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案例20100521
血脂康胶囊简介演示

在使用血脂康胶囊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身体的 健康状况。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虽然血脂康胶囊具有较好的疗效 和安全性,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 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
、头痛、皮疹等。
如果患者在使用血脂康胶囊时出 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
生或药师的建议。
注意事项:在使用血脂康胶囊期 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 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以免影
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脂康胶囊可以帮助改善预后,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04
血脂康胶囊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安全性
血脂康胶囊是一种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和审批的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 的验证。
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红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长期使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 害。
详细描述
天然复合他汀是一种天然的化合物,由多种他汀类药物组成 ,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减少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
稻米发酵产物
总结词
血脂康胶囊中的稻米发酵产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详细描述
稻米发酵产物是从稻米中提取的天然产物,经过特定的发酵过程而制成。它具 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脂康胶囊简介演示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成分 • 血脂康胶囊的功效 • 血脂康胶囊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 血脂康胶囊的使用方法及剂量 • 血脂康胶囊的适用人群及禁忌症 • 血脂康胶囊与其他降脂药物的比较 • 结论
01
引言
血脂异常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100例临床观察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2期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压力倍增,进而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目前,我国患高脂血症的人群愈加庞大,并且这一疾病对人体的伤害严重,因此,人们已经开始对此疾病加以重视。
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威胁因素之一的高脂血症,对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发作具有直接的作用,对人体的潜在威胁巨大。
作为一种新型调节血脂、降脂类的中成药制剂,血脂康胶囊天然无害,在使用后可显著保持人体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G)正常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例;同时可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概率。
2016年2月-2017年2月对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使用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诊断血脂异常的标准:100例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不变,半个月中进行抽血检查2次,2次检测中TG>1.82mmol 或TC>6.01mmol,或HDL-C<1.02mmol/L(男),<1.20mmol/L(女)。
入选标准[1]:一旦患者符合上述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引发血脂异常的疾病,则可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
排除标准:对入选患者调查其半年内是否出现过脑血管意外,是否有严重的创伤,是否经历了重大手术、心肌梗死、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或慢性肝胆疾病、痛风或糖尿病;或者是否罹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近1个月内曾采用其他调节血脂措施的患者以及正处于肝素、甲状腺素治疗阶段的患者。
若存在上述情况,不能纳入观察病例当中[2]。
入选病例: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当中,男70例,女30例,且都是饮食控制失效者。
近期2次(相隔半个月)空腹TC>6.02mmol/L 或TG>1.78mmo1/L 或男HDL-ch<1.02mmol/L,女<1.15mmol/L。
100例患者中,年龄39~76岁,平均(58±3)岁。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106例

( 收稿 日期 :00 1-4 责 任 编 辑 : 茂 福 ) 2 1—01 周
5 ・ 5
Z 0 50 9 生 产 批 号 :70 5 0 6 g 次 , / , 晚 饭 后 19 0 2 , 0 11 ) . / 2次 天 早
服用 , 2周为一个疗程。2周后 复查 血脂 , 于原水平 的可继 低 续维持原剂量。其化验值低 于原水 平不 明显 的可增 加至 0 9 . g次, / 2次/ , 天 直至 疗程结 束。治疗 前后 分别 检测 血肌 酐 、 尿素氮 、 丙氨 酸转 氨酶 和 血糖 , 同时检 测 总胆 固醇 、 甘油 三
医学认为 高脂血症 特别是 低密 度脂蛋 白胆 固醇升 高作为 冠 心病 的危 险诱 因 , 目前 已得 到证实 , 国 内患者 以甘油三 酯 且 升高为主 。研究表 明, 降低 胆固醇及甘油 三酯水平可 以明显 降低冠心病 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血脂康主要含 3羟基 一3甲基 一戊二酯辅 酶 A( MG— H C A) 原酶 抑 制剂 , 抑 制肝 脏 H O 还 可 MG—C A向 羟 甲戊 酸 O ( 为合成胆 固醇 的前体物质 ) 转化 而阻止 内源性 胆 固醇的合 成, 降低血 中的低 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 低密度 脂蛋 白胆 固 极 醇, 升高高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 以达 到调脂 的作用 。该 药 与 阿司匹林合用有协 同作用 , 明显 降低心 肌梗死 的发病 率 、 能 病死率和减缓冠心病的病程进度 。
酒 、 尿病 、 糖 甲状 腺 功 能 减 退 、 慢 性 胰 腺 炎 、 重 肝 肾 功 能 急 严
3 讨论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 “ 虚 ” “ 气 、 痰湿 ” “ 、 血瘀” 等范 畴。
本病 外 因 是 由 于 过 食 高 梁 厚 味 , 湿 生 痰 ; 因是 由 于脾 失 酿 内 健 运 , 谷 肥 甘 之 物 无 以 化 生 气 血 而 生 痰 生 湿 , 则 气 虚 不 水 久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78例体会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78例体会作者:孟繁华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15期[摘要] 目的:观察血脂康在高血脂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3月门诊及住院高血脂患者78例,服用血脂康后第8周和第16周分别进行血脂测定。
结果:第8周时血清总胆固醇下降20.7%,三酰甘油下降6.8% ,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7.3%,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5.0%。
第16周时血清总胆固醇下降23.0% ,三酰甘油下降28.7%,低密度脂蛋白下降5.1%,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5.7%。
上述各项指标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关键词] 血脂康;高血脂;疗效[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70-02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的防治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策略,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我们统计了2007年3月~2009年3月持续服用血脂康的一组患者,探讨血脂康在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统计134例,经筛选后确定病例为78例,这些病例均坚持服用血脂康,经过低脂饮食及停用其他影响血脂药物1周以上,测定清晨空腹静脉血脂。
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方法所有患者经检验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高血脂诊断标准,按医嘱持续服用血脂康,每天1、2 g,于服药第8周和第16周分加测各项血脂指标,且其测定方法均在严格质量控制条件下进行。
2 结果治疗结果见表2。
上述各项指标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3 讨论目前有关降血脂的药物较多,但纯中药制成的有效降低高血脂药物并不多。
血脂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

