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煤矿地质图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50
倾斜岩层: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50﹤倾角﹤850)。 形成原因: A.原始沉积地形影响; B.地壳构造运动影响。
最新版整理ppt
51
谢谢大家! 祝大家愉快!
最新版整理ppt
52
• 1、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炭储量。 由于陷落柱本身及周围不能开采的煤层,使
煤炭储量减少。 • 2、影响正规开采
由于陷落柱破坏,无法布置正常回采工作面, 限制采掘机械的有效使用。
最新版整理ppt
38
• 3、影响采掘施工
由于存在陷落柱,必然增加巷道掘进率,增 加岩巷工作量,增加支护难度。
陷落柱还使开采条件复杂化,降低回采率, 特别是对机械化采煤不利。
最新版整理ppt
48
褶曲形态
最新版整理ppt
49
水平岩层
1.水平岩层:基本保持水平状态的沉积岩层(倾角﹤50 ) 。 2.水平岩层特征: A.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B.老岩层在下,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在上,分布在高处; C.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标高差; D.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 1、陷落柱的形态特征:指的是陷落柱的三度空间 形状。主要包括:
• (1)平面形态:一般呈椭圆形,也可呈圆形、长 条形和不规则形等。
最新版整理ppt
31
陷落柱的特征
最新版整理ppt
32
陷落柱的特征
• 2、陷落柱的井下特征 • (a)柱面特征:柱面即陷落柱与周边正常
岩层的接触面。有三种:第一种,柱面多 呈直立的平面;第二种,锯齿状柱面;第 三种,滑坡状柱面。
最新版整理ppt
16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煤矿地质图

第二节 地形图
二、等高线图上各种地形的表示方式
山岗和凹坑
山脊和山谷
第二节 地形图
山坡等高线及断面
鞍部地形等高线
地形剖面图
第二节 地形图Leabharlann 三、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
– 1)根据工程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位置线AB。 – 2)将AB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编号,注明各点标高。 – 3)在图的下方或另用一张纸绘地形剖面图。在这张纸 上先做一条水平直线,以地形等高线图上所做剖面位 置的最低标高为此水平线的标高,此处为10m。 – 4)根据等高线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做出平行于该直线 的水平线,并注明标高。 – 5)过等高线图上各交点,向剖面图上的水平线作垂直 引线,根据各点的标高在剖面图上确定各点的位置, 并编号1′、2′、3′……。 – 6)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这些实际位置点,即绘成地形剖 面图。
– 补充:褶曲构造(向斜和背斜)的三点判别法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煤层走向和倾角变化 盆地和穹隆构造
煤层褶曲 煤层倒转的等高线图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2.断层
– 在煤层等高线图上,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 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一般叫做断层交 线或交面线。因为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 断层有两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符号—· —表 示,下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断层使煤层 底板等高线失去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正断层 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 带,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重叠部分 为煤层上下两盘重复区,如图2-16。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一、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 层面上的等高线。把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 到水准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煤层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 层与底板的交面。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 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都 是煤矿常用图纸,尤其底板等高线图运用最为普遍。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 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图2-19为某矿煤层 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尺,根据生产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常用的比例尺是1∶5000、l∶2000、l∶1000。等高距的大小 取决于图纸的比例尺和煤层倾角,常用的等高距是100m,50m、 20m。
《煤矿地质图》课件

欢迎来到《煤矿地质图》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煤矿地质图的定 义、作用以及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定义
煤矿地质图是一种通过各种地质数据和技巧绘制而成的图表,用于展示煤矿地质情况,如煤层分布、矿藏类型、 地质构造等。
作用
煤矿地质图是矿山开发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矿山工程师和地质学家了解煤矿的地质特征,评估矿藏潜力, 进行矿山规划和设计。
绘制规范
遵循地质图的绘制规范和标准, 确保图中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 性。
美观排版
合理安排图中元素的位置和比 例,使地质图美观且易于阅读。
解读方法
1 地层分析
通过分析煤层的厚度、倾角和质量,了解其储量和开采难度。
2 构造解剖
研究地质构造对煤矿分布和矿产形成的影响,为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
分析地下水位和水质,确和分析各种地质数据,如岩层厚度、矿层 倾角、矿石质量等。
尺度和比例
合理选择尺度和比例,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 可视化效果。
地质标记
使用符号和颜色标记不同的地质特征,使地质 图更加清晰易读。
图例说明
提供地质图的解读说明,使观看者能够更好地 理解图中的内容。
绘制技巧
精确测量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确保地质数据的准确性。
应用
1
矿藏评估
根据地质图的信息评估煤矿的储量和质量,制定开采方案。
2
矿山规划
利用地质图的信息规划矿山的布局和设施。
3
安全管理
通过地质图分析,预测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煤矿地质图》,我们了解了它的定义、作用、要素、绘制技巧、 解读方法以及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希望本课件对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有所 帮助!
