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线束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插接注意事项-端子插接方向
错误
插反
正确
按正确的方向进行插接,插接后要自检。
Confidential
正确
30
分装工序----插接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防错----holder
holder
将插接器放置于holder内进行插接,可以有效防止插接器用错, 并保证插接器的方向与目视图一致。
(注:目视图/holder/案板已经质量放行)
* 注意图中手指轻 握的捏线手法与垂 直的插入角度。
Confidential
分装工序----插接
* 064端子特殊的插接三步曲: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推 听
三步曲
再 推
Confidential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分装工序----插接
看板线:带有端子的导线。每一个带有端子的导线都有唯 一的一个看板号(例:L)。
绝缘皮与芯线压接翼之间芯线/绝缘皮可见
绝缘皮伸出短于绝缘皮压接翼
Confidential
绝缘皮与芯线压接翼之间芯线不可见
组装工序----布线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Confidential
所有的插接器都要挂在相应的位置上,导线要捋顺。 挂件生产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组装工序----缠绕
* 缠绕的方式有3种:
胶带缠绕禁止反胶。
出线端
入线端
Confidential
汽车线束原材料介绍
1. 3 电气连接类材料:端子
端 子: 一种成形的五金部件(一般材质为铜),压接在导线上,起到连接 和传输信号的作用。
端子分类: 环形端子、螺母形端子、阴端子、阳端子、套筒等。
环形端子
螺母形端子
阳端子
错误
插反
正确
按正确的方向进行插接,插接后要自检。
Confidential
正确
30
分装工序----插接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防错----holder
holder
将插接器放置于holder内进行插接,可以有效防止插接器用错, 并保证插接器的方向与目视图一致。
(注:目视图/holder/案板已经质量放行)
* 注意图中手指轻 握的捏线手法与垂 直的插入角度。
Confidential
分装工序----插接
* 064端子特殊的插接三步曲: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推 听
三步曲
再 推
Confidential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分装工序----插接
看板线:带有端子的导线。每一个带有端子的导线都有唯 一的一个看板号(例:L)。
绝缘皮与芯线压接翼之间芯线/绝缘皮可见
绝缘皮伸出短于绝缘皮压接翼
Confidential
绝缘皮与芯线压接翼之间芯线不可见
组装工序----布线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Confidential
所有的插接器都要挂在相应的位置上,导线要捋顺。 挂件生产
汽车线束组装介绍
组装工序----缠绕
* 缠绕的方式有3种:
胶带缠绕禁止反胶。
出线端
入线端
Confidential
汽车线束原材料介绍
1. 3 电气连接类材料:端子
端 子: 一种成形的五金部件(一般材质为铜),压接在导线上,起到连接 和传输信号的作用。
端子分类: 环形端子、螺母形端子、阴端子、阳端子、套筒等。
环形端子
螺母形端子
阳端子
汽车线束部培训资料ppt课件

与AVX相比,提高了耐热性的聚 乙烯架桥电线,(耐热温度110~120 ℃)使用在要求耐热性的发动机 室内等部位
汽车用极薄肉架桥耐热,聚乙烯低 把AEX的线皮薄肉化剂相当AVSS
压电线
为止的电线。
汽车用非架桥耐热电线
非架桥耐热电线(粗线)
汽车用薄肉绝缘非架桥耐热电线 非架桥耐热电线
汽车用非架桥耐热电线
③按尺寸分类
嵌合型端子有时按母端 子的头部(与母端子相接触的板 状部分)宽度大小来分类。
头部尺寸
SHENZHEN QIAOYUN TECHNOLOGY CO.,LTD
名称
④按使用目的分类
用途
图示
SHENZHEN QIAOYUN TECHNOLOGY CO.,LTD
一:原材料介绍—3.塑壳
1.塑壳的说明
AEX-A 0.5SQ f
印刷线种,线径标示
LTAVS 0.5 f
印刷线种,线径标示
识别标示
AVX图-A示0.5SQf
印刷线种图,解线径标示
AVXS 1.25
印刷线种,线径标示
8 AVSSX
0.5F 1.25F 2.0F
9
AESSX
0.3F 0.5F 0.75F 1.25F 2.0F
10 VSSHT
由塑料制成,端子线插入其中以确保塑壳与电器、塑壳之间的连接。
塑壳就像住宅区那样被分成几个房子的东西,这种房子被称模孔,然后通过各模孔端子电线起使电气不错乱的 作用。塑壳分为F(母)塑壳和M(公)塑壳2种,这些壳仔大部分都带有F/M共有的锁扣机构。
名称
图片展示
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塑
壳
塑壳
平/母塑壳,插 母端子
汽车线束部培训资料

故障总结与反馈
在维修完成后,对故障进行总 结和分析,反馈给相关人员,
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设备启动操作
02
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
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03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违规操作和误操作,以免损坏设备或造
成安全事故。
