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辽金西夏绘画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宋辽金元美术

中国美术史—宋辽金元美术















土 44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45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46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47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绘画出现了 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 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刘松年: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现存作品《四景山水图》《罗汉图》。
马远: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 大片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浓郁的诗意。这种“边角之景”被后世称为“马一 角”。重要传世作品《踏歌图》《水图》《西园雅集图》等。
夏圭:其创作时除师法李唐讲求阳刚之风外,更讲究水墨淋漓、清明透逸的效果,与 马远同为“北方山水画派”的杰出代表。又由于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 近景突出,远景清淡,被世人称为“夏半边”。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 艇图》《山水十二景》等。
• 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 发展。
• 宋代在山水画和花鸟画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山水画在表现自然而 又超乎自然、营造境界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其所形成的山水画的符号系 统和审美规范成了中国绘画艺术具有特征意义的重要标志。
3
• 宋代画家大体上可分为宫廷画家、士大夫文人画家和民间职业画家三类。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显著地位,元 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 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 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人画与工匠画 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展,梅、兰、竹、石为主要 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六)——五代宋辽夏金元代的艺术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六)——五代宋辽夏金元代的艺术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六)——五代宋辽夏金元代的艺术五代十国两宋书法、绘画与雕塑书法五代十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书法家有杨凝式、徐铉与李煜等人。

杨凝式(873—954年),唐末进士,后仕梁唐晋汉周五代,因感伤时局混乱而狂傲不羁,被人称为“杨风子”(杨疯子)。

他的书法早期学欧阳询、颜真卿,后来学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奔放奇逸,代表作为《韭花帖》,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笔意;又有狂草《神仙起居法》等。

杨凝式的书法承唐启宋,既有宋人将其与颜真卿合称为“颜杨”,又深刻影响了宋代书法四大家。

杨凝式《韭花帖》,图片来自网络徐铉(916—991年),原在南唐做官,后入宋。

徐铉擅长李斯小篆及隶书,与其弟徐锴都对篆文有很深的研究,曾考订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他所写的篆书据说对着光照时在笔画中心有缕浓墨,故笔锋常在笔画中,也被称作“屋漏痕”、“锥画沙”。

