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安装平行检验表

钢筋安装平行检验表
钢筋安装平行检验表

钢筋安装工程平行检验记录表

平行检查记录范本

平行检查记录(测量放线) 工程名称:编号: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图纸 检查记录 测量仪器及设备为???????????????????????????????????????????????????,测量仪器与设备□是/□否已校验,承包单位测量人员为???????????? ???????? 检查项目实际测量误差(mm) 建筑(构筑)物长度 建筑(构筑)物宽度 设计标高为 测量示意简图: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注:第一次工程定位依据,要有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坐标,及绝对高程点 平行检查记录(土方开挖) 工程名称:编号: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尺量、水平仪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施工图及《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检查记录????????????????????????????????????????????????????????????? 主控项目: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实测(mm) 底标高?? -50 长度(由设计中心线 向两边量)允许偏 宽度?

差+20,-5? 边坡为????? ??????,□符合/□不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一般项目:? 1、表面平整度:规范规定20mm,实测为?mm、mm、?mm、mm、?mm,□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2、基底土质为????????????????????????????,?□符合/□不符合勘察设计要求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平行检查记录(土方回填) 工程名称:编号: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施工图及《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检查记录????????????????????????????????????????????????????????????? 主控项目: 回填土质击实试验编号为? 。 主控项目: 分层压实试验报告编号为?,???,?,□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为?,□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运输距离为???????????km,分层厚度及含水量□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现场实测 为:?? ??mm、??mm、???mm,□符合/□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平行检查记录(模板安装) 工程名称:编号: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混凝土坍落度平行检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平行检验记录 1、检验方法:用坍落度检测器和钢尺量测检查。 2、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应对每车预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至少每10车随机抽取1次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次。 3、检验时间: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浇筑现场,浇筑前。 4、本表可用于施工单位自检或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混凝土坍落度使用。用于施工单位自检时,监理单位可不签字;用于监理平行检验时,检查人由监理员签字。 5、现场检测坍落度与厂家配合比坍落度差距较大时应及时通知混凝土厂家调整。

钢筋外观质量平行检验记录

1、钢筋进场后,外观质量检测应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进行。除本表格外,检测结果同时应在监理见证记录中予以体现。 2、检验频率: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 为一批,60t 的按每30t 一批,不足30t 以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3、钢筋重量偏差的测定: (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验长度不小于500mm 。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mm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2)用钢丝刷清除钢筋试样表面杂物后,称取试样总重量。用下式计算钢筋实际重量和理论重量的偏差(%): 100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 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 4、外观质量:钢筋应平直、无损伤,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起皮、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等。根据检测结果在相应栏内填“有”或“无”,平直栏直接填“平直”或“弯曲”。 5、产品标牌上的标识炉批号应与质量保证书上一致,并做好记录。当不一致时,应查明材料来源,否则应退货。 6、当钢筋表面存在裂纹、起皮应退货;若存在损伤、不平直应剔出退货;存在油污应清理干净;存在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应除尽,若影响截面尺寸,应降级处理。 7、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理论重量可见下表:

钢筋加工及安装平行检验记录表

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及安装工程说明 主控项目: 1.按现行国家标准GB1499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2.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测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的比值不应大于1.3;检查钢筋复试报告。 3.当钢筋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化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4.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135°弯钩,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钩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尺量检查。 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均应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弯弧内直径应满足上述第4项的要求,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小于90°,有抗震要求结构应为135°; (3)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6.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 7.连接结构力学性能,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接头力学试验报告。 8.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尺量检查。 一般项目: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浆或片状老锈。观察检查。钢筋原材料的资料中应注明代表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原材料检验批的验收,可分几个检验批验收,总的代表用钢筋数量应满足工程所用的数量。其质量符合设计及合同约定。对不同品种、规格的钢筋可分别统计,并应分别满足工程所用的数量。 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观察及尺量检查。 4.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观察和尺量检查。 5.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观察检查。 6.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其同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平行检查记录范本

平行检查记录范本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图纸 检查记录 测量仪器及设备为,测量仪器与设备□是/□否已校验,承包单位测量人员为 检查项目实际测量误差(mm) 建筑(构筑)物长度 建筑(构筑)物宽度 设计标高为 测量示意简图: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尺量、水平仪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施工图及《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检查记录 主控项目: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实测(mm) 底标高-50 长度(由设计中心线 向两边量)允许偏 宽度 差+20,-5 边坡为,□符合/□不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一般项目: 1、表面平整度:规范规定20mm,实测为 mm、mm、 mm、mm、 mm,□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2、基底土质为,□符合/□不符合勘察设计要求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地点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部位 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施工图及《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检查记录 主控项目: 回填土质击实试验编号为。 主控项目: 分层压实试验报告编号为,,,□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为,□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运输距离为 km,分层厚度及含水量□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现场实测 为: mm、 mm、 mm,□符合/□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检查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钢筋平行检查记录表

