础、杆塔(拉线)、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附属设施。

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Ⅰ段母线:TBBZ10-1800(600*3)电容器补偿柜3台Ⅱ段母线:TBBZ10-1800(600*3)电容器补偿柜3台1、总则:所有设备的制造、测试和安装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新标准,同时满足相应的IEC标准,主要标准如下:☉ 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DL/T672-1999《变电所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GB 3983.2-19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JB 3336-83《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 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 GB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其它有关规程和标准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5℃~+55℃,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25℃时)☉大气压力:80~110kPa☉抗震能力:8级地震烈度☉污秽等级:Ⅲ级☉海拔高度:≤1000m3.系统条件☉系统电压:10kV☉最高运行电压:12kV☉额定频率:50Hz☉中性点连接方式:中性点不接地4.功能概述4.1.1装置调节控制是:保证供电电压在允许变动(整定值)范围内的前提下,充分调节控制装置的无功补偿功能;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主变分接头的调节次数和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实现电网无功功率就地平衡,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压合格率。

4.1.2根据输入的各种开关和主变的开关位置信号,可以自动识别和适应相应的运行方式,满足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包括远方操作)。

4.1.3测量及显示功能a)测量信号:10kV母线电流、电容电流、电容组数、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TSC+HVC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格书

TSC+HVC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格书

变电站工程TSC+HVC无功补偿技术规格书2009年02月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用于变电站工程高压(TSC+HVC)无功功率补偿项目。

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参数、动力及控制、综合保护方面的技术要求。

解释权归买方。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没有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没有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的优质产品,并提供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如果供方没有对本规范书中的条文提出书面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和有关的国标要求。

否则,由此引起的异议由供方负责。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有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在合同签订后,需方有权提出因标准、规范、规程、现场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修订要求,具体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6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定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有同等效力。

1.7供方在投标书中应采用国际单位制。

1.8设备采用的专利技术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由此引起的专利纠纷和费用全部由供方负责。

1.9供方对变电站工程高压(TSC+HVC)无功功率补偿成套设备负全责(包含辅助系统、电控设备、综合保护设备),由此引起的引进费用也由供方全额承担。

1.10本工程要求投标方提供高压TSC、HVC的型式试验报告及高压生产许可证,并具有三套以上煤炭行业的供货业绩。

2.招标项目名称及内容成套装置安装在下列范围内:宽(9800)×深(1800)×高(2600)3.采用的标准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GB3983.2-1989 《高压并联电容器》JB7111-93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L/T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GB1516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JB5346-1998 《串联电抗器》GB10229-1988 《电抗器》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GB311.1-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2706-89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1027-1997 《电压互感器》GB1028-1997 《电流互感器》JB/T8970-1999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298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3906-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4.使用环境4.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40℃—+40℃最大日温差:25℃最高日平均温度:30℃4.2海拔高度:≤2000m4.3环境相对湿度:年平均值90%4.4污秽等级:Ⅲ级4.5地震烈度:8度4.6运输、贮存最低湿度:-40℃4.7安装方式:户内5.技术参数5.1系统标准电压:10KV5.2最高工作电压:12KV5.3额定频率:50Hz5.4电抗率:6%5.5相数:35.6功率因数:0.95以上5.7测量误差:电压≤±0.5%,电流≤±0.5%,功率因数≤±1%5.8动态响应时间:≤20mS5.9控制电源输入电压:AC380V±10%,10A;DC220V±10%,10A;5.10电容器接线方式:TSC:△形;HVC:Y形5.11投切级数:17级5.12电流过流:动态过载能力:1.30 In(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过电流是由谐波和1.1 Un (额定电压)的过电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SVG无功补偿技术规范书

SVG无功补偿技术规范书

SVG无功补偿柜技术规范书技术规格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技术规格规定了韦二煤矿(北区)地面供电系统招标项目下的35/10KV变电所设备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的技术规格。

1.2适用范围本技术规格适用于韦二煤矿(北区)地面供电系统招标项目下的35/10KV变电所设备的设计、供货、指导安装,配合调试、性能检验和验收。

2.引用文件合同设备应至少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最新版的国家标准:DL/T672-1999《变电所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GB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205-1987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

DL442-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

GB50227-95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311.2~311.6-83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11 024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GB11025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

ZBK48003《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

GB5022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3983.2-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JB7111-97《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定货技术条件》GB3983.2《高压并联电容器》GB5316《串联电抗器》GB1985-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JB 5346-1998《串联电抗器》DL/T 462-1992《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JB/T 3840-1985《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高压熔断器》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 11024.1-2001《放电器》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GB3ll.1~6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ll.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 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985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2536 《变压器油》GB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775 《绝缘子试验方法》GB/T410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GB 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GB 1094.3-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GB 1094.5-1996 《电力变压器第五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6451-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088-1999 《6~220kV级变压器声级》DL/T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GB/T13499-199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G/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4856 (IEC255)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DL/T677-1999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现行包装运输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3983.2—89代替GB 3983—83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1批准1990-01-01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871—1(1987)《额定电压66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标志—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指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电压并联电容器的术语、性能与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其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并联连接于频率50Hz或60Hz、额定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电力系统中,用来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电容器:a.自愈式电容器;b.交流滤波电容器。

