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合集下载
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1a32铅笔手绘3保留所有连接线4角度及大小自定第19页共34页二点透视twopointperspective第20页共34页二点透视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形成夹角以454515753060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视亦称为成角透视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 A''B''C''D'' 的透视图。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 图和侧面图 所求出来的 透视图,就 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 的立体图形。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 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 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 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 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 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 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 面、地面平行,另一组 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 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 视。
2
一点透视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3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 A''B''C''D'' 的透视图。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 图和侧面图 所求出来的 透视图,就 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 的立体图形。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 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 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 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 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 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 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 面、地面平行,另一组 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 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 视。
2
一点透视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3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技巧来突出产品的重点部分,使得观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产品 的构造和特点。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经典)

特点
两点透视画法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由于物体呈现出两个 消失点,因此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更 加真实和立体的效果,能够表现出物 体的深度和宽度。
两点透视画法适用于表现建筑、风景 等场景,能够突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05 两点透视画法的应用
场景描绘
场景深度
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有效地 表现出场景的深度,通过 线条的延伸和消失点,可 以营造出远近层次感。
服装细节
在服装的细节描绘上,一点透视画法能够突出服 装的纹理和质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细腻。
漫画创作
漫画分镜
在漫画的分镜设计中,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场景的转 换和视角的变化,增强故事的节奏感和悬念。
角色设定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漫画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设计角色的造型和特点, 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和独特。
倾斜于画面
当物体与画面形成一定角 度时,其形状和长度都会 发生透视变化,表现为近 大远小、近长远短。
光影与透视效果
光线方向
光线的方向对物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有重要影响。在一 点透视中,通常选择一个主光源,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
阴影效果
阴影效果可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关系。通过合理设 置光源和阴影的位置,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建筑周围 的景观,突出景观层次感和立体感, 使建筑设计更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建筑内部空间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可以更好地呈现 建筑内部空间的特点和结构,有助于 设计师更好地进行空间规划和设计。
产品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产品 造型,突出产品的立体感和形态 特点,使产品设计更具表现力和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解答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确定站点SP(控制在画面宽度的1-1.5倍),连
接平面图中各个角的内转折点,连线与PP线将有
迹点;(4).SP向HL垂直延伸,交点即为心点
(灭点),过灭点连接ABCD外框的四角;
(5).过PP线上的各个迹点引GL的垂线,确定
空间位置,最后利用真高线确定透视图内部的空
间高度;
2021/3/25
20
网格法(由外向里)
2021/3/25
8
• 透视名词术语
(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 (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 (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 (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 (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 (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消失到视心点
与画面成45°角的水平线(变线)
消失到距点上
与画面成> 45° 、< 90°角的水平线 (变线) 消失到内余点上
与画面成> 0° 、< 45°角的水平线 (变线) 消失到外余点上