《矿图》教案

绪论一.矿图的种类矿图: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工作中所绘制的一系列图纸.统称为矿图.分类:矿井测量图.矿井地质图.其它矿图.1. 矿井测量图<1>煤矿必须的八大测量图:①井田区域地形图.②工业广场平面图.③采掘工程平面图. ④井底车场平面图.⑤水平主要通平面图.⑥井上,下对照图.⑦主要保护煤柱图.⑧井筒断面图.<2>反映的主要内容:①地物,地貌②巷通硐室③煤层产状,地质构造④采掘情况⑤井上,下对应关系.<3>资料:地面及井下实测资料.2. 矿井地质图:<1>地质图:①地形地质图②煤层底版等高线图③各种地质剖面图.④各种柱状图.⑤水文地质图.<2>反映内容:①煤层产状②地质构造③地形地质④水文地质⑤矿产质量分布.<3>资料:①勘探资料②生产资料.测量图与地质图的关系:测量图是基础,地质图进一步说明.3. 其他矿图:巷通布臵图、各种系统图、电气设备分布图、安监装备布臵图、避实线路图、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二.学习《矿图》意义.了解矿图绘制的基本原理,熟悉矿图的基本内容、掌握识读绘制矿图的基本技能、使用矿图的基本方法.开采设计、科学管理、指挥生产、生产计划.三.《矿图》课程的任务及共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掌握矿图的识读,绘制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第一章矿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基本规定一. 图纸幅面:煤矿图纸分幅一般为自由分幅,不统一编号. 在规定的图鉴中写出.图签格式.二. 比例1. 概念: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水平距离之比标为比例尺.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实际相应水平距离注意:①分子、分母单位应一致②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2.种类<1> 数字比例尺.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比例式1:2000 分式1/2000比例尺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矿图常用比例尺:1:500 1:1000 1:2000 1:5000(2)图示比例尺用图表示的比例尺3.比例尺的用途(1)根据图上长度求实际相应的长度(2)根据实际长度求图上相应长度4.比例尺的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作用:(1)根据比例尺确定测距精度(2)根据精度要求绘图比例第二节点位的确定点位:平面位臵(x .y ),高程(H)一、点的平面位置某点在平面上的位臵,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煤矿地质图

从断层线两侧地层界限的分布情况也可以表 现出断层不同的形态。走向断层表现为断层 线两侧的岩层有重复和缺失现象;倾向或斜 交断层表现为断层两侧岩层有中断错开现象 。
四、井田地形地质图的识读
1.图名、图例、标题栏和比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地形特征、地貌概况、地物分布 4.地层或岩层分界线符号 5.煤系地层、煤层的分布 6.地质构造界限和符号
二、综合柱状图
根据井田范围内所有钻孔资料和实测剖面资料, 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按地层时代的先后顺序用各层 的平均厚度排列起来而编制成的柱状图件。它综合 反映了井田范围内煤系岩性特征及含煤特征。
综合柱状图图示内容主要有: 1.地层单位和代号; 2.各时代地层的最小厚度、最大厚度和平均厚度 ; 3.煤层、标志层、含水层、有益矿层的厚度和层 间距; 4.由底到顶按顺序排列的岩性柱状; 5.各时代各层位的岩石名称和岩性特征描述; 6.其他整饰和注记内容。 比例:一般选定1:200或1:500的比例。
二、煤层产状要素及其等高线的表示方法
1.煤层走向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2.煤层倾向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水平方向。 3.煤层倾角 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三、煤层构造形态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煤层 (二)穹隆构造及盆地构造煤层 (三)褶曲构造煤层 (四)断层构造的煤层
第三节 垂直地质剖面图
一、概述 设想用一个垂直地表面的平面沿某个方向垂直向下将地 壳切开,按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符号、线条将切开断面上的地 形线、地物线、地层分界线、煤层界线和地质构造等情况投 影到垂直切面图上而编绘成的地质图件,称为垂直地质剖面 图。 主要图示内容: (1)图名、图例、比例、剖面方向; (2)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 ; (3)剖面线切过的各类勘探工程、井巷工程、采空区和 小煤窑; (4)剖面线切过的地层分界线、煤层、标志层、含水层 分界线、地质构造、火成岩侵入体、陷落柱; (5)井田边界线、采空区边界线、保护煤柱界线等。
煤矿地质学作图与分析

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求地层产状与厚度 岩层地表露头宽度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图 ——步骤和方法与水平岩层相近 步骤和方法与水平岩层相近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注意事项: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注意事项: 应尽可能切过图面上的所有岩层和 垂直岩层走向——倾向剖面; 倾向剖面; 垂直岩层走向 倾向剖面 所选择的纵、横比例尺必须一致; 所选择的纵、横比例尺必须一致; 注意真倾角、视倾角的关系; 注意真倾角、视倾角的关系; A tgα=tgβ×cosω ×
色谱: 绿色 绿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紫色; 橙色 橙色; 灰色 灰色; 棕色 棕色; 灰绿色 灰绿色; 橄榄色 紫红色 橄榄色; 色谱:K绿色;J蓝色;T紫色;P橙色;C灰色;D棕色;S灰绿色;O橄榄色;-紫红色
(2)用图解法求石炭系 的产状和厚度 )用图解法求石炭系C的产状和厚度 3. 在图上自选垂直地层走向的图切地质剖面线 在图上自选垂直地层走向的图切地质剖面线A-A’,绘制 , 图切地质剖面图(尽可能切过区内所有地层) 图切地质剖面图(尽可能切过区内所有地层)
回顾
倾斜岩层出露线在地形图上的表现——V字形法则 V 倾斜岩层出露线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相同相同: ③相同相同: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 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也是相同的。 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也是相同的。
