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精美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秀课件

• 相反,对于很多淡水(尤其是浅水)生态系统来说,碎屑线路在能量传递中往 往起着主要的作用。
营养级
• 绿色植物所提供的食物能通过生物的摄食和 被摄食而相继传递的特定线路称之为食物链。
• 每一条食物链由一定数量的环节组成,最短 的包括两个环节,如藻类→鲢、水草→草鱼 等,而最长的通常也不超过4—5个环节。
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 物所同化的能量。
• 能量流动以食物链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 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 牧食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新陈代 谢产物进入到腐屑食物链中,从而把两类主要 的食物链联系起来。
• 因此,对于包含能量转化的任何系统来说,能量的输入 与输出之间都是平衡的。即进入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内 储存的能减去所第二定律表明,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总有一部 分能量会转化成不能利用的热能,以致于任何能量传递 过程都没有100%的效率。
• 生物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具有基本的热力学特征, 即它们能形成和维持高度的有序或“低熵”状态(熵)是 系统的无序或无用能的度量)。低墒状态系由高效能量 (如光或食物)不断地降解为低效能量(如热)而达到。
• 碎屑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除了一部分直接来自碎屑物质之外,大部分是通 过摄食附着于碎屑的微生物和微型动物而获得的。
• 因此,按照上述的营养类别,碎屑消费者不属于独立的营养级,而是一个混 合类群。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碎屑资源不同,碎屑线路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 的差别。
•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利用自养生物产品的时滞很小,因此通过牧 食线路的能量流明显地大于通过碎屑线路的能量流。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
营养级
• 绿色植物所提供的食物能通过生物的摄食和 被摄食而相继传递的特定线路称之为食物链。
• 每一条食物链由一定数量的环节组成,最短 的包括两个环节,如藻类→鲢、水草→草鱼 等,而最长的通常也不超过4—5个环节。
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 物所同化的能量。
• 能量流动以食物链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 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 牧食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新陈代 谢产物进入到腐屑食物链中,从而把两类主要 的食物链联系起来。
• 因此,对于包含能量转化的任何系统来说,能量的输入 与输出之间都是平衡的。即进入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内 储存的能减去所第二定律表明,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总有一部 分能量会转化成不能利用的热能,以致于任何能量传递 过程都没有100%的效率。
• 生物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具有基本的热力学特征, 即它们能形成和维持高度的有序或“低熵”状态(熵)是 系统的无序或无用能的度量)。低墒状态系由高效能量 (如光或食物)不断地降解为低效能量(如热)而达到。
• 碎屑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除了一部分直接来自碎屑物质之外,大部分是通 过摄食附着于碎屑的微生物和微型动物而获得的。
• 因此,按照上述的营养类别,碎屑消费者不属于独立的营养级,而是一个混 合类群。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碎屑资源不同,碎屑线路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 的差别。
•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利用自养生物产品的时滞很小,因此通过牧 食线路的能量流明显地大于通过碎屑线路的能量流。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秀课件

D 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理论上约消耗植物: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植物
1/2
植食 动物
1/4
人
小型肉 食动物
1/4
解析: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 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 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热能
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太阳
利 用 的 能 生产者固定 量
的太阳能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 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呼吸散失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
初级消费者摄入(吃进)的能量能都被利用吗?
兔子的能量都到那里去了?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 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呼_吸__作__用___利用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_未__被__下_一__个_营__养_级__利__用__;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分__解_者____利用。
传递效率经典考题(04上海)如果一个人的食物 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
遗体 残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呼 吸 (1)自身呼吸消耗 散 (2)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失(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定量定时分析
意 图
呼 吸
散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4)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这一部 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植物
1/2
植食 动物
1/4
人
小型肉 食动物
1/4
解析: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 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 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热能
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太阳
利 用 的 能 生产者固定 量
的太阳能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 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呼吸散失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
初级消费者摄入(吃进)的能量能都被利用吗?
兔子的能量都到那里去了?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 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呼_吸__作__用___利用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_未__被__下_一__个_营__养_级__利__用__;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分__解_者____利用。
传递效率经典考题(04上海)如果一个人的食物 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
遗体 残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呼 吸 (1)自身呼吸消耗 散 (2)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失(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定量定时分析
意 图
呼 吸
散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4)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这一部 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41张PPT)

温故而知新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分析
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
? 入、储存和散失的
能量输入
个体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的源头: 太阳 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
量
呼吸作用
流
动 的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过
遗体 残骸
程
分解者
能
能量
量在
流
第 二
动营
的养
过级
程
中 的
变
化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分
能量金字塔
研究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意义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1.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 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 )
A.能量和营养级 B.个体大小与营养级 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 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 2.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 量最多的成分是(A)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 6. 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 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 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 外?
