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及护理【优质推荐】

合集下载

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护理要点

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护理要点

烧伤病人的液体疗法是指通过静脉输液途径给予液体补充,以维持烧伤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血容量以及组织灌注的需要。

以下是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护理要点:
1.严密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应经常观察烧伤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血压、心率等。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通报医生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确保静脉通路顺畅: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静脉通路,确保畅通无阻。

如果发现静脉堵塞或其他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护。

3.准确计算液体需求: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烧伤面积等因素,合理计算病人的液体需求,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给予液体补充。

4.控制液体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液体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应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以避免给予过快或过慢造成的不良反应。

5.监测尿量:尿量是评估烧伤病人肾功能和液体平衡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记录和监测病人的尿量,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6.注意电解质平衡:烧伤病人常常伴有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和调整液体中的电解质浓度,确保病人的电解质平衡。

7.细心观察反应:在给予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包括是否出现水肿、呼吸困难、血压波动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

8.监测伤口渗液:烧伤伤口有较多渗液,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伤口渗液量和性质,及时调整液体疗法的补液量和种类。

以上是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操作,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守护意识,确保液体疗法的安全和有效。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1)按医嘱要求全面安排24h的液体总量,并本着急需先补、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分批输入。

(2)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明确每小时的输入量,有条件的使用输液泵。

注意液体是否从血管中漏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

(3)认真观察病情,细心做好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增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有输液量过多或输液速度太快、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

2)脱水的观察: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干燥、口渴、眼窝及前囟门凹陷程度、尿量、上吐下泻的次数及量等。

《液体疗法》课件

《液体疗法》课件

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补充体液
总结词
通过补充体液,可以纠正脱水状态,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
详细描述
当人体失去大量水分时,会出现脱水症状,补充体液是首要的治疗原则。根据脱 水的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法和液体种类,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输液等 。
维持电解质平衡
总结词
通过补充电解质,可以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体内各电解质 的正常水平。
近代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液体的成分和作用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在20世纪,随着临床营养学和输液技术的进步 ,液体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
现代医学中,液体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液体疗法和治疗方法也不 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Part
02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失衡的症状,如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通过补充酸性或碱性溶液,可以纠 正酸碱失衡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Part
03
常见液体疗法种类
口服补液
总结词
通过口服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适用于轻度脱水症状。
详细描述
口服补液是最常见的补液方法,通常使用口服补液盐或其他适合婴幼儿和成人的口服液体制剂。适用 于轻度脱水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引起的体液损失。优点是方便、安全、经济,缺点是对于严重脱水 症状效果不佳。
其他特殊补液方法
总结词
其他不常用的补液方法,如气管补液、鞘内 补液等。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常见的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腹腔 补液外,还有一些特殊补液方法,如气管补 液、鞘内补液等。这些方法通常在特殊情况 下使用,如严重烧伤、脑水肿等。优点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法,缺点是需 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且操作难度较大。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血 5%
间质 25%
细胞内 40%
新生儿78%
~1岁70%
血 间质 5% 20%
细胞内 40%
血 间质 细胞内 10~ 5% 15% 40%~45%
2~14岁65%
成人55~60%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ile Body Fluid Balance
二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确定补液速度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Infantile Diarrhea Liquid Therapy
四 休克扩容 Shock 定速
volume expansion,定量、定性、
溶液名称 Solution 速 度 Speed 30~60min
扩 容 量 Volume 20ml/kg
2:1或1.4%NaHCO3
混合溶液
溶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成分和简易配制 成分比例
0.9%NS 10%GS 1 1.4%NB 1 张力 用途 扩容 2
2:1 sol. (等张含钠液)
2:3:1 sol(1/2张)
4:3:2 (2/3张)
2
4
3
3
1
2
1/2
2/3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2:6:1 sol (1/3张)
1:4 sol (1/5张)
纠正低钾:
补钾: 补氯化钾 轻度低钾血症: 200-300 mg/kg.d 2-3ml/kg.d 10% KCl 严重低钾血症: 300-450 mg/kg.d 3-4.5ml/kg.d 10% KCl 轻症患者可口服补钾。
补钾原则(注意事项):
(1)有尿补钾,或来诊前6小时曾排过尿, (2)补钾浓度 0.15~0.3% ,<0.3% (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直推,否则可能引起心 肌抑制或 死亡。 (4) 一日补钾总量静脉输液时间不能少于 6~8小 时。 钾为细胞内离子,为平衡细胞内外液钾,静脉补钾需4-6 天。