线束部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日常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等日常保养工 作,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定期保养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 养,更换磨损件、清洗滤清器等。
01
02
03
04
操作前检查
操作前应检查线束部工作区域 是否安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确保工作场所无障碍物。
安全操作姿势
操作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过度弯曲或扭曲身体,避免
使用蛮力。
操作规范
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 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
操作后检查
操作完成后应再次检查周围环 境及设备状态,确保工作区域
原材料入库
明确描述了原材料入库时需要进行的质量 检验项目和记录要求。
出检验
明确描述了线束成品出厂前需要进行的质 量检验项目和记录要求,包括外观检查、 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线束部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质量标准
列出了线束部所遵循的质量标准,包 括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并简要 说明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02
线束是汽车中传输电能和信号的 部件,对于汽车的电器和电子系 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线束部工作流程
线束部设计流程
接收来自其他部门(如车身、发 动机等)的设计需求,根据需求 进行线束设计,包括线路布局、 选材、连接方式等。
在维修完成后,对故障进行总 结和分析,反馈给相关人员,
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设备启动操作
02
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
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03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违规操作和误操作,以免损坏设备或造
成安全事故。
线束部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日常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等日常保养工 作,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定期保养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 养,更换磨损件、清洗滤清器等。
01
02
03
04
操作前检查
操作前应检查线束部工作区域 是否安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确保工作场所无障碍物。
安全操作姿势
操作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过度弯曲或扭曲身体,避免
使用蛮力。
操作规范
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 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
操作后检查
操作完成后应再次检查周围环 境及设备状态,确保工作区域
原材料入库
明确描述了原材料入库时需要进行的质量 检验项目和记录要求。
出检验
明确描述了线束成品出厂前需要进行的质 量检验项目和记录要求,包括外观检查、 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线束部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质量标准
列出了线束部所遵循的质量标准,包 括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并简要 说明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02
线束是汽车中传输电能和信号的 部件,对于汽车的电器和电子系 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线束部工作流程
线束部设计流程
接收来自其他部门(如车身、发 动机等)的设计需求,根据需求 进行线束设计,包括线路布局、 选材、连接方式等。
汽车线束部培训资料课件

线束在汽车中的作用
01
02
03
电路连接
线束是汽车内部各种电器 设备之间的电路连接通道 。
能量传输
线束负责传输电能,为汽 车内部电器设备提供电力 支持。
信息传递
线束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 信号,实现汽车内部电器 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交互。
线束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汽车结构和电器设备布局,线束 可分为发动机线束、底盘线束、车身 线束和仪表板线束等。
特点
线束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阻燃等特 点,同时需满足安全、可靠、低成本 等要求。
汽车线束设计
02
