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最新简介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0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0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一西淅路口接车,西淅路口-丹江国际饭店大家好!欢迎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淅川观光游览。

本次游程由我做向导,希望我的服务能让你满意,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预祝大家能在淅川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现在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淅川概况。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冲积成百里平川而得名。

县域内山脉绵亘,河川交错。

淅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斜长107公里,横宽46公里。

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0多万亩,水域面积60多万亩,山地面积290万亩。

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2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4万。

淅川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

淅川历史悠久。

据淅川县滔河乡发掘的恐龙蛋化石考证,淅川在一亿八千万年前就有动物生息。

1971年在淅川县毛堂乡大华山南部发现的出土化石证明,淅川在70万年前就有猿人居住。

又据淅川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下王岗遗址考证,7000年前淅川就有人类居住。

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尧帝长子丹珠的封地。

淅川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文化的交汇点。

从淅川下王岗遗址中发掘的新石器陶器考证,淅川不仅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也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

淅川有各类文化遗址(点)880处。

有古建筑17处,其中唐代3处,明代4处,清代10处;古城址10处,其中西周时期6处,春秋时期楚国龙城一处(楚始都);新石器文化遗址20余处。

古墓群14处,发掘5000余座。

发掘较早的有夏墓、周墓、楚墓和汉墓。

其中春秋楚墓多达2000余座,共出土文物上万件。

河南省博物院存放的春秋战国文物90 %都出自淅川这块土地。

我国著名的考古专家郭沫若曾亲笔为淅川博物馆题写馆名。

淅川发掘出土的春秋铜禁、王子午鼎、石排萧等文物十分珍贵。

淅川县初中老师教研组长(3篇)

淅川县初中老师教研组长(3篇)

第1篇在我国的农村教育领域,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初中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在这群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中,教研组长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以淅川县某初中教研组长为例,探讨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淅川县初中教研组长简介淅川县某初中教研组长,女,本科学历,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淅川县初中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1. 组织教研活动作为教研组长,她负责组织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

她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案,邀请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指导教学研究她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她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学资源她积极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

通过购买、下载、共享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成长她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她还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教师的个人生活,为教师排忧解难。

5. 落实教学常规她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确保教学秩序井然。

她要求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淅川县初中教研组长的工作成效1.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该校初中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2. 培养优秀师资教研组长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这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丰富校园文化她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Xichuan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is home to many beautiful attractions, making it a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tourists. 河南省淅川县拥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s in Xichuan is Longyu Bay, which is known for its crystal-clear water and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淅川的著名景点之一是龙渔湾,以其清澈见底的水质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Visitors to Longyu Bay can enjoy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uch as swimming, boating, and fishing, all while taking in the beauty of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前往龙渔湾的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游泳、划船和垂钓等各种活动,同时领略周围美丽的风景。

Another popular tourist spot in Xichuan is Shibaiz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which is known for its towering cliffs and lush greenery. 淅川另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景点是石柏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陡峭的悬崖和郁郁葱葱的绿植而闻名。

The park offers visitors the opportunity to hike through dense forests, explore hidden caves, and enjoy panoramic views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游客可以在公园里徒步穿越茂密的森林、探索隐藏的洞穴,并欣赏周围地区的全景。

丹霞口小镇简介

丹霞口小镇简介

丹霞口小镇简介
丹霞口小镇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该镇的名字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它坐落在南阳市南部的丹霞山脉中,是丹霞山脉的入口处,因此得名丹霞口。

丹霞口小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丹霞山脉、清澈的洛河流域和广阔的农田风光。

这里的山川秀美、水草丰茂、气候温和,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好去处。

除了自然景观,丹霞口小镇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如龙船节、花灯节和皮影戏等。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河南美食,如烩面、馍馍和黄河鲤鱼等。

近年来,丹霞口小镇的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

该镇也在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总之,丹霞口小镇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 1 -。

淅川尼斯水城旅游攻略

淅川尼斯水城旅游攻略

淅川尼斯水城旅游攻略
淅川尼斯水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淅川县,是国内首个以水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淅川尼斯水城的旅游攻略:
1. 淅川尼斯水城景点介绍:水城主要包括五大主题景区,分别是尼斯水世界、尼斯水公园、湖光山色、文化村落和天籁山水。

尼斯水世界是整个水城的核心,拥有多个水上游乐设施,如波浪池、水滑梯等。

尼斯水公园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公园,有大片的草坪和湖泊,可以举办野餐、垂钓等活动。