A.4.13工程平行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编号 施工部位检验时间 检验项目: 强制性条文规定: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由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 钢筋原材合格证、检测报告□齐全/□不齐全 原材复检结果□合格/□不合格,编号 钢筋直径抽查(允许误差正负3mm),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 mm、 mm 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 mm、 mm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搭接长度□符合/□不符合要求 钢筋表面□有/□无老锈和油污等 钢筋保护层厚度:□有/□无垫块上部钢筋□有/□无马镫支撑垫块或钢筋马镫□是/□否设置可靠 洞口及墙四周附加钢筋□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依据: 施工图纸以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 差 检验方法实测误差 绑扎钢筋长、宽±10钢尺 网眼 尺寸 ±20钢尺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钢尺宽、高±5钢尺 受力钢筋间距±10 钢尺两端、中间 各一点 排距±5取最大值 保 护 层 厚 度 基 础 ±10钢尺 柱 梁 ±5钢尺 板 墙 壳 ±3钢尺 绑扎箍筋、横向钢 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 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钢尺 箍筋间距±10钢尺 检测结论: 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记录: 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年月日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平行检查记录表1

GB50204-2015 (II) 010602□□ 020102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95980部队装备物资器材库房及专业用房新建工程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主体结构验收部位1-1/4~A-R轴一层柱、二层梁、板 施工单位商城县华隆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孔德刚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第5.4.1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第5.4.2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3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第5.5.1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 接头位置和数量第5.4.3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第5.4.4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3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第5.4.5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4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第5.4.6条 附录B 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5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第5.4.7条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6 钢筋 安装 允许 偏差 绑扎钢 筋网 长、宽(mm)±10-4 -1 -6 -6 4 10 2 4 1 -8 网眼尺寸(mm)±20 6 -14 -11 15 8 -3 12 -14 -10 -7 绑扎钢 筋骨架 长(mm)±10-10 -3 -2 -3 -8 -1 0 -1 3 6 宽、高(mm)±5 1 -3 -1 1 4 6 -3 2 0 4 受力 钢筋 间距(mm)±10-1 -5 -4 2 -3 12 -14 8 -3 12 排距(mm)±5 1 4 3 2 1 2 2 -3 1 2 保护层 厚度 (mm) 基础±10 柱、梁±5-5 0 -1 -5 -4 2 -2 -1 0 -2 板、墙、壳±3-3 1 -1 2 1 0 1 0 2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20-10 15 7 -6 -14 -14 -4 -4 -14 9 钢筋弯起点位置(mm)20 4 6 5 2 2 3 2 3 5 5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mm)5 1 4 3 2 0 5 1 0 0 1 水平高差(mm)+3,0 1 0 3 1 0 1 0 0 2 2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142号文平行检验用表格

表2 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监理平行检验记录 注:1.监理人员应在相关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后,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要求及时进行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平行检验。 2.如采用具备自动分析处理功能的回弹仪,应将仪器数据分析的打印件粘贴于本记录表反面,测点回弹值R i和测区平均回弹值R m可不在表中填写。

表3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 注:1.保护层厚度设计值一列填自受力钢筋外边缘起算的保护层厚度,当受力钢筋外侧有箍筋或构造分布筋时,其值应为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外加外侧钢筋直径。 2.保护层厚度检验栏中,阴影格为测点读数填写处,每根钢筋应检测三处,取三处检验值平均值作为该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值,填于阴影格下方的空白格中。 3.本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开填写,检验结论中最后两条施工单位不勾选。

表4 混凝土构件尺寸检验记录 注:1.设计值一列中,h w为梁腹板高度,即梁高减去板厚的值。板厚检验栏中,阴影格为测点检验读数填写处,每个板厚测点应检验三次,取三次检验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检验值,填写于阴影格下方的空白格中。

表5 层高(净高)、轴线(轴距)检验记录 注:1.设计值一列中,净高检验时填结构层高减去板厚的值,轴距检验时分别填两个方向的轴线间距离减去构件与轴线偏差值。

表6 墙体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检验记录 注:1.检验砌筑墙体时,被检墙体应尽量包含各主要墙体材料。 2.本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开填写,检验结论中最后两条施工单位不勾选。

表7-1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记录(柱、剪力墙) 注:1.本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开填写,检验结论中最后两条施工单位不勾选。

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 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