设计流程与原则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样品制作与测试、批量生产。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美观。
导线选择与规格
导线类型
单芯线、多芯线、屏蔽线等。
导线规格
截面积、耐温等级、阻燃行 组装,确保连接器的针脚与导 线匹配,并满足防水、耐压等 要求。
保护元件加工
对线束进行保护元件的安装, 如热缩管、绝缘胶带等,以保 护线束在汽车内部不受损坏。
组装与检测
将加工好的线束组件进行组装 ,并进行电气性能检测,确保 线束的导通性和绝缘性能符合
要求。
绝缘电阻检测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线束的绝 缘电阻,确保线束之间及线束 与地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
高压信号检测
使用示波器检测线束传输的高 压信号,观察信号的波形、幅
度和频率是否符合标准。
线束制作与维修
使用剥线钳、压接钳等工具, 按照维修手册规定的工艺要求
进行线束制作和维修。
质量控制措施与要求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汽车线束维修与保
05
(完整版)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

3、开始检测。将线束上各护套正确插入相应的检 测治具中(插入到位-气压头压在护套上无松动)
4、开启电检台检测功能键。线束导通正确,当检 测台弹出护套后,查看各护套中端子有无变形现 象。
5、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整齐放在挂线车中,不得 相互刮伤、擦伤。
检查图
工艺要求
序 号
项目
工艺要求
检验方 法
检验设 备
线车上(挂线架上)转入下道工序。
工艺要求
C(9-10mm)
C(9-10mm)
• 短接压接端子处必须位于包扎中心。用胶带缠绕3-4圈。并在C范 围内缠绕2圈。包扎牢固,不得有芯线露出,胶带松脱,滑动现象。
产品直观图
ON
短接不 良图示
线芯露出卷曲压接之外 线芯出头过长
d>1.0mm
ON
线芯未出头d<0 mm
2、首件拉力值要比标准 增加20N,例70N为 90N。
3、压痕外观良好。 4、如芯线为整束拉出且
无断线现象,其拉力 值应加大10N 。
拉力计
压接工序(关键工序)
压接知识 压接高度
SCCH(塑皮压接高度)
XCCW(芯线压接宽度)
SCCW(塑皮压接宽 度)
XCCH(芯线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高度的测量
压接断线芯 ON
绝缘层压入端子内
ON
ON
线束分装工艺
一、操作规程 1、 准备待生产产品的工艺资料(分装
作业指导书),导线、护套等零件按分 装工位架上的地址进行对号放置。 2、 按分装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在分装工 位架进行分装。 3、 确认首件,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4、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把各分装件进 行打圈挂在分装挂线架上,流入下一道 工序。
汽车线束培训分析精品PPT课件

13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 高品质压接的组成部分 • 电线 • 端子 • 精密工具与刀模 • 标准文件 • 合格的受训人员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1.线束加工与检验依照汽车线束行业标准(QC/T29106-2004) 2.线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1.线束加工与检验依照汽车线束行业标准(QC/T29106-2004) 2.线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210
270 324 384 444 510 612
Current Rating at temperature:
30
40
50
60
27.5
25
22
18.25
37.4
34
29.92
24.82
47.3
43
37.84
31.39
66
60
52.8
43.8
95.7
87
76.56
63.51
137.5
125
110
91.25
• 美标线:SXL等
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 6.0等平方毫米的电线
安全系数表(环境温度40℃时,系数为1)
Temperature (deg C) Triangle
derating factor
Cable CSA 2.5 4 6 10 16 25 35
159.5
145
127.6
10
127.75
247.5
225
198
164.25
297
270
237.6
197.1
352
320
281.6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 高品质压接的组成部分 • 电线 • 端子 • 精密工具与刀模 • 标准文件 • 合格的受训人员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1.线束加工与检验依照汽车线束行业标准(QC/T29106-2004) 2.线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三.汽车线束的制作工艺
1.线束加工与检验依照汽车线束行业标准(QC/T29106-2004) 2.线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210
270 324 384 444 510 612
Current Rating at temperature:
30
40
50
60
27.5
25
22
18.25
37.4