在河谷处,岩层界线的“ 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而在山脊处, 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在河谷处,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而在山脊处,岩层 界线的“ 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界线的“V”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回顾
2024版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煤矿地质概述•煤层与煤质目录•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瓦斯地质•顶底板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01煤矿地质概述煤矿地质定义与特点煤矿地质定义研究煤的形成、赋存状态、煤质变化及煤矿床与周围地质体之间关系的科学。
煤矿地质特点以沉积岩为主,构造复杂,含煤岩系及煤层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煤矿地质研究意义指导煤炭资源勘查预测煤炭资源量,评价煤炭资源勘查前景。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分析煤矿地质构造,预测地质灾害,提出防范措施。
促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煤质变化规律,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1 2 3通过采煤实践,逐渐积累煤矿地质知识。
古代煤矿地质知识积累随着地质学的发展,煤矿地质学逐渐形成独立学科。
近代煤矿地质学科形成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煤矿地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现代煤矿地质学科发展煤矿地质发展历程02煤层与煤质泥炭沼泽是形成煤层的主要环境,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并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泥炭,泥炭再经过成岩作用转变为煤。
煤层的形成煤层的分布受古地理、古气候和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
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煤层分布特点各异。
煤层的分布煤层在地下常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
其产状受地层产状控制,一般与围岩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煤层的赋存状态煤层形成与分布煤质评价与分类煤质评价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等指标,对煤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硫分等。
煤的分类按照煤的变质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
其中烟煤又可细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等。
煤质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煤矿的开采、运输和加工利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主要受古地理环境、沉积物供应、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各异。
煤层厚度变化类型根据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可分为稳定型、较稳定型、不稳定型和极不稳定型四种类型。
煤矿地质绘图解读

石门编录示意图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利用标志层对比
利用煤岩特征变化 确定断层
断层带附近的构造特征
牵引褶曲
小断层增多
断层面特征
断层带煤线
见煤点 见煤点 底板掘进段: AC; DE;
FB
顶板掘进段:
CD;
EF; 见断层点 见煤点
F
+100
见断层点
作图步骤: 1:作煤层和断层面等高线 2:连上、下盘断煤交线 3:推出下盘煤层等高线
17m
N
-150m 30° -200m 45° -150m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17m AC 50m 17m 0m AB
N
-150m -150m 30° -200m
五查:
查区内陷落往发育、分布的规律性; 查陷落柱周围煤、岩层中裂隙发育情况及充填物性质; 查煤层遭氧化的情况; 查陷落柱附近的水和瓦斯的变化; 查陷落柱周围的小断裂的发育情况。
五看:
看陷落柱与围岩的接触往面; 看陷落柱内充填物的性质和特征; 看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 看陷落柱与煤层底板的交面线。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AC 50m 0m AB
较大断层
较小断层
瓦斯地质研究
包括:查明有突出危险区的地质情况,提供可能与突出有关的地质资料, 编制瓦斯地质测报图件。 具体工作内容有: • 矿区地质构造研究: 矿井构造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是引起煤
层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深入研究构造发育规律、空间组合特征,构造演 化机理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别近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各种断层封闭 特性 ;找出应力集中区作为测报工作的重点地区; • 对圈定出的可能储积瓦斯构造,进一步判明与矿井开拓工程的关系,并 标定出可能发生突出点的位置。 • 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煤体特征,确定变化带位置。 • 调查鉴定煤层的各分层煤岩和物理特征,确定煤结构的破坏类型,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单斜构造煤层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 单斜构造煤层。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煤层底 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平行直线。 (2)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曲线;倾角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相等,平距大,倾角小;平距小,倾 角大。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单斜构造露头线曲向与 地形等高线有明显的规 律性—“V”字形尖端 指向一致或相反。褶曲
