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重仪器管理及效益分析系统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ppt

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验收
采购流程
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签订合 同、支付款项等步骤需规范操作。
验收程序
对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查、性 能测试、安装调试等,确保设备符合 要求。
02
CATALOGUE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
详细介绍每种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步骤,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 备。
合理使用和管理仪器设备有助于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
提高实验效率
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能够提高实验效 率,缩短实验周期,从而加快科研进 度。
仪器设备的分类与标识
分类管理
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功能、价 值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 和维护。
标识明确
为每台仪器设备设置明确的标识 ,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等 信息,方便识别和使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验收
讲解了如何根据科研和教学需求制定采购 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及在设备到 货后进行验收的注意事项和流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与环保
针对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介绍了正确的 操作方法、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常见故障排 除等方面的知识。
强调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合理处理废弃物,确 保实验室的环保合规性。
操作注意事项
强调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 害。
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
保养计划
制定针对不同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日常清洁、检查和润滑 等维护工作。
保养记录
建立保养记录制度,要求使用者对保养工作进行详细记录, 以便追踪设备的使用状况。
仪器分析 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保障人类健康
仪器分析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 检测等。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
早期仪器分析
早期的仪器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如比重法、折光法等。
20世纪发展
20世纪是仪器分析发展的重要时 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 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如光谱
法、色谱法等。
现代仪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时代,各种高灵敏度、高分 辨率、高自动化程度的仪器不断 涌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
工业生产控制
总结词
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控制中是重要的工具,能够监测 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详细描述
仪器分析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 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05
仪器分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提高仪器分析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结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开发新型 仪器分析工具。
探索微型化、便携式仪器分析 设备,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 求。
实现仪器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仪器分析流 程的连续性与高效性,降低人为
误差和提高分析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 仪器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建模和 预测,提高分析的智能化水平。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通 过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来测定各组 分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 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仪器管理工作总结PPT

优化数据统计与分析
进一步完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与科研项目的关联性分析,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仪器维护与保养
针对使用频率较高、维修次数较多的仪器,制定详细的维护和保养计 划,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提升仪器使用效益
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和科研项目需求,合理调整仪器配置和使用计划, 提高仪器使用效益。
内容和方式。
团队协作和沟通效果评价
团队协作机制建立
我们建立了仪器管理团队协作机 制,明确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
与协作方式。
沟通效果评价
通过定期召开团队协作会议、使用 协作工具等方式,我们提高了团队 协作效率,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
团队建设活动开展
我们组织了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 拓展、座谈会等,增强了团队凝聚 力和向心力。
交货期跟进
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生产 进度,确保仪器按时交付。
售后服务协调
与供应商协商售后服务条款, 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
时维修和技术支持。
仪器验收标准与流程
验收标准制定
根据采购合同和仪器说明书,制定详 细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检查、性能 测试及安全性能等方面。
验收小组组建
组建由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及专家组 成的验收小组,负责仪器验收工作。
程等。
培训课程组织
定期组织培训课程,邀请专业 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
。
宣传材料制作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明 确仪器使用的重要性和规范。
宣传渠道拓展
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用户
规范使用意识。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与实施
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进一步完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与科研项目的关联性分析,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仪器维护与保养
针对使用频率较高、维修次数较多的仪器,制定详细的维护和保养计 划,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提升仪器使用效益
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和科研项目需求,合理调整仪器配置和使用计划, 提高仪器使用效益。
内容和方式。
团队协作和沟通效果评价
团队协作机制建立
我们建立了仪器管理团队协作机 制,明确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
与协作方式。
沟通效果评价
通过定期召开团队协作会议、使用 协作工具等方式,我们提高了团队 协作效率,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
团队建设活动开展
我们组织了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 拓展、座谈会等,增强了团队凝聚 力和向心力。
交货期跟进
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生产 进度,确保仪器按时交付。
售后服务协调
