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合集下载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印染废 水来 源及特 点 1我国 印染 废水 的排 放现 状
近年来 , 我 同经 济 发 展 迅 速 , 随 之而来 的: E业 废 水 的 排 放 量 迅猛增加 , 水体 污染 口益 严重。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 护政策 的加强 ,也对 印染废水 的治理提 出了新的要求 。通常印染废 水 C O D为 8 0 0 ~ 2 0 0 0 m g / L,色 度 为 2 0 0 — 8 0 0倍 , p H1 0 ~ 1 3 , B O D d C O D 染 料 是 印 染 废 水 中 主 要 的 污染 物 。 印 染 加 工 主要 有 四 个 I 序, 分别是预处理阶段 、 染 色 f 序、 印 花T 序 及 整理 T序 。这 些 T 序均会排 “ { 废水 , 印染废 水一般为各类废水 的综合废水 , 水 较
表 1 — 3太 湖 地 区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主 要水 污 染 物 排 放 限值 ( 2 0 0 8 年 1月 1日之 后 建 设 的 )
化学混凝法主要依靠分子问的作 用效果 , 将水体 中的小 分子 悬浮物及胶体 通过药剂作用变 为大分子 的物质加 以沉淀或气 浮 去 除 。混 凝 剂 主要 分 为 有 机 混 凝 剂 、 无机 混 凝 剂 及 生 物 复合 混 凝 剂 。有 机 高 分 子 混 凝 剂 是 具 有 高 分 子 量 的低 离 子 度 的 线 性 高 聚 物。 由于其具有特殊 的基团 , 便赋予它具有 絮凝 、 分散 、 增稠 、 粘 结、 成膜 、 凝胶 、 稳定胶体的作用。无机} 昆 凝剂一般 以金 属盐 类为 主, 如P A C、 P F C等 。生物 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 , 可使液 体 中不易 降解 的 固体悬浮颗粒 凝聚 、沉 淀的特殊高分子代 谢产 物。混凝 法具有投资少 , 操作方便 , 管理简单等优点 ; 但 是它同样 具有药剂费用 高 、 需 要对 泥 渣 进 行 二 次 处 理 、 对 水 溶 性 染 料 脱 色 效 果差 等 缺 点 。 3 . 2 . 2 化 学氧 化 法 化学氧化技术是 目前在印染废水处理 中研究较多的方法 。高 级 化 学 氧 化 法 主要 有 : F e n t o n法 、 U V / O 法、 U S / O , 法、 电 化 学 氧 化 法、 超 临界水体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可将 难降解的毒性 有机污染 物降解无害化 , 并且处理时间短 , 效率 高。臭氧( 0 , ) 氧化法是 国际 上 应 用 范 围较 广 的 水 处 理方 法 之 一 。 3 . 2 - 3臭氧氧化法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 , 近些年来多用以去除废水的色度 和 污 染 物 。臭 氧 可 以 通 过直 接 与 水 中 有机 物 进 行 氧 化 反 应 或 者通 过 分解为羟基 自由基 ・ O H与有机物进行反应 。 氧化反应是通 过使水 巾大分子难 降解的有机物 不饱 和键断裂 , 变为小分 子物质 , 达 到 脱色 和去除污染物 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 T艺 简单 紧凑 , 占 地少 ,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其缺点为处理效率低 、运行 费用 高。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及治理技术综述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及治理技术综述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及治理技术综述开封中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武军杰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受到公众的关注,环境好坏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现在的工业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这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偶氮染料废水具有高色度、高CODCr、难降解等特点,是一种工业废水。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效果不理想,臭氧氧化技术可以针对性对偶氮类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其反应速度快、脱色效果好、并且无二次污染。

关键词:环境问题;偶氮染料废水;臭氧氧化技术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5-0059-0002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反之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酸雨的威胁、水体的富营养化、黑臭水体、大气PM2.5超标。

这些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大自然在给人们敲的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常规的污染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源上真正解决问题。

随着纺织印染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用水量越来越大。

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组分比较复杂,并且水量较大、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色度较高,直接导致了其较难处理的境况,这也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质。

