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两点透视画法分析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线稿练习

如何绘制准确的垂直线和水平线?
总结词
在一点透视画法中,垂直线和水平线起着重 要的参考作用。
详细描述
垂直线始终与地面平行,不受透视变化的影 响。水平线则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与地面 形成不同的夹角。在绘制一点透视画法时, 通过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汇关系,可以确定 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绘制出准确的透视 效果。
平。
注重细节
在临摹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刻画, 如线条的流畅度、粗细变化和阴影 处理等,以提高整体画面的精细度 和质感。
不断反思与改进
临摹后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 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逐渐摸 索出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实物素描
01
02
03
选择合适对象
选择具有明显透视效果的 实物,如建筑、家具、静 物等,进行素描练习。
THANKS FOR WATCHING感谢您的观看一点透来自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2
建筑外观表现
在建筑设计中,一点透视常用于表现建筑的外观、 立面和细部设计,突出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建筑空间规划
通过一点透视,可以模拟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和 规划,展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和流线。
3
景观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一点透视可以表现建筑与周 围景观、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 谐统一。
一点透视在漫画和插画中的应用
角色与场景
在漫画和插画中,一点透视常用 于描绘角色和场景的关系,通过 透视效果突出角色的动作、表情 和场景的氛围。
故事情节表达
利用一点透视可以更好地表达漫 画或插画中的故事情节,通过场 景的变换和透视效果引导读者的 视觉焦点。
艺术风格塑造
在漫画和插画中,一点透视可以 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形成独特 的艺术风格,丰富画面的视觉效 果。
一点透视求法,两点透视求法

室内表现技法- 一点透视求法,两点透视求法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一: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 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48)。
作法三: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经典)

特点
两点透视画法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由于物体呈现出两个 消失点,因此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更 加真实和立体的效果,能够表现出物 体的深度和宽度。
两点透视画法适用于表现建筑、风景 等场景,能够突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05 两点透视画法的应用
场景描绘
场景深度
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有效地 表现出场景的深度,通过 线条的延伸和消失点,可 以营造出远近层次感。
服装细节
在服装的细节描绘上,一点透视画法能够突出服 装的纹理和质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细腻。
漫画创作
漫画分镜
在漫画的分镜设计中,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场景的转 换和视角的变化,增强故事的节奏感和悬念。
角色设定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漫画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设计角色的造型和特点, 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和独特。
倾斜于画面
当物体与画面形成一定角 度时,其形状和长度都会 发生透视变化,表现为近 大远小、近长远短。
光影与透视效果
光线方向
光线的方向对物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有重要影响。在一 点透视中,通常选择一个主光源,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
阴影效果
阴影效果可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关系。通过合理设 置光源和阴影的位置,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建筑周围 的景观,突出景观层次感和立体感, 使建筑设计更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建筑内部空间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可以更好地呈现 建筑内部空间的特点和结构,有助于 设计师更好地进行空间规划和设计。
产品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产品 造型,突出产品的立体感和形态 特点,使产品设计更具表现力和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什么是透视?平面、一点、两点、三点,透视你都不懂还想画好画?