鸟
昆虫 树
第二课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质课课件)

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人教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公开课课件1
![[人教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公开课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7df66641a37f111f0855b95.png)
解、未被利用。
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态 系统的 能量流 动》公 开课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态 系统的 能量流 动》公 开课课 件1(完 整版PP T)
2、能量金字塔
根据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 得到的能量数值绘制成图,可 从形中成可一以个看金出字,塔一图个形生态系统 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 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数据分析与处理
营养级
流入能量 流到下一营 出入比
养级的能量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464.6
62.8 13.5%
植食性动
物
第二营养级 62.8
12.6 20.1%
肉食性动 第三营养级 12.6 物
2、流入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 分之百地流向后一个营养级?
一部分通过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 一部分分解者利用; 一部分未利用; 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 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鸟
昆虫
树
能量金字塔
若干 只鸟
>1000昆虫
1树
1树
数量金字塔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态 系统的 能量流 动》公 开课课 件1(完 整版PP T)
人 [教 名版 师《课生堂态教系学统]的[能人量教流版动]《》 生P态PT系课统件的2 能量流 动》公 开课课 件1(完 整版PP T)
学以致用
为什么说“一山不容二虎”?
学以致用
为什么说“一山不容二虎”?
1、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 规律,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 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程度。 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故“一山不容 二虎”有一定的生态学道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生命在等待中逝去· · · · · ·
请给我们一个“先吃鸡”的理由!
七嘴八舌
食物链越短,能 量到我体内的越 多,我活的时间 就越长呀!
如何调整饮食结构?
人们应采用以 谷物和植物蛋白 为主的食物结构
植物 -> 牛 -> 人
植物 -> 人
沼气池
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研究能量流动意义---提高能量利用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散失) (散失)
呼吸(散失)
(散失) 呼吸
(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具有
单向流动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特点
呼吸 (散失)
能量传递效率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96.3 18.8
(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与本营养级能量的比值)
呼吸 122.6
7.5
生产者 464.6
62.8
植食性动物 62.8
2.1
12.6 29.3
肉食性动物 12.6
0(焦 / 厘米 年) 固 14.6 定
未利用 327.3
学案【知识探究】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的数据整理
营养级 流入 能量 464.6 输入下一营 呼吸作用 养级能量 散失 62.8 96.3 分解者 利用 12.5 未利用 能量 传递效率
62.8
植食性动物 62.8
2.1
12.6 29.3
肉食性动物 12.6
5.0
微量
293 12.5
未 固
分解者 14.6
未利用 327.3
能 量 金 字 塔
学案【思维训练】1
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 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 恭喜你,答 不要灰心, 对了!再接 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不要灰心, 不要灰心, 再来一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第二级 初级消费者
(传递效率为10%—20%)
第一级
生产者
??先如吃果鸡存在玉米→鸡→人,这一条食物链, ?那先么吃人玉若米增加1公斤体重,最少要消耗多少公 ?斤用玉玉米米?喂至鸡多,消再耗吃多鸡少下公的斤蛋玉米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3.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第三级 次Leabharlann 消费者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2009-2010学年
1.单向流动 (不循环)
各营养级的次序不可逆转,捕食关系是长久 自然选择的成果
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重复运用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太阳能
12.5
分解者 14.6
2.1
2009-2010学年 微量
生产者 464.6
植食性动物
62.8
12.6
肉食性动物
光能
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热能
➢摄入量 - 粪便所含的能量 = 同化量
➢同化量
=
呼吸量
+
遗体中所 含的能量
+
下一级 摄入量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太阳能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 解者
呼吸
思考: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62.8
12.6
7.5
293
18.8
5.0
未固定
96.3
呼吸
29.3
未利用
122.6
327.3
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顿。如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共42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分
解
者
呼吸作用
思考:1、人工鱼塘需要投喂饲料,此时流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如何表示?
2、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按照图示途径全部利用吗?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一定时间内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
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短时间内,定时)
课堂练习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有能饮用的水 ,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身边尚存的食物只有1只母鸡、15 kg玉米。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方案1
先
方案2
一部分 后
一、能量流动
1.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输__入___、__传__递___、__转__化___和__散__失___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归纳: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兔子)的示意图
呼吸作用
散失(热能)
摄入
粪便 属于兔子的同
化量吗?
