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实施办法

培训方案实施办法
培训方案实施办法

培训方案实施办法

为提高公司整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水平,特制定本培训方案,用于指导、培训干部如何指挥、下达命令,如何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进行产品知识培训工作。

第一部份干部领导、控制训练

1、干部管理工作的四个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5W1H 原则、PDCA原则、SMART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①5W1H:WHAT、WHOM、WHEN、WHERE、WHY、HOW.

②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③SMART: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基于时间的。

④四不放过: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受

到教育不放过。

2、人事课每月组织各部门进行干部管理能力的培训与训练,拟定行动计划,并作好培训记录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与跟踪,遵循PDCA原则,不断改进,求力来提高干部的领导、控制能力,且每月此类培训应当不少于4小时,覆盖率应当不少于80%。

3、干部日常生产指挥工作标准,强调遵循5W1H的原则:

①部门主管向作业人员、干部下达生产指令,包括某单、某型号产品,某客户、定单数量、客户特别要求或重点品质要求及具体完成时间。

②可能的短料,出现生产异常,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向哪个部门哪个人如何联络与反馈,沟通结果由谁、什么时间、向哪个部门哪个人如何反馈。

4、流程重点应须达成之标准:

①各工序安排是否合理,责任是否明确:由谁负责,由谁监督。

②各工序人、机、料是否准备妥当,员工操作方法及生产标准是否都已清楚,且员工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操作,并具备部件品质自检及互检的能力,且确保机械能够正常运转,无故障发生。

③主管人员应当对生产进度作出准确的计划,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及来自前部工序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误差不要超过10分钟。

④部门干部必须清楚员工当前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带病上班的员工,并进行适当安排;人员当前状态及当前工作要求是否符合工伤事故的预防措施的要求标准。

⑤生产过程中,各干部要检查所负责范围各工序生产情况,督促员工注意生产品质及生产率,并对瓶颈问题及时解决。

⑥当班干部(或线长)必须将工期及品质状况及时向部门主管汇报,并配合主管发现生产过程中制约品质及效率的因素,并进行及时解决。

⑦部门主管每天必须就前一工作日的情况进行通报:表功、表过。

A、表功:XXX于执行XX时坚持完成(超额完成)XX关键点工作,提高效率,给予XX 表扬供大家效法。(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绩效考核分数)

B、表过:XXX于XX时执行XX事时被发现不按照规定完成XX控制点工作,给予XX处分。(错在哪里,应当如何改进,完成一个5W1H+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5、人事课负责协助厂长对干部领导、控制能力训练的督导、考核与评估。

第二部份新员工培训

1、每一个新进员工进入公司都必须接受人事课组织的为期8H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并经人事课培训考核达合格后方可进行部门分配,否则将再接受入职培训,若考试仍不合格者将予以淘汰。

2、入职培训考试合格之员工,由人事课依据员工工作经验、具备能力进行初步面试考核,并在“人员登记表”上注明建议分配部门,并由部门主管面试合格后方可进入部门。

3、新员工进入部门,由部门主管或部门的兼职讲师介绍部门各管理人员认识,对新员工进行“××生产流程培训”、“××作业指导书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二级)”、“产品生产、检验标准培训”及相关验厂知识培训,并作好培训记录,进行车间培训考试合格后进行合理分配班组.不合格人员进行再培训,仍不合格者降级安排工作。

4、新员工分配于班组后,由班组负责人引导新员工熟悉车间及认识班组各同仁,并应用“传、帮、带”的方法进行理论培训及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岗前培训,并责任到人。

5、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员工绩效考核”、”生产流程(班组)”、“产

品作业指导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培训”,并进行岗位技能理论和实操考试,达到合格后由人事课培训组发放“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

6、班组新进员工的培训,须作好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估、跟踪记录及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估。

7、以上培训均由人事课培训组进行全程跟踪,并协助各主管及班组长进行考核。

第三部份员工在岗培训

1、部门每月应当根据当前正在生产或当月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产品知识培训,主要包括“××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培训”(产品知识)、“××生产检验标准培训”、“××作业指导书培训”(品检员、物料员)、“安全生产作业培训”“××作业流程细化及控制”,其中人员、物料管理培训占40%,现场管理占40%,安全生产占20%,且培训覆盖率必须达到90%以上,每月至少1次,建议2-3次,每次不少于60分钟。

2、各部门员工培训可采取以下培训方式:课堂授课式、现场指导式、现场观摩、师傅带徒弟、多媒体播放、研讨式、演练式、岗位轮换式等方式来不断强化员工的知识、技能。

3、部门内部的各特殊岗位,设立岗位津贴,促使员工能够自主自发的钻研及提高本岗位技能、储备后备人员,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4、在岗技能训练应当由部门主管负责,必要时可以委托本部门线长、组长担任培训师.各部门主管每年进行员工培训不得少于40H,线长、组长每年进行员工培训均不得少于60H。

5、各部门需要建立本部门关键岗位人员梯级统计表。统计表的项目应当包括:关键岗位名称,关键技术(管理)岗位人员姓名,定性定量判断技能技术(管理)水平,入厂时间,过去6-12个月的考核结果(几个A、几个B、几个C)等。

附件表格:《干部指挥能力训练考核量表》、《改进性行动方案》、《新员工培训跟踪记录表》、《人员梯级统计表》

干部指挥能力训练考核量表

部门: 时间:

1.工作计划适用、有效性:计划是否能充分满足人员、生产需要,不会造成停工待料,挡

线,工作安排有预见性。

2.人员组织安排合理性:是否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没有人太忙,也没有人太闲。

3.标准:优秀,5分:完成情况比程序标准还高;良好,4分:完成情况比程序标准相当;

一般,3分:完成情况能基本达到标准要求;需努力,2分:部分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尚需进行训练方能达到公司要求的标准;较差,1分,很少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和大量模拟训练。

4.建议本表使用电子文档,以节约资源,减少管理费用。

改进性行动方案

新员工培训跟踪记录表

人员梯级统计表

部门:填报时间:

的情况。

7/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