我国染料的产量较大,位列世界前茅,染料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

现阶段我国印染废水主要为染色废水,按化学结构,染料中80%是偶氮染料[1],由此可知,偶氮染料废水排放量较大。

一、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一)特点偶氮染料从化学结构分析,都至少含有一个—N=N—键,即偶氮键,使其可吸收可见光波段的光波,从而显现出鲜艳的颜色。

偶氮键可以与苯环相接构成新的化合物,而苯环可连接各种取代基,如—Cl、—CH3、—NO2、—OH、—COOH等,从而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有机物化合物。

按产量来讲,偶氮染料的产量占据了全球染料产量中的极大部分,是由于其具有容易生产、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相对稳定、颜色齐全等优点。

浅析染料废水及其治理

浅析染料废水及其治理
科 蒜江 技信息 — 龙— — —
生 态 与 环l II { 境
浅析染料 废水及其治理
李竹 亮 1 张湘 涛 :
黑龙 江 萝 北 14 2 ) 5 2 3 ( 、 龙 江省 饶 河 县 环 境监 测 站 , 龙 江 饶 河 15 0 2 黑 龙 江 省梧 桐 河 农 场 环保 科 , 1黑 黑 5 70 、
摘 要: 染料 工业企业生产投入的原料大部分是 杂环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 , 生产过程 中所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 浓度 高, 物质 多, 度 深, 色 难降 解, 治理难度大。现就染料废水的特. 点及其治理技术趋 势进行 简要阐述 , 广大环境保 护工作者参考。 供
关键词 : 染料废水; 点; 特 治理
积。 吸附树脂可用于去除难 以生物处理的芳香族 菌群 固定在活性污泥上, 脱色酶活力提高 7 %。 0 24电化 学法 . 磺酸盐 , 萘酚类物质 。 它易再生 , 且物理化学稳定 性好 , 树脂 吸附法 已成 为处 理 染料 废 水 的有 效 方 间接或直接利用电解作用, 把染料废水 中的 法之一。 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 近年来由于电力工业 () 2 膜分离。 近年来 , 用壳聚糖超滤膜和多孔 的发展 。电力供应充足并使处理成本大幅降低 , 炭膜 的新型膜材料来处理 印染废水 , 取得较好的 电化学法 已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废水 染料废水的电化学净化根据电极反应 效果 。据报道 , 用管式和中空纤维式聚砜超滤膜 处理方法 。 处 理 还 原 染 料 废 水 脱 色 率 在 9% ~ 8 之 间 , 发生 的方式不同, 5 9% 可分为内电解法 、 电凝聚电气 C D r去 除 率 6 %~ 0 ,染 料 回收 率 大 于 浮、 OC 0 9% 电催化氧化等。 9%。 5 3染料废水治理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尽管用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化法作为基本方 22 学 法 .化 常用的如氧化法 、 电解法等。 法处理某些染料废水可 以取得一定效果, 但迄今 () 1 化学混凝法。化学混凝法主要有沉淀法 为止 ,染料废水仍然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 和气浮法 , 此法经 济有效 , 但产生化学的污泥需 因此 ,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仍然是一项 进一步处理。常用的有无机铁复合盐类 。 近年来 长期而十分艰 巨的任务。 国内外采用高分子混凝剂 日益增多。 天然高分子 未来的研究发展方 向,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 絮凝剂主要有淀粉及淀粉衍生物、 甲壳质衍生物 虑 : 和 木质 素 衍生 物 三 大类 。 () 1改进工艺, 实行清洁生产 , 减少废水排放 ( ) 学 氧化 法 。化 学氧 化 是利 用 臭 氧 、 、 2化 氯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 、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 采用先进 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 改善管理 、 综合 及其含氧化物将染料的发色基团破坏而脱色。 臭 料、 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 良好的脱色效果。 但 利用等措施 , 从源头削减染料污染 ,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 和产品使用过 服务 对硫化 还原等不溶于水的染料效果较差。 () 3 湿式空气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是在 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高温(2 ~2 ℃) 1 3O 、 5 高压(5 2 M a 条件下通入 0 -0 P ) 如染料生产需要耗用大量 的浓硫酸和浓 硝 空气, 使废水中的有机物直接氧化。超 临界水氧 酸, 大部分做为反应介质而随废水排出。 因此 , 开 化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效率高, 反应速度快 , 适 发绝热硝化 、 三氧化硫或氯磺酸化等工艺 , 可大 用范围广 , 可用于各种难降解有机物。 幅度减少废水的产生量。 .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化学反应将染料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 的形式。常用的化学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中和法和化学沉降法等。
1、氧化法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 氧、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等。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但氧化剂 的使用量和成本较高。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的吸附和代谢作用将染料废水中 的污染物去除。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但可能产生大量的 污泥。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固体介质(如滤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的代谢作用 将染料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 点,但生物膜的脱落和再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还原法
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还原分解。常用的还原剂包括硫 酸亚铁、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还原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但还原 剂的使用量和成本较高。
3、中和法
中和法是利用酸或碱将染料废水中的酸碱物质中和,以达到调节pH值的目的。 常用的酸或碱包括硝酸、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中和法具有操作简单、成 本低等优点,但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了解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 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实验设计,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过 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染料废水,以便更好地反映实际情 况。
2、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平行实验对比。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01 引言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3 染料废水污染的现状
04

