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

合集下载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_0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_0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印度尼西亚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2、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

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

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

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

然后,提问印度尼西亚的另一重要自然特征,多火山、地震及原因。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探究与实践 板块运动与地震》教案(表格式)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探究与实践 板块运动与地震》教案(表格式)
展示: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学生标注地震位置的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板块分布图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通过对比读图,尝试解释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PPT、
脚本动画
6分钟
探究活动三
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确实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轻这种威胁,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1分钟
板书设计
板块运动与地震
板块——六大板块——地震: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应急措施及逃生方法
课题名称:探究与实践板块运动与地震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
1.结合探究活动任务一,根据经纬度位置在地图上找到2013—2022年,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发生里氏 7.0 级及以上大地震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2.结合探究活动任务二,通过观察、查阅图文等资料,描述这些地震发生地的分布特点,尝试分析该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进一步认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尝试解释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提高探究板块运动与地震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师提供应急科普《漫画教你正确应对地震》仅供学生参考。
小结:学习地震逃生方法有助于提高逃生能力,可以降低伤亡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地震来临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学生查阅资料、走访同学老师等,收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小组合作创作情景剧。
各小组表演情景剧
17分钟
总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回答)
复习旧知
PPT
2分钟
探究活动一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多地出现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活动增多的情况。2013—2022年,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0级及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5次。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掌握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航线图,试分析总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通过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德育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新马泰”旅游。

同学们知道“新马泰”是哪些国家吗?这些国家在亚洲的哪个区域?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

[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20“东南亚的地形”。

1、找出东南亚大致的纬度范围?纬度位置:10°S~23.5°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指图让学生描述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中国、印度,分别位于东南亚的什么方位?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

——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3、课件出示图7.21“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同学简单描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思考日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亚、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返回
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积极
外交政策。
◆主张大国平衡,重视与美中日
澳及欧盟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主
张改组联合国,扩大安理会。
◆反对美等西方国家把经济与人
权、环境等挂钩。
◆ 努力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对
话,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



印度尼西亚多属热带 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湿度大。年平均湿度 25℃~27℃。年降水量 2000毫米以上。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火 山之国,全国共有火 山400多座。 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 水,四季皆夏,被称 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人在饮食习惯 上主要以大米为主食,以 鱼类、蔬菜、肉类等为主 要副食品。他们喜欢以牛、 羊、鸡的五脏烹制各种菜 肴。大多数人都不饮酒, 但极少数人却爱饮烈性酒, 少部分人爱喝葡萄酒和香 槟酒。他们在饮食习惯上 对用猪肉烹制的菜肴倍加 欢迎和喜爱。 印度尼西亚 人习惯吃西欧式的西餐。 除在官方场合有时使用刀、 叉、匙或筷子之外,一般 都习惯用手抓饭。
与中国的关系:
1950年4月13号,两国建交。 1967年,印度尼西亚军人政权奉行 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单方面宣 布与中国断绝外交的关系。 1967年10月30号 两国外交关系中断。 1990年8月8号,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经济

自然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 煤、镍、锡、铅、铜、金和高岭土等。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印度 尼西亚现有森林面积约1.2亿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63.7%。 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亚洲第1位和第2位。印度尼西亚 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显花植物2.5万种,森林树种共有4 000多种,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近250种,商业用材树种50多种。 主要商业用材树种有桃花心木,柳桉,龙脑香,南亚松,柚木等。 哺乳动物种类居世界之首,多达515种;爬行动物600种,居世 界第3位:两栖类动物270种,居世界第5位。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文章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南面,涵盖了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广阔的地区内,既有山脉高地,也有平原河口,既有草原森林,也有沙漠盆地,这些地形特征的差异造就了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配置,也决定了各国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方向。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全面了解和认识东南亚地理及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情况,我编写了以下的七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的基本概念和自然特征,包括地势、气候、水域、岛屿等。

2.认识东南亚各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特点。

3.了解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经济产业、贸易、旅游、人文景观等。

4.了解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历史和现今合作形势。

二、教学内容1.地理体系(1)位置:介绍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边界,了解其与邻国的位置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

(2)地势:介绍东南亚的地形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岛屿,了解其景观特点和区域划分。

(3)气候:介绍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了解其气候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4)水域:介绍东南亚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了解其资源和文化特点。

2.国家特点(1)人口:介绍东南亚国家的总人口和人口密度,了解各国的民族组成和语言特点。

(2)文化:介绍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东南亚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沿革。

