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初探

合集下载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实践探索的情况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实践探索的情况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实践探索的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同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开创了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局面。

一、上海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初步成效及主要做法上海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农产品保供能力逐步增强。

水稻单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2011年水稻单产达到558.6公斤;蔬菜自给率达55%,绿叶菜自给率达90%。

二是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认证农产品总数达226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实效,设施农业覆盖率达61%,农业组织化水平达到62.5%,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2.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

四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延伸。

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90个,开发了一系列集生态、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农业旅游节庆;“农超对接”、“农标对接”、“农社对接”和“团购直销”等多种形式的直销对接加快发展。

五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44元,同比增长13.8%。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

为加快建设与国际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构建城乡互动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上海制定了《上海“十二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海市农业布局规划》和《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四部规划。

这些规划的制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经济、社会、空间和制度的一体化发展,为进一步形成合理的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格局奠定基础。

(二)注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实施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2008年,上海下达了《关于确保上海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的工作意见》,明确了2009-2012年,上海确保达到粮食自给率20%,绿叶蔬菜自给率90%,生猪自给率25%,鲜奶自给率55%,肉禽自给率50%,鲜蛋自给率20%,养殖水产品自给率30%。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与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把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已经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力度,并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扶助资金;国家科技部亦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今后五到十年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时期。

1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1.1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农业科技园区,就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高新技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开发方式。

1.2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业科研单位,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在农业科研力量较强,技术人才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郊区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创办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各地在实施“八五”和“九五”农业计划中,把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重要内容,建设热情很高。

据农业部科教司(20XX 年)初步统计,到20XX年为止,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数己达到60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0XX年多个。

山东省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开发走在全国的前面。

从1994年以来,山东省政府拿出5亿多元用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扶持建立层次较高的农业科技园区。

据山东省农业厅20XX年的统计,山东省己建立10 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己有果树、花卉、蔬菜脱毒快繁、无公害蔬菜、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良种包衣加工、肉牛性控及胚胎移植,蛋鸡雌雄变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海珍品人工养殖、微机自控灌溉等30多个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进区开发,有40多个农、林、牧、渔优良品种进区繁育推广,对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科技创新和战略路径分析

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科技创新和战略路径分析

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科技创新和战略路径分析作者:梁勇马晓舟陈锋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随着浦东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面临着产业转型。

在上海市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利用其区位、政策等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科创中心。

本文对其科技创新点的选择及战略实现路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战略路径;上海;浦东新区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67-01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Pudong District,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fa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anghai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center with global influence,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with its location,policies and other advantages will build modern agriculture innovation center.In this paper,the choice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strategic realization path were described.Key words 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ic path;Shanghai;Pudong New District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自成立伊始就定位为“国外农业与中国农业接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辐射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初探

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初探

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初探曹红亮;高峰;李林峰【摘要】通过分析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背景、本质特征、总体目标,指出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应遵循“定位明确、法人治理、管理高效、开放包容、评价科学”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主要内容.【期刊名称】《上海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4页(P126-129)【关键词】现代科研院所;农业;上海【作者】曹红亮;高峰;李林峰【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201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01自古以来,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最基础产业,提供人类生活和生存最基本的产品,对社会的安定起着保障作用。

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农业的特殊地位更是无法动摇,这也就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相当大的公益性,决定了农业科研院所必须选择公益化的道路。

但是,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至今,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科研院所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因此,建立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上海,尽管农业的比重很低,但作为大都市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如何适应上海城市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国原有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这种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与经济相脱节、力量分散重复以及运行机制僵化等弊端逐步显现,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决定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科技力量的主体,始终是改革的重点。

改革之初,全国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科研院所有5 000多家,其中中央级科研院所就有1 000多家。

它们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可分为三类,即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基础研究类。

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探讨

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探讨

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探讨【摘要】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然而现有的学术交流平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息传递不及时、交流内容单一等。

搭建一个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现有不足出发,探讨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要点和实施步骤。

通过搭建平台,可以促进院所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最后总结了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水平,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交流、建设、必要性、要点、步骤、效益、重要性、展望未来、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科研院所是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机构,其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研院所内部,由于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各不相同,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流不畅等问题。

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虽然农业科研院所内部也存在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但是由于这些活动的规模有限、频率不高、参与者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搭建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学术交流平台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现有学术交流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要点和建设步骤,探讨搭建平台的效益,旨在为农业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构建和运营这样一个平台。

