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众化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大众化探析-新闻学

纪录片大众化探析

史兴庆

今年上半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相比于第一季,第二季引起的社会关注更为广泛,《舌尖》系列也有望成为纪录片走出低谷、大众化归来的拐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纪录片有过一段大众化的辉煌时期,那时候纪录片可以同电视剧“掰掰手腕”,占据了电视台的一些黄金时段。后来纪录片陷入了低谷。新世纪以来,纪录片一直在“爬坡”,期间也有一些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作品出现,还有一些纪录片频道开播,巩固了纪录片的小众化阵地,但距离纪录片走出低谷,还差那么一股劲儿、一口气儿。

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1、官方创作实力两极分化。

最近几年,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纪录片创作可谓风生水起,涌现出一批人文类、社会类、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佳作,而且实现了制播分离,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很多民间纪录片公司、影视公司与之合作,但在多数省、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还远不如人意,甚至没有专门的创作力量。

去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卫视每天播出30分钟纪录片,没有创作力量的电视台,则沦为纪录片播出的平台;而央视纪录频道则抓住机遇,联合百家地方电视台,致力打造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构建中国纪录片联播网,《纪录中国》栏目已在90多家地面频道播出,央视也因此更加一家独大。

2、民间创作力量有待加强。

民间纪录片创作力量,主要包括独立作者、社会上的纪录片爱好者,大学生群体等,在纪录片的辉煌时期,他们一度非常活跃,而现在则陷入了低迷。

独立纪录片是纪录片创作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是纪录片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往往能给观众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视角,揭示生活表象下被遮蔽的部分。国内的独立纪录片创作一直没有停滞,但无论作品还是创作者,其影响力越来越弱,越来越局限于小众化传播。

民间纪录片爱好者的DV创作,一度比较可观,但这几年随着摄影工具的普及,这股力量反而弱下去了,现在已很少有人再去拍纪录片;即便在网络上,一些原创的纪实影像也越来越表面化和娱乐化,缺少纪录片应有的深度和思考。

大学生群体是纪录片创作的后备力量.但这个群体至今没有发挥出太大的影响力,目前,他们的创作视野还比较狭小,选取的题材也是老少边穷居多,没有切入社会主流。

3、大众对纪录片认识需提高。

据《中国纪录片公众形象调查》指出,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他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进行居民调查发现:与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相比,普通观众对纪录片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48%的公众不知道纪录片为何物,28010的公众近半年内没看过纪录片,只有6.9%的受访者半年里看过10次以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仍有四分之一看过《舌尖》的观众不知道这就是纪录片,甚至以为是电视剧和电影。

4.纪录片商品化程度低。

同电影和电视剧相比,纪录片的商品化程度低,社会影响力弱。北京师范

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指出:“2013年中国纪录片生产达到11000小时,其中称得上纪录片产品的只有1200小时。这就意味着,将近90%的片子不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它们无法从作品转化成产品再到商品。这些纪录片在完成播出之后,就被收入磁带库。”

纪录片的大众化之路

纪录片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走出低谷,需走向大众,提高商品化程度,开拓市场。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为纪录片走向大众化、市场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比如:

《舌尖》选取的是平民化的大题材。《舌尖》围绕着美食做文章,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恋乡愁,不同于那种历史感很强的严肃的宏大叙事。同时,这一题材又很大,不仅“民以食为天”,而且以“舌尖”为支点,承载的是“中国”。所以,《舌尖》在大题材里具有平民色彩,在平民题材里又不失宏大——做到了大气接地气——这在过去二十多年纪录片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

《舌尖》采用了类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既非“跟着感觉走”,又跟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有所不同,它更多地去凸显典型的情节和细节,而不是大的故事,其结构更多的是点状辐射式的、跳跃的、开放的,而不是完整的线性结构;它保留了题材本身的主要看点,同时规避了复合故事那种高难度的多线推进、交叉剪接和“烧脑”,并且大大地增加了信息含量,加快了节奏。《舌尖》的视角和情感是传统的、温情的,而叙事则更符合广大“吃货”们的收视习惯。

《舌尖》在纪录片的类型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类型化是影视节目走向大众化的关键。电影的类型片。比如动作片、警匪片、武侠片,都是大众化的;国外一些类型化纪录片,比如国家地理纪录片,也是大众化的。国产纪录片的类

型化还刚刚起步,尽管《舌尖》不能算作纯粹的美食纪录片,但作为美食题材的类型纪录片,《舌尖》还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

《舌尖》主要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是讲美食还是讲故事。

其实从创作的角度讲,无论是用美食来呈现故事,还是用故事来烘托美食,都是纪录片的创作取向和手法。当纪录片进行小众化创作时,这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小众化本身代表了一种偏好和取舍,是为特定人群服务的。但大众传播就不同了,就得了解大众的口味,就得像春晚一样,努力去满足多数人的喜好。所以,当《舌尖》第二季勾起了大众的“食欲”,却又让人家“饿着”,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2.是再现生活,还是表现生活。

再现生活就是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原汁原味地呈现。而表现生活则要进行取舍,尤其是在央视这样的大众传媒播出时,要考虑其社会影响。相比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文化产品应摆在首位的。《舌尖》在表现美食时,有的段落被诟病缺少原汁原味,不地道:而在讲述人物故事时,有的内容则被认为在传播负能量,甚至毁三观。最典型是《家常》里那对母女,其实,生活中那样的母女并不少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聊聊这种人,进行人际传播没有问题;纪录片创作再现生活,真实地对这对母女进行记录,进行小众化传播,也没有问题;但一旦将其纳入大众传播领域,就必须权衡利弊,考虑其主要影响了。

此外,其他的诸如“摆拍和原生态”、“模仿和抄袭”等,也都引发了很多批评和争议。

我们相信《舌尖》的作者,并非有意要用“变了味”的美食恶心大众,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