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染料品种数以万计,印染加工过程中约有10%~20%的染料随废水排出,每排放It染料废水,就会污染20t水体。
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造成视觉上的污染。
染料废水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具有色度深、碱性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和水质变化大的特点。
大多数染料为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还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有效解决染料废水处理问题是消除印染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1、染料废水及其污染染料工业污染中尤以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最为突出。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达390多亿吨,其中工业污水占51%,而染料废水又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而且还以1%的速度在逐年增加。
每排放It染料废水,就能造成20t水体的污染。
各行业中,印染纺织业的COD排放量排在第4位,而且排放比重还在逐年增加。
“三河三湖”中,染料废水对太湖、淮河流域造成的污染状况尤其严重。
染料废水主要来自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染整过程中排放出的染料、浆料、助剂等组成。
随着印染工业的迅猛发展,染料废水已成为水体中几种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染料年产量约为(8~9)x105t•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加工大国,纺织品出口额已多年来列居世界首位,每年的染料生产量达1.5X105t,其中大约10%~15%的染料会直接随废水排入水体中。
染料废水色度高、水量大、碱性大、组成成分复杂,属于比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
染料是染料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带有各类显色基团(如-N=N-,-N=O等)和部分极性基团(-S03Na,-OH,-NH2),成分复杂,大多数是以芳煌和杂环为母体,属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是我国各大水域的重要污染源。
大多数有机染料化学稳定性强,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是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止匕外,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对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生长不利,并且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导致视觉污染,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地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混凝沉淀-两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混凝沉淀-两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王洪涛;李翠娥;李太平;王志清【摘要】印染废水是当前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悬浮物、COD及色度等均较高。
介绍了采用混凝沉淀—两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效果。
在进水COD、BOD5、色度、SS分别为2136、542 mg/L、480倍、400 mg/L的情况下,出水COD、BOD5、色度、SS分别为78、18 mg/L、40倍、46mg/L,满足GB 4287—2012排放要求。
%At present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is on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All of its SS,COD,chroma,etc. are rather hig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effect of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two stage biochemical process used for treating dyeing wastewater has been made. When the influent COD,BOD5,chroma,and SS are 2 136,542mg/L,480 times,and 400 mg/L,respectively,their effluent are 78,18 mg/L,40 times,and 46 mg/L,respectively,meeting discharge requirements of GB 4287—2012.【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6(036)008【总页数】3页(P101-102,103)【关键词】印染废水;混凝沉淀;生化处理【作者】王洪涛;李翠娥;李太平;王志清【作者单位】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济源459000;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济源459000;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济源459000;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济源45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纺织印染工业产生的废水已成为公认的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混凝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S I N E& E CE C NGI E I ( T ALS I NC DI I NE R NG NA UR C E EE T ON)
