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终端产品常见术语解释

合集下载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一、初始注册在5G通信技术中,初始注册是终端设备(如手机)在接入5G网络时,向核心网发送的一种信令消息。

这个过程类似于人们在加入一家新公司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办理入职手续一样。

初始注册的主要目的是让核心网了解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唯一的标识符和初始化网络参数,从而使终端设备能够正常地在5G网络中运行。

初始注册的主要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INITIAL UE MESSAGE:这是终端设备向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发送的第一个信令消息。

在这个消息中,终端设备会携带一些基本信息,如IP地址、端口号等。

这个消息相当于一个打包过的注册申请,需要经过基站(GNB)的传输才能到达AMF。

2. Registration Request:AMF收到INITIAL UE MESSAGE后,会对消息进行解封装,并分析其中的信息。

这一阶段,终端设备会向AMF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其中包括UE的标识信息、接入层协议版本、安全等级等。

3. COMPLETE REGISTRATION REQUEST:在AMF处理完 Registration Request后,会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完整的注册请求,其中包括核心网分配的临时UE标识(5G-GUTI)、接入层参数、承载设置等。

终端设备收到这个消息后,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确认,并按照要求配置相关参数。

4. UE CONFIGURATION UPDATE:终端设备在收到COMPLETE REGISTRATION REQUEST后,会根据其中的信息更新自身的配置,如切换到5G网络、配置相应的无线链路层参数等。

完成配置更新后,终端设备即可在5G网络中正常运行。

总之,初始注册是5G通信技术中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终端设备向核心网传递自身信息,核心网为终端设备分配标识符和网络参数,使终端设备能够顺利地在5G网络中开展业务。

电信各专业设备名词术语

电信各专业设备名词术语

本标准中各条名词术语的文字说明,是为了准确地解释、表达该词、条的内容和涵义,以利于正确地使用。

本标准中某些名词或术语之后:并列另一个名词或术语(如1.14.18失真;畸变),是指二者在涵义上尚不能严格区分,但又略有差别,在使用时应慎重选择;以圆括弧()并列另一个名词或术语(如1.12.13加权;(衡重)),是指二者涵义相同,前者为正式的名词术语。

圆括弧内的名词或术语将逐渐淘汰;以波括弧{}并列另一个或几个名词或术语(如4.5.13共电{磁电}专线中继器),实际上是指共电专线中继器和磁石专线中继器两个独立的名词;某些名词或术语部人加有方括弧[]的(如1.16.3奈[培]),是指“奈培”和奈都是正式名称。

本标准中的英译名部分,仅供工作参考,不作为标准;但“曾用名”部分,是指废弃的名词或术语,今后不再继续使用。

电信各专业名词术语1、通用和基础类1.1放大器1.1.1 放大器以输入信号控制电路中的能源,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息保持一定关系,且通常大于输入信号的装置。