湖光山色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景区,有山峦、湖泊和瀑布,适合赏景和徒步。

文化村落是淅川尼斯水城的文化展示区,能够让游客了解淅川的传统文化。

天籁山水是一个集美景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有度假村和高尔夫球场。

2. 最佳游玩时间:淅川尼斯水城四季如春,旅游季节以春、夏、秋为主。

春季花开如锦,气温适中;夏季有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适合水上活动;秋季天高气爽,是赏景和徒步的好时机。

3. 如何到达:乘坐飞机可以到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再乘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信阳,然后转乘当地公交车或出租车到淅川尼斯水城。

也可以直接从郑州乘坐长途汽车到淅川。

4. 住宿推荐:淅川尼斯水城内有度假村供游客选择,还有一些经济型酒店和客栈可供选择。

如果想要更多的住宿选择,可以选择在淅川县城或周边地区的酒店居住。

5. 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水上娱乐项目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遵
守相关规定。

在参观景区时,要爱护环境,保持文明行为。

希望以上攻略对您有帮助,祝您旅途愉快!。

淅川:端牢生态“绿饭碗”

淅川:端牢生态“绿饭碗”

淅川:端牢生态“绿饭碗”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0年第11期葛玉顶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集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主要移民区于一体,功能特殊、责任重大。

近年来,淅川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森林河南、绿色淅川为引领,以淅川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把生态林业与水质保护、旅游开发等相结合,突出科学规划、规模推进、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水清与民富互促双赢的淅川路径。

因地制宜优规划该县立足水源涵养面积大、荒山绿化任务重的特殊县情,把造林绿化与保水质、富百姓、兴旅游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施全域造林、全社会造林。

淅川县有石漠化区125万亩,其中,重度石漠化55万亩,岩石裸露、坡陡沟深、土壤贫瘠,立地条件极差,机械上不去、人员站不稳。

但淅川人靠着肩挑背扛、运苗运水,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把库区荒山变成了河南的“塞罕坝”,打造了环丹江水库库周生态隔离带。

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以上标准,实现安全送水360亿立方米。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积极实施森林县城、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建设,统筹做好道路绿化、城区绿化、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实现造林绿化和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尤其是围绕打造城市“后花园”,在县城区凤凰山高标准建成5000亩的森林公园,实现城区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实施林业生态景观化,推动林业和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变“为林而林”向“为游而林”转变。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开发景区12个,培育了集生态观光、滨水休闲、乡村度假等为一体的精品示范园32个,全县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创造综合效益30亿元。

突出重点抓建设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为了保护水质,该县科学编制出绿色发展“路线图”,即紧紧围绕“一业”,打造“两圈、三区、四园、五线、六带”,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构建林业生态建设网络。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淅川县主要支流口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模式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淅川县主要支流口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模式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0期水生态文明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淅川县主要支流口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模式王瑞超1,任泽垠1,2(1.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3;2.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南阳473003)摘要:淅川县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主要汇水区,肩负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由于面源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

文章通过对水库消落区主要支流口生态护岸、河道生态堰拦蓄河水、河道湿地修复、生态绿化等生态修复建设,提高湿地生态修复能力,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南水北调后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期相关人员借鉴和主管部门参考。

关键词:消落区;支流口;生态隔离带;湿地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P931.7;TV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0-0001-02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Model of Wetlands at Main Tributaries of XichuanCounty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RiparianzoneWANG Ruichao1,REN Zeyin1,2(1.Henan Lingjie Water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Nanyang473003,China;2.Nanyang Water Conservancy Building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Nanyang473003,China)Abstract: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in Xichuan County serves as the water source and main catchment area of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It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ing clean water continuously to the north.Due to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quality,the water quality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is affacted.In this pap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struction such as ecological bank protection at the main tributaries of the reservoir riparian zone,river ecological weir for storage,river wetland restoration,and ecological greening ar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apacity of wetlands,ensure the water quality safety of the reservoir,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iver basins.These efforts are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and it is hoped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can learn from and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can take them into consideration.Key words:riparian zone;tributary outlet;ecological isolation zone;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1区域概况河南省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主要汇水区,肩负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区域内主要入库支流有老鹳河、樵峪河、滔河、蒿坪河、紫气河、黄龙庙沟、横岭河等,老鹳河发源于卢氏县南部和栾川县西部,流经西峡县、淅川县汇入丹江,河流总长261km,流域面积4357km2;樵峪河发源于湖北省郧阳区铜锣寨,经淅川县盛湾镇入丹江,总长22km,流域面积78km2;滔河发源于陕西省商南县孤岭山,流经郧阳区、淅川县滔河乡汇入丹江,总长138km,流域面积1146km2;蒿坪河发源于淅川县毛堂乡玉皇顶,流经金河镇汇入老鹳河,河长29km,流域面积155km2;紫气河发源于内乡县桃溪镇,在淅川县马蹬镇汇入老鹳河,河长25km,流域面积141km2;黄龙庙沟发源于淅川县阎家岭,于大周岭村汇入老鹳河,河长13km,流域面积36km2;横岭河为丹江二级支流,在淅川县滔河乡汇入杨峪河,河长19km,流域面积36km2。