儿童液体疗法及护理精品PPT课件

儿童液体疗法及护理精品PPT课件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的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HCO3-]
(mmol/L) 18~13 13~9
<9
精神状态 正常 萎靡烦躁 昏睡昏迷
呼吸改变 稍快 深快 深快节律不齐
口唇颜色 正常 樱红
发绀
代谢性酸中毒治疗
主张PH<7.3时,首选碳酸氢钠 (1)无条件,可先暂按提高[HCO3-] 5 mmol/L(1.4%碳酸氢钠
养不良和重度脱水 营养状况较好
血钠浓度 <130mmol/L
130~150mmol/L
口渴
不明显
明显
皮肤弹性 极差
稍差
血压
很低

神志
嗜睡或昏迷
精神萎靡
高渗性 以失水为主,补 高钠液过多, 高热入水量少, 大量出汗 >150mmol/L 极明显 尚可 正常或稍低 烦躁易激惹
代谢性酸中毒病因
(1)体内失碱过多 (2)摄酸过多 (3)输入过多不含 HCO3-的含钠液
混合溶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组成
溶液种类 生理 5%~10%葡 1.4%碳酸氢 张力
用途
盐水(份) 萄糖溶液(份) 钠溶液(份)
2:1液
2

4:3:2液 4
3
2:3:1液 2
3
1:1液
1
1
1:2液
1
2
1:3液
1
3
1:4液
1
4
维持液
1
4
1 等张 重度或低渗脱水
2
2/3 中度或低渗脱水
1
1/2 轻中度等渗脱水
儿童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1.非电解质溶液 2.电解质溶液 3.混合溶液

《液体疗法护理》ppt课件

《液体疗法护理》ppt课件
特殊病人的液体疗法
儿童液体疗法
01
02
03
儿童体液平衡特点
了解儿童体液平衡的特点 ,包括水的分布、平衡调 节机制等。
儿童液体疗法原则
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身 高、活动水平等因素制定 液体疗法原则。
儿童液体疗法方案
根据不同疾病状态,制定 个性化的儿童液体疗法方 案。
老年液体疗法
老年体液平衡特点
了解老年人体液平衡的特 点,包括细胞内液减少、 血管内容量减少等。
06
CATALOGUE
液体疗法的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
新型补液药物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补液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的进步,研发出更多针对特定 疾病或症状的补液药物,如针对休克、 重症感染等疾病的特种补液药物。
VS
补液技术的创新
发展新的补液技术,如纳米级补液粒子、 远程遥控补液装置等,以更有效地进行补 液治疗。
过敏反应的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 等表现。
过敏反应的处理
应立即停止输入过敏原,给予抗过敏药物进行治 疗,如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发热反应原因
输入致热源物质或体内产生内致热源物质时,可能 导致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的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等表现。
发热反应的处理
应给予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精准液体疗法的实践
实践精准液体疗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重要性
液体疗法对于维持患者生命、预防和 治疗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具有 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 一。
液体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肠道感染等消化系统疾病

液体疗法10

液体疗法10

加至 500 加至 500 加至 500 加至 500 加至 500 加至 500
30
47
等张
20
1/2张
15
1/3张
10
1/5张
15
24
1/2张
20
33
2/3张
18
混合 溶液
张 力
生理盐水
5%~10% 葡萄糖
1.4%碳 酸氢钠
应用
2︰1 1 2份(65ml)
1份(35ml) 低渗/重度脱水
1︰1 1/2 1份(50ml) 1份(50ml)
低渗性脱水
定 性 等渗性脱水
2/3张 1/2张
1/3~1/2
1/5~1/4
高渗性脱水 1/5~1/3张

在前8~12小时内 在补充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

输完
小时内输完
26
➢ 输液步骤
扩容
补累
继续
液量及液
2:1
总量的1/2
体种类 20ml/kg (总 (含扩容的
量不超过300ml )
量)
余下的1/2
➢三先: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随时调整
方法 静脉输液法及口服补液 一 静脉输液法 第一天输液方案 ➢定量: 输液总量包括三个方面: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22
失水程度
第一天输液总量
累积
继续
生理
ml/kg ml/k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kg
总量 ml/kg
3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精神状态 皮肤及黏膜
眼窝及前囟凹陷 眼泪 尿量 周围循环衰竭 酸中毒 失水占体重百分 比