1.1.2 直流放大器能放大直流或缓慢变化的信号的放大器。

1.1.3 音频放大器;声频放大器放大可听频率范围(15~20,000赫)内电信号的放大器。

1.1.4 中频放大器在信号频率转换过程中,放大中间频率信号的放大器。

1.1.5 选频放大器利用选择性电路,放大某一窄频带信号的放大器。

1.1.6 调谐放大器具有调谐回路的选频放大器。

1.1.7 宽频带放大器相对通频带较宽的放大器。

1.1.8 缓冲放大器为了减小电路中前后级相互影响而接入的放大器。

1.1.9 限幅放大器输入信号的振幅增加到某一定值后,输出信号的振幅基本上不再随输入信号振幅增加的放大器。

1.1.10 运算放大器进行某种数学运算的放大器。

通常由高增益直流放大器和外部电路组成。

1.1.11 差分放大器输出信号与两端输入信号之代数差成比例的放大器。

1.1.12 参量放大器通过改变器件的某参量来放大信号的放大器。

无线通信专业术语解释资料精

无线通信专业术语解释资料精
DR-Dynamic Range
动态范围 ·参数(如:功率,电流,电压或频率)的额定最大值和可测量的最小值之比 ·传输系统中,系统过载水平(系统能承受的最大不失真信号功率)和噪声之比。 ·数字系统中或部件中,维持指定的误码率要求的最大最小信号之比。
Frequency error 频率误差/稳定度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电源电压的变化,内部参考随时间的变化,内部射频振荡 器的频率产生的变化。会导致输出频谱恶化,以及 EPM 网络的同步问题。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WiMAX 是基于 IEEE802.16 标准的一项无线城域网技术,可提供最后一公里的 固 定 和 移 动 宽 带 无 线 接 入 。 目 前 已 经 发 布 的 802.16 系 列 标 准 有 802.16\802.16a\802.1equency response 幅频响应 表示信号幅度随信号频率的变化。
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 自动增益控制 一种自动控制放大器增益的电路,作用是输入信号在一定范围变化时,保持输出 信号幅度不变。在射频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大于 100dB 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接收 机的输出信号恒定。
无线通信技术专业术语解释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线通信技术关键术语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MIMO 系统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减,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 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 术。
Harmonic 谐波 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在发射机中传输频率的整数倍处出现谐波频率,它能产生 干扰频率信号,对其他应用服务产生干扰。

最新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最新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17个路由器常用专业术语解释,值得收藏!

17个路由器常用专业术语解释,值得收藏!

17个路由器常用专业术语解释,值得收藏!1、接口种类列举路由器能支持的接口种类,体现路由器的通用性。

常见的接口种类有:通用串行接口(通过电缆转换成RS232 DTE/DCE接口、V.35 DTE/DCE接口、X.21 DTE/DCE接口、RS449 DTE/DCE接口和EIA530 DTE接口等)、10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ATM接口(2M、25M、155M、633M等)、POS接口(155M、622M等)、令牌环接口、FDDI接口、E1/T1接口、E3/T3接口、ISDN接口等。

2、用户可用槽数该指标指模块化路由器中除CPU板、时钟板等必要系统板及/或系统板专用槽位外用户可以使用的插槽数。

根据该指标以及用户板端口密度可以计算该路由器所支持的最大端口数。

3、CPU无论在中低端路由器还是在高端路由器中,CPU都是路由器的心脏。

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CPU负责交换路由信息、路由表查找以及转发数据包。

在上述路由器中,CPU的能力直接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时间)和路由计算能力(影响网络路由收敛时间)。

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包转发和查表由ASIC芯片完成,CPU只实现路由协议、计算路由以及分发路由表。

由于技术的发展,路由器中许多工作都可以由硬件实现(专用芯片)。

CPU性能并不完全反映路由器性能。

路由器性能由路由器吞吐量、时延和路由计算能力等指标体现。

4、内存路由器中可能由多种内存,例如Flash、DRAM等。

内存用作存储配置、路由器操作系统、路由协议软件等内容。

在中低端路由器中,路由表可能存储在内存中。

通常来说路由器内存越大越好(不考虑价格)。

但是与CPU能力类似,内存同样不直接反映路由器性能与能力。

因为高效的算法与优秀的软件可能大大节约内存。

5、端口密度该指标体现路由器制作的集成度。

由于路由器体积不同,该指标应当折合成机架内每英寸端口数。

但是出于直观和方便,通常可以使用路由器对每种端口支持的最大数量来替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一、无线通信基础概念1. 频段(Frequency Band):指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的频率范围,常用的频段有2G(GSM)、3G(CDMA2000、WCDMA)、4G(LTE)等。

2. 带宽(Bandwidth):指无线信号的传输能力,通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来衡量。

3. 信道(Channel):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特定频段或频带。

4. 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设备。

5. 天线(Antenna):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装置。

6.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有用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例关系,信噪比越高,信号质量越好。

二、移动通信网络1. 基站(Base Station):用于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设备,也称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2. 小区(Cell):基站覆盖的一个特定范围,用于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3. 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由多个小区组成的移动通信网络,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基站。

4. 漫游(Roaming):指移动用户在本地网络之外使用其他网络的服务。

5. 话务(Traffic):指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如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

6. 网络覆盖(Network Coverage):指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2.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如CDMA2000、WCDMA(Wideband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3.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

