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用函数处理数据(1)》

初中信息技术《用函数处理数据(1)》
初中信息技术《用函数处理数据(1)》

用函数处理数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几个常用函数(求和、统计函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求平均值、等)的名称、功能,能熟练运用常见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2.掌握函数基本的调用、编辑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运用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与健康向上的信息理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常用函数的名称、功能与用法

难点:运用函数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用函数处理数据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走进数据处理Excel,第5课的内容。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是Excel的重要组成王国----

部分。对于单元格的引用,也是这部分应该强调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Excel的一些基本的常见操作。学生们刚刚学习过公式的编辑方法,因此在学习函数调用时减轻了一定的难度。函数与公式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亲身体验函数的神奇魅力,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将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分层教学法、评价法、评比法等方法突破重难点,实施分层教学,不统一模式塑造学生,而是让每位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冠军组、亚军组”的评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地点:

学生机房,教师机装有凌极多室合一教学软件,讲台上装有班班通一体机。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观看视频。看完关于315视频,我们这节课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工商总局,做一次数据统计员,分析一下他们在315期间收集的数据。为了能够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今天的这堂课一定要好好努力哦,老师还设置了冠军组和亚军组,我们一起期待着花落谁家。

老师这儿有一个泉州市工商总局的12315热线统计表,谁能在10秒钟计算中申诉类的总数。

孩子们用公式计算的很慢,完不成任务,老师展示sum函数,孩子们感受函数的神奇魅力。

我们这节课来共同学习用函数处理数据。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了解了学习目标,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用函数处理数据。

2.探究任务,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尝试计算出“12315申诉热点、咨询热点、举报热点”的各项的总数和这三项的总数。大家利用导学稿或者自学视频。孩子们自主学习,学生举手提问,老师解答。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展示申诉类热点的总数,咨询类热点的总数,举报类热点的总数。老师对SUM 函数做简单的总结,连续的区域用冒号:表示。并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计算出这三类热点的大总数,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孩子能尝试计算出来,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点拨下,计算出来,不连续的区域用逗号和ctrl键来辅助实现。展示课件系统讲解SUM函数,SUM函数的格式,如何调用函数,如何表示数据区域。

老师曾经告诉大家EXCEL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处理大量繁杂的数据,而它这一优点的实现,正是我们本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函数。我们还可以调用系统定义好的公式实现计算,这样的系统公式称为函数。

师:大家找一找本节课要给大家介绍哪些常见函数?

孩子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常见系统函数有数值型数据的计数函数、求最大值、最小值、求平均值等。

师: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任务。

孩子们打开素材,按照学案上SUM函数的步骤动手操作,老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大多数孩子都能够熟练地求出每一类的总项目数,个别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同学还没有计算出。这时,要充分发挥组长和优秀组员的作用,“兵教兵”,以实现每个同学都能够熟练掌握。老师请同学们主动上台来给大家演示操作,尽可能把机会让给势力相对薄弱的组员,边演示边讲解步骤。孩子们边鼓掌边感受函数的神奇魅力。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及时进行点评,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接下来,老师动手给大家边演示边讲解步骤,并强调重要的步骤和解释COUNT函数是计数函数,只计算数值型数据的单元格总数,空值和肥数值型数据不计算在内。

孩子们边认真聆听和观看,边跟随老师操作,巩固和强化知识。

师:处理数据的这个新工具-函数,利用函数不仅能简化输入公式的操作,还能完成一些不能用公式完成的运算。有了这么方便的求和函数,那么接下来每一类的最大值,最小值又怎么求出呢?

3.自己动手,一展风采

组员在组长的带动下,尝试调用MAX,MIN函数,AVERAGE,SUM和COUNT函数的学习用的时间较长,孩子们已经熟练的掌握。相信这部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老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这四个函数的名字,老师补充讲解求和函数SUM,其实就是英语单词SUM,总数、总计、求和。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就是英语单词AVERAGE,平均的,求什么的平均值。求最大值函数MAX,就是英语单词MAX,是maximum的缩写,是最大值的意思。

求最小值函数MIN,就是英语单词MIN,是minimum的缩写,是最小值的意思。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学习,遇到疑问再合作讨论。在合作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会调用并成功计算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当堂达标环节,最后一列是最后得分,老师讲解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最后得分就是总分减去最高分,减去最低分,然后除以评委的人数减2。孩子们试着自己利用公式解决最后得分。然后,请同学们主动上台演示及讲解,演示者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下讲台。老师请组长对学生的操作给予点评,老师补充。为了更好的照顾操作能力相对弱的同学,教师演示讲解强调重要步骤,并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下面小组间按照组号“推磨”检查本节课的内容。每个组长和组员都有一次检查和被检查的机会,并选派组员向老师汇报检查结果,最后由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评选出冠军组和亚军组。

4.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师:哪位同学能对本节课所学的函数及函数的功能做个归纳和总结?

孩子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抢答。

老师展示(利用班班通一体机):

师: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四个函数,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函数的调用有一定的规律。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函数的使用步骤?

老师请个别同学回答,老师做了补充,并展示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熟练运用常见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并且高效,准确。

作业

六、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整体实力不均衡,个别组长工作不到位,完成任务的情况也不相同。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组长和组员做局部调整,同时对组长要进行系统培训,包括如何检查任务,如何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讨论,如何鼓励学生等,从而尽可能地充分发挥组长作用,让合作小组的协作学习真正得以体现。本节课的操作性较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操作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一贯坚持的原则。通过老师简单的点拨和任务展示,避免了学生的盲目动手操作和操作不出来产生的挫败心里。孩子们在讲台上的展示,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是对他们的鼓舞。以后要注意的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