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的危害及源头治理举措_朱宏飞

合集下载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印染废 水来 源及特 点 1我国 印染 废水 的排 放现 状
近年来 , 我 同经 济 发 展 迅 速 , 随 之而来 的: E业 废 水 的 排 放 量 迅猛增加 , 水体 污染 口益 严重。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 护政策 的加强 ,也对 印染废水 的治理提 出了新的要求 。通常印染废 水 C O D为 8 0 0 ~ 2 0 0 0 m g / L,色 度 为 2 0 0 — 8 0 0倍 , p H1 0 ~ 1 3 , B O D d C O D 染 料 是 印 染 废 水 中 主 要 的 污染 物 。 印 染 加 工 主要 有 四 个 I 序, 分别是预处理阶段 、 染 色 f 序、 印 花T 序 及 整理 T序 。这 些 T 序均会排 “ { 废水 , 印染废 水一般为各类废水 的综合废水 , 水 较
表 1 — 3太 湖 地 区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主 要水 污 染 物 排 放 限值 ( 2 0 0 8 年 1月 1日之 后 建 设 的 )
化学混凝法主要依靠分子问的作 用效果 , 将水体 中的小 分子 悬浮物及胶体 通过药剂作用变 为大分子 的物质加 以沉淀或气 浮 去 除 。混 凝 剂 主要 分 为 有 机 混 凝 剂 、 无机 混 凝 剂 及 生 物 复合 混 凝 剂 。有 机 高 分 子 混 凝 剂 是 具 有 高 分 子 量 的低 离 子 度 的 线 性 高 聚 物。 由于其具有特殊 的基团 , 便赋予它具有 絮凝 、 分散 、 增稠 、 粘 结、 成膜 、 凝胶 、 稳定胶体的作用。无机} 昆 凝剂一般 以金 属盐 类为 主, 如P A C、 P F C等 。生物 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 , 可使液 体 中不易 降解 的 固体悬浮颗粒 凝聚 、沉 淀的特殊高分子代 谢产 物。混凝 法具有投资少 , 操作方便 , 管理简单等优点 ; 但 是它同样 具有药剂费用 高 、 需 要对 泥 渣 进 行 二 次 处 理 、 对 水 溶 性 染 料 脱 色 效 果差 等 缺 点 。 3 . 2 . 2 化 学氧 化 法 化学氧化技术是 目前在印染废水处理 中研究较多的方法 。高 级 化 学 氧 化 法 主要 有 : F e n t o n法 、 U V / O 法、 U S / O , 法、 电 化 学 氧 化 法、 超 临界水体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可将 难降解的毒性 有机污染 物降解无害化 , 并且处理时间短 , 效率 高。臭氧( 0 , ) 氧化法是 国际 上 应 用 范 围较 广 的 水 处 理方 法 之 一 。 3 . 2 - 3臭氧氧化法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 , 近些年来多用以去除废水的色度 和 污 染 物 。臭 氧 可 以 通 过直 接 与 水 中 有机 物 进 行 氧 化 反 应 或 者通 过 分解为羟基 自由基 ・ O H与有机物进行反应 。 氧化反应是通 过使水 巾大分子难 降解的有机物 不饱 和键断裂 , 变为小分 子物质 , 达 到 脱色 和去除污染物 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 T艺 简单 紧凑 , 占 地少 ,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其缺点为处理效率低 、运行 费用 高。

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3-01-16T13:39:04.5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6期作者:沈俊[导读] 本文对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进行研究沈俊32092419880609****摘要:本文对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行业中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随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充分提高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

这对印染企业的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解决对策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可知,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产生于印染等行业中,在此类行业的生产规过程中,若技术人员没有做好废水处理工作,导致生产废水在未经过处理的状态下被排放,就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给周边水体造成污染,不利于我国生态发展。

因此,印染技术人员需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染料类型,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方式,为我国工业水治理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1 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1.1 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沉淀是当前废水处理行业中的重要方式。

通过应用该处理技术,废水中的疏水性及部分亲水性染料得到有效清除,后续生物处理也能顺利进行[1]。

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PAC等混凝剂,以使废水中的胶体、悬浮物发生混凝现象,为后续废水处理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