苯胺污水处理

苯胺污水处理

苯胺污水处理苯胺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苯胺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者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染料、橡胶和塑料等行业。

然而,苯胺的排放对水体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其浓度和毒性。

一、苯胺污水的特点和危害苯胺污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浓度、毒性大、难降解等。

苯胺的毒性对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苯胺污水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苯胺污水处理的方法1. 生物法:利用生物菌群对苯胺进行降解和转化,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生物法处理苯胺污水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

2. 化学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活性炭、氧化剂等,来氧化分解苯胺,降低其浓度和毒性。

化学法处理苯胺污水可以快速去除苯胺,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3. 物理法:利用物理方法,如吸附、膜分离等,将苯胺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物理法处理苯胺污水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较差,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三、苯胺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1. 初步处理:对苯胺污水进行预处理,如调节pH值、去除悬浮物等,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2. 生物处理:将经过初步处理的苯胺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苯胺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3. 深度处理: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加入化学药剂进行氧化分解,以确保苯胺的彻底去除。

4. 沉淀和过滤: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5. 余氯消除:若处理后的水中仍含有余氯,需要进行余氯消除,以保证水的安全性。

6. 中水回用:对处理后的水进行中水回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苯胺污水处理的效果评价指标1. 去除率:衡量处理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处理先后苯胺浓度的对照,计算出苯胺的去除率。

2. COD(化学需氧量):苯胺污水中的COD值反映了有机物的浓度和污染程度,通过监测COD值的变化,评估处理效果。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染料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染料污染是最主要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之一。

其种类繁多、化学结构稳定、常常具有酸碱度和多种颜色,如果随意排放自然水体会对水体酸碱性、能见度和有机物含量造成很大影响,污染极大。

工业染料废水一般通过物理、化学、生化法去除,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根据染料废水水质特征,比较几种主流去除技术,考虑技术难易程度、方法适用性分析、处理效果等多方面因素,为染料废水治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染料废水;特征与危害;治理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化学物质导致的淡水污染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不但影响水体生物链的稳定,还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将污染物从溶液中廉价有效的去除,已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染料是水体污染物之一。

市场上的染料种类超过10万种,染料的年产量超过70万吨,其中超过10%的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使得水环境污染从地表深入到地下。

所以,探索出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染料污染物,以重获安全可靠淡水,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课题。

1.染料废水的分类、特征和危害染料废水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化学结构特征可分为:(1)偶氮染料;(2)蒽醌染料;(3)靛族染料;(4)菁类染料;(5)芳基甲烷染料;(6)杂环染料。