4.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更高速、更可靠的移动通信提供支持。

常用无线电专业术语如下

常用无线电专业术语如下

常用无线电专业术语如下1,CQCQ(表示你要讲话)2, 插入插入(也表示你要讲话)3, 请讲(你, 或者多方答应话语)4,900(移动手机联通, 移动)5,800(小灵通)6,700(固定电话)7,59+(表示信号强)8,73(美好祝福,常用于再见等)9,57(表示信号良好)10, 不起表(表示抄收有一定难度)11, 满表(信号处于最好状态)12, 还原度(指对方说话的声音, 没有回音或者不清楚情况) 13, 覆盖(一般指车台覆盖手台现象较多)14, 眼球(见面的意思)15, 抄收(表示你已经收到对方的信号)16, 被噪(指对方说话不清楚, 信号传播不稳定或者是有设备的交流音)17, 守听(表示只听不讲话)18, 设备(指车台, 或手台)19,Q 点QTH (你或者对方所处的位置)20,2 道,3道( 指车会固定频率的几个信道, 如420.100 为道,420.150 为 2 道)21, 穿鞋(中继传播信号)22, 光脚(表示没通过中继传播信号)23, 直发(没通过中继传播)24, 跳发(通过中继传播)以上为常听到的术语解释!TG-K4AT 泉盛大金刚对讲机的简要设置方法对讲机, 金刚, 盛大, 设置1、F+ 1显示模式切换,{只显示频道号}“CH —X”(X代表频道号)、{频道频率同屏显示}中间显示频率右上角显示“ CH-X ”、{频率}三种显示模式间切换2、F+2:设定是否启用哑音,选择后右下角有“ QT”字样。

3、F+ 3:设定哑音:88.5 A、B 键选择、EXIT 键退出。

4、F+ 5:语音提示(个人感觉用处不大)4、F+6:选择差频方向,循环按直至屏幕下方出现“―”、“+ ”以及无显示三种状态切换标志。

6、F+ 7:设置差频频率(一般中继是5.00)。

7、F+ 0 :设置发射功能,“ H ” (大功能)、“ L ” (小功能)相互切换储存频率:直频(以438.100 为例):1、F+1 切换至频率模式2、键盘输入:438.1003、F+ 2切换没有“ QT”字样,因为直频一般不需带亚音4、按#号键,屏幕右上角将闪烁出现CH-X ,再按A B 选择要存储的频道号,最后按C,右上角的CH —消失。

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唐无线通信终端产品常见术语解释
作者:驿唐公司发布时间:2008-10-24 15:43:57 阅读次数:1144
1. UDP、TCP及0字节用户数据丢失的ETCPTM传输协议
无线数据终端与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协议可以是UDP、TCP和驿唐公司自主开发的ETCP协议。

每种传输协议,适用的应用不同。

UDP协议应用于实时性强、数据差错和顺序要求不高的应用,其优点为带宽利用率相对高,实时性相对好。

TCP协议,适用于数据差错和顺序要求高的应用,其优点为保证数据的正确和保持原有顺序。

ETCP协议则是建立在TCP的基础上,适用于数据完整性、差错控制和顺序要求极高的应用,其优点为不但保证数据的正确和保持原有顺序,而且保证不会因为无线网络的不稳定带来TCP断链而产生的用户数据丢失。

2. 永远在线、按需在线、按时在线、唤醒在线
上线操作是指无线数据终端连接到无线网络上,并与数据中心建立TCP/IP连接,并进行注册。

上线操作成功后的状态称为在线。

下线操作则是指无线数据终端在数据中心注销,并断开与数据中心的TCP/IP连接,并断开与无线网络的数据连接。

当选中在线模式为永远在线时,无线数据终端一加电后,就进行上线操作。

并一直保持与数据中心的连接。

按需在线则只当有用户数据到达时才进行上线操作,和数据中心的连接将保持到一个用户设定的"链路生命周期"。

"链路生命周期"指一个时间长度,当在无线数据终端与数据中心间没有用户数据传输的时间达到该时间长度时,则进行下线操作。

按时在线的上线操作和下线操作均由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来控制。

三种模式都会进行断链重连,也可以在没有上线时接收唤醒短信、配置短信和振铃信号,并上线或进行相应配置操作。

当选中在线模式为唤醒在线时,无线数据终端加电后,并不进行上线操作,而是进入等待唤醒状态。

一旦收到符合要求的唤醒短信或振铃信号,就会进行上线操作。

但尝试次数最多3次。

并且在与数据中心建立好连接后,该连接由于数据中心分离终端或是其他原因中断,并不会进行自动重连,终端重新进入等待唤醒状态。

3. 心跳间隔和心跳超时
心跳包在起到维护链路的作用的同时,无线数据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也通过心跳包来确定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数据中心据此判断终端是否掉线,终端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断链重连。