今有篆书《千字文残卷》传世。

李煜(937—978年),南唐后主,酷爱书法。

他擅长行书,线条遒劲,如寒松霜竹,被称为“金错刀”,大字则不用笔,卷帛而书,挥洒自如,世称“撮襟书”。

李煜还总结了前人书法的拨镫法(古今书法家多认为这是一种执笔法)。

北宋前期著名的书法家为李建中(945—1013年),以及后起的宋绶(991—1041年)等人,但仍属唐代“尚法派”的书法,尚未开创书法的新局面。

宋代书法的四大家为苏轼、黄庭坚、米芾与蔡襄。

蔡襄(1012—1067年)对各种书法无不精妙,尤其擅长行书,行书用笔遒劲而姿媚有余。

苏轼(1037—1101年)是尚意派书法的开创者,讲究气韵,以行书、楷书见长。

黄庭坚(1045—1105年)擅长行草,而风格奔放洒脱,不受羁束。

米芾(1051—1107年)的书法得王献之笔意,而最擅长行书,对南宋书法影响很大。

四大家之外书法成就最大者为宋徽宗赵佶,在唐人基础上变化楷体,世人称之为“瘦金体”,也擅长狂草。

奸臣蔡京也擅长行书,字体飘逸。

相比之下,南宋的书法较北宋而言则颇显逊色。

辽金元美术

辽金元美术

磁州窑系是北方 一个最大的民窑 系,这个窑系的 窑场分布于今河 南、河北、山西 三省,以河南产 瓷最多。
窑变尊 北宋钧窑 高18.4,口 径20.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钧窑在河南禹县 藏
建窑在福建建瓯水吉一带,以烧造黑釉瓷著名。 吉州窑在今江西吉安永和镇,是江南著名民窑 宋代磁州窑系及辽统治区内辽宁、内蒙等地的 一些窑场都继“唐三彩”之后烧制三彩陶器。
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
李赞华《东丹 王出行图》局 部
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 张 瑀《文姬归汉图》,金代宫廷画家。匈奴护送她回 汉朝。她不畏苦寒,迎风而坐,匈奴都冷得缩期头来。
• 《赤壁图》
元代绘画
• 与宋代文人画相比,元代文人画有四大特征:其一, 绘画题材由简单的枯木竹石、梅、兰等扩展到山水, 并使之从此以后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永恒 主题和无限象征。其二,画法较宋人的墨戏更为严谨。 其三,重视绘画中的书法趣味,要求"以书入画"。其 四,在画面的意境构成上追求以诗题画,讲求诗情画 意的相得益彰。 元初钱选和赵孟頫在理论和创作实践 上开元画之风气,继之而起的黄公望、吴镇、王蒙、 倪瓒被称为"元四大家"。 他们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中 国画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对明清两代绘画理论和创 作,均起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陶瓷生产遍及全国,南北各地都有名窑。北方 之汝窑、定窑、钧窑、官窑、耀州窑、磁州窑, 南方之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均负 盛名,且产品各具特色。 • 宋代陶瓷仍以青瓷、白瓷为主,但也发展了釉 下彩绘瓷及各色窑变的彩釉陶。官窑是政府直 接经营控制的窑场。 • 元代时景德镇已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 烧青花及釉里红釉,开创了彩绘瓷的新局面。
青瓷碗 北宋 汝 窑 高6.8,口径16.8,足 径7.5厘米 英国伦敦达维 德中国美术馆藏

6中国全史之宋、辽、金、夏艺术史

6中国全史之宋、辽、金、夏艺术史

中国全史-060-宋、辽、金、夏艺术史《中国全史》060/一百卷史仲文胡晓林本卷提要本卷为宋、辽、金、西夏艺术部分,共分八个部分,阐述宋、辽、金、西夏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建筑、雕塑以及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方面的发展史况。

又以宋朝为主,并侧重绘画和书法这两种主要的、最能映射出时代文化之光的艺术形式。

在表述方法上,则以时序为经,以艺术家的活动和成就为纬,勾画出这一时期各种艺术的活动风貌和流变轨迹。

宋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由中古向近古过渡的重要阶段,这期间的艺术在内容、形式及风格上都有着这一时代独特的品性和价值,它为后来各朝各代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典范和宝贵的启示。

一、宋辽金夏艺术概述公元960年初,五代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推翻后周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封建割据局面,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

宋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保持社会安定的同时,在恢复经济方面推行了许多新政策,使中原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商业、手工业一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兴旺与进展。

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艺术与群众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了。

如城市建筑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寺庙壁画和雕塑开始趋向于适应一般市民的欣赏爱好,供人欣赏的案头摆设之类的小型雕塑深受青睐并有了显著发展;年画等节令性绘画正在兴起;工艺美术的样式更为丰富,生产技术与规模皆远非过去可比。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和北方民间窑系的飞跃发展则更为突出地显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造诣与成就。

是宋代由太祖赵匡胤起,几乎诸朝皇帝都热心文艺、笃好书画,统治阶级及上流社会的爱好习尚,也促成了宫廷美术与士大夫美术的活跃。

除宫廷、贵族、显官沿袭唐以来的旧风,大量收藏古画,并以古、今绘画为宫室陈设装饰外,绘画也更广泛地在不同阶层中普及。

从大量的宋人的诗文、题跋、笔记中可以看到,士大夫、文人收藏古今绘画或为之题诗作跋的远比唐代多,以致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辽、金、西夏元代美术1