34
29.92
24.82
47.3
43
37.84
31.39
66
60
52.8
43.8
95.7
87
76.56
63.51
137.5
125
110
91.25
• 美标线:SXL等
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 6.0等平方毫米的电线
安全系数表(环境温度40℃时,系数为1)
Temperature (deg C) Triangle
derating factor
Cable CSA 2.5 4 6 10 16 25 35
159.5
145
127.6
10
127.75
247.5
225
198
164.25
297
270
237.6
197.1
352
320
281.6
汽车线束培训PPT幻灯片课件

8、卡扣(卡钉):一种原件通常由塑胶制成,用来将线束固 定在汽车中。有扎带卡钉,波纹管锁卡钉。
2019/10/4
12
9、胶带:生产用胶带,缠绕在线束表面。(分为PVC,海绵胶 带,布胶带,纸胶带等)。质量标识胶带:红胶带,用于标识 生产产品的缺陷。
胶带在线束中起到捆扎、耐磨、绝缘、阻燃、降噪、作标记等 作用,在包扎材料中一般占到30%左右。线束用胶带一般分PVC 胶带、气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3种。PVC胶带耐磨性、阻燃性较 好;耐温在80℃左右,降噪性不好,价格较便宜。绒布胶带和 布基胶带材料为PET。绒布胶带的包扎性和降噪性最好,耐温 在105℃左右;布基胶带的耐磨性最好,耐温最高150℃左右。 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共有的缺点是阻燃性不好,价格昂贵。
159.5
145
127.6
105.85
192.5
175
154
127.75
4.25
297
270
237.6
197.1
352
320
281.6
233.6
407
370
325.6
270.1
467.5
425
374
310.25
561
510
448.8
372.3
90
70 14.25 19.38 24.51 34.2 49.59 71.25 82.65 99.75 128.25 153.9 182.4 210.9 242.25 290.7
与驾驶室接口处(左右共2处)、四门(或有后背门)与车厢
接20口19/1处0/4、油箱进口处。
10
6、导管:PVC套管、波纹管、玻璃丝纤维管等。用来保护线 束。(由直径不同而分类)
2019/10/4
12
9、胶带:生产用胶带,缠绕在线束表面。(分为PVC,海绵胶 带,布胶带,纸胶带等)。质量标识胶带:红胶带,用于标识 生产产品的缺陷。
胶带在线束中起到捆扎、耐磨、绝缘、阻燃、降噪、作标记等 作用,在包扎材料中一般占到30%左右。线束用胶带一般分PVC 胶带、气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3种。PVC胶带耐磨性、阻燃性较 好;耐温在80℃左右,降噪性不好,价格较便宜。绒布胶带和 布基胶带材料为PET。绒布胶带的包扎性和降噪性最好,耐温 在105℃左右;布基胶带的耐磨性最好,耐温最高150℃左右。 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共有的缺点是阻燃性不好,价格昂贵。
159.5
145
127.6
105.85
192.5
175
154
127.75
4.25
297
270
237.6
197.1
352
320
281.6
233.6
407
370
325.6
270.1
467.5
425
374
310.25
561
510
448.8
372.3
90
70 14.25 19.38 24.51 34.2 49.59 71.25 82.65 99.75 128.25 153.9 182.4 210.9 242.25 290.7
与驾驶室接口处(左右共2处)、四门(或有后背门)与车厢
接20口19/1处0/4、油箱进口处。
10
6、导管:PVC套管、波纹管、玻璃丝纤维管等。用来保护线 束。(由直径不同而分类)
汽车 线束知识培训

4.汽车电线束主要零部件的组成及其作用:
序号 名称
作用
1 电线
信号和能量的传递
2 端子 信号和能量的传递中端或连续
3 护套
保护端子和易于对接
4 卡扣
线束固定
5 管材
线束的保护
6 胶带
线束的保护及使线束成形
7 海绵
防震,隔尘
5.汽车电线束的种类:
前横梁线束(车前线束) 发动机线束 仪表线束 地板线束 左前门线束 右前门线束 左后门线束 右后门线束 行李箱线束 顶篷线束 前舱线束 变速箱搭铁线束 发动机搭铁线束 后保线束 空调线束
6.接点包胶布: 1).输入: 压接好的端子线, 作业指导书. 2).输出: 压接点包扎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压接位置包扎符合标准要求.
7.成组: 1).输入: 端子线, 作业标准(成组分析),成组作 业指导书. 2).输出: 成组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成组好的端子线符合标准要求.
3.电线束型式试验:
1).耐振动性能. 2).耐盐雾性能. 3).接点间尺寸. 4).压接接点横断面. 5).端子与导体横断面. 6).电压降. 7).耐工业溶剂性能. 8).耐低温性能. 9).耐高温性能. 10).耐温度变化性能. 11).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
谢 谢!
装配
依配线工装板布线包扎等的作业
导通
线束回路通断,短路检测的作业
外观
线束外部尺寸和包扎状态检查的作业
包装
线束依包装要求包装的作业
入库 结束
线束入库的 作业
三.汽车电线束作业要点:
1.下料: 1).输入: 电线,作业标准(剪线看板),设备操作规程. 2).输出: 符合剪线看板要求的电线束. 3).品质管控重点: a.线色,线径,线长,剥线长度,符合剪线看板的 要求. b.电线无刮伤,脱皮处无伤及线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胶堵 装配过后 连筋 过短, 端子 损伤 防腐剂水 胶堵装配 过前
压接漏线芯 ON