文章 编号 :17 — 59( 07)0 —09 0 6 3 14 20 107 — 3
混凝 法在 印染 废 水 处 理 中的应 用及 研 究进 展
唐 丽
3 现 场 应 用 研 究
研 究者 也 从水 处理 工 艺方 面进 行 了研 究 ,并应 用 到实践 中 ,取 得 了好 的成 效 。江 阴市 某 印染厂 采
剂 复配 而成新 型 的混凝 剂 ,其对 印染 废水 具有 良好 的处 理效果 ,C OD 去 除率为 7%,最 终 出水浊 度低 4
于5 。 度 印染废水经过混凝处理后可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的三级标准 , 可重复利用 。 余莹在实验中发现 , 将聚硅铝铁硼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 其脱色效果佳, 透光率可达 9 %;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高效 、矾 8 花大 、沉降速度快 、污泥体积小 、脱色及去除 C D效果 良好等优点。戴亚英和邱慧琴 研究的是聚合 O J 硫酸铁硅混凝剂(F S , P S ) 它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 是在聚硅酸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 产物 。实验说明此类混凝剂混凝效果好 ,易储备 , 价格便宜 ,因此受到了水处理界的极大关注。程国斌
一
混凝法处理 印染废水效果好 , 成本低 , 操作简单 , 便于推广。 混凝剂的改性和复配能优化混凝剂性能 ,
提高混凝效果 。 姚晓亮 采用镁盐与亚铁盐混合复配对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 , 并与单一组
收 稿 日期 :20 .4l 0 60 一1
作 者简 介 :唐 丽 ( 9 4 ),女 .广 西桂林 人 ,主要 从事 环境 工程 和环 境监 测 方面的 研 究。 18-
兼氧-好氧-混凝处理印染生活综合废水

兼氧-好氧-混凝处理印染生活综合废水浙江绍兴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组成,其中印染废水占80%,印染废水中碱减量废水占10%;印染/生活混合污水的COD cr、色度等主要来源于印染、印花过程中使用的染料、颜料助剂等。
染料以分散染料为主,占总用量的50%以上;另外还有大量的阳离子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和其他染料。
从总体上看,混合污水COD cr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强、可生化性差等特点。
据此,采取以“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路线并加以改良,同时辅以必要的预处理和后续处理手段并获得成功。
出水达到文献[1]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1 废水水量及水质参数废水主要来源于绍兴部分接管印染厂、城市污水及碱减量废水预处理后的出水。
水量为3×104t/d,其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水质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见图1,水质随季节变化规律见图2。
从图1可以看出,一天内COD cr峰值(接近2000 mg/L)出现于早上5~9时和晚上9~12时,COD Cr谷值(接近1300 mg/L)出现于下午2时左右,水质昼夜变化幅度高达700mg/L;从图2可看出,3~5月份为印染废水碱减量生产旺季,平均COD Cr 浓度较高,大于1500mg/L;6月份为梅雨季节,平均COD Cr浓度降至1500mg/L以下;2月份为农历春节,[COD Cr]波动最大。
表1 主要水质指标及排放标准2 工艺流程根据该厂废水水质特性,设计如下的工艺流程见图3。
普通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经预处理后的碱减量印染废水经各级泵站提升后进入污水厂稳流池,经过自动格栅去除悬浮物,防止杂物堵塞提升泵,后入调节池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化,调节池安装穿孔管曝气系统,进行预曝气以均化水质、氧化部分COD cr和吹脱硫化物,pH值大于11时加酸中和。
调节池污水经潜污泵提升至兼氧池水解酸化后经过中沉池沉淀厌氧污泥后进入曝气池,兼氧池底铺设穿孔曝气系统,定期曝气,防止池内污泥淤积;池内设置弹性填料,以利于世代周期长的兼氧微生物附着生长。
混凝处理印染废水

混凝法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王宗来(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四川自贡643000)摘要;混凝法对污水的处理是一种经济,实用,处理效果良好的方法。
印染废水是一种非常不好处理的有机废水,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破坏及影响非常明显。
而通过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既经济,效果又明显。
因此学习各种混凝法,各种混凝剂,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混凝剂,混凝法,印染废水。
1引言;目前,印染行业所用的燃料基本上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染料。
由于化学染料具有品种多,结构复杂,脱色困难等特点。
印染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令国内外专家头疼的事。
加之印染废水色度高,碱性强,BOD5及COD浓度高,且许多染料分子能在水体中形成真溶液,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严重。