2021/3/25
12
• 透视规律
一、物体 默认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二、画面 画面与物体的关系:与物体主要面的偏角;画面与物体的前后关系。 画面偏角为零(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画面与物体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要面存在偏角(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偏角可以选择30、45、60。其中45由于心点与两个灭点距离相同, 所以较少使用。当然画面偏角也可以自选。
2021/3/25
41
• 倾斜透视的原理
1、正四棱柱的三组主向轮廓线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画 面--各自有其灭点
2、垂直于基面的直线成了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即 直立变线
一点透视2ppt-PPT课件

透视技法
一、设计常用的透视图画法有以下三种: •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 散点透视(鸟瞰图)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 强,绘制相对容易。
1、先确定内墙面A、B、C、D四点(高度设定为3米)每段刻度等长。 2、确定视平线高度(一般为1.5---1.7米)灭点偏左。 3、由灭点VP做A、B、C、D各点的延长线。 4、做CD的延长线,得到a、b、c、d、e各点(设此房的进深为5米), 每段刻度与内墙刻度一致。 5、在视平线上确定测量点M(根据画面任意定)
1、由灭点VP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2、过测量点M作a、b、c、d、e各点的长线,与透视线相交。
1、画出家具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一、设计常用的透视图画法有以下三种: •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 散点透视(鸟瞰图)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 强,绘制相对容易。
1、先确定内墙面A、B、C、D四点(高度设定为3米)每段刻度等长。 2、确定视平线高度(一般为1.5---1.7米)灭点偏左。 3、由灭点VP做A、B、C、D各点的延长线。 4、做CD的延长线,得到a、b、c、d、e各点(设此房的进深为5米), 每段刻度与内墙刻度一致。 5、在视平线上确定测量点M(根据画面任意定)
1、由灭点VP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2、过测量点M作a、b、c、d、e各点的长线,与透视线相交。
1、画出家具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静物画
在静物画中,两点透视画法可用于 表现物体的远近、大小关系,以及 画面中的空间感。
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1 2
角色动画
在动画制作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创建角色的立 体感和动作的动态效果,使角色更加生动逼真。
场景动画
在场景动画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构建场景的空 间关系和透视效果,增强动画的视觉冲击力。
3
《两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目录
• 透视画法简介 • 一点透视画法 • 两点透视画法 • 透视画法的实际应用 • 透视画法的练习与提高
01
透视画法简介
透视画法的定义
01
透视画法是一种通过几何原理和 线性透视技术,在二维平面上表 现三维空间感的绘画方法。
02
它利用线条的延伸、汇聚和消失 ,以及物体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 的变化,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掌握透视画法需要练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
在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应用
透视画法在设计和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表现设计方案和建筑 物的外观、空间布局等。
02
一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的原理
一点透视的原理是当一个物体与观察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行面时,物体在透视画面上 会形成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通常位于视平线上。
确定物体的轮廓
根据平行线的交点,确定物体 的轮廓和形状。
填充阴影和细节
根据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质感 ,填充阴影和细节,增强立体
感和表现力。
一点透视的应用实例
建筑绘图
在建筑绘图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建筑物的外 观和立体感。
游戏设计
在游戏设计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游戏场景的 广阔和深度。
广告设计
在静物画中,两点透视画法可用于 表现物体的远近、大小关系,以及 画面中的空间感。
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1 2
角色动画
在动画制作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创建角色的立 体感和动作的动态效果,使角色更加生动逼真。
场景动画
在场景动画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构建场景的空 间关系和透视效果,增强动画的视觉冲击力。
3
《两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目录
• 透视画法简介 • 一点透视画法 • 两点透视画法 • 透视画法的实际应用 • 透视画法的练习与提高
01
透视画法简介
透视画法的定义
01
透视画法是一种通过几何原理和 线性透视技术,在二维平面上表 现三维空间感的绘画方法。
02
它利用线条的延伸、汇聚和消失 ,以及物体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 的变化,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掌握透视画法需要练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
在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应用
透视画法在设计和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表现设计方案和建筑 物的外观、空间布局等。
02
一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的原理
一点透视的原理是当一个物体与观察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行面时,物体在透视画面上 会形成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通常位于视平线上。
确定物体的轮廓
根据平行线的交点,确定物体 的轮廓和形状。
填充阴影和细节
根据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质感 ,填充阴影和细节,增强立体
感和表现力。
一点透视的应用实例
建筑绘图
在建筑绘图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建筑物的外 观和立体感。
游戏设计
在游戏设计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游戏场景的 广阔和深度。
广告设计
室内手绘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按照一点透视快速绘制如图