过渡区域内绝缘 皮不可见
ON
过渡区域内线芯不可见
ON
ON
ON
ON
中间短接工序(关键工序)
一、操作规程 1、确认工序流程卡指示的物料与实物一致,根据中间剥 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准备生产设备(短接模具)及所需物 料。 2、确认生产设备满足工艺要求后开启设备,确认首2件, (用短时样线),全项合格后,进行批量生产。 3、中间检测2件,末2件 (用短时样线)其中末一件 放置在模具上,与模具一起回模具架。 4、经自检外观确认无误后,挂上挂线小车(导线挂线架 上)
工艺要求:
1、压接完成的物料在放置在物料架上时,导线和端 子不得散落或掉在地上,以免损伤物料。 2、每批每种物料必须进行首件检验,并要认真记录 (首两件端子芯线的压接高度,宽度、塑皮的压接高 度、宽度。端子的拉拔力(并头压接时拉拔力为最大 导线的)保留首件,每批每种线完成后与首件核对一 同转序。
检验方 法 目 测
检验设 备
2
3
线束包 扎
附件
目 测
目 测
① 端子插入到位时,要听到“咔 ”的一声。 ② 端子插到位后,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 否止退到位。
①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②胶堵要插入到位,不得脱落。
NO 导线受力不均
①正确缠绕胶带方向:是从插接器下端开始往主干方向缠。
支线密缠
支线花缠
工艺要求
1、 在铺设线束时一定要将主干线、分支线理顺理直铺在工艺 板上,各分支线束上插接护套要卡在定位线叉上。 2、 线束包扎时一定按图示要求进行,附件包扎方式一定按图 示要求进行。
序 号 1
项目 线束铺 设
工艺要求 ①、各分支铺设正确,各护套端子孔位插入正确,端子插到 位。 ②、各线束铺设是否完整,有无错铺、漏铺线,无漏上护套 。 ①、各线束理直包扎,无线束卷曲包扎现象。 ②、各线束包扎是否按图示进行花、密缠。 各附件对应的位置正确,包扎方式符合要求。
ON
线束分装工艺
一、操作规程 1、 准备待生产产品的工艺资料(分装 作业指导书),导线、护套等零件按分 装工位架上的地址进行对号放置。 2、 按分装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在分装工 位架进行分装。 3、 确认首件,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4、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把各分装件进 行打圈挂在分装挂线架上,流入下一道 工序。
短接点缠、热缩工序
工艺要求
C(9-10mm)
C(9-10mm)
• 短接压接端子处必须位于包扎中心。用胶带缠绕3-4圈。并在C范 围内缠绕2圈。包扎牢固,不得有芯线露出,胶带松脱,滑动现象。
产品直观图
ON
短接不 良图示
线芯露出卷曲压接之外
压接断线芯
绝缘层压入端子内
ON
线芯出头过长
d>1.0mm
ON 线芯未出头d<0 mm ON
附表:
序号 项目 工艺 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 (0.02m m) 1 剥皮尺寸 剥皮尺寸公差为+0.2mm 尺寸测量
下料尺寸(mm) <1000
2 下线尺寸 1000-2000 2000-4000 >4000
尺寸公差(mm) ±3
±5 ±9 ±10 尺寸测量 钢卷尺 (1mm)
3
4
外 观
电气盒保险丝安装
ON
OK
电检工序(关键工序)
①电检前后要检查端子是否有斜插不正现象。 ②电检前后要检查止退爪是否有损坏现象。
一、操作规程 ③电检前后要检查端子是否有插接不到位现象。 1、启动电脑测试台电源, 选取作业程序。确认程序是工作所需程序。 2、用标准样线上测试台检测,确定设备状态属于 正常。 3、开始检测。将线束上各护套正确插入相应的检 测治具中(插入到位-气压头压在护套上无松动) 4、开启电检台检测功能键。线束导通正确,当检 测台弹出护套后,查看各护套中端子有无变形现 象。 5、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整齐放在挂线车中,不得 相互刮伤、擦伤。
压接成形R角(喇 叭口)可见 绝缘可见
线芯端头可见
切断点须可见(最大0.5mm)
端子压接部分压紧导线
端子接触部分不要损坏
线芯可见
端子绝缘压接包紧绝缘层
产品直观图
(压接—合拼压接)
可见,且最大1mm
线芯与绝缘皮可见
注意!
注意: 合并线剥皮长度必须相同, 位置对正!
大截面在上 小截面在下
产品直观图
压接不 良图示
干线密缠
干线花缠
点 缠
波纹管花缠
胶带缠绕要求
密缠:缠绕时胶带重叠1/2-1/3胶带宽;
•花缠:缠绕没有搭接量,且缠绕间隙应在10mm-25mm的范围内; •点缠:在线束的某一段内只在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包扎,胶带缠绕
2-3圈。
胶带密绕时 胶带重叠1/2-1/3胶带宽
胶带裸花缠时 胶带之间间距为 10-25Biblioteka m宽度项目 工艺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序号
1
外 观
①、端子压接成形是否良好,绝缘层和芯线包紧处有无损伤和 断芯线现象。 ②、压接带胶堵的端子,应成形良好牢固,不得损坏绝缘层、 芯线和胶堵。 ③、检查每扎导线有无漏压、错压,和压接不良现象。
目 测
序号
项目
工艺要求
导线截面(mm2) 0.3 0.5 承受拉力(N) >50 >75
高 度 千 分 尺
其它参数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
喇叭口 喇叭口是连接外皮打端部和铜线的空间,作用是防止铜 线的损伤. A) 没形成或小的时候 – 有铜线被切断可能性会引起端子 性能不良 B) 喇叭口大的时候 –铜线和端子接触不良引起端子性能 不良 必须要有喇叭口 此处无喇叭口可以
过小
过大
产品直观图
线束工艺知识培训
二零一八年一月
前 言
什么是线束工艺?其内容有些什么? 线束工艺-----线束生产制作的过程及方 法.其包括在每个过程中使用什么设备,工 艺指导书,工艺参数,制作标准等等.