因此印染废水是水处理领域中的难点,各国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也十分重视。
印染废水的色度对处理回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成为实现废水资源化的障碍。
目前,印染废水的脱色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化学染料的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国内外都开展了利用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处理印染行业所排放出的染料废水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2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当下,就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有吸附法、化学混凝法、氧化法、生物降解法,气浮法,电化学法等。
再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生物法,但是生物法基本建设投资和处理费用较高,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较低影像处理效果。
因此生物降解法在寒冷的地区的处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近几年来,混凝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脱色方面,凝脱色技术投资省、设备简单、占地少、处理容量大,使用最为普遍。
如何选择高效的絮凝剂和有效的混凝脱色工艺,则是混凝脱色技术的核心。
但是单独投加一种药剂,混凝效果不理想,往往采用几种试剂搭配使用或是先预处理。
3.混凝法及混凝剂的种类3.1混凝法“混凝”就是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它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既可以去除原水的浊度和色度等感官指标,又可以去除一定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可以自成独立的处理系统,又可以与其它单元过程组合,用于预处理、中间处理和终处理。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纺织工业进展重要拦阻之一是环保节能问题,环保的重要问题是废水处理,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于印染行业。
作为工业废水重要来源之一的纺织印染废水,其处理难度较大,不易处理,本文简要介绍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详见下文。
一、物理法(1)栅栏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纱头、布块等漂物和悬浮物。
重要有格栅和格网、筛网等。
(2)调整池:由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必需设调整池,一般当废水量5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4h;废水量2000t/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5h~6h;废水量小于1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7h~8h。
(3)沉淀池:印染废水的悬浮粒小,故不经其它(如化学)预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又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前者应用多。
(4)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接受的过滤多是快滤池,即在重力作用下,水以6m/h12m/h的速度通过滤池完成过滤过程。
二、化学处理法(1)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整废水pH值,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把握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值在6—9之间。
(2)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3)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接受气浮法将其分别;目前在印染废水整治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
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重要接受加压溶气气浮法。
(4)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在70%以上。
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5)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特别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

理 、染色 、印花和整理等过程 中排 出的废 水。印染废 水 中的污染物主要 以胶体或半溶解 态存在 ,且粒径 很
小 ,难 以分 离 。同时 ,它 还具有 颜色 深 ,C D值较 O 高 ,组成复杂 ,分布面广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 法有化学沉淀法 、生物法 和吸附法 等。近年来 ,化纤 织 物的发展 和 印染后整 理技 术的进 步使P VA浆料 、
Pr pa a i n o m po e r to fCo und C o g a nd Tr a m e fDy i a t wa e a ul nta e t nto e ng W s e t r
De g S o a a dT c nc l ol e L a nn i r t f e oe m & C e c l eh oo y F s u 0 1 C ia V ct n l n eh i l g , i ig i aC e o Unv s yo P t l e i r u h mi c n lg , u h n 1 3 0 , hn ) aT 1