与供应商协商售后服务条款, 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
时维修和技术支持。
仪器验收标准与流程
验收标准制定
根据采购合同和仪器说明书,制定详 细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检查、性能 测试及安全性能等方面。
验收小组组建
组建由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及专家组 成的验收小组,负责仪器验收工作。
程等。
培训课程组织
定期组织培训课程,邀请专业 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
。
宣传材料制作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明 确仪器使用的重要性和规范。
宣传渠道拓展
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用户
规范使用意识。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与实施
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仪器设备管理.ppt课件

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职责和管理制度
5、专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全部仪器设备账务档案, 组织实施年度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强检 计量器具检定证书档案管理、标志管理,定期检查科室仪器 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各种标识粘贴、使用环境状况,具体 组织对仪器设备供应商综合评价工作。 6、兼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科室仪器设备账物管理,制定 科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强检计量器具年度检定计划, 检查科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标识状况和使用环 境,搜集科室仪器设备运行质量问题和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资 料,办理仪器设备申购报废手续。
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
4、签订合同 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经济合同法的规定, 签订订货合同,并注意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订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还应重视在合同中 明确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装调试等工作。同 时,根据合同的交货期及时向有关部门查询、 洽办到货事宜。
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
五、安装、调试、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具有时间紧迫性、 技术复杂性和政策合法性三个特征。 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条件准备。
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
一、重要性 二、基本任务 三、特点
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
一、重要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 低,不仅取决于其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人 员的业务素质,更取决于仪器设备的整 体管理水平。
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
二、基本任务 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依据现代管理的科学理 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设备的一生为对象, 全员参加的讲究实效的技术经济综合性管理。仪器 设备管理是一个包括了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系统 管理工程。主要包括两种管理形态:一是物质运动 形态,二是价值运动形态。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质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使 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疗器械管理PPT课件

数字化拍片系统
1 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温润的抹布,每天清洁仪器 的所有外表面。 2 定期清洗防尘滤网,注意清洗后要干燥后再放 回。 3 每天记录机器的工作状态。 4 每年定期进行漏电安全测试,定期进行放射计 量测试及机房屏蔽检查,并做记录。质量检测指 标合格才能使用。 5 简单故障排除:如遇到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 请联系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 解。 2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 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 节。 4.妊娠控制。
一、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 物资)分类与代码
分类原则 (-)按临床应用分类 1.诊断仪器:血压表、心电图机、脑电 图机、血气分析仪、超声、X光机、CT、核 磁共振等。 2 .治疗仪器:理疗、放疗、X线、加速 器、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碎石机等。 3.监护仪器:心脏监护仪、胎儿监护仪、 遥测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血液动力学 监护仪、呼吸监护仪等。
维护保养要求 1 每日拔掉交流电源线,使用设备附带直流电池进行放电自检操作。自检完成后,打 印一份自检报告保存记录。 2 用浸有75%酒精的软布擦拭除颤仪外表面,但应防止液体渗入设备内部。 并用软布 清洁显示屏、心电导联线以及清洁除颤电极。 3 及时检查更换记录纸使用情况,如缺少应及时更换并正确安装打印纸。 4 清洁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如果打印出的心电图波形比较淡或浓度不均匀,需对打 印头进行清洁,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打印头。 5 每年定期进行漏电安全测试以及放电性能检测并做记录。质量检测指标合格才能使 用。 6 简单故障排除: 6.1 提示“导联脱落”:检查监护电极是否和病人良好贴附;监护电缆是否正确连接 。 6.2 同步除颤下无法放电,检查导联是否正常。 6.3 如遇到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请联系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气路、线路等连接是否正常
确认仪器设备是否已正确安装和调试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配件,以便进行维修和更换
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仪器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使用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重要性: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可追溯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设备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设备安全性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
设备管理混乱导致的丢失和损坏
设备使用不规范引起的误差
设备维护不当导致的故障
案例二:正确的设备管理带来的效益和优势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和建档
采购流程和注意事项
付款和结算
设备交付和验收
筛选供应商
签订合同
确定需求和预算
收集市场信息
验收方法和标准
外观检查
精度验证
安全性评估
性能检测
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设备档案的建立:记录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
设备档案的管理:定期更新和维护设备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制定维修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记录故障现象:详细记录仪器设备的故障现象
分析故障原因:针对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
实施维修保养: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保养,并记录维修保养的过程和结果
仪器设备的维修、报废和更新
维修流程和注意事项
设备故障诊断和排查
设备维修记录和档案建立
维修后的设备检测和验收
仪器设备维修:及时维修,避免影响实验进度
贵重仪器管理及效益分析系统-土木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25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98个本科专业 2个一级、23个二级和6个培育国家重点学科 11个一级和23个二级省级重点学科 文、理、医并存,大力发展工科