线束的制造过程(过程流程图)
z 下线 压接 分装 组装 外观检查 z 电检 后组装 z 返修
z
端剥 中剥 短接 短接点缠绕
分装工位架
按工艺资料将端子插入对应的护套中, 端子插到位(倒钩锁住),孔位插入正 确。
① 端子插入到位时,要听到“咔 ”的一声。 ② 端子插到位后,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 否止退到位。 ①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②胶堵要插入到位,不得脱落。
分装三步曲: 推、听、拉
组装工序(线束铺设、包扎 )
一、操作规程 1、根据组装作业指导的工作顺序将分线束逐一在工艺 板上进行铺设,铺设完成后将未穿插护套的端子插入 对应的护套孔位内。 2、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进行相应的包扎。 3、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上该线束所需附件,并进行相 应包扎。 4、在指定的位置用胶带将线束标牌固定。 5、取下组装好的线束轻放于挂线小车或周转小车内。
8.0
10 13 15 16 23 35 50~120
>720
>750 >1200 >1920 >2250 >2850 >3300 >4050
压接工序(关键工序)
压接知识 压接高度
SCCH(塑皮压接高度) XCCW(芯线压接宽度)
SCCW(塑皮压接 宽度)
XCCH(芯线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高度的测量
中间剥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
一、操作规程 1、 将短接好的导线在短接点缠(热缩)工位进行接点包扎(热 缩) 2、 接点按工艺要求包扎牢固,不得有松脱,滑动现象。。 3、 开启热缩机电源,根据中剥压接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的参数 设置热缩温度和时间。 4、进行短接点热缩。 5、 首件确认,合格后批量生产。 6、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如工艺要求打圈,打圈后)放置于挂 线车上(挂线架上)转入下道工序。
工艺要求
序号
1 2
工艺要求
检查预装工序所装配的胶堵、套管或护套是否正确。 检查预装的胶堵、护套方向是否正确。 胶堵、护套装配后不得裂口,不得乱线芯。
检验方法
目测 目测 目测
检验设备
3
产品直观图
OK
NO
OK ①注意胶堵或护套的方向
NO
②胶堵或护套不得有裂口 ③穿胶堵或护套后不得乱线芯
压接工序(关键工序)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0.75~0.85
1.0 1.25 1.5 2.0 2.5 2 性 能 3.0 4.0 6.0
>120
>150 >188 >225 >270 >300 >360 >405 >675 1、接点同时连接两根及 两根以上导线时,选 择截面大的导线测量 其拉力。 2、首件拉力值要比标准 增加20N,例70N为 90N。 3、压痕外观良好。 4、如芯线为整束拉出且 无断线现象,其拉力 值应加大10N 。 拉力测试 拉力计
检验 预装 包装
入库
导管波纤管下料
导线的下线工序
一、操作规程 1、准备待加工产品的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生产作业记 录。了解作业内容. 2、启动下线机电源,了解下料机是否正常。 3、按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上的参数设定加工数值。 4、首件自检,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5、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按照工艺流程卡规定的打捆根数 进行打捆后挂在周转小车(或物流箱内),然后转入下道 工序 。
导线端面斜度不得大于300,绝缘皮切面不得有半连接或锯齿 形现象。
导线在下料过程中不得有断线和损坏铜丝现象。
目 测
压接漏线芯 ON
过渡区域内绝缘 皮不可见
ON
过渡区域内线芯不可见
ON
ON
ON
ON
中间短接工序(关键工序)