从相关研究结果来看,生化前混混凝沉淀对COD、BOD5以及色度的去除效率可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1.2 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废水中的BOD5/COD的比值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增强废水的可生化性。

在此过程中,参与水解的微生物主要有水解菌以及产酸菌等厌氧菌。

其中,由于产甲烷菌的生长速度与水解菌及产酸菌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技术人员通过控制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就可以使甲烷菌的生长得到有效遏制[2]。

随后,其可以利用厌氧菌使废水中的染料、浆料等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并使其内部的染料分子中的有色集团得到破坏,最后经由技术人员处理后被排出。

探析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探析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探析印染废水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发表时间:2019-03-13T16:35:18.63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8月上作者:顾杨[导读] 印染行业废水之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污染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而且当前印染行业还依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用水数量也明显提升,目前环保人士已经对于此问题引起了重视(身份证号:3202121981****0511,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摘要:印染行业废水之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污染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而且当前印染行业还依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用水数量也明显提升,目前环保人士已经对于此问题引起了重视,而如何能够更好的展开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目前已经刻不容缓。

要想更好的解决印染行业污水的污染问题,必须要立足于源头。

文章以印染行业污水的源头以及污水治疗作为出发点,针对印染行业废水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治理的主要措施展开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印染业;废水;危害;治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化工产业作为污染的重要源头已经替代了原本重工业时代的的主要污染类型。

当前背景下,作为印染行业的整体规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在依然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环保已经成为其中尤为关键的社会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发现,我们以往所采用的末端污染治理的方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很好的帮助。

总体而言,纺织行业本身不属于重污染的工业类型,不过在整个纺织行业系统当中,印染业是其中污染最大的。

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对于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对于纺织品的整体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最终导致了整个纺织行业当中污水排放的数量持续身高。

一旦不能够针对纺织行业当中的污水进行系统的处理,最终可能会导致污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环境。

通过实验分析发现,印染行业所排放的废水具备水量大、色度高而且pH值变化较大等相关的特点,而且印染业所排放的防水当中含有有机物的量较大,而且废水的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印染废水已经成为世界公认难以处理的废水类型。

印染项目的污染防治对策

印染项目的污染防治对策
无害化处理
对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确 保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废水、废气治理技术
废水治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 害物质,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废气治理
对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吸附、吸收或催 化氧化等方法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监测与监控
建立废水、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 治理效果。
行业发展要求
印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实施污染防治对策是推动 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印染行业污染现状
01
02
03
废水污染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染料、 助剂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离 子,色度高、毒性大,难 以生物降解。
废气污染
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 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 )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 大气环境造成危害。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研究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 等的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 。
04
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生产工艺优化
1 2
采用高效、低污染的印染工艺
选择环保型染料和助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
3
提高设备效率
采用高效、节能的印染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 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绿色 发展的理念。
掌握环保技能
加强员工在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 高员工的环保能力。
培养环保习惯
鼓励员工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形成全员 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定期监测与报告制度

【解读】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

【解读】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

【解读】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解读】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印染废水的排放及污染一直是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废水排放标准及区域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日趋严格,为保证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印染废水治理技术也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并由此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印染废水治理过程中新问题的合理解决,是未来纺织印染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笔者在分析印染废水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印染废水的主要治理技术及存在的相应问题,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及方案,希望对未来印染行业治污及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 印染废水现状分析1.1 印染废水排放量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产业对我国国计民生发挥着巨大作用。

同时,纺织产业又是重污染行业,尤其是印染废水的排放量已跃居全国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的前4位。

每印染加工1 t纺织品耗水100~200 t,其中80%~90%成为废水。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居各工业行业第3位,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6%,年排放废水约23亿t。

在纺织工业废水中,总量大、污染严重且难处理的主要是印染废水,占纺织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0%。

另外,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印染企业的生产工艺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在生产同类单位产品的情况下,我国印染废水中污染物含量是国外的2~3倍,用水量则高达3~4倍。

1.2 印染废水水质近年来,随着纺织印染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不断创新,化学合成的原料(染料及助剂)使用量大大增加,使印染废水水质呈现多元复杂化的趋势。

排放的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浆料、染料、助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导致废水的碱性和色度都较高,且可生化性低。