两 点 透 视(成 角 透 视)
TITLE 1 相关概念
两点透视: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 画面成一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也 称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图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 实地反映空间。缺点是,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
纵深:在两点透视中向两个灭点消失的透视距离。
A-B1线的尺寸分格定位按A-B线的尺寸分格,也画直线相交于VP1灭点上。
A-C线段上从尺度分格画出两条辅助线相交于VP2灭点上,以便找出B1-D1线的透视 尺度分割点,再从A-B1线的透视尺度分割点,再从A-B1线的尺度分割定位点画辅助线 垂直延伸 到C-D1线段上的透视尺寸分割点,继而从A-C线段上的两条辅助线的相交点上 再画出两条直线,并相交于VP1灭点上。
视中线:穿过心点的一条与视平线垂直的线。
真高端点的一条作为地面基准的 水平线。
C-D1透视线可以根据需要和感觉随意画出,并自然相交于 EL视平线的VP2灭点上,A-B1透视线则又有约束地相交于 VP2点上,继而再将c-d1和a-b1线也相交于EL视平线的 VP2点上,并自然连接B1-D1线和b1-d1线。
A-a线段上,有M点的辅助线的明显相交,可以从相交点平行画出直线连接B-b线,并 向上垂直延伸到D-d线段。
再次画直线围合到C-c和A-a线段上,再由1\2\3\4\点分别画出直线与VP灭点相交, 此时已经有了空间。
左右及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寸分段点画直线相交于灭点VP,这样就可以 画出完整的透视空间了。
相交VP1灭点的透视线按前面图中找出的尺度分割定位点相继画出,然后依次画出 直线围合于左右及顶面,这样一个两点透视空间就可以完成。
两 点 透 视(成 角 透 视) TITLE 2 家具的两点透视作图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6:先决定视点 (E.P)。对物体平 面图的AB面来说, 中心视线(EE')呈垂 直,所以物体平面 视点位置最好决定 在作图者视野60度 的范围内。而中心 视线和基线的交点 就是基点(G.P)。 基点到视点的距离, 即为物体和作图者 间的距离。连接视 点(E.P)和平面图 的A\B\C\D.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的
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0
• 2.量点法:
• 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En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 作法:
• 1)作OY0=OY,即YY0与P.P.成45°。
• 2)作OY的消失点Vy,YY0的消失点My(量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1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平面 2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4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5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点透视
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6
一点透视
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
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平
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出来的 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平面图的时候, 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 因此,以下介绍其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6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A图: 由于配置 时平面图 的一边AB 与画面线 相接,因 此,所画 出来的透 视图一边 A'B'就会和 基线相接。
26
二点透视
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
形成夹角,以45º、45º、15º、75º、30º、60º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
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一视点两,点亦透视称画法为(成角透视)。
27
二点透视
• 1.原理分析 • 特点: • ①有两个消失点(左消失点VL,右消失点VR,VL
7
一点透视
图3
•
为
说
明
图,
描
画
顺
序
如
图
所
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8
一点透视
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
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
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
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一点线两点。透视画法
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5:以平面 图的一边和画面线 成平行的状态,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P.L)上方。并 以和基线(G.L) 相接的状态描绘出 物体的侧面图。把 平面图的深度线 AD.BC延长到基线, 再从侧面图水平移 动物体的高度,如 此可求出abb'a'的 物体正面图。
13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A''B''C''D'' 的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图 和侧面图所求 出来的透视图, 就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的 立体图形。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1
一点透视
图7:中心视 线(EE')和水 平线(H.L)的 交点为消点 (V.P),如 果是一点透视 图,就会和视 心相叠。把正 面图点a\b\b' \a',和消点连 结。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8:平面图点 A\B\C\D和视点 的连结线,能和 画面线(P.L)相 交A\B\C\D,从 A\B\C\D向基线 画垂直线,又能 和正面图点 a\b\b'\a'和消点 的连结线,产生 交点A'\B'\C'\D', 此图形为物体的 平面透视图。
• 3)在G.L.上量OX0=OX,OY0=OY,连接OVy、X0Vy,连接 Y0My与OVy相交Y点,求得平面透视。
• 4)自O点作垂线T.H.,为量高线,量OZ0=ZZ’为立方体真高, 求得立方体透视。
• 实际求法:
• 1)若视高较低,在G.L.下任意距离作G’.L’.。
• 2)在H.L.上量VyMy=D,自Vy向右量F,得O点,作透视平面。 自各角点引垂线到G.L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图21)。
17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B图:平面图部分 在画面线下方的情 况。在作透视图时, 无论时画面线上方 或下方的点,在和 视点连接时,都必 须先求得投影在画 面线上得点,再作 垂直线,以求得透 视图。若欲求得更 大得透视图,可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下方,其高度可 由基线放大来求出。
18
一点透视