一、操作规程 1、确认工序流程卡指示的物料与实物一致,根据中间剥 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准备生产设备(短接模具)及所需物 料。 2、确认生产设备满足工艺要求后开启设备,确认首2件, (用短时样线),全项合格后,进行批量生产。 3、中间检测2件,末2件 (用短时样线)其中末一件 放置在模具上,与模具一起回模具架。 4、经自检外观确认无误后,挂上挂线小车(导线挂线架 上)
工艺要求:
1、压接完成的物料在放置在物料架上时,导线和端 子不得散落或掉在地上,以免损伤物料。 2、每批每种物料必须进行首件检验,并要认真记录 (首两件端子芯线的压接高度,宽度、塑皮的压接高 度、宽度。端子的拉拔力(并头压接时拉拔力为最大 导线的)保留首件,每批每种线完成后与首件核对一 同转序。
检验方 法 目 测
检验设 备
2
3
线束包 扎
附件
目 测
目 测
① 端子插入到位时,要听到“咔 ”的一声。 ② 端子插到位后,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 否止退到位。
①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②胶堵要插入到位,不得脱落。
NO 导线受力不均
①正确缠绕胶带方向:是从插接器下端开始往主干方向缠。
支线密缠
支线花缠
工艺要求
1、 在铺设线束时一定要将主干线、分支线理顺理直铺在工艺 板上,各分支线束上插接护套要卡在定位线叉上。 2、 线束包扎时一定按图示要求进行,附件包扎方式一定按图 示要求进行。
序 号 1
项目 线束铺 设
工艺要求 ①、各分支铺设正确,各护套端子孔位插入正确,端子插到 位。 ②、各线束铺设是否完整,有无错铺、漏铺线,无漏上护套 。 ①、各线束理直包扎,无线束卷曲包扎现象。 ②、各线束包扎是否按图示进行花、密缠。 各附件对应的位置正确,包扎方式符合要求。
ON
线束分装工艺
一、操作规程 1、 准备待生产产品的工艺资料(分装 作业指导书),导线、护套等零件按分 装工位架上的地址进行对号放置。 2、 按分装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在分装工 位架进行分装。 3、 确认首件,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4、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把各分装件进 行打圈挂在分装挂线架上,流入下一道 工序。
短接点缠、热缩工序
工艺要求
C(9-10mm)
C(9-10mm)
• 短接压接端子处必须位于包扎中心。用胶带缠绕3-4圈。并在C范 围内缠绕2圈。包扎牢固,不得有芯线露出,胶带松脱,滑动现象。
产品直观图
ON
短接不 良图示
线芯露出卷曲压接之外
压接断线芯
绝缘层压入端子内
ON
线芯出头过长
d>1.0mm
ON 线芯未出头d<0 mm ON
附表:
序号 项目 工艺 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 (0.02m m) 1 剥皮尺寸 剥皮尺寸公差为+0.2mm 尺寸测量
下料尺寸(mm) <1000
2 下线尺寸 1000-2000 2000-4000 >4000
尺寸公差(mm) ±3
±5 ±9 ±10 尺寸测量 钢卷尺 (1mm)
3
4
外 观
电气盒保险丝安装
ON
OK
电检工序(关键工序)
①电检前后要检查端子是否有斜插不正现象。 ②电检前后要检查止退爪是否有损坏现象。
一、操作规程 ③电检前后要检查端子是否有插接不到位现象。 1、启动电脑测试台电源, 选取作业程序。确认程序是工作所需程序。 2、用标准样线上测试台检测,确定设备状态属于 正常。 3、开始检测。将线束上各护套正确插入相应的检 测治具中(插入到位-气压头压在护套上无松动) 4、开启电检台检测功能键。线束导通正确,当检 测台弹出护套后,查看各护套中端子有无变形现 象。 5、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整齐放在挂线车中,不得 相互刮伤、擦伤。
压接成形R角(喇 叭口)可见 绝缘可见
线芯端头可见
切断点须可见(最大0.5mm)
端子压接部分压紧导线
端子接触部分不要损坏
线芯可见
端子绝缘压接包紧绝缘层
产品直观图
(压接—合拼压接)
可见,且最大1mm
线芯与绝缘皮可见
注意!
注意: 合并线剥皮长度必须相同, 位置对正!