(3)经济: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经济产业和贸易方向,了解各国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历程。

(4)旅游: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了解其旅游消费市场和旅游引领经济的作用。

3.中外交往(1)历史: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交往和文化交流,了解彼此的友好合作和资产互补的历史基础。

(2)现状: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现状,了解双方的合作重点和前景。

4.资源使用(1)资源保护:介绍社会公众和政府机构如何保护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了解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挑选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落后生,使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1印度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知道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进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爱好;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食粮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形。

教学难点: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应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1.课件展现:图7.34“印度的地势”,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势散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现P34的浏览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自然地理

印度尼西亚自然地理

印度尼西亚自然地理2010-01-01 01:15 文章来源:驻印尼使馆经商参处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其它【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东经94°45′-141°05′,北纬6°08′-南纬11°15′),横跨赤道,南北跨度1888公里,东西跨度5110公里。

陆地边界2774公里,东部伊里安查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边界长度820公里)、北部加里曼丹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沙巴(边界长度1782公里)接壤,南部西努沙登加拉省与新独立的东帝汶比邻(边界长度172公里),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

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国,素有“赤道翡翠”之美誉。

主要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南部)和伊里安岛(西部)。

岛屿之间构成许多海峡和内海,其中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内海主要有爪哇海、苏拉威西海、佛罗勒斯海和班达海等。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伊里安岛平原辽阔,多沼泽,其他岛屿仅沿海有狭长的平原。

多火山,且活动频繁。

全国400余座火山分布在除加里曼丹外各岛,其中100座为活火山。

近二十年来先后发生火山爆发近30次。

火山高度超过9,000英尺的将近20座。

位于伊里安查亚省查亚维查亚(JAYAWIJAYA)山脉的查亚峰(PUNCAKJAYA)是印尼最高山峰,海拔高度5030米(15,300英尺),山顶终年白雪覆盖。

1957年12月3日印尼政府宣布其领海宽度为12海里,按群岛原则,各岛屿最外端点的连接直线为基线。

1980年3月21日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983年10月18日颁布的5号法令通过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其海洋面积为790万平方公里(包括专属经济区),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倍,专属经济区面积为270万平方公里。

地理教案-印度尼西亚

地理教案-印度尼西亚

地理教案-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印度尼西亚目标: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知道印度尼西亚位于哪个大洲和地理位置。

2. 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火山、河流等。

3. 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 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森林、矿产等。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和印度尼西亚地图。

2. 印度尼西亚地形图。

3. 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4. 图片或视频展示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

教学活动:活动一:地理位置1. 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印度尼西亚所在的大洲和地理位置。

2. 给学生发放印度尼西亚地图,让他们在地图上标出印度尼西亚的位置。

活动二:地形特点1. 展示印度尼西亚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印度尼西亚的地形特点。

2. 介绍印度尼西亚的地形特点,比如大部分是群岛,有许多山脉、火山和河流等。

活动三:气候特点1. 展示印度尼西亚气候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印度尼西亚的气候特点。

2. 介绍印度尼西亚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 解释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比如高温多雨和季风变化。

活动四:自然资源1.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

2. 介绍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森林、矿产(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渔业等。

3. 讨论印度尼西亚的自然资源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总结:1. 回顾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强调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3. 鼓励学生了解和关注印度尼西亚的环境问题,提倡环保行动。

延伸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个印度尼西亚的城市或地区,做更详细的研究报告,包括该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印度尼西亚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

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

全国有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

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

然后,提问印度尼西亚的另一重要自然特征,多火山地震及原因。

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组织学生阅读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这段课文,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状况。

三通过读印度尼西亚的矿产分布图,请学生说出印尼的主要矿产资源,并在图上指出分布。

通过前面对印尼自然环境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说出印尼应出产哪些农产品,老师补充。

总结印尼的经济状况: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主要以出口农
林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石油加工业和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四最后让学生在印尼简图上,找出雅加达和万隆,明确这两个城市准确位置。

并介绍这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本节内容的思路是: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分布→物产→经济状况→主要城市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领土的构成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主要的矿产和农产品。

教学难点成为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的原因教学工具印度尼西亚简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及印度尼西亚的风光图片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它源源不断地向身体提供氧气,如果它丧失了作用,人马上就会死亡。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被誉为是世界特别是南太平洋的一叶肺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板书)第四节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