2 引用标准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2~311.6 高电压试验技术GB 6915 高原电力电容器GB 11024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GB 11025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ZB K48 003 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JB 3840 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高压熔断器3 术语3.1 电容器元件(或元件)由电介质和被它隔开的电极所构成的部件。

3.2 电容器单元(或单元)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3.3 电容器组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电容器单元。

3.4 电容器在本标准中,当不必特别强调“电容器单元”或“电容器组”时,则用术语“电容器”。

3.5 线路端子用来连接到电力线路上的端子。

注:在多相电容器中,拟连接到中性线上的端子不算作线路端子。

3.6 放电器件跨接在单元的线路端子上或母线之间以及装在单元内部的一种器件。

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它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实际上降低到零。

3.7 内部熔丝在电容器单元内部,与一元件或元件组相串联的熔丝。

3.8 额定频率f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频率。

3.9 额定电压U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电压(方均根值)。

3.10 额定电容C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电容值。

3.11 额定电流I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电流(方均根值)。

3.12 额定容量Qn由额定频率、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容计算得出的无功功率。

3.13 损耗电容器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注:电容器的损耗应包括所有部件产生的损耗。

例如:对于单元应包括由电介质、内部熔丝、内部放电器件、连接件等产生的损耗;对于电容器组则包括由单元、外部熔断器、母线、放电电阻和阻尼电抗器等所产生的损耗。

3.14 损耗角正切值tgδ电容器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的损耗与无功功率之比值。

3.15 电容器的最高允许电压在规定条件下,电容器能够承受一规定时间的最高交流电压(方均根值)。

3.16 电容器的最大允许电流在规定条件下,电容器能够承受一规定时间的最大交流电流(方均根值)。

3.17 剩余电压在电容器脱开电源一定时间后其端子间残留的电压。

3.18 稳定状态在恒定的容量和恒定的周围空气温度下,电容器所达到的热平衡状态。

3.19 环境空气温度准备安装电容器的地点的空气温度。

3.20 冷却空气温度在稳定状态条件下,在电容器组的最热区域中两单元之间的中间测得的空气温度。

如仅为一单元,则指在距离电容器外壳0.1m、距离底部三分之二高处测得的温度。

4 产品分类4.1 环境空气温度类别安装运行地区环境空气温度范围为-50~+55℃。

在此温度范围内按电容器所能适应的环境空气温度范围分为若干温度类别,每一温度类别均以一斜线隔开的下限温度值和上限温度的字母代号来表示。

下限温度为电容器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其值由+5,-5,- 25,-40-505个数值中选取。

上限温度为电容器可以连续运行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

字母代号与环境空气温度上限的关系如表1所示。

任何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的组合均可选为电容器的标准温度类别。

优先选用的标准温度类别是:-40/A,-25/B,-5/A及-5/C。

电容器运行时的冷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相应温度类别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加5℃。

表 1注:表1的温度值可由气象资料查得。

4.2 额定电压电容器单元额定电压的优先值如下:1.05,3.15,6.6/3,6.3,10.5,11/3,11,12/3,12,19kV。

注:允许制造可以用串联连接得到本条件规定电压的电容器单元。

4.3 额定容量单相单元额定容量的优先值如下:30,50,100,200,334 kvar。

三相单元额定容量的优先值如下:100,200 kvar。

注: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制造其他额定值的单元。

5 技术要求5.1 使用要求5.1.1 海拔安装运行地区的海拔不超过1000m。

注:用于海拔高于1000m的地区的电容器,按GB6915的分级由购买方与制造厂协商提供适当的产品。

5.1.2 环境空气温度应符合与电容器相应的温度类别。

5.1.3 化学条件安装场所应无有害气体及蒸汽;应无导电性或爆炸性尘埃。

5.1.4 机械条件安装场所应无剧烈的机械振动。

5.1.5 投入时的剩余电压当电容器投入运行时,其端子上的剩余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5.1.6 过载荷5.1.6.1 稳态过电压,且能在如表2所规定的稳态过电压下运行电容器的连接运行电压为1.00Un相应的时间。

能为电容器所耐受而不受到显著损伤的过电压值取决于持续时间、总的次数和电容器的温度。

的过电压是以在电容器的寿命期间发生总共不超过200次表2中高于1.15Un为前提确定的。

表 25.1.6.2 操作过电压和过电流用不重击穿的开关投切电容器时可能发生第一个峰值不大于22倍施加电压(方均根值),持续时间不大于1/2周波的过渡过电压。

相应的过渡过电流的峰值可能达到100In。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每年操作1000次。