通过对现有学术交流平台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平台的建设和改进。

通过探讨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要点、实施步骤和措施,以及搭建平台的效益,可以为农业科研院所提供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一、现状分析1.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国家级的,致力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评台。

1.2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绩斐然,一大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建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福建福州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现代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泛光照明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1.3 不过,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心的建设标准不够统一,一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中心建设进度较慢等,影响了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整体发展。

二、发展建议2.1 加大投入力度国家应该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推动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标准,加强对中心建设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中心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2.3 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对各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引导,促进中心建设的有序推进。

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4 提高中心运行效率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运行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中心运行效率,确保中心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5 加强交流合作加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之间、中心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取得明显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标准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中心运行效率,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扩写新内容:3. 深化科技创新3.1 鼓励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和科研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

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探

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探
优 势 . 极 推 进 对 传 统 农 业 的 改 造 . 养 现 代 农 业 新 的 积 培
生 长 。在 设备 引 进强 调 “ 精 尖 ” 同时 , 区 建 设 也 高 的 园 非 常 注 重 技 术 更 新 : 快 现 有 科 技 成 果 的 转 化 . 点 推 加 重 广 新 型 高 技 农 作 制 度 和 轻 型 简 化 、 工 节 车 、 产 栽 培 省 高 技 术 的应 用 ; 强农 科 研结 合 , 强 科 技 攻 关 , 农 业 技 加 加 在 术 的 基 础 研 究 、 用 研 究 等 方 面 有 所 突 破 , 术 推 广 体 应 技
一பைடு நூலகம்

业园 区 。其 中 . 0个 郊 区 县 ( ) 建一 十 , 属农 工 商 1 区 各 市 集 团总 公 司建设 一 个 , 海 实业 集 团建 设 一 个 。 除 位 于 上 崇 明 东 滩 垦 区 的 上 实 集 团 现 代 农 业 园 区 面 积 较 大 . 面 总
积达 8 0多 平 方 公 里 . 他 各 园 区 规 划 建 设 面 积 一 般 控 其 制在 1~2 平方公 里 。 园区建 设 自 2 0 0 0 0 0年 上 半 年 陆 续 进 ^ 实 质 性 启 动 初 阶 段 . 据 各 园 区 编 制 并 已 批 准 实 施 根 的 总 体 规 划 以 及 实 际 建 设 发 展 来 看 . 观 上 其 具 有 下 宏
维普资讯
农 生 经 济 ・2 0 / 0 2
策 , 疑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现实 意 义 。 无 上 海市 现 代农 业 园 区建设 发 展 的 总体 特征 根 据 上海 市 委 和市 政 府 的总 体 战 略 部 署 , 海市 郊 上 农业 规 划 建 设 1 2个 不 同 类 型 、 具 特 色 的 市 级 现 代 农 各

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关系人民温饱和国家命脉。

农业发展问题被摆到国家战略的关键地位,它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农业能否赢得未来竞争,关键在于人才。

作为我国农业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核心。

然而,由于编制有限、农口单位提供的待遇条件有限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公益性、特殊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传统的激励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又存在着研究周期长、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干扰多、出成果难等客观因素,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原有的干部人事激励机制逐渐失去其强大的激励作用,日渐暴露出其弊端,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问题。

农业科研院所对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研究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1]。

只有构建有效激励和评价创新人才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进而保障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及调查问卷概述本研究共选取15个单位,其中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11家,省级农业科研院所4家,研究领域涉及农作物、粮油作物、农业机械、兽医兽药、农业信息、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选取样本单位时充分考虑了地域分布。

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8份,回收率为94.67%,其中有效问卷为557份,占回收问卷的98.06%。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笔者设置了物质激励、人才培训现状、人才工作状况认知、人才考核制度、人才评价政策认知情况等调查项目,在每个项目之下又设定了若干问题,各个问题中的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度依次统计赋值为5、4、3、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 s u b s t a n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o v e r a l l o b j e c t i v e s a b o u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曹红 科 学 院 , 上海 2 0 1 4 0 3 )