大截面在上 小截面在下
产品直观图
压接不 良图示
干线密缠
干线花缠
点 缠
波纹管花缠
胶带缠绕要求
密缠:缠绕时胶带重叠1/2-1/3胶带宽;
•花缠:缠绕没有搭接量,且缠绕间隙应在10mm-25mm的范围内; •点缠:在线束的某一段内只在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包扎,胶带缠绕
2-3圈。
胶带密绕时 胶带重叠1/2-1/3胶带宽
胶带裸花缠时 胶带之间间距为 10-25Biblioteka m宽度项目 工艺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序号
1
外 观
①、端子压接成形是否良好,绝缘层和芯线包紧处有无损伤和 断芯线现象。 ②、压接带胶堵的端子,应成形良好牢固,不得损坏绝缘层、 芯线和胶堵。 ③、检查每扎导线有无漏压、错压,和压接不良现象。
目 测
序号
项目
工艺要求
导线截面(mm2) 0.3 0.5 承受拉力(N) >50 >75
高 度 千 分 尺
其它参数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
喇叭口 喇叭口是连接外皮打端部和铜线的空间,作用是防止铜 线的损伤. A) 没形成或小的时候 – 有铜线被切断可能性会引起端子 性能不良 B) 喇叭口大的时候 –铜线和端子接触不良引起端子性能 不良 必须要有喇叭口 此处无喇叭口可以
过小
过大
产品直观图
线束工艺知识培训
二零一八年一月
前 言
什么是线束工艺?其内容有些什么? 线束工艺-----线束生产制作的过程及方 法.其包括在每个过程中使用什么设备,工 艺指导书,工艺参数,制作标准等等.
线束的制造过程(过程流程图)
z 下线 压接 分装 组装 外观检查 z 电检 后组装 z 返修
z
端剥 中剥 短接 短接点缠绕
分装工位架
按工艺资料将端子插入对应的护套中, 端子插到位(倒钩锁住),孔位插入正 确。
① 端子插入到位时,要听到“咔 ”的一声。 ② 端子插到位后,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 否止退到位。 ①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②胶堵要插入到位,不得脱落。
分装三步曲: 推、听、拉
组装工序(线束铺设、包扎 )
一、操作规程 1、根据组装作业指导的工作顺序将分线束逐一在工艺 板上进行铺设,铺设完成后将未穿插护套的端子插入 对应的护套孔位内。 2、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进行相应的包扎。 3、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上该线束所需附件,并进行相 应包扎。 4、在指定的位置用胶带将线束标牌固定。 5、取下组装好的线束轻放于挂线小车或周转小车内。
8.0
10 13 15 16 23 35 50~120
>720
>750 >1200 >1920 >2250 >2850 >3300 >4050
压接工序(关键工序)
压接知识 压接高度
SCCH(塑皮压接高度) XCCW(芯线压接宽度)
SCCW(塑皮压接 宽度)
XCCH(芯线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高度的测量
中间剥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
一、操作规程 1、 将短接好的导线在短接点缠(热缩)工位进行接点包扎(热 缩) 2、 接点按工艺要求包扎牢固,不得有松脱,滑动现象。。 3、 开启热缩机电源,根据中剥压接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的参数 设置热缩温度和时间。 4、进行短接点热缩。 5、 首件确认,合格后批量生产。 6、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如工艺要求打圈,打圈后)放置于挂 线车上(挂线架上)转入下道工序。
工艺要求
序号
1 2
工艺要求
检查预装工序所装配的胶堵、套管或护套是否正确。 检查预装的胶堵、护套方向是否正确。 胶堵、护套装配后不得裂口,不得乱线芯。
检验方法
目测 目测 目测
检验设备
3
产品直观图
OK
NO
OK ①注意胶堵或护套的方向
NO
②胶堵或护套不得有裂口 ③穿胶堵或护套后不得乱线芯
压接工序(关键工序)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0.75~0.85
1.0 1.25 1.5 2.0 2.5 2 性 能 3.0 4.0 6.0
>120
>150 >188 >225 >270 >300 >360 >405 >675 1、接点同时连接两根及 两根以上导线时,选 择截面大的导线测量 其拉力。 2、首件拉力值要比标准 增加20N,例70N为 90N。 3、压痕外观良好。 4、如芯线为整束拉出且 无断线现象,其拉力 值应加大10N 。 拉力测试 拉力计
检验 预装 包装
入库
导管波纤管下料
导线的下线工序
一、操作规程 1、准备待加工产品的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生产作业记 录。了解作业内容. 2、启动下线机电源,了解下料机是否正常。 3、按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上的参数设定加工数值。 4、首件自检,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5、经自检确认无误后,按照工艺流程卡规定的打捆根数 进行打捆后挂在周转小车(或物流箱内),然后转入下道 工序 。
导线端面斜度不得大于300,绝缘皮切面不得有半连接或锯齿 形现象。
导线在下料过程中不得有断线和损坏铜丝现象。
目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