阳离子型 聚季铵 盐( T一 ) B 3 :甲醛 与有机 胺的缩
合 物 ,固含量>5 %, p . 8 / m 由山东 滨州 0 =12 g c 。 嘉 源环 保有 限责任公司提供 。 废水 :抚顺某 印染厂未处理废水 ,废 水中染料 品
种复杂 ,但 以水溶性的活性染料为主。水样呈蓝 、绿
2 1 年第2 0 0 期
中国非金属 矿工业 导刊
总第 8 期 1
【 境工程 】 环
+十+ ÷++ ÷十十 ÷÷+ +++ +++÷ ++ +++ ++啼 十十+ +++ +++ 十+ ++÷÷ ++ +÷+ ++÷ +++÷ +÷ ÷+++ +÷卡 ++ ÷+÷十 +++ ++ ÷+七 +++十 +÷÷ ++++ ++
用三价铁离子混凝剂从废水中去除活性染料

续时间提 出了建议 。 然而 , 没有 建立 有色 水絮凝 快 速 混合 的最 优化数据 。
目前 的工 作是 对染料 合成 工厂 工业废 水处理 继 续研究 的一 部分 。本文研 究 了用 三价铁 盐从 模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2期
膏外纺 织菇】 |
角兰价镞 离 凝 从渡 水: 亨瀛 荆。 中 =: : : . 一 豢滁褥 ’ 絷料 一 _ :. 憔 ≥. _
馥' 。 雅 译
: :: - - : : - :
掌 ’ : 棱 。 幸 ’
4 5和 c 活性 绿 8作 为模 型 染料 , 们 是 带 有偶 I 它
氮和 蒽醌 发 色基 团的 一氯均 三嗪活性 染料 典 型代
提 高 以及更 加 严 格限 制 污水 排放 的 立法 , 究脱 研
色 方法成 为热 点 。 年过 去 了 , 几 混凝成 为颜 色去除 唯 一的经济 可行 的方法 。 今天 . 这个 方法 仍有 许 多
分 比。
引 言
使用 着色剂 引起 的主 要环 境问题 是从废 水 中
去 除染 料 。从 染料 生产 和印染工 厂流 出的 未处理 废 水色度 高 , 因此 尤 其反对 将其排 放到地 表 水中 。
由于化 学 结构 和 分子 大 小 的极 大 不 同 . 难 很
发 现一个 适用 于染料 大范 围的通 用方 法 。对 活性 染料 的各 种废水 处理 方法 提议使 用聚 台阳离 子 絮
表 。 了测定最 佳 p 为 H值 范 围和混凝剂 浓 度 , 们 我 做 了一系列 瓶式 检验 。 用带有 能够 施加快 、 慢混 合 操作 的轮 机 推 动器 的 矩形 絮龌 池做进 一 步 试验 。 优化 初始 搅 拌速 度 , 对 整个 混凝 过 程效 率 起到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性大型实验》
混凝法处理活性红M-3BE,活性黄M-3RE染料废水
实验方案书
实验方案撰写者:严松张进陈婉荣付亚丽
实验时间:2012-1-4
指导老师:赵晖
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混凝法处理活性红M-3BE,活性黄M-3RE染料废水实验方案
一、概述
(1)活性染料概况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是一种染色时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的染料。
由于其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用性强,性能优良。
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在染料及其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 有大量的无机原料和有机原料转移到废水中, 使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使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高、色泽深、含盐量高、毒性大, 成为化工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原因之一。
活性红M-3BE和活性黄M-3RE即属于此类染料。
其主要特点如下:
活性红M-3BE
分子式:C32H19IN7Na5O19S6
分子量:1239.75
性状:红棕色粉末。
溶解情况:50℃水中溶解度100克/升。
用途:为M型活性染料三原色。
染色织物为蓝光红色。
可用于纤维素织物染色及涤/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也用于棉和粘胶织物的一相法或二相法印花。
制备或来源:由2-氨基-1,5-萘二磺酸重氮化,与H酸相继与三聚氯氰、间位酯缩合的产物偶合而得。
活性黄M-3RE
性状:砖红色粉末或颗粒状。
溶解情况:可溶于水。
在25℃时溶解度为130克/升。
用途:用于棉和粘胶织物的竭染、冷扎染堆卷染和涤/棉混纺织物一浴法连续染色,也可用于一相法和两相法印花。
制备或来源:由2-萘酚-3,6,8-三磺酸重氮化,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相继与三聚氯氰和间位酯缩合的产物偶合而得。
备注:染色后的织物为红光黄色,染浴中含铁离子色光稍转黄转暗,含铜离子色光转红转暗。
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的处理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用混凝发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
(2)混凝原理
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1)混凝剂提供大量正离
子会涌入胶体扩散层甚至吸附层, 使ξ电位降低。
当ξ电位为零时, 称为等电状态。
此时胶体间斥力消失, 胶粒最易发生聚结,即压缩双电层.(2)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减少厂静电斥力,降低下ξ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
即吸附电中和。
(3)混凝剂水解后形成高分子或直接在水中形成高分子链状物质使胶粒间吸附架桥形成絮凝体,即吸附架桥。
(4)沉淀物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微粒,使胶体粘结。
即沉淀网捕。
(3)主要研究对象
混凝过程中选定某种混凝剂是关键,因混凝剂种类较多,例如:
所以,混凝剂很难确定,在选定混凝剂后,进一步要选定其投加量及PH值的影响。
PH值过底则混凝剂水解受限,其主要产物无足够羟基进行桥联作用,不易生成高分子物质,混凝效果差;PH值过高,又会出现溶解生成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不能很好的发挥混凝效果,因此混凝需要足够的碱度。