辽、金、西夏元代美术1
第七章 绚烂归于平淡——元代美术 (公元1206—公元1368年)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 元代为蒙古族建立政权,汉族文人士 大夫难以接受华夷易位,甘愿退隐山 林以保持民族气节的角度,主要了解 此时期的文人画家的审美追求和山水 画的发展状况,并认识其它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元初画坛上 的“复古”思潮 2. “元四家”的山 水画艺术
赵孟頫的绘画取法唐及北宋,他针对 南宋以来清一色的马夏山水画风格的 现状,提出被认为是“托古改制”的 “古意”和“书画同法”的理论。
他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 无益。”并认为“古意既亏,百病横生”。 他在这里所标榜的“古意”,其实是指要 崇尚晋唐、五代、北宋绘画传统,倡导绘 画的法理和意趣,反对“近世”即南宋绘 画观念。“古意”是赵孟頫一生的绘画思 想,也是他绘画理论的核心部分。
赵孟頫强调以书入画,认为书画 同笔同法,他说“石如飞白木如 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 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通”。
赵孟頫的人物、鞍马,均从晋唐 入手,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造型准确生动,工致细润,设色 清丽,含蓄深沉。
《红衣罗汉图》
赵孟頫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山水画。 他融合了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勾 勒派和以董源、巨然、李成等为代表 的水墨派,形成了自己的技法特色 (以线为主,以墨为辅)和“古意” 的境界。
在花鸟画方面,钱选的花鸟画师法赵 昌但去其艳,笔墨工致,格调清新高 雅。他的折枝花对元代花鸟画有一定 影响。他除在山水画方面有相当成就 之外 ,人物 、花鸟亦有突出成就。
《梨 花 图》
《草虫图》
二、元四家与中国文人山水画
生活在元代末年的文人画家黄公望、 吴镇、倪瓒和王蒙,自明清以来备受 推崇,被称为“元四家”。他们因不 满现实而隐居江湖,在艺术上受赵孟 頫的影响,以画山水为主,兼工竹石; 其创作既有真山真水依据,又重视笔 墨表现,表达了淡泊孤寂的情趣,文 人气味浓厚。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美术5 第五章 第五节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美术5 第五章 第五节

一 五代、辽、西夏的宗教美术
98 912 940
莫 于 福供墨


高 阗 三养书

窟 国 年人榜


王 由李题


窟 李 石圣:

( 圣 敬天“


天 瑭,大


与 皇
册即朝 封于大
政 大
统 治
后 为阗宝

年 供 于国于


) 养 阗狮阗

, 像 国子国


内 ( 王王大


存 五 。尉圣

供 代 像迟大







殿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金 王 逵 等 绘 山 西 繁 峙 岩 山 寺 前 殿 壁 画 东 壁 中 部 《 宫 殿 》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金 山西繁峙岩山寺前殿西壁中部 佛本行经变(太子投象)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金 鬼子母变相(磨坊) 山西繁峙寺岩山寺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北 宋 山 西 太 原 晋 祠 圣 母 殿 彩 塑 圣 母 及 侍 女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北 宋 晋 祠 圣 母 殿 侍 女 彩 塑 群 像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二 两宋与金的宗教美术





晋一 五代、辽、西夏的宗教 Nhomakorabea术代表窟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39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35
二、金代绘画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36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37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38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11
•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12
• 青绿山水画在宋代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
13
•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
14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8.4.1)--其他门类

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8.4.1)--其他门类

近唐异(南)宋
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驸马墓马具
陈国公主墓彩绘银鞯
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驸马墓葬具
金花人物纹银七棱把杯(高 6.4 厘米) 造型与盛唐制品近似,有浓郁的西方风格。








墓 金 花 银
银 砚 盒
墓 “ 万 岁






赤峰驸马墓银盏托
陈国公主墓金盒
用器
据铭文,当为辽韩德让家庙
错金银仿古器
三、两宋漆 器 产量较高。素髹为主
襄州和温州产品著名
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于高档品种
1 、雕漆
做法:于胎上涂漆数十乃至上百 道,干后,刻图案
历史:相传始于唐,宋内府作品 负盛名,元以来漆器代表
分类: 剔红、黑、黄区别在漆色
剔犀(云雕)漆层以异色 漆相间髹涂,雕刻云纹等,刻纹 立面见相间的异色线纹
被后加上种种不良的象征性,也就不大 以它为题材了。
剔彩,出现在明 今见宋制主要为剔犀,内府剔红
名气大,但少实物留存。原因
日本学者指认的北宋剔黑 (日本藏)
日本学者指认的南宋剔 红与剔黑(日本藏)
2 、戗金银
做法:漆地上刻划图案,于 刻纹内上漆后,填以金银箔 ,效果极富丽
历史:可上溯到西汉填金彩 锥画,南宋作品已极精美
江苏武进南宋墓温州产品图 案疏朗,花纹优美
戗金仕女图朱漆奁(南宋,通高 21.3 厘米) 奁盖上,一仕女持折扇,人们曾相信,折扇在 明由高丽传来,而奁盖装饰证明,此说不确。
3 、堆漆
做法:以漆灰在器表堆塑花纹 历史:始见于汉,长期是夹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 现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
辽代墓室壁画
辽,永庆陵墓室壁画
下八里辽墓壁画
金(1115年-1234年)的著名画家 • 王逵,王庭筠,武元直 • 王庭筠的书法
武元直 赤壁赋 • 此图纵50.8厘米,横136.4厘米,纸本,墨笔。
金 张瑀 文姬归汉图