什么是透视?平⾯、⼀点、两点、三点,透视你都不懂还想画好画?这⾥我们所谈的“透视”是⼀种绘画术语,是根据物理学、光学、数学原理,特别是投影⼏何的原理运⽤到绘画中来的专业技法理论。
在⽇常⽣活中,我们看到的⼈和物的形象,有远近、⾼低、⼤⼩、长短等不同,这是由于距离不同、⽅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的不同反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
如下图,同样⾼的房屋变得愈远愈低,同样宽的道路变得愈远愈窄,正⽅形成了梯形或菱形,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常见的透视1、平⾯平⾯只能看到⼀个⾓度,就好像⼀张纸⼀样,没有上下左右的⾯就是平⾯。
在数学中来表达就是只有x轴和y轴。
2、⼀点透视⼀点透视⼜称平⾏透视,横线的线条与视平线平⾏,物体远到⼀定程度最终变成⼀个消失点。
举个简单的例⼦,⼀点透视的成像就像⽕车的轨道那样,最后消失在看不见的地⽅。
运⽤了⼀点透视的构图,就会很有空间感~像这样!⼀点透视就是建筑物由于它与画⾯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它的长,宽,⾼三组主要⽅向的轮廓线,与画⾯可能平⾏,也可能不平⾏。
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点透视。
在此情况下,建筑物就有⼀个⽅向的⽴⾯平⾏于画⾯,故⼜称正⾯透视。
如果建筑物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于画⾯,那么这两组轮廓线的透视就不会有灭点,⽽第三组轮廓线就必然垂直于画⾯,其灭点就是⼼点。
3、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如当我们站在⼀个街⾓⾯前向前平视,街道两边的线条向两边⽆限延伸形成两个消失点。
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个建筑横向的线条渐渐汇聚于左右两个点。
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平⾏,⽽另外两组⽔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斜交,于是在画⾯上形成了两个灭点Fx及Fy,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hl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均与画⾯成倾斜⾓度,故⼜称成⾓透视。
4、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根据站点的⾼低,⾼度线或消失于天空中的天点,或消失于地⾯中的地点,另外两组深度线延长与视平线形成两个消失点,消失在地平线上,另⼀个消失点消失在天空或地⾯。
第10章 迹点法求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例 5 ( 两 点 透 视)
PH
画面线 PH a(b)
真高线
A
h B P P1
视平线
h
基线 P
s
基线1 P1
例6 作形体的透视图。
例 6 ( 两 点 透 视)
PH
画面线
vx
a
v Y PH
s 视平线
h P
VX
a A
VY h 基线 P
例7
求形体的两点透视
例 7 ( 两 点 透 视 )
PH
画面线
平面图
例14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4)
室内的一点透视
h
看清题意 确定画面 位置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找灭点的 投影
平面图
正立面图
h
右立面图
vY
vX
s
例12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续1)
改变作图条件--将画面 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 的透视。
PH
PH
h
正立面图
h P s P
例12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2) 画走廊 画门窗
( 续 2 )
PH
h Vx
视平线
Vy h
P 立面图
基线
P
站点
s
例8 求形体的 两点透视
例 8 ( 两 点 透 视 视平线
h Vy
P 立面图
基线 s 站点
P
例9 作台阶的两点透视
先画两边 挡板的透视。 再画右挡板 内侧台阶轮廓 线的透视。
例9(台阶 的两点透 视)
PH h
Vx
真高线
a(b)
一点、两点透视的特点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
设计表现1、2点透视画法