混凝过程包括混和和反应,整个过程都涉及水利搅拌。
若搅拌强度过小,时间过长形成的絮体易被打碎,反之又混合不充分,所以需要寻找合适的水利条件。
另外,由于胶体的混凝过程比较复杂,废水水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混凝效果的好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还有水温,废水水质,沉淀时间等。
相关因素受条件限制将暂不考虑。
本方案将主要研究水质PH、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及水利条件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六联搅拌器(2)分光光度计(3)烧杯(1000ml)六个
(4)移液管(2ml,5ml,10ml)各一支(5)玻璃棒6支(6)洗耳球一个(7)温度计(8)量筒(9)PH试纸(10)电子天平
三、试剂
1、活性红M—3BE,活性黄M—3RE染料废水<100g /L
2、硫酸铝10 g /L
3、三氯化铁10g /L
4、硫酸镁10g /L
5、聚丙烯酰胺PAM 1mg/L
6、盐酸HCl(化学纯)10%
7、氢氧化钠NaOH 10%
四、实验步骤
(一)分光光度计最佳波长的确定
确定染料废水原水特性,测定原水水样PH、温度;
用电子天平称取给定染料,加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80mg/L的水溶液。
以蒸馏水的作空白对比,取适量配置的溶液于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分别从波长480~620nm和360~500 nm,以每隔20nm为一个梯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出不同波长条件下吸光度的读数,记录数据。
根据吸光度确定最佳波长。
实验日期:原液PH值:
(二)测得各絮凝剂最佳PH值实验步骤
一、PH值对印染废水的影响
取80mg/L活性染料溶液于烧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记下酸和碱的用量,后面也需要调节PH),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试其吸光度A,并记录如下表中。
实验时间: 温度:
二、测得各絮凝剂最佳PH 值实验步骤
1、取6个1000ml 烧杯,分别加入400ml 80mg/l 的染料废水。
2、确定废水特性,测定其PH 值、温度、吸光度。
3、用移液管取HCl 、NaOH 溶液调整1~6烧杯中废液PH=2、
4、6、8、10、12. 4、分别加入10ml 的
,放于六联搅拌器上,快速搅拌30s ,转速300r/min ,中速搅拌5min,
转速150r/min,慢速搅拌5min,转速80r/min 。
5、搅拌完毕,静置沉淀5min ,分别取上清液用最佳波长λ测吸光度,并计入下表。
6、重复上述实验步骤,絮凝剂依次更换为硫酸镁 、硫酸铝
、聚丙烯酰胺
PAM 。
实验时间:温度:原液PH值:原液吸光度:
原液PH值:原液吸光度:
(三)最佳絮凝剂的选择
根据“(二)测得各絮凝剂最佳PH值实验步骤”步,比较找到去除率最高的点和该点对应的絮凝剂的种类作为最佳絮凝剂,其PH值为最佳絮凝剂的最佳PH。
(四)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1、确定染料废水的特性,测定其PH值、温度、吸光度;
2、取一个1000mL烧杯,加入80mg/L的染料废水400mL,调节PH至所选最佳混凝剂的最适宜PH值;
3、通过慢速搅拌(50r/min)烧杯中废水,并每次增加0.5mL最佳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投加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药量;
4、取6个1000mL烧杯,分别加入80mg/L的染料废水400mL,置于搅拌仪平台上;
5、确定实验的投药量,根据最小投药量分别取其1/4、1/2、3/4、1、3/2、2、倍量加入6个加药管中,在相同时间加入各个烧杯。
6、启动搅拌仪,快速搅拌30s(300r/min),中速搅拌5min(150r/min),慢速搅拌5min (80r/min);
7、搅拌完毕,静置沉淀5min,取上清液分别用最佳波长λ测吸光度,记录数据;
8、若没有测出最佳数据,再增加几组实验数据,直至测出最佳投药量。
实验日期:原液吸光度:
PH值:
混凝剂种类、浓度:
实验日期:原液吸光度:
PH值:
混凝剂种类、浓度:
(五)最佳搅拌时间的确定
按最佳PH值和最佳投药量分别向有400mL 80mg/L的染料废水的6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HCl (或NaOH)溶液调至最佳PH,并加入最佳混凝剂于烧杯中,置于实验搅拌仪平台上;
由于搅拌仪数量有限,加药时要一次投加,逐个搅拌。
各烧杯搅拌时间一次为:先快速搅拌30s(300r/min),然后以150r/min搅拌2min,4min,6min,8min,10min,12min;
搅拌完毕,静置沉淀5min,取上清液分别用最佳波长测吸光度,记录数据。
实验日期:原液吸光度:
混凝剂的种类、浓度:
实验日期:原液吸光度:
混凝剂的种类、浓度:
五、实验结果讨论
六、参考文献
1、洪金德.染色废水脱色实验研究.化工时刊,2004,18(8):43~45
2、周进,崔世海,彭盘英.活性红M-3BE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
程技术版),2002,2(1):63~66
3、许良英,孙爱华.生态型印染废水混凝剂的应用实践.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29(1)
4、黄洁,张瑞萍.壳聚糖对活性染料红M-3BE的絮凝脱色效果.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9(2)
5、尤克飞,高晓红,赵芳.镁盐对活性染料废水的混凝脱色研究.印染技术,2010,7:47~49
6、许良英,孙爱华.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效果的研究.环境工程,2010,28(5):13~16
7、方明辉,詹树林,林俊雄,吕大丰.活性染料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工业水处理,2007,27(2):
26~29
8、肖文香.粉煤灰氯化镁联合混凝吸附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