液体疗法的护理措施

液体疗法的护理措施

液体疗法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原发疾病,去除和控制各种病因,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是防治和纠正体液平衡失调的根本措施。

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液来防治体液失衡和供给营养物质的方法。

对于水、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初步判断体液失衡的类型、程度,然后给予及时、正确的液体疗法。

1 正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24h的液体出入量是调整补液方案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记录。

如入量有口服和静脉输入;出量有大小便量、呕吐量和各种引流管引出量,24h小结1次[1]。

2 补液护理液体疗法主要考虑4个方面内容:液体总量(补多少),液体种类(补什么),补液方法(怎么补),补液评估(观疗效)。

2.1液体总量和日需量24h的补液量是纠正体液失衡的关键,一般从日需量、失衡量和继续损失量考虑。

指每日生理需要量,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约2000~2500ml,其中生理盐水500~1000ml,其余为5%~10%葡萄糖溶液。

2.1.1失衡量亦称累积损失量,指病人从发病到补液前已经丧失的体液量。

对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病人,临床上根据病情和化验结果,按轻、中、重度脱水程度,评估所缺体液量。

如一位体重70kg的病人,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则失水量约为70kg×5%=3.5kg(3500ml)。

对低渗性脱水病人,按轻、中、重度缺钠程度评估缺钠量,算出缺钠量,再转换成生理盐水。

如一位60kg体重的病人,中度缺钠,则缺钠量是60×0.6g=36g(相当于0.9%氯化钠4000ml)。

由于机体本身有调节体液的能力,所以第一天补液时,一般补估算总量的1/2,其余1/2量在第二天酌情补给。

2.1.2继续损失量亦称额外损失量,指治疗过程中继续丢失的体液量,如呕吐、高热、腹泻、瘘、渗液、出汗和各种管道引流液造成的体液流失。

额外损失量的补液原则是“丢多少,补多少”,所以要严格记录各种液体丢失量。

体温升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额外补充水3~5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疗法及护理【优质推荐】
液体疗法是通过输液来防治体液平衡失调和供给营养的方法。

体液平衡失调一般都是继发的,在进行体液疗法的同时对原发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才有效。

一、控制病因
积极处理原发疾病是防治体液平衡失调的根本措施。

二、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
即补多少、补什么和怎么补。

(一)补多少(即补液总量的估算)
1.生理需要量正常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为2000~2500ml。

2.累积丧失量从发病就诊时已经损失的液体量。

3.继续损失量在治疗过程中,继续损失的液体。

如呕吐、肠瘘、高热、出汗等。

体温每增加1℃,每日每千克体重增加水量约3~5ml;大汗淋漓浸透一身衬衣裤时需补水1000ml;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多补液500~700ml,因气管切开病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较正常人多2~3倍。

4.纠正体液紊乱的关键在于第一天的处理。

第一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1/2累积丧失量
第二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前一天继续丧失量+1/2累积丧失量
第三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前一天继续丧失量
输液量的多少,除上述计算外,尚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变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

(二)补什么
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

但“宁少勿多”。

1.对盐、糖的生理需要量正常人:氯化钠5~9g/d,氯化钾2~3g/d,葡萄糖1OO~150g/d以上。

故经计算可补液:5%葡萄糖盐水500~1000m1/d,5%~10%葡萄糖液1500m1/d,10%氯化钾溶液20~30m1/d.其中氯化钾溶液必须稀释后滴注,浓度低于0.3%。

2.对累积丧失量的液体根据脱水的性质补给:高渗性脱水,以5%葡萄糖溶液补充;低渗性脱水,轻者以等渗盐水补充,中度或重度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等渗性脱水,一般以等渗盐水和5%葡萄糖液各半补充。

(三)怎么补
原则为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根据患者情况应适当进行调节。

如对高渗性脱水应先补糖后补盐;见尿补钾应考虑尿量,尿量应必须在40m1/h以上方能补钾。

各种液体在儿童时期应特别慎重,切勿超量,24小时的液体应均匀输入,切忌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否则可导致水中毒而发生生命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