要: 通 过 分 析 上海 建 设 现代 农 业 科 研 院所 的 背 景 、 本质特 征 、 总 体 目标 , 指 出 上 海 建 设 现 代 农 业 科 研 院
所应遵循“ 定 位 明确 、 法人治理 、 管 理 高效 、 开放包容 、 评价科学” 的基本原则 , 进 而 提 出 了 上 海 建 设 现代 农 业 科 研
1 上海 建 设 现 代 农 业 科 研 院所 的背 景
我 国原 有科 技体 制是 在计 划经 济体 制下逐 步 建立起 来 的 , 这种 高 度集 中的科技 体 制在 特定 历 史 条件 下 为 国家经 济建 设 、 社 会 进步 和 国防安全 做 出了重 大 贡献 。但 是 随着 我 国改革 开 放和 经济 体 制改 革 的深 入 推进 , 科 技 与经济 相脱 节 、 力 量分 散重 复 以及 运行 机 制僵 化 等弊 端逐 步 显现 , 已不能 适应 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需要 , 改革 势在 必行 。 2 0世 纪 8 0年代 初 , 中 央决定全 面 推进科 技 体制 改 革 , 科研 院所 作 为我 国科技 力 量 的 主体 , 始终 是 改 革 的重 点 。改革 之初 , 全 国县级 以上 政府 所属科 研 院所有 5 0 0 0多家 , 其 中 中央级科 研 院所 就 有 1 0 0 0多 家 。它们所 从事 的业 务活 动可 分为 三类 , 即技 术开 发类 、 社会 公益类 、 基 础研究 类 。1 9 8 5年 中共 中央 发布 《 关 于科学技 术 体制 改革 的决定 》 , 1 9 9 9年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发布《 关 于加强 技术创 新 , 发展 高科 技 , 实 现产
of m ode r n a gr i c ul t u r a l s c i e n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t e i n Sha n gha i we r e pr o po s e d. Ke y wo r d s: Mo de r n s c i e n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t e; Ag r i c ul t ur e; Sha n gh ai
自古 以来 , 农业 是整个 国民经济 的最基础产 业 , 提 供人类 生 活和生 存最基 本 的产 品 , 对 社会 的安定 起 着
保 障作用 。作为拥有 1 3 亿 多人 口的中国 , 农 业 的特殊 地位 更是无 法 动摇 , 这 也就决 定 了农 业科 技创新 具 有 相 当大 的公益性 , 决定 了农业科研 院所必 须选择 公 益化 的道路 。但是 , 我 国农 业科研 院所 发展 至今 , 在 取得 瞩 目成绩 的同时 , 也出现 了很 多问题 , 这些 问题严 重地制 约了农 业科研 院所 在新形 势下 的发展 , 因此 , 建立 现 代农 业科研 院所 成为迫在 眉睫 的问题 。在上海 , 尽管农 业 的 比重 很低 , 但 作 为大都 市背 景下农 业科研 院所 , 如 何适应上 海城市发展 , 如何 适应 时代 的需要 , 如何实现 可持续发展 , 同样是 一个值得深思 的问题 。
r 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 t e i n S ha n g ha i
CA O Ho ng - l i a ng, GAO Fe ng, LI Li n— f en g
( S h a n g h a i Ac a de m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S h a n g h a i 2 0 1 4 0 3, C h i n a )
i n c l us i ve nc e s s, s c i e nt i f i c e v a l ua t i o n’ ’s ho ul d b e f ol l owe d. At l a s t , t he f i v e k e y poi n t s on t he c ons t r uc t i on
of m od e r n a g r i c ul t ur a l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t e i n S ha ng hai we r e a na l y z e d.I t i n di c a t e d t ha t t h e pr i nc i pl e s o f “c l e a r or i e nt a t i o n, c o r p or a t e g ov e r na nc e, ef f i c i e nt a dm i n i s t r a t i on, op e nne s s a nd
院所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词 : 现代 科 研 院所 ; 农业 ; 上海 中 图分 类 号 : S - 叭 文献标识码 : A
Pr e l i mi na r y s t u d y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m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t i f i c
上海农业学报
2 0 1 3 , 2 9 ( 6 ) : 1 2 6 —1 2 9
Ac t a Ag r i c ul t ur a e S ha ng h ai
文章编号 : 1 0 0 0 . 3 9 2 4 ( 2 0 1 3 ) 0 6 — 1 2 6 — 0 4
上 海 建 设 现代 农 业科 研 院所 初 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