卓歇图 胡壤 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蕃马图
耶律倍
• 汉名:李赞华,他精通汉文化,是个多才多艺善 于表现游牧射猎生活的画家。
• 其作品主要有:《射猎图》,《秋林群鹿图》
骑射图 • 现今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骑射图》是耶律倍的传世名作,是他在后唐时所画。
• 东丹王出行图
皇泽寺
武则天石刻像历史上曾两次装金,最近一次 是1993年
唐 高 宗 , 武 则 天 真 容 铜 像
大佛楼,位 于中心石窟 之上,正中 是释迦牟尼, 左右是文殊、
普贤
广元千佛崖
巴中石窟 南龛摩崖造• 数珠菩萨面相呈细长椭圆形,眉目细长,鼻 梁挺秀,口唇小巧,神态或端庄静谧,或潇 洒温婉,可谓仪态万千,风姿卓越,将女性 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水月观音
宝顶山大佛湾 • 观经变
地狱变 高1268厘米、宽1995厘米、深244厘米,刻像133尊。
油锅地狱
矛戟地狱(左)
镬汤地狱(右上 )
铁轮地狱(右下)
父母恩重经变相
乐山大佛
• 大足石刻造像主要流行密宗,华严宗,禅宗题材,尤以密宗为突出,这些造像与同时期其他地方的 塑像相比,包含着更多的世俗成分,凝聚着更多的凡人的思想感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
2020/12/28
46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辽(907~1125)
• 设翰林院,近于宋代画院。当时较著名的画家有胡瓖,耶律倍,和陈升等人。 • 胡瓖 • 胡瓖 五代后唐画家,一说山后契丹人,或云慎州(河北涿州西北)乌索固部落人,一作范阳(涿
州)人。善写北方边疆牧马、驰猎等生活。常画“穹卢部族”、“帐幙旗 旆”、“弧矢鞍鞯”, “水草放牧”“游骑射猎”的情景。尤工画马,用笔清劲细密,骨骼体形都生动有神。胡瓖作品, 宋宣和殿收集了65件,现仅存长卷《卓歇图》(“卓歇”是指牧人搭立帐幕而歇驻)。
中国美术史辽金西夏 绘画概述
辽、金、西夏绘画概览
制作成员:王丹,郑娟,王明欣,陈娟, 刘奥岚,曹玲,成竺 主讲:成竺,刘奥岚,
历史背景
宋代,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建立了辽、金和西夏王朝。这几个少数名族政权不仅在政治、经济上 有所发展,而且在文学、诗歌、音乐与美术方面,也都涌现出相当数量的人才。其中部分少数民族 画家在绘画上所作的贡献,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是各种观音菩萨的仪态风姿,最具有时代性和地方性审美风范。
谢谢大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西夏 安西榆林窟
八、巴蜀佛教造像兴盛的背景

“安史之乱”使中国佛教艺术如同大唐社会一样出现了新的转折,佛教艺术中心由洛阳、长安
地区逐渐向南方推移,地处西南的四川,遂成为佛教造像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

其中,以广元皇泽寺和千佛崖、巴中石窟,大足北山、宝顶山、安岳卧佛院、夹江千佛崖和
乐山大佛等处造像规模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