构造露头线曲向与地形
等高线无明显规律,如 图4-36。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三)断层构造在地 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当地势平坦时,断层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当地形高地起伏 变化较大时,断层线 发生弯曲,其弯曲规 律与单斜构造岩层的 露头线弯曲规律基本 相同,不能代表断层 面的走向。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图示的主要内容: 标题栏、坐标网及图例 主要地物 井田范围内的各种边界线 穿过该煤层的全部勘查工程 地质构造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 资源/储量计算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用途。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1:10000或1:5000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落差 在同一条断层的不同地段,断层落差不一样。就是 同一个地段,沿不同方向所作的断层铅直剖面上, 所反映的断层落差值也有区别。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断层面产状要素 相同标高两交点的连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走向线的方位角 为断层面的走向。 垂直于断层面走向线 并指向断层面向下倾 斜的方向的方位角即 为断层面的倾向。 ∠FNK为断层面的倾角。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表现 将断层的上盘煤层底板、下盘煤层底板和断层面三 个面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就是 有断层构造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断层性质 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移的断层。 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移的断层。 正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 层底板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区。 逆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 层底板等高线中断重叠,重叠部分为上、下盘煤层重复区。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时,且岩层倾角大 于地面坡角时,则在山谷处表现为尖端指向下坡的 “V”字形,在山脊处形成尖端指向上坡的“V” 字形。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且岩层倾角小于 地面坡角时,则露头线所表现的“V”字形与地形 的关系,与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情况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它的“V”字形脚地形等高线狭窄。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褶曲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弯曲、疏密不同,反 映着褶曲构造的不同特征。等高线疏密反映煤层倾 角变化。如轴线两翼对应的等高线平距相等,说明 两翼倾角相等,构造对称;轴线两翼对应的等高线 平距不相等,说明两翼倾角不相等,构造不对称。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四)断层构造的煤层 煤层受力发生断裂和相对位移后所形成的构造形态称为断层。 1.断层要素 (1)断层面。煤层发生相对位移时的断裂面。 (2)上盘、下盘。若断层面是倾斜的,则位于断层面上方的煤 层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方的煤层称为下盘。 (3)断煤交线。断层面与煤层底板界面的交线。 (4)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的相对位移量称为断距。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法向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水平距离。 铅直断距(落差):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铅直距离。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1.图名、比例、图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井田边界线、煤层露头线、风氧化带边界线、煤层尖灭线以及 最低可采边界线 4.井田内主要地物 5.勘查工程位置 6.识读构造要素,分析煤层构造形态 1)选点测算:选择代表性的点量算煤层产状要素。 2)单线追索:初步掌握褶曲、断层部位。 3)块段分析:以断煤交线为界将井田划分成若干块段,在块段 内识读、分析煤层产状变化及构造形态。 7.总体概括
二、煤层产状要素及其等高线的 表示方法 煤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 产出状态称为煤层的产状。 煤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 向和倾角。 1.煤层走向:煤层底板等高线的 方向。 2.煤层的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 上投影的方向。 3.煤层的倾角:倾斜线与水平面 所夹的锐角。煤层的倾角永 远大于伪倾角。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划分资源/储量估算块段
(1)煤层埋藏条件
(2)煤层厚度 (3)地质构造
(4)地质可靠程度
(5)保安煤柱 3.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1)煤层面积的确定 2)煤层厚度的确定 3)煤的视密度的确定 4.按块段估算资源/储量