当需对电容器作更为频繁的操作时,稳态过电压的量值和持续时间以及过渡过电流均应限制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其限值由制造厂和购买方协商确定。

5.1.6.3 稳态过电流电容器单元应适于在方均根值不超过1.30倍于该单元在额定频率、额定正弦电压和无过渡状态时产生的电流的稳态过电流下连续运行。

由于实际电容可能为1.10Cn ,这个过电流可能达到约1.43In。

这个过电流是由谐波和高至1.10Un的过电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5.1.6.4 最大允许容量在计入稳态过电压、稳态过电流和电容正偏差各因素的作用下,电容器总的容量应不超过1.35Ω。

5.1.6.5 工频加谐波过电压电容器运行中工频加谐波的过电压应不使过电流超过5.1.6.3条的规定值。

如果电容器在不高于1.10U n下长期运行,则包括所有谐波分量在内的电压峰值应不超过1.22Un。

注:当需将电容器安装在不符合本条规定的环境中使用时,购买方应与制造厂协商。

5.2 性能与结构要求5.2.1 放电器件如果单元内部装有放电器件,则该放电器件应能使单元上的剩余电压在10min 内自2U n降至75V以下。

注:根据购买方需要,可以装置在更短时间内减至更低电压的放电器件。

5.2.2 内部熔丝如果单元装有内部熔丝,在单元的整个寿命期间,熔丝应能承受等于或稍大于单元电流最大允许值除以并联熔丝通路数的电流,开关操作引起的涌流以及内部其他元件损坏和外部短路时的放电电流。

当配有熔丝的元件在电压u1和u2的范围内发生击穿时,熔丝应能将损坏的元件或元件组隔离开来,其中u1和u2分别为故障瞬间单元端子间电压的最低和最高瞬时值。

u1和u2的推荐值分别为0.92U n和2.02U n。

熔断后的熔断间隙必须能承受它所隔离的元件或元件组上可能出现的稳态电压和正常的短时过渡过电压。

5.2.3 外观及防腐蚀层电容器单元的外观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其外露的金属件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

5.2.4 接地端子电容器单元应有将外壳接地或固定电位的端子。

5.2.5 密封性能电容器单元的密封性能,应足以保证在其各个部分均达到电介质允许最高运行温度后至少经历2h而不出现渗漏。

5.2.6 电容偏差按6.4条测得的电容器电容与其额定值之偏差应不超过下列限值:单元及每相—单元的电容器组:-5%~+10%;其他电容器组:0~10%。

三相单元中在任何两个线路端子之间测得的最大电容与最小电容之比应不超过1.06。

5.2.7 损耗角正切值tgδ不带内部熔丝的电容器单元的损耗角正切值:对于膜纸复合的单元应不大于0.0012;对于全膜的单元应不大于0.0005。

带内部熔丝的电容器单元的损耗角正切值由购买方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注:膜纸复合的单元,对于不同的电介质组合的损耗角正切值在不大于0.0012的条件下,由制造厂具体规定。

电容器单元在其电介质允许最高运行温度下的损耗角正切值应不超过在20℃时之值。

5.2.8 电介质的电气强度电容器单元端子间的电介质必须能承受下列两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0s,采用电压的种类由制造厂选择。

a.工频交流电压:2.15U n;b.直流电压:4.3U n。

注:①如果欲对已发送的电容器重作耐压试验,推荐用上述规定值的75%。

②对于多相电容器单元,应调整试验电压,使每一相上均能受到规定的电压。

③有内部熔丝的单元,有一根或多根熔丝熔断,尽管电容仍在允许偏差之内,仅在与购买方取得协议时方可发货。

④当单元或有接地中性点的电容器组的阻抗太高而不能有效地缓和系统的过电压,且电容器组又未受到防雷电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则工频试验电压应取端子对外壳的耐受电压之值。

如果单元在电容器组中成串联连接,则试验电压按比例确定。

5.2.9 绝缘水平5.2.9.1 电容器单元上和外壳绝缘的全部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应能承受如表3所列的耐受电压。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施加的时间为1min,户外用的产品在型式试验时,应在淋雨状态下进行。

表3kV5.2.9.2 电容器额定电压的相应绝缘等级如表4所示。

表4kV5.2.10 耐受短路放电能力电容器单元必须能承受在允许的运行电压下由于外部故障引起的短路放电。

5.2.11 局部放电性能电容器单元的局部放电性能应能达到6.12条的试验要求。

注:对用于寒冷地区的电容器单元,应提供该电容器单元或元件在下限温度下的局部放电性能。

6 试验方法6.1 概述电容器单元的试验及测量除应按下述规定进行外,还应符合ZBK48003的要求。

6.2 试验条件电容器单元的一切试验及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a.环境空气温度为+5~+35℃,如需校正以+20℃时之值为准。

电容器单元的温度应与环境空气温度无显著差别。

在不通电状况下在恒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中放置适当长的时间后,即认为电容器单元的电介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b.试验和测量所用的交流电压的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形(见GB3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