增强画面立体感
通过透视画法,可以使二维的画面呈 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使画面更加生 动和真实。
突出空间层次感
提高设计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 领域,透视画法是表现设计构思和效 果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 地表达设计意图和创意。
通过线条的汇聚和消失,可以表现出 物体的远近关系,使画面具有更强的 空间层次感。
工业设计表现
在工业设计表现中,一点透视常用 于表现产品或机械的外观和结构。
03 二点透视画法
二点透视的原理
两点透视是一种常用的透视表现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两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两点透视的原理基于人的视觉感知, 符合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表现。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在画面上的投影 会向两个不同的消失点汇聚,形成两 条透视灭线,使得物体呈现出更加立 体的效果。
透视画法通过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 。
透视画法的分类
一点透视
画面中只有一个灭点,物体向一 个方向汇聚,适合表现宽广的场 景和平行排列的物体。
二点透视
画面中有两个灭点,物体向两个 方向汇聚,适合表现建筑物的正 面和侧面,以及具有多个角度变 化的物体。
透视画法的重要性
二点透视的作画步骤
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首先确定画面的视平线和两个 消失点的位置。
绘制透视线
根据消失点和物体位置,绘制 透视线,确定物体的轮廓和结 构。
阴影等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
完善细节
在完成大体轮廓后,进一步完 善物体的细节和质感,使画面
更加真实和生动。
局和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领域中,透视画法可用 于表现室内空间布局、家具摆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点透视
图7:中心视 线(EE')和 水平线(H.L) 的交点为消 点(V.P), 如果是一点 透视图,就 会和视心相 叠。把正面 图点a\b\b'\ a',和消点连 结。
一点透视
图8:平面图点 A\B\C\D和视点 的连结线,能和 画面线(P.L)相 交A\B\C\D,从 A\B\C\D向基线 画垂直线,又能 和正面图点 a\b\b'\a'和消点 的连结线,产生 交点A'\B'\C'\D', 此图形为物体的 平面透视图。
一点透视
图6:先决定视点 (E.P)。对物体 平面图的AB面来说, 中心视线(EE')呈 垂直,所以物体平 面视点位置最好决 定在作图者视野60 度的范围内。而中 心视线和基线的交 点就是基点 (G.P)。基点到 视点的距离,即为 物体和作图者间的 距离。连接视点 (E.P)和平面图 的A\B\C\D.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足线法
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 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
一点透视
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
一点透视
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 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 平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
一点透视
图3 为 说 明 图, 描 画 顺 序 如 图 所 示
•
一点透视
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 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 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 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线。
一点透视
图5:以平面 图的一边和画面线 成平行的状态,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P.L)上方。并 以和基线(G.L) 相接的状态描绘出 物体的侧面图。把 平面图的深度线 AD.BC延长到基线, 再从侧面图水平移 动物体的高度,如 此可求出abb'a'的 物体正面图。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的范围
•
二点透视图是常用的作图法,它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和各种变化。使
用此图法时,由于要描画物体的宽度面和深度面的关系,使各面称为透视面, 所以,需要宽度线的消点和深度线的消点。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平面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二点透视Βιβλιοθήκη 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 形成夹角,以45º 、45º 、15º 、75º 、30º 、60º 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 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视,亦称为(成角透视)。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 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 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 面、地面平行,另一组 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 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 视。
一点透视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图中2、3、9是视点在物 体下方的例子,要描 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 物体时,这种构图最 实用。而图中4、8、 1,视点位在眼睛的 高度,当物体往左或 往右移动时,这种构 图最适合使用。袖点 在物体上方,即物体 在眼睛高度下方时, 最适用的构图为图中 5、6、7。
一点透视
A图: 由于配置 时平面图 的一边AB 与画面线 相接,因 此,所画 出来的透 视图一边 A'B'就会 和基线相 接。
一点透视
B图:平面图部分 在画面线下方的情 况。在作透视图时, 无论时画面线上方 或下方的点,在和 视点连接时,都必 须先求得投影在画 面线上得点,再作 垂直线,以求得透 视图。若欲求得更 大得透视图,可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下方,其高度可 由基线放大来求出。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 A''B''C''D'' 的透视图。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 图和侧面图 所求出来的 透视图,就 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 的立体图形。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 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 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 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 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透视
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 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 的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
• • • • • • • • • •
2.量点法: 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En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作法: 1)作OY0=OY,即YY0与P.P.成45°。 2)作OY的消失点Vy,YY0的消失点My(量点)。 3)在G.L.上量OX0=OX,OY0=OY,连接OVy、X0Vy,连接 Y0My与OVy相交Y点,求得平面透视。 4)自O点作垂线T.H.,为量高线,量OZ0=ZZ’为立方体真高, 求得立方体透视。 实际求法: 1)若视高较低,在G.L.下任意距离作G’.L’.。 2)在H.L.上量VyMy=D,自Vy向右量F,得O点,作透视平面。 自各角点引垂线到G.L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图21)。
二点透视
• 1.原理分析 • 特点: • ①有两个消失点(左消失点VL,右消失点VR, VL和VR在CV的左右两边)。 • ②方形体中,平行于基面但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画 面的棱消失于左右两个消失点。 • ③方形体中,平行于画面(PP)且又垂直于基面 (GP)的棱均不消失于任何点。 • ④方形体中只有一条棱距离观察者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