同时,印染废水已不局限于高COD、高色度、低可生化性的特点,有的印染废水还出现高氨氮的污染特征,无疑加大了印染废水处理难度。

《2024年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范文

《2024年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范文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印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印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染料、助剂、重金属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印染废水治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印染废水特点及危害印染废水具有成分复杂、色度高、有机物含量大、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

这些废水如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环境、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因此,印染废水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法、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等。

其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混凝沉淀法通过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大颗粒沉淀物;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废水中物质的分离。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成本高、处理效率有限等问题。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印染废水治理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具有更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提高了生物法的处理效率。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来降解有机物的技术,包括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芬顿试剂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4. 综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技术是将多种治理技术进行组合和优化,形成一种更加高效、经济的治理方案。

例如,将物理化学法与生物法相结合,先通过物理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重金属,再通过生物法进行深度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新型材料、优化工艺参数等方式提高综合治理效果。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400)×104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

印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和印花废水组成,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通常所说的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1000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0-200mg/L,色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Cr 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12,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Cr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

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

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印染废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印染废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进一步研发高效、低成本 、环保的印染废水处理技 术,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 资源回收率。
政策引导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 ,推动印染企业采用环保 技术和设备,促进绿色生 产。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 将印染废水中的有用物质 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 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印染废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措施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印染废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 解决印染废水治理问题的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印染废水治理的背景和重要性
印染废水来源
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品的染 色、印花和整理等生产过程,含 有大量的染料、化学助剂等污染 物。
印染废水特点
印染废水具有高色度、高有机物 含量、高盐度等特点,且成分复 杂,处理难度较大。
治理意义
印染废水的治理对于保护环境、 保障人民健康和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处理技术落后
目前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物化、生化处理技术,处理效率低下,难 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投资不足
由于资金短缺,部分企业无法引进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导致 治理效果不佳。
管理不到位
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环保管理制度,对废水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 致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超标排放等问题。
政策法规不完善
现有政策法规对印染废水治理的要求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 罚机制。
02
印染废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废水处理技术落后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导致废水治理不力。
对违法排污行为惩罚力度不够,无法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1期2007年11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 N V I R O N ME N T A LS C I E N C EA N DMA N A G E ME N T V o l .32N o .11N o v .2007收稿日期:2007-04-16作者简介:朱宏飞(1980-),男,安徽庐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保护。

通讯联系人:李定龙文章编号:1673-1212(2007)11-0089-04印染废水的危害及源头治理举措朱宏飞1,李定龙1,朱传为2(1.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江苏常州213164;2.铜陵市科技局,安徽铜陵244000)摘 要:纺织印染废水是一种水量大、色度高、温度高、组分复杂、水质变动范围大、p H 变化大的有机废水。

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及主要特征,指出了印染废水的存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解决印染废水的高污染,要从源头治理做起,严格做好源头治理是解决印染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印染废水;源头治理;危害中图分类号:X 703文献标识码:AH a r mo f t h e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a n d t h e E m i s s i o n S o u r c e T r e a t m e n tZ h u H o n g f e i 1,L i D i n g l o n g 1,Z h u C h u a n w e i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J i a n g s u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z h o u 213164,C h i n a ;2.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u r e a u e o f T o n g l i n g ,T o n g l i n g 244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 i s a v a s t o f w a t e r ,a h i g h c o l o u r i n t e n s i t y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t a i n i n g m u c h o r g a n i c w a s t e ,f a s t c h a n g e o f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h i g h p Ha n d m u c h o r g a n i c w a s t e w a t e r .T h e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 m a i n s o u r c e a n d p r i n c i p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h a v i n g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 s h a s b r o u g h t s a f e t r o u b l e o n h u m a n b e i n g s l i v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 i n h i g h p o l l u t i o n p r o b l e m ,t h e e m i s s i o n s o u r c e t r e a t m e n t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p p r o a c h .K e y w o r d s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 a s t e w a t e r ;e m i s s i o n s o u r c e t r e a t m e n t ;h a r m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长期的实践表明,传统的污染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工业特别是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纺织印染行业用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印染废水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质。

纺织印染行业是中国的工业污染大户,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水质变化大、p H 变化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组分复杂等成为当今环境保护行业公认的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

随着染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如P V A 浆料、人造丝皂化物以及大量新型助剂的广泛应用,使大量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进入废水,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1]。