同化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捕食者摄入
遗体残骸
分解者利用 呼吸作用 散失(热能)
摄入量 = 同化量 + 粪便量 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流向分解者的能 量包含哪些?
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捕食者摄入+分解者利用
(5)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兔吃草后能将摄入的草全部同化吗? 呼吸作用
同化
摄入
同化 流入
分解者
粪便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兔同化了小草的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的能量怎样获得
光合作用 (太阳能 化学能)
草的能量的去向
呼吸消耗
供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分解
兔子把草吃进肚里,这些 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草→兔→鹰
1、草的能量怎样获得? 2、草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3、兔子把草吃进肚里,这些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4、兔子吸收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5、用流程图表示出三个营养级间能量的流动过程?
桑基鱼塘
桑树
蚕
鱼
桑茂、蚕壮、鱼肥大
例题精析:
D 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 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 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例题精析:
B 2.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不包含成分是( )
A.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总结
输入:能量的最终源头: 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传递: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转化: 太阳光能 光合作用 化学能 呼吸作用 热能
散失: 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呼吸),能量以热能散失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用表格的形式将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传递效率。
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
人
玉米喂鸡,吃
鸡产下的蛋,
鸡
最后吃鸡。
❖ 能量流动 的意义
沼气池
延伸拓展:
1.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一山不容二虎”隐 含的道理。
2. 市场上,肉类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小白菜的 价格高,试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原因。
数据分析
学以致用
请分析讨论:
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谚语“一山不 容二虎”隐含的道理。
物链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
C 浮游植物的量为( )
A. 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总结
输入:能量的最终源头: 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传递: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转化: 太阳光能 光合作用 化学能 呼吸作用 热能
散失: 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呼吸),能量以热能散失
B.分解者 D.生产者
3.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 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 头鹰的能量最多( )
D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
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4.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
能量散失的形式: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问题探讨:
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 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 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 物。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 只母鸡、15Kg玉米。
策略: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
玉米
A、先吃鸡,
人
再吃玉米
鸡
B、先吃玉米,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 落到荒岛上, 随身尚存的 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 玉米。为了使自己坚持更 长时间,以等待救援,你 将选择哪一种策略?
策略:
①先吃鸡,再吃玉米。 ②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 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 吃鸡。
❖ 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 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参考要点:
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 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 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 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小的程度。 在获得有限的食物空间里,虎的数量越少,就越容易获得 食物来维持生存,其数量多时,就不能维持其生存。为了 生存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样一山就容不得二虎。
在市场上,肉一般比蔬菜贵,试从生态系统能 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蔬菜一般属于生产者范畴,而肉属于消费者范畴, 由于能量传递的效率只有10%~20%,也就是说要得 到1千克的肉至少要消耗5千克的植物;所以相同重量 的肉比蔬菜贵。
❖ 能流动 的意义
❖质疑:
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
❖思考:
策略:
①先吃鸡,再吃玉米。 ②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 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 吃鸡。
玉米
A、先吃鸡,
人
再吃玉米
鸡
B、先吃玉米,
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
人
玉米喂鸡,吃
鸡产下的蛋,
鸡
最后吃鸡。
运用能量流动原理解释下列问题: 1、为什么同等质量的肉的价格比白菜价格高? 2、“一山不容二虎”
❖ 能量流动 的意义
营养级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输入能量
464.6 62.8 12.6
流出能量 (输入后一营养级)
62.8 12.6
出入比 (传递效率)
13.52% 20.06%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方向:单向流动 数量: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 20%
能量金字塔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 落到荒岛上, 随身尚存的 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 玉米。为了使自己坚持更 长时间,以等待救援,你 将选择哪一种策略?
能量流动的分析
个体1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输入
个体2 个体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输入
种群
能量储存
能量散失
如果将这个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可以简化研 究,清晰的分析出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
草→兔→狐
1、草的能量怎样获得? 2、草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3、兔子把草吃进肚里,这些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4、兔子吸收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5、用流程图表示出三个营养级间能量的流动过程?
农民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要进行 灭虫除草,目的是什么?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 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不能,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 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 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 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 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 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
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太 阳 能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分解者
输入:
呼吸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传递的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转化: 太阳光能 光合作用 化学能 呼吸作用 热能 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