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
图中2、3、9是视点在物 体下方的例子,要描 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 物体时,这种构图最 实用。而图中4、8、1, 视点位在眼睛的高度, 当物体往左或往右移 动时,这种构图最适 合使用。袖点在物体 上方,即物体在眼睛 高度下方时,最适用 的构图为图中5、6、7。
4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足线法 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行, 并与视线成垂直状态者。 亦即立方体的三组棱线 中的两组与画面、地面 平行,另一组棱线则消 失于视心,此种图法称 为一点透视,一点透视 又称平行透视。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
一点透视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6:先决定视点 (E.P)。对物体平 面图的AB面来说, 中心视线(EE')呈垂 直,所以物体平面 视点位置最好决定 在作图者视野60度 的范围内。而中心 视线和基线的交点 就是基点(G.P)。 基点到视点的距离, 即为物体和作图者 间的距离。连接视 点(E.P)和平面图 的A\B\C\D.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的
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0
• 2.量点法:
• 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En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 作法:
• 1)作OY0=OY,即YY0与P.P.成45°。
• 2)作OY的消失点Vy,YY0的消失点My(量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1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平面 2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4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5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点透视
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6
一点透视
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
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平
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出来的 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平面图的时候, 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 因此,以下介绍其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6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A图: 由于配置 时平面图 的一边AB 与画面线 相接,因 此,所画 出来的透 视图一边 A'B'就会和 基线相接。
26
二点透视
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
形成夹角,以45º、45º、15º、75º、30º、60º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
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一视点两,点亦透视称画法为(成角透视)。
27
二点透视
• 1.原理分析 • 特点: • ①有两个消失点(左消失点VL,右消失点VR,VL
7
一点透视
图3
•
为
说
明
图,
描
画
顺
序
如
图
所
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8
一点透视
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
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
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
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一点线两点。透视画法
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5:以平面 图的一边和画面线 成平行的状态,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P.L)上方。并 以和基线(G.L) 相接的状态描绘出 物体的侧面图。把 平面图的深度线 AD.BC延长到基线, 再从侧面图水平移 动物体的高度,如 此可求出abb'a'的 物体正面图。
13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A''B''C''D'' 的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图 和侧面图所求 出来的透视图, 就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的 立体图形。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1
一点透视
图7:中心视 线(EE')和水 平线(H.L)的 交点为消点 (V.P),如 果是一点透视 图,就会和视 心相叠。把正 面图点a\b\b' \a',和消点连 结。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8:平面图点 A\B\C\D和视点 的连结线,能和 画面线(P.L)相 交A\B\C\D,从 A\B\C\D向基线 画垂直线,又能 和正面图点 a\b\b'\a'和消点 的连结线,产生 交点A'\B'\C'\D', 此图形为物体的 平面透视图。
• 3)在G.L.上量OX0=OX,OY0=OY,连接OVy、X0Vy,连接 Y0My与OVy相交Y点,求得平面透视。
• 4)自O点作垂线T.H.,为量高线,量OZ0=ZZ’为立方体真高, 求得立方体透视。
• 实际求法:
• 1)若视高较低,在G.L.下任意距离作G’.L’.。
• 2)在H.L.上量VyMy=D,自Vy向右量F,得O点,作透视平面。 自各角点引垂线到G.L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图21)。
17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B图:平面图部分 在画面线下方的情 况。在作透视图时, 无论时画面线上方 或下方的点,在和 视点连接时,都必 须先求得投影在画 面线上得点,再作 垂直线,以求得透 视图。若欲求得更 大得透视图,可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下方,其高度可 由基线放大来求出。
18
一点透视
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
图中2、3、9是视点在物 体下方的例子,要描 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 物体时,这种构图最 实用。而图中4、8、1, 视点位在眼睛的高度, 当物体往左或往右移 动时,这种构图最适 合使用。袖点在物体 上方,即物体在眼睛 高度下方时,最适用 的构图为图中5、6、7。
4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足线法 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行, 并与视线成垂直状态者。 亦即立方体的三组棱线 中的两组与画面、地面 平行,另一组棱线则消 失于视心,此种图法称 为一点透视,一点透视 又称平行透视。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
一点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