为了解决印染废水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印染废水的治理不仅要从技术角度去解决,更要从它的源头治理抓起。

实现印染废水的源头治理,是解决印染行业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主要特征印染废水来自生产加工的各个工序,污染物的成分也不尽相同。

纤维材料上的杂质除化学纤维含杂质较少外,其他纤维都含有大量杂质。

这些杂质是通过退浆、煮练、洗剂等工序进入废水的。

对于不同用途的纤维织物所使用的浆料和化学药剂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物也就不同[2]。

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印染企业的具体类型考察,更要从印染的不同工序去考察水质,目前印染各工序废水水质概况一般如下[3]:退浆废水:退浆是用化学药剂将织物上所带浆料水解形成可溶性物质,然后除去。

其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使废水呈碱性,p H 值为12左右,C O D 和B O D 5都很高。

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89·维素、果酸、腊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

煮炼废水呈深褐色,碱性很强,且水温高。

漂白废水:漂白是去除棉、麻纤维上的天然色素,使纤维变白。

其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 a O 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 a O 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碱回收后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p H值高达12~13,C O D、B O D5和S S(悬浮物)都较高。

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复杂多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

废水一般呈碱性,色度很高。

对于硫化和还原染料的染色废水,p H值可达10以上。

C O D较高, B O D5值较低,可生化性较差。

印花废水:主要来自配色调浆、印花滚筒和筛网的冲洗水,以及印花后的花洗水洗液、皂洗液等。

水量较大,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除含有染料、助剂外,还含有大量的浆料。

C O D、B O D5均较高。

其中B O D5值大约占印染废水中总B O D5值的15%~20%。

整理废水:通常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和浆料等。

由于水量较小,对整个废水的水质影响较小。

2 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印染废水是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

由于所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工艺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废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也很大,因此印染废水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1 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危害印染废水色度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染料。

据估计,全世界纺织用染料生产为40多万吨,印染加工过程中约有10%~20%染料作为废水排出,进入江湖、大海和地面水中。

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水体自净,同时易造成视觉上的污染。

严重污染的水体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因此,对染料的排出必须严格控制,尤其是对那些毒害严重的染料,如酞青铜盐类染料和一些偶氮类染料[4]。

2.2 印染废水中重金属的危害对铬、铅、汞等重金属盐类,用一般生化方法难以降解,因此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存在,并且会通过食物链等危及人类健康。

在日本就曾发生过重金属汞和镉污染而造成的水俣病、痛痛病等公害事件。

重金属铬在印染加工中用量相对较多,染色工艺中常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和媒染剂,印花辊筒的制备耗铬量也很大,也被确认能致癌,应特别注意排放和综合利用。

2.3 其它物质的危害对于那些易产生甲醛的树脂整理剂、有机金属阻燃剂、含铬防水剂、部分阳离子型柔软剂等危害程度较大,又不能用传统方法处理的污染必须严格控制和排放。

一般的酸、碱、盐等物和肥皂等洗涤剂虽然相对无害,但它们对环境仍有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许多含氮磷的化合物大量用于净洗剂,尿素也常用于印染各道工序,使废水中总磷氮含量增高,排放后使水体富营养化。

中国池塘大面积死鱼和近海水域发生赤潮就是明显的水体富营养化的例子。

因此,对这类物质的使用量也应有所控制,不能不加限制地大量使用。

目前对印染废水的治理大多采用生化———物化法等方法处理“末端治理”的方式,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化法。

从处理效果来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印染企业要真正消除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就应该实施清洁生产,减少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印染废水的源头治理之路,才能避免或减少污染的产生。

3 印染废水源头治理举措目前中国印染废水治理主要以末端治理为主,废水处理后的回用率很低,一般的治理方法只是把污染物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并未真正消除污染。

相对于水资源而言,印染废水处理是一个再生水资源的过程,清洁生产技术就是要使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治理方法,尽量减少处理后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转移,减少废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废水资源化。

3.1 印染原料的选择与回收利用3.1.1印染原料的选择印染行业在选择各种不同原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另外对染料、助剂还必须考虑:原料的成本及其性能、有毒废弃物的性质、能否更容易被生物降解;原料中重金属的含量高低,潜在的累积可能性;以及混合使用的风险和浓度、容性;化学药剂最后的变化;使用者是否有正确安全的装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