心跳间隔指多少秒发送一个心跳包给数据中心。

心跳超时指多少秒没有接到任何一个心跳应答包就认为已经掉线。

一般两值的设定和网络有关状况有关。

心跳间隔一般100秒,心跳超时为心跳间隔的三倍。

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定此两项配置,也可以在数据中心设定。

数据中心的设定要比终端的设定优先,也就是说,如果在终端设定心跳间隔为100秒,在数据中心设定为40秒,则心跳间隔为40秒。

当两项任一项为0或空时,不发心跳包,也不计算心跳超时。

4. 生命周期和智能尝试间隔
生命周期是指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持续多少秒就断掉。

如果为0或空秒则该项配置无效。

当该项配置不为0或空且:
·在线模式工作在永远在线时:
每当连接持续到生命周期时,就断掉连接,并再次连接。

·在线模式工作在按需在线时:
每当有用户数据时,终端与数据中心就建立连接,并传送数据。

从最后一个数据传送完开始计时,如果到生命周期,则断掉连接。

如果在此期间,又有数据,则重新计时。

·在线模式工作在按时在线和唤醒在线时生命周期不起作用。

永远在线时,断链重连会产生无线流量,当由于数据中心关机或其他链路故障导致频繁的断链重连会产生大量数据流量,从而可能产生不可预计的大量费用,这被称为费用爆炸。

正确设定尝试间隔能大幅度的减少费用爆炸的可能性,同时又能保证断链重连的及时性。

断链重连的间隔将变为MIN(10×2n,尝试间隔) 秒,n为尝试联机失败次数。

例如:尝试间隔按缺省置900秒计算,则断链后发生的重连间隔为:0、10、40、80、160、320、640、900、900…900…。

如果数据中心断电24小时,断链重连的流量费用从数兆上百元减少到100k几元左右。

5. 双条件控制发送(缓冲用户数据长度和用户数据到达超时)
双条件控制发送就是指按成帧发送数据长度和用户数据到达超时两个条件决定是否进行数据发送。

比如首先成帧发送数据长度设定为10个字节,用户数据到达超时设定为1(100毫秒)。

则终端首先会暂存用户数据,直到用户数据达到10个字节或已经100毫秒没有用户数据到达,再把暂存数据传送给数据中心。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设定为0或空则两个条件都不生效。

两个条件都不生效则每此用户串口收到数据都会发送。

一次发送的长度由串口一次收到的数据长度决定。

6. 地址-DTU IMEI映射技术
由于每次将用户数据打包成UDP或TCP数据包都会有开销,所以尽量减少发送次数则会减少开销。

双条件控制发送就是指按缓冲用户数据长度和用户数据到达超时两个条件决定是否进行数据发送。

比如首先用户数据长度设定为10个字节,用户数据到达超时设定为5秒。

则终端首先会暂存用户数据,直到用户数据
达到10个字节或已经5秒没有用户数据到达,再把暂存数据传送给数据中心。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设定为0则两个条件都不生效。

两个条件都不生效则每次用户串口收到数据都会发送。

一次发送的长度由串口一次收到的数据长度决定。

另一个很大的开销是为了数据中心区分不同DTU发来的数据而添加的标识。

每个无线数据终端在数据中心都有全球唯一的标识-终端中无线模块的IMEI 号。

每次该数据终端在上线操作中,数据中心都会建立 IMEI号和终端地址及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以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的用户数据包上节省了标识域。

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节省了费用。

由于大量心跳包的存在,采用DTU IMEI 映射技术可以节省可观的费用。

7. 嵌入式数据中心
通常的数据中心都是运行在连接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上,在这里也可以把一台无线数据终端配置成嵌入式数据中心的角色,这样这台无线数据终端就可以接受其他终端的连接请求,从而完成终端和终端之间的点到点直接连接。

在这种使用模式下,数据流向为:
用户设备A<-用户串口->连接用户设备的终端<-无线网络->嵌入式数据中心所在终端<-用户串口-> 用户设备B
一般要求这两个终端使用GPRS的APN服务或者CDMA的VPDN服务,即它们之间在网络这层是互相可达的。

如果嵌入式数据中心所配置的最大终端数目大于一个,这时候可以同时有多个终端连接到这个嵌入式数据中心,嵌入式数据中心的用户串口数据会广播到所有已连接的终端,而所有已连接的终端发给中心的数据都会通过嵌入式数据中心的用户串口送出,从而完成终端和多终端之间的点到多点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