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课件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1.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共18张PPT)

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1.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共18张PPT)
第一页,共十八页。
复习(fùxí)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
1.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项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两个率先改革的省份:安徽和四川;两 个率先开放的省份:广东和福建。
3.四种对外开放的格局: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内地。
第二页,共十八页。
【主题一】伟大的历史(lìshǐ)转折
密动结了合中起国来农, 业调 大动 发了 展农 。民生责产、积权极、性利,推
(4)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 的调整及启示。
第九页,共十八页。
家庭(jiātíng)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 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 用(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其 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 务后,剩余的归农户所有(即自主 生产、自负盈亏)。
4.历史意义: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邓是小我平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
折;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四页,共十八页。
比较(bǐjiào)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
会议
遵义会会议(zūn yì huì yì)
时间(shíjiān)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和地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中国(zhōnɡ ɡuó)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第二次是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 成: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历史;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 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正确道路,进入(jìnr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演示文稿

十一届三中全会演示文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 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 69名,候补中央委 员112名。中央及 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 人列席了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
•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是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二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2、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这就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的序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全会 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 步行程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 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 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上形成的,这 次会上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一
对党和国家的启示: 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
谢 谢 观 赏!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
• 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确立 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来意义被义,党:在史会专议家进胡行绳的与时“候遵义,就会已议经”昭并然列若,揭意。指这它次们会通议过后改 变短共短产的十5党天的一,命却届运在,三随进后中而的全改30变会年了是中中无国新数的中次命被国运提。成及会立。议只以进来行党了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汪大伟《转中折国,是个开谜启》
——邓小平
课堂小结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82—年)—法学家李步云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 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追悼会上致悼词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 左的错误
毛泽东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折点
远意义的转折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1981年7月25日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结果
到1987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 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
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对内改革 三、对外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 1978年12月,北京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1.阅读全会内容,归纳全会的方针政策? 2.哪一政策是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召开的意义?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位于广东省境内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6.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义

精品课件热点专题之八:改革开放及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

精品课件热点专题之八:改革开放及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
热点专题之八
•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 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30年的创造性实 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 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 ‘十个结合’。”
【考点链接】
• 一、经济生活角度 •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2、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 主义的根本目标。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4、宏观调控。6、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7、财政收入及财政的作用。
• 8、居民投资的多元化和家庭消费水平。改革开放 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加 了居民收入,使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9、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 策,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 10、我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 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热点解读】改革开放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 高频考点,命题形式不拘一格,立意灵活 多样。在高考备考中,考生要重点关注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转变对外 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要注重 本专题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等的联系。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1、各种体制改革,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 (1)思想解放: (2)经济发展: (3)政治发展: (4)社会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课件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2、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 主义的根本目标。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4、宏观调控。6、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7、财政收入及财政的作用。
8、居民投资的多元化和家庭消费水平。改革开放 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加 了居民收入,使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9、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 策,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10、我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 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 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 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 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5)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 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 路。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1、各种体制改革,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 (1)思想解放: (2)经济发展: (3)政治发展: (4)社会发展:
到开放。 2、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着 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 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5、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 巩固和发展。 6、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 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 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明显提高。 8、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 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3[1].2二_伟大的历史性转折_课件

3[1].2二_伟大的历史性转折_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1. 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农民领取生产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 D A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道路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巨变的标志
辛亥 革命
新中国 的成立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召开
邓 小 平
凤阳地多不打粮,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磙子一住就逃荒。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 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1980年产粮
0.77亿公斤 5.02亿公斤
“一个人,一个时代,在这里,我 们
要感谢一位老人,一位中国人民的
儿子,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 富了起来。”
第 二 课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高级中学 叶俊华 2012.03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12月 2、地点: 北京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3、内容:⑴思想路线:
5.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D 年份

【精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幻灯片

【精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幻灯片

从系统方面,商业模式是由相互关联 的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组成了企 业体系框架; 从盈利方面,商业模式核心是一个企 业如何赚钱以及如何长久维持利润的描 述,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从运作模式方面,商业模式是企业如 何使用环境变化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获 取利润的方式; 从价值创造方面,商业模式是企业价 值的决定性来源。
经济新常态下 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 期,企业主要依靠创新获 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来获取利润。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 必须调整发展方向、优化 商业模式,获得新的生存 发展空间并且能够高效率 的持续不断地赢利。
汽车营地行业商业模式 有待进一步优化
我 国 汽 车 露营 地行 业 目 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 熟的管理及运作经验,商 业模式尚不清晰,已进入 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普遍 不强。在国家对旅游及汽 车营地不断推出的利好政 策带动下,做好商业模式 的优化设计是行业内企业 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2 研究的 应用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企业 带来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帮助新技术产业化
把握新机遇
增强企业竞争力
应对产业环境变化的挑战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关键要素的研究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①战略规划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②企业运营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③模块重组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④价值系统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4、会议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解决人民 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会议强调加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为此必须要首先调动几 亿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要在经济上关心他们的利益, 在政治上保证他们的民主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