表格使用说明: 1.本表依据2016版评定规程编制,表头名称由“评级记录”改为“评定记录”。 2.考虑到塔号需要后续手写,所以留出较大的表格空间。 3.底板断面尺寸、立柱断面尺寸为方形时,用“边长×边长”表示,如“4200×4200”;当为圆柱体时,用“Φ直径”,如“Φ1200”。 4. 施工日期为单元工程(回填土)最后完成日期,检查日期为施工项目部自检日期。 5.施工基面”填写设计要求的各基础腿施工基面与基准面(一般为中心桩高程)之间的高差;低于基准面为“-”、高于基准面为“+”。 6. “混凝土强度”栏:质量标准栏内设计值填写“C**”,检查结果栏内试块强度、试块报告编号,若该基有多组试块时,填写试块强度最小值和试块报告编号(非报告单序号),其它试块报告编号填写备注栏内。 7.“基础型号”:若同一基基础四个腿基础型相同,则填写统一的基础型,若四个腿基础型不一样,应按照设计分别填写A、B、C、D基础型。如:A:Xk-Z1200L12 B: Xk-Z1200L07 C:Xk-Z1200L02 D: Xk-Z1200L07。 8. “立柱断面尺寸”栏:若同一基基础四只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相同,则质量标准栏填写该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否则,各种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应分别填写,如:A、B:1400×1400;C、D1200×1200;检查结果栏填写各立柱断面尺寸实测值。 9.“钢筋保护层厚度”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偏差值(但隐蔽记录、自检记录、复检记录应填写实测值,评定记录数值依据复检记录而来,两者某些数据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要能对得上),如:-2,+3等,保留正、负号。 10.记录表下部的签字栏中监理为监理工程师,专职质检员为项目部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原则上,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和检查人中的任何两者均不应为同一人。记录表签字栏,签字人必须亲笔签名,不可用私章代替。 11.当表格由于填写内容过大导致表格窜页或者不美观时,应进行调整,确保页面美观。 12.填写的数据要真实、符合实际,真实反映当前现场质量控制水平。

铁塔检验规程汇总

河南天禹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文件铁塔检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

铁塔检验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铁塔质量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通讯铁塔制造各工序、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三、引用标准: 1.《钢结构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钢结构焊逢外形尺寸》(JB/T 7949-1999) 3.《广播电视钢塔桅制造技术条件》GY65——89 4.《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锌技术要求》GB/T13912 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四、检验工具、设备: 直角尺、卷尺、游标卡尺、角度尺、焊逢检验尺、锌层测厚仪、自动碳硫分析仪、自动锰磷硅分析仪、万能试验机、超声波探伤仪、锤击试验、等。 五、职责: ●质检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文件、图纸对已加工产品进行检验并要作出准确的判定。 ●材料热浸镀锌由镀锌专职检验员负责检验。 ●无损探伤由探伤专职检验员负责检验。 ●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须进行自检、互检。 六、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 1. 放样、下料和切割 1.2 放样和样板允许偏差见下表 允许偏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0.5mm 对角线差 1.0mm 宽度、长度±0.5mm 孔距±0.5mm 加工样板的角度±20’ 1.3 下料允许偏差 1.3.1 剪切下料之零件边缘不得有裂纹及超过1mm的缺棱 1.3.2 气割下料边缘斜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板厚度(mm)边缘斜度允许偏差值 ≤20 1.0 22~34 1.5 ≥36 2.0

1.3.3 钢管下料端面斜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管外径(mm) 斜度允许偏差值(mm) ≤95 1.0 102~168 1.5 180~377 2.0 ≥402 2.5 1.3.4 板材下料长度或宽度L允许偏差见下表 下料长度或宽度(mm) 允许偏差值(mm) <600 ±2.0 600~1500 ±3.0 >1500 ±4.0 1.3.5 圆钢、钢管及各类型钢,下料长度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下料长度或宽度(mm) 允许偏差值(mm) <1000 ±2.0 1000~5000 ±3.0 >5000 ±4.0 1.3.6 切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mm) 角钢及钢板边缘斜度t/8(t为角钢或钢板的厚度) 角钢两面剪切斜度 3.0mm 角钢顶端及边缘剪切拉角 1.0mm 七、检验内容: 1、角钢切断 1.1 职责: 操作工在下料前首先检验所下材料的规格、材质与下料单是否符合,有无表面缺陷,确认后才能进行使用,并对首件进行检验,专职检验员应对主材、接头和腹材批量超过16件的进行首检,并做好检验记录。 1.2检验标准: 切断是对切断断口的检验,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mm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平面度为0.05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1.0mm。检验项目与允许偏差值见表1 表1 切割的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图例 1 预定尺寸: 长度 L或宽度B ±2.0 2 切断面垂直度 (边缘斜度)P ≤t/8 且不大于3.0 3 角钢端部垂直度P ≤3b/100 且不大于3.0 4 角钢顶端及边端剪切拉角<1.0

平行检查记录(钢筋安装)

平行检查记录(钢筋安装) 编号: 工程名称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方法□钢尺测量□卡尺测量 检查部位检查人员 检查依据:施工图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强制性条文规定: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 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 钢筋原材合格证、检测报告□齐全/□不齐全。 原材复检结果□合格/□不合格,编号。 钢筋直径抽查(允许误差正负3mm),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 mm、 mm、 mm、 mm。 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 mm、 mm、 mm、 mm。 直径 mm,实测数值如下: mm、 mm、 mm、 mm、 mm、 mm。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搭接长度□符合/□不符合要求。 钢筋表面□有/□无老锈和油污等。 钢筋保护层厚度:□有/□无垫块,上部钢筋□有/□无马镫支撑,垫块或钢筋马镫□是/□否设置可靠。 洞口及墙四周附加钢筋□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