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产(5S)管理办法[1]

文明生产(5S)管理办法[1]
文明生产(5S)管理办法[1]

1目的

规范生产现场“5S”管理,提高文明生产程度,实现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车间、外包队及外来施工单位在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施工。

3职责

3

.1

各部门、车间、外包队依据本办法组织实施。

3

.2

安全监督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4内容

4

.1

安全通道

生产现场、施工区域必须设立安全通道。设立安全通道时本着因地制宜、合理、网络畅通、实用的原则。

4

.1.1

修船总管根据船舶修造工程负责船上设有安全通道。

4

.1.2

各生产车间负责所管辖生产区域设有安全通道。

4

.1.3

安全监督部负责公共场所设有安全通道。

4

.1.4

安全通道按规定做到有醒目标识,并有照明。

4 .1.5

安全通道严禁随意占用。如果生产特殊情况需占用,事先应报该区域负责人,经批准后按要求执行。

4

.2

物料的摆放

物料的摆放本着整齐划一、科学安全的原则。

4

.2.1

上船物料

a

)

根据船舶修造工程量及船期,各车间应合理安排物料上船。

b )

上船物料应沿船长(或垂直船长)方向靠边摆放,整齐有序,不影响安全通道和作业。

4

.2.2

码头物料

a

)

各种设施、工具箱等,不得放在门机轨道之间物料区域内。

b

)

从船上吊下的各种物料要做好标识,并及时运到指定地点。

c )

上船的物料须与门机指挥联系,在指定地点摆放。因场地限制指挥者有权延缓上船或摆放。

d )

各车间管辖区域,根据生产需要,本着实用、方便、美观的原则决定物料摆放的位置。

4

.3

垃圾斗管理

4

.3.1

垃圾斗本着定置、定人、分类管理的原则。

4 .3.2

码头等公用场所由起运车间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用垃圾斗,并进行日常管理,其他部门不得挪做它用。

4

.3.3

各车间管辖区域由各车间负责配备专用垃圾斗,并进行日常管理。

4

.3.4

需上船的垃圾斗由起运车间根据总管或车间的要求配置和管理。

4 .3.5

清油、挖泥、除锈等作业应使用专用垃圾斗,并由坞修车间负责配置和管理。起运车间负责配合上、下船吊运到位。坞修车间负责及时运输到位。

4 .3.6

各使用垃圾斗部门/车间,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垃圾斗,及时清空,便于周转,提高使用率。

4 .3.7

各部门/车间必须对负责使用和管理的垃圾斗进行统一编号,对定点设置的专用垃圾斗要做好明显标记,其他部门/车间严禁使用。

a

)

编号:

船体车间:船体——***坞修车间:坞修——***

轮机车间:轮机——***起运车间:起运——***

船电车间:船电——***

b

)

颜色:

生活垃圾斗——绿色工业垃圾斗——灰色油垃圾斗——黑色4

.3.8

因生产需要垃圾斗临时出厂时,运输车辆司机按保卫部门规定执行。

4

.4

垃圾管理

4

.4.1

工业、建筑垃圾本着“谁产生的垃圾谁来清理”的原则。

4 .4.2

任何生产作业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建筑施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清理产生的垃圾,并将垃圾运到指定地点。保持厂区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严禁乱扔乱倒垃圾。

4 .4.3

从事除锈砂、污油水及各种垃圾运输时,要保证运输设施完好,装载合理,做到不漏、不抛洒。

4

.4.4

各生产车间及时整理船上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返回车间。

4 .4.5

从船上拆卸下来的废钢铁等物品必须运到供运部废铁处,如须再利用,使用部门应通知供运部放到指定地点待用。严禁在厂区内随意堆放。

4

.4.6

各部门管辖场所环境卫生由本部门负责。

4

.5

管、线管理

4 .5.1

需上船的氧乙炔带、风管、水管、电缆线等,尽可能沿舷墙栏杆、舱口敷设并固定。通过安全通道时必须架空,变动作业场地必须及时整理。

4 .5.2

上船的氧乙炔带、风管、水管、电缆线使用前须检查,不允许破损、泄漏。氧乙炔带、风管等多余部分应盘好挂起。

4

.5.3

船上220V以上电缆线必须设有标识。

4

.5.4

禁止氧乙炔带与电缆线混架。

4

.5.5

氧乙炔带实行短节。

4

.6

单船管理

4

.6.1

单船总管对船上每周组织一次清扫、清洁。

4

.6.2

施工队伍配备清扫、清洁专用工具,随时随地进行清扫、清洁工作。

4

.6.3

原则规定整张板不能上船,特殊情况由车间批准并作好记录。

4 .6.4

公司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员工安全行为规范》,自觉养成尊章守纪良好的习惯。

4

.6.5

使用文明用语,如:早上好,您好,对不起,请原谅等。

4 .6.6

正确穿戴工作服、鞋,在规定的场所吸烟,在指定的场所进食,在工作时间内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

.7

各部门管辖范围内的“5S”工作由各部门负责管理。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为了生产在一个文明有序的环境下进行,特制定本文件。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产车间。

3 职责

生产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对正确执行本文件负责。

4 程序

4.1 安全生产方面

4.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的一贯方针,全厂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必须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4.1.2职工上岗凭证操作设备,不准随意造作他人的设备。

4.1.3工作前先检查一下设备运转情况,操作A类设备需仔细查阅“日检点卡”。确认无异常情况再进行操作,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下班后清理现场,认真填写“日检点卡”。

4.1.4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的职工操作旋转设备,必须戴工作帽,并把头发放入帽内,操作旋转设备禁止戴手套。

4.1.5禁止班前饮酒和带小孩进操作现场,不准穿拖鞋工作。

4.1.6搞好文明生产,维护交通安全,保持工作场地整洁,畅通无阻,特别长铁屑要随时清理,爱护安全防护装置及防尘、消毒、消防等设施,不得擅自拆除和停止使用。

4.1.7 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关好所有门窗,以免发生意外。

4.1.8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各部门必须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并由各部门负责人兼组长,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

4.1.9制定事故隐患防护及处理方法,落实到人。

4.1.10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或设专人监护等。高压及易燃物品必须设有标志防护设施。

4.2文明生产方面

4.2.1车间内通道畅通,无阻滞现象,车间内环境整洁,无杂物堆放。他这卫生区须洁净无杂物,设备整洁助理附件齐备,无设备以外杂物。

4.2.2工具箱、工卡量具摆放整齐,合理有序,工具箱内外及工卡量具必须洁净无污物,工具箱内工卡量具、刀具、劳动用品,分层放置,不得混放。

4.2.3库房内物资或工件、工装须标识清楚,无积尘,无锈迹,按规定合理摆放。

4.2.4工位器具严格按《搬运规程》使用,摆放整齐合理、洁净,无杂物,车间各种周转车也必须洁净无杂物,整齐合理存放。

4.2.5车间内工件须合理摆放,合理使用工位器具,工件无磕碰划伤。

4.3 在生产副经理的组织下,每月对各车间进行一次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上次出现的问题必须马上整改完善,下次检查不能重复出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