印 象 淅 川

印 象 淅 川

印象淅川厚重淅川淅川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该县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

全县总人口约为74万,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丹江口水库流域范围,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是渠首工程和干线工程所在地。

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

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淅(xī)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中原地区西南重镇。

全县国土面积2820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面积2616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2.8%,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母亲河丹江、淅水流经境域,淅川一侧的丹江口水库(又称丹阳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

淅川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移民大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

淅川历史悠久,丹阳湖畔下王岗遗址是与龙山文化同时代的人类遗址表明70万年前有人类居住,县制设立距今已2000多年。

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淅川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物大县。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境内已出土文物9万多件,其中王子午鼎、云纹铜禁等国家一级文物54件。

淅川风景名胜众多。

千年古刹香严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与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是大唐高僧慧忠国师的道场,唐宣宗李忱为躲避宫廷内乱,曾隐居于此,落发七年。

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

分布于淅川县境域的丹江口水库被誉为“亚洲的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和“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荆紫关古建筑群是北方13省唯一完好的古建筑群,2001年5月,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渠首-丹江-香严寺-坐禅谷-丹江大观苑-荆紫关”成为全省推荐的八大特色旅游线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淅川县情简介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820.28平方公里,67万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为全国移民安置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扩权县之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0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5.8亿元,同比增长12.5%,总量是“十五”末的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1亿元,同比增长27.5%,相当于“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143.7%,比“十五”末翻了两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7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3999元,同比增长0.1%。

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南阳市前列。

淅川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春秋时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曾诞生了商界鼻祖、商圣范蠡,南北朝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明代礼部侍郎彭凌霄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境内自然、人文景观珠玑荟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五里长街荆紫关古镇和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千年古刹香严寺;有风光旖旎、水质甘醇、被省确定为十大旅游精品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以春秋铜禁、编钟、神兽等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享誉海内外。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已探明可开发矿藏38种,其中,大理石储量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有蓝石棉、虎晴石、松香黄等10余个优质品种;
石英石储量600万吨,占河南省第一,其氧化硅含量在93%——99%之间;钒矿可开采量3.5亿吨,五氧化二钒当量300多万吨,平均品位1.5%,最高5.34%;石煤可开采量3亿吨,远景储量5亿吨。

实行农业标准化,突出特色农业。

我县从优质特色产业入手,现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其中,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47万亩;龙须草种植面积40万亩;湖桑种植面积6.6万亩。

自2005年至今突出“香花”辣椒、“丹水”鱼和“渠首”花椒三个主导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建立了12万亩“香花”辣椒、60万亩“丹水”鱼和20万亩“渠首”花椒无公害生产基地,共计92万亩已全部通过了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香花”辣椒2005年、2006年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丹水”鱼被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6年被商务部批准为“东桑西移”项目基地,2007年淅川县通过了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验收。

电力充足,丹江口直供、华中、西北三网供电为淅川提供了充足稳定的电力资源,年供电量50亿千瓦时;水资源丰富,丹江口水库正常水位157米时,库容174.5亿立方米,水域总面积747.5平方公里,其中淅川362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马蹬镇、三个滔河乡。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实施后,水库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淅川县占506平方公里;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贯穿境内,年地表径流量55.6亿立方米;劳动力充裕,有富裕劳力16万人,其中初、
高中文化程度占80%以上,中等专业以上文化程度的达20%,平均用工成本仅为1000—1300元/月。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移动电话覆盖面达100%,建成了县乡可视电话系统;县城集山、水、文化为一体,独具特色,是河南省十佳文明县城之一,四星级丹江国际酒店和三星级酒店丹阳迎宾馆、楚都饭店、丹江旅游区接待中心等涉外宾馆可为来淅嘉宾提供舒适优良的服务。

近年来,淅川坚持一手抓移民迁安、一手抓经济发展,抢抓南水北调历史机遇,认准建设“生态淅川、富强淅川、和谐淅川”三大目标,弘扬敬业、实干、奉献、争先的“淅川精神”,以创建渠首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突出移民迁安、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四个重点”,实现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淅川,一方积淀丰厚的文化热土;淅川,一方充满希望的开发宝地。

淅川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好客的淅川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来淅川投资兴业,共图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