1.引进有专长的高 级技术人员从事 管理与维护工作
2.培训和激励机制: 仪器使用绩效与 管理人员的考核 和晋升挂钩
3.实体中心 院级实验中心
2.网上动态管理系统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我校实践之设备管理体制
通用贵重仪器 统管共用
校级 / 院级 二级管理
70549 106,113.38
大于1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1169+390台套,价值48,777.06+22,630万元 大于4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 293+112台套,价值30,940.64+16,337万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前言
高等学校的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
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
( 6. 17 km2 )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北校区( 0. 39 km2 ) 南校区( 1.17 km2 )
东校区( 1. 13 km2 ) 珠海校区( 3. 48 km2 )
部门所有 技术落后 条块分割
为跟进科研水平,低档次 设备闲置
由于编制、资金和待遇等 影响,管理队伍不稳定、 技术力量不强,使用效益 低下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samppt

报废处理
报废记录管理
对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理,如出售 、回收等,确保报废处理的安全和合法性。
建立报废记录,包括报废时间、申请人、报 废设备等信息。
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与规范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1
确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存储、使 用、维护、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与报废
维修流程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故障诊断、维修、验收等工作,确保设备性能恢复。
报废流程
对于无法修复或无利用价值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包括废品回收、环保处理等 步骤。
0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流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台账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台账
01
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进行清点,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包括
总结词
科学、规范、高效
详细描述
该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设立了设备采购 、使用、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确保了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转 和实验室的安全。
案例二
总结词
系统、全面、创新
详细描述
该企业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创新的改进方 案,包括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优化设备采购流程等措施, 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率和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对使用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 题并整改。
对使用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方便查询 和管理。
05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与发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的需求分析
掌握仪器设备原理
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构 造,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使用。
提高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对全校、本地区类 似设备调研,盲目购置
缺乏充分 的可行性 论证 部门所有 条块分割
教师队伍 和科研方 向不稳定
为人才配置,人才走,专 业设备闲置下来,科研专 用,课题完成就结束使命
相关使用部门无偿占有,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技术落后
为跟进科研水平,低档次 设备闲置
由于编制、资金和待遇等 影响,管理队伍不稳定、 技术力量不强,使用效益 低下
科研实验室
厅局级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中心 小 计(2)
校级公共服务体系(中心)
合计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小 计(3)
3
小计(1)+(2)+(3)=211
中山大学概况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情况(截止于2009.08.31) 其中用于教学、科研 台(套)数 69380 497 379 174 36 51 32 70549 总值(万元) 57,336.32 7,145.39 10,691.03 9,762.90 3,204.87 7,281.03 10,691.84 106,113.38
1.引进有专长的高 级技术人员从事 管理与维护工作 2.培训和激励机制: 仪器使用绩效与 管理人员的考核 和晋升挂钩
贵 重 仪 器 管 理
1.校贵重仪器设备 管理委员会 (2019年初成立, 主管副校长担任 主任) 2.设备与实验室管 理处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 管理办法》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 (物资)采购管理办 法》 2.网上动态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缺 共享信息不 乏,运行经 畅,共享制 费不足 度缺乏
缺乏共享平台,设备分布 信息不明;制度、手续操 作、收费、管理人员工作 量计算不规范,影响共享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我校实践之保障体系
我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管理机构 立章建制
《中山大学贵重仪器 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队伍建设
3.实体中心 院级实验中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2
)
中山大学概况
教职工 专任教师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12279 5107 3+7 1+2
在校学生数 83508
研究生
博士生
专业技术人员 10969
19908
4305
硕士生 在职硕士
9786 5817
普通本科生 32020 外国留学生 1428
教授
副教授
1038
大于1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1169+390台套,价值48,777.06+22,630万元
大于4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 293+112台套,价值30,940.64+16,337万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前言
高等学校的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作用再强调也不过分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 实验可以引人入胜,启发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
1 2
需求的多样性
经费来源的 多样性
3
管理机构 多样性
4
成本效益 较为低下
国家拨款的教育事业费 纵向科研经费 横向经费等
无成本核算 无经济责任
决定使用用途 和审批权限要 求不同
互争资源 个人专管专用 使用率低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贵重仪器管理及效益分析系统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2009-11-24
汇报提纲
研发背景
系统介绍
经验体会
几点思考 结语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建设目标:国内一流前列、有 较大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1924年,孙中山创立中山大学(广东大学)
2019年10月,原中山大学与原中山医科
8+2 6 3+1 15 23 7
中山大学概况
调整实验室布局,搭建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实验室新体系
类别
示范中心
分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数量
5
实验室数量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小计 校级实验中心
2
7 3 10 13 9 31 14 83 137 30 41 71
教学实验室