5.估算全矿井煤炭资源/储量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四、井田地形地质图的识读 1.图名、图例、标题栏和比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地形特征、地貌概况、地物分布 4.地层或岩层分界线符号 5.煤系地层、煤层的分布 6.地质构造界线和符号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述 煤层底板等高线:不 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 层底板界面的交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将各条煤层底板等高 线,用标高投影的方 法,投影到同一水平 面上,按照一定比例 和规定的线条、符号 绘制而成的图纸。
(三)用于矿井设计 1.沿煤层开掘水平巷道的设计 沿煤层底板等高线开掘的巷道即为沿煤层开掘的水 平巷道。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沿煤层平巷通过褶曲的设计 (1)平巷从煤层底板通过。 (2)平巷从煤层顶板通过。 (3)平巷先穿煤层顶板,遇煤层又穿底板到达煤层,再沿煤层 底板等高线掘进。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五、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一)用于了解煤层产状要素及地质构造 (二)用于估算井田的煤炭资源/储量 1.确定资源/储量估算边界 (1)自然边界:由于自然因素使煤层缺失或中断的边界线,包 括煤层露头线、煤层尖灭线、冲蚀区边界、火成岩侵入边界、 断层线、河流等。 (2)工业边界:根据工业指标的要求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的能 被利用和开采的可采煤层边界线。如井田边界线、煤层最低 可采厚度边界线、煤层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 (3)暂定边界:在工业边界内,根据资源/储量估算简单方便 需要人为确定的边界线,如某一高程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边 界,或以某勘探线为边界等。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ຫໍສະໝຸດ 图2.褶曲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表现 水平褶曲:枢纽为水平的褶曲。 倾伏褶曲:枢纽为倾斜的褶曲。 (1)水平褶曲的煤层,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大致平行的直 线。这一组等高线中间标高值小,向两侧增大的为水平向斜; 反之为水平背斜。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倾伏褶曲的煤层,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一组不 封闭的连续曲线,各等高线转折点的连线为褶曲轴 线。当转折端指向标高值减小的方向时为倾伏背斜, 反之为倾伏向斜。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等高距大小,取决于图纸的 比例和煤层倾角的大小,一般采用50m、20m、 10m、5m、2m、1m的等高距。大比例、平缓的 煤层,等高距小;反之等高距大。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穹窿构造及盆地构造煤层 穹窿构造的煤层中间凸起,四周变低,盆地构造的 煤层中间凹下,四周抬高,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封 闭曲线。由中央向四周等高线标高值逐渐降低的为 穹窿构造,逐渐增高的为盆地构造。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性质 (1)单值性。即任何一条铅垂线与煤层底板界面相交,一般只 有一个交点。
(2)等值性。即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一点处的标高相等。
(3)可量测性。在图上任一处,均可量测求出煤层产状要素。 (4)连续圆滑性。连续稳定的煤层其等高线为一组圆滑或封闭 的曲线,一般曲率最大点与背斜轴、向斜轴正交。 (5)可中断性。煤层底板等高线会出现中断、分岔、相交。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褶曲构造煤层 连续弯曲的煤层称为褶皱构造煤层。褶皱构造中的 每一个弯曲部分称为褶曲构造,其中向上弯曲的部 分称为背斜构造,向下弯曲的部分称为向斜构造。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褶曲构造要素 (1)核部和翼部。褶曲构造的内核部分称为核部;核部两侧的 煤层称为翼部。 (2)轴面和轴线。平分褶曲构造的假象平面称为轴面;轴面和 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轴线。 (3)枢纽。轴面与煤层层面的交线称为枢纽。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3.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地形坡度 和岩层倾角。由于井田范围内三者都有变化,所以 在地形地质图上,同一岩层的露头线宽度常表现为 宽窄不同的现象。 (二)褶皱构造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在地形比较平坦的情况下,水平褶曲的露头线表现 为一组平行或近平行的地质分界线,倾伏褶曲露头 线表现为一组呈“之”字形的弯曲曲线。 以岩层新老关系识别背向斜,自褶曲核部向两翼, 岩层由老到新顺序为背斜,而由新到老为向斜。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一、概述 井田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根据各种勘查 手段和勘查工程所获取的地质资料,经过调查分析、 研究后编制而成的图件。主要反映井田范围内地形、 地物、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标志层、岩浆岩、 其他有益矿产的分布以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情况等。 一般地形地质图的比例为1:10000或1:5000, 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小型井田可采用1:2000。 二、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地层一般是指地壳历史时期形成的成层岩石。 地层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分层单位称为地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