按染料性质和应用可分为[1]:(1)酸性染料,又称为阴离子染料;(2)碱性染料,即阳离子染料;(3)直接染料;(4)活性染料;(5)分散染料;(6)还原染料。

染料废水的特点主要有[2]:(1)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强且难生物降解,印染废水属于有机废水,其中所含的颜色及污染物主要由天然有机物如天然纤维所含的蜡质、胶质、半纤维素、油脂等及人工合成有机物质如染料、助剂、浆料等所构成,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助剂、浆料的使用,这些有机物的毒性强,可生化降解性降低,处理难度加大;(2)成分复杂,印染废水含有未反应的染料、颜料(涂料),带有浓重的色泽,还有未反应的助剂,以及反应后的生成物和织物上的脱落物。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印染工业是世界上最复杂、耗水量最大、废水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

印染废水的处理对于防止水体污染、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常见的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1.高浓度色度: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这些染料在水中溶解后,使废水呈现出高浓度的色度。

高浓度的色度不仅会影响废水的可视性,而且也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2.高浓度悬浮物: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碎屑、染料颗粒和沉淀物等悬浮物。

这些悬浮物不仅会使水体变浑浊,而且还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阻碍光照对水生生物的照射。

3.高浓度有机物: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染料、助剂、纤维素等。

这些有机物会耗氧,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同时,有机物还对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4.酸碱度极端:印染废水的PH值通常在2-10之间变化,其酸度或碱度极端。

这种PH值的极端变化使废水处理过程更加复杂,而且会导致水体中物质溶解性的改变。

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吸附等。

其中,沉淀技术是最常见的处理技术之一,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使其中的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从而去除浑浊物和悬浮物。

过滤技术则通过过滤介质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

吸附技术则通过各种吸附剂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废水处理。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络合沉淀法等。

其中,氧化还原法通过使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其浓度。

中和沉淀法则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调节废水的酸碱度和去除浑浊物。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络合剂和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络合和沉淀下来。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1.1 染料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地增加。

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

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壮大,其生产废水已成为主要的水体污染源。

根据美国C.I.(Color Index),目前染料已有数万种之多。

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已达 90 万吨,染料产量占世界的 60%左右。

根据染料的不同特性可对染料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可将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杂环染料;根据染料染色时应用特性可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环境工程领域经常根据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态而分为:阴离子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碱性染料;非离子型染料,如分散染料。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染料中的发色基团大多都是含氮基团或者是蒽醌类,含氮基团中氮键的还原断裂容易在废水中形成具有毒性的胺,而蒽醌类的染料由于其中的芳香结构很难被降解从而使得这类染料废水更难脱色。

活性染料是典型的发色基团中含有氮键的染料,发色基团和各种活性基团相连接,如烟磺基团、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乙烯砜基等,这类染料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结合,使得染料和纤维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其色泽鲜艳、水溶性好、应用技术简单等优点,活性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工业。

然而,含有这些水溶性的活性染料的废水也是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染料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碱性染料由于其色泽非常鲜艳使得水中碱性染料浓度即使很低时,水体的色度也非常高。

含有重金属的染料大都含有铬,而铬具有致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染料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地增加。

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

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壮大,其生产废水已成为主要的水体污染源。

根据美国
C.I.(Color Index),目前染料已有数万种之多。

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已达 90 万吨,染料产量占世界的 60%左右。

根据染料的不同特性可对染料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可将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杂环染料;根据染料染色时应用特性可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环境工程领域经常根据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态而分为:阴离子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碱性染料;非离子型染料,如分散染料。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染料中的发色基团大多都是含氮基团或者是蒽醌类,含氮基团中氮键的还原断裂容易在废水中形成具有毒性的胺,而蒽醌类的染料由于其中的芳香结构很难被降解从而使得这类染料废水更难脱色。

活性染料是典型的发色基团中含有氮键的染料,发色基团和各种活性基团相连接,如烟磺基团、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乙烯砜基等,这类染料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结合,使得染料和纤维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其色泽鲜艳、水溶性好、应用技术简单等优点,活性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工业。