院级实验中心 小 计(1) 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 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
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
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北校区( 0. 39 km 南校区( 1.17 km
2
)
2
)
中山大学
( 6. 17 km2 )
东校区( 1. 13 km
2
)
珠海校区( 3. 48 km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1701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25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98个本科专业 2个一级、23个二级和6个培育国家重点学科 11个一级和23个二级省级重点学科 文、理、医并存,大力发展工科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南海海洋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1+1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单价(万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价<10 10≤单价<20 20≤单价<40 40≤单价<80 80≤单价<100 100≤单价 <200 200≤单价 合计
台(套)数
96288 620 513 232 39 57 34 97783
总值(万元)
72,119.22 8,949.82 14,598.52 12,783.72 3,477.22 8,159.36 11,266.49 131,354.35
实验室的仪器装备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是提升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 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它们在教 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是我们应积极面对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缺乏对全校、本地区类 似设备调研,盲目购置
缺乏充分 的可行性 论证 部门所有 条块分割
教师队伍 和科研方 向不稳定
为人才配置,人才走,专 业设备闲置下来,科研专 用,课题完成就结束使命
相关使用部门无偿占有,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技术落后
为跟进科研水平,低档次 设备闲置
由于编制、资金和待遇等 影响,管理队伍不稳定、 技术力量不强,使用效益 低下
科研实验室
厅局级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中心 小 计(2)
校级公共服务体系(中心)
合计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小 计(3)
3
小计(1)+(2)+(3)=211
中山大学概况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情况(截止于2009.08.31) 其中用于教学、科研 台(套)数 69380 497 379 174 36 51 32 70549 总值(万元) 57,336.32 7,145.39 10,691.03 9,762.90 3,204.87 7,281.03 10,691.84 106,113.38
1.引进有专长的高 级技术人员从事 管理与维护工作 2.培训和激励机制: 仪器使用绩效与 管理人员的考核 和晋升挂钩
贵 重 仪 器 管 理
1.校贵重仪器设备 管理委员会 (2019年初成立, 主管副校长担任 主任) 2.设备与实验室管 理处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 管理办法》
《中山大学仪器设备 (物资)采购管理办 法》 2.网上动态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缺 共享信息不 乏,运行经 畅,共享制 费不足 度缺乏
缺乏共享平台,设备分布 信息不明;制度、手续操 作、收费、管理人员工作 量计算不规范,影响共享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我校实践之保障体系
我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管理机构 立章建制
《中山大学贵重仪器 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队伍建设
3.实体中心 院级实验中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2
)
中山大学概况
教职工 专任教师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12279 5107 3+7 1+2
在校学生数 83508
研究生
博士生
专业技术人员 10969
19908
4305
硕士生 在职硕士
9786 5817
普通本科生 32020 外国留学生 1428
教授
副教授
1038
大于1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1169+390台套,价值48,777.06+22,630万元
大于4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 293+112台套,价值30,940.64+16,337万元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前言
高等学校的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作用再强调也不过分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 实验可以引人入胜,启发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
1 2
需求的多样性
经费来源的 多样性
3
管理机构 多样性
4
成本效益 较为低下
国家拨款的教育事业费 纵向科研经费 横向经费等
无成本核算 无经济责任
决定使用用途 和审批权限要 求不同
互争资源 个人专管专用 使用率低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贵重仪器管理及效益分析系统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2009-11-24
汇报提纲
研发背景
系统介绍
经验体会
几点思考 结语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建设目标:国内一流前列、有 较大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1924年,孙中山创立中山大学(广东大学)
2019年10月,原中山大学与原中山医科
8+2 6 3+1 15 23 7
中山大学概况
调整实验室布局,搭建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实验室新体系
类别
示范中心
分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数量
5
实验室数量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小计 校级实验中心
2
7 3 10 13 9 31 14 83 137 30 41 71
教学实验室
院级实验中心 小 计(1) 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 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
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
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北校区( 0. 39 km 南校区( 1.17 km
2
)
2
)
中山大学
( 6. 17 km2 )
东校区( 1. 13 km
2
)
珠海校区( 3. 48 km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1701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25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98个本科专业 2个一级、23个二级和6个培育国家重点学科 11个一级和23个二级省级重点学科 文、理、医并存,大力发展工科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山大学概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南海海洋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1+1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单价(万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价<10 10≤单价<20 20≤单价<40 40≤单价<80 80≤单价<100 100≤单价 <200 200≤单价 合计
台(套)数
96288 620 513 232 39 57 34 97783
总值(万元)
72,119.22 8,949.82 14,598.52 12,783.72 3,477.22 8,159.36 11,266.49 131,354.35
实验室的仪器装备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是提升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 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它们在教 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是我们应积极面对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一、研发背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