然而,含有这些水溶性的活性染料的废水也是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染料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碱性染料由于其色泽非常鲜艳使得水中碱性染料浓度即使很低时,水体的色度也非常高。

含有重金属的染料大都含有铬,而铬具有致癌性。

分散染料在溶液中不以离子形式存在,许多分散染料具有生物积累性,且分散染料化学结构稳定,生物可降解性差,因此,传统的水处理生物处理系统对分散染料的去除效果很差。

1.2染料废水的特点
在染料生产过程中如磺化、硝化、重氮化、还原、氧化以及酸(盐)析等工序中都有大量的污染物产生。

据估计,在染料生产中有 90%的无机原料和 10%~30%的有机原料转移到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盐份,具CODCr 高,色泽深,酸碱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已成为环境重点污染源之一。

染料废水有如下特点:
(1)废水中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以苯、萘、蒽、醌等芳香团作为母体,且带有显色基团,颜色很深,色度达 500~500000,有很强的污染性。

(2)由于生产过程及分子结构的需要,染料物质及中间分子往往含有极性基团,增强了水溶性,使物质流失量大。

废水中通常含有许多原料和副产品,如卤化物、硝基物、氨基物、苯胺、酚类等系列有机物和氯化钠、硫酸钠、硫化物等一些无机盐,浓度高,毒性大,一般 COD 可达 1000~73000mg/L 。

(3)染料废水多呈酸性,也有的呈碱性,一般含盐量都很大。

(4 )由于人们对五彩缤纷的色彩需要越来越高,染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的方向发展,使得这些废水越来越难以用一般的水处理系统处理。

(5)在印染工业中往往根据不同的纤维原料和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各种染料的上色率不同和染液的浓度不同,使产生的染色废水水质变化很大。

染色废水的色泽一般较深,且可生化性差,此外,在印花工艺中废水中除含有大量染料、助剂外还含有大量浆料,因此废水的BOD5和 COD都比较高。

1.3 染料废水的危害
染料种类繁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绚丽多彩的颜色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也产生大量的染料废水排放到环境水体中,导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其主要危害如下:
(1)染料的色度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大量消耗水中的氧,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长,破坏水体自净,同时易造成视觉上的污染。

(2)染料是有机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被卤素、硝基、胺基取代以后生成的芳香族卤化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香族胺类化学物、联苯等多苯环取代化合物,生物毒性都较大,有的还是“三致”物质。

(3)染料中存在的重金属废水中的铬、铅、汞、砷、锌等重金属盐类无法生物降
解,他们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存在,并且会通过食物链不断传递,在人体内积累。


日本就曾发生过重金属汞和福污染而造成的“水俣病”等公害事件。

(4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

一般的酸、碱、盐等物质
和肥皂等洗涤剂虽然相对无害,但他们对环境仍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许多含氮、磷
的化合物大量用于洗净剂,尿素也常用于印染各道工序,使废水中总磷、总氮含量增
高,排放后使水体富营养化。

如果染料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日益紧张的
饮用水源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废水的处理,不但可减轻或避免环境污染,保护人
们身体健康,还可以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水,节约水资源,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其意
义深远重大。

1.4参考文献
[1] 李竹亮, 张湘涛, 浅析染料废水及其治理,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 114
[2] 李家珍, 染料、染色工业废水处理, 第一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3] Fu YZ, Viraraghavan T, Fungal decolorization of dye
wastewaters: a review, Bioresour. Technol., 200l(3):251–262
[4] Robinson T, Mcmullan G, Marchant R, Nigam P,
Remediation of dyes in textile effluent: a critical review on
current treatment technologies with a proposed alternative, Bioresour.
Technol., 2001(3):247–255
[5] 朱乐辉, 蒋展鹏, 染料废水及其治理, 环境与开发, 1994 (3):299–302
[6] 余跃, 印染废水综合处理研究(印染废水循环再利用零排放处理工艺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7] 张涛, 改性蛭石应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 朱月海,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浅析, 给水排水, 1999(11):34–38
[9] 王振东, 张志祥, 印染废水的污染与控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l):19–23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