血脂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我们使用北大维信科技生物中心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血脂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脂血症50例,取得肯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50例老年高脂血症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门诊病人,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69.8岁,并排除如下因素:(1)明显肝、肾、内分泌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甲减、糖尿病;(2)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大手术者;(3)药物所致的继发性高血脂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噻嗪类、受体阻滞剂;(4)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疾患者;(5)近4周内正在服用降脂药物或对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药物;(6)过敏体质者;(7)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其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1)用药前指征检查:用药前询问病史,查体,查肝功、肾功、血尿常规、心律、心率、血压、心电图各1次,血脂五项在用药前、中、后各查1次,共3次,疗程3个月,填疗效观察表,然后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分析,经饮食宣传教育,使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一致。
根据病情可继续服用某些不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但剂量和用法应与治疗前保持一致。
(2)入选标准:总胆固醇(TC)>6.0 mmol/L,甘油三酯(TG)>2.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26 mmol/L;②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应在0.104~0.25 mmol/L之间;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④给药方法:每次服血脂康胶囊2粒,每日服2次,饭后服用,疗程12周。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t检验。
2 结果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见表1。
2.2 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8%、80%、84%和60%。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
殳长林;傅新人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0(5)3
【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疗法;血脂康
【作者】殳长林;傅新人
【作者单位】桐乡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R589.205
【相关文献】
1.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 [J], 林永丽;王玉敏;王春柳
2.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小娟;杨翠华;谢莉萍;王艳芳
3.血脂康治疗2型糠尿病并发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 [J], 殳长林;傅新人
4.血脂康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J], 郝拥玲;加米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血脂康调脂疗效的研究

不同剂量血脂康调脂疗效的研究
熊辉;胡琴;夏玲玲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3(012)015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调脂作用.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各组血脂康用量分别为0.6 g/d, 1.2 g/d, 2.4 g/d, 连续观察1年.结果 TC, LDL-C, HDL-C, TG服药前与服药后第2, 6, 12个月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第2个月与第6, 12个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第6个月与第12个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TC, LDL-C, HDL-C在服药后第2, 6, 12个月组间对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疗程中患者均能很好耐受,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有效降低TC, LDL-C, TG及升高HDL-C, 对于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 应用血脂康治疗是安全的.
【总页数】2页(P1577-1578)
【作者】熊辉;胡琴;夏玲玲
【作者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武汉,430022;湖北省竹山县医院,湖北,竹山,442200;湖北省竹山县医院,湖北,竹山,44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2
【相关文献】
1.血脂康胶囊对老年血脂异常120例的调脂疗效分析 [J], 盖亚男;余晓兵;荆明霞
2.血脂康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疗效 [J], 熊春霖
3.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康调脂疗效观察 [J], 张福宝
4.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康调脂疗效观察 [J], 闫莉;李晓明
5.血脂康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血脂异常患者调脂疗效的观察 [J], 钟珍;吴福彬;陈丽萍;朱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康胶囊不同时间调脂治疗疗效观察(一)

血脂康胶囊不同时间调脂治疗疗效观察(一)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血脂
血脂康主要成分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洛伐他汀。
笔者观察血脂康胶囊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06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
入选患者的各项指标符合治疗标准且未服用过调脂药物,并排除了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Ⅰ型糖尿病、痛风药物所致的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2一般资料
共入选58例患者,男32例,女2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96±10.07)岁。
其中单纯高胆固醇血症37例,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10例,混合高脂血症16例。
1.3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0.3g/粒),1.2g/d,分早、晚2次口服。
服药前及服药后1、3、6个月详细询问病情,记录药物反应;抽取前臂静脉血化验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及心肌酶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
2结果
2.1不同时间调脂疗效
(见表1)表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脂情况(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康的营销策略一、研发新药,从市场动向开始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发现胆固醇过高是造成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但是因却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致使在40余年的时间里,医生只能建议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胆固醇,但效果十分有限。
1959年,科学家发现了在体内胆固醇合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物质——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
这项发现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在积极寻找到一种有效抑制这种酶的抑制剂。
1976年,日本科学家第一次从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出了一种抑制剂(Compactin, ML-236B),这便是后来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的药物,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
他汀类药物因为其明确的调脂、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能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追捧,被誉为“心血管治疗的革命”,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处方药。
他汀家族不断壮大,目前临床上在使用的有7个种类,市场竞争激烈异常。
而在中国,因为调脂中药的存在,使中国的调脂药市场格局与国际市场不同,这其中的代表者就是血脂康胶囊。
它是唯一被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调脂中药,也是唯一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脂中药,拥有数十位中国知名专家共同制定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并为国际学术界甚为关注。
从无人问津到名扬四海,“血脂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在红曲中发现了他汀类物质,但因为含量太低,便放弃了对其的深入研究。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培养了一种能稳定高效产生他汀类物质的红曲菌株,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特制红曲”,这就是血脂康。
与化学他汀不同,血脂康中的他汀成分由红曲发酵产生,而非人工合成或化学添加;除了他汀类物质,血脂康中还含有多种由红曲发酵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麦角甾醇、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
这些都是血脂康独有的成分,它们相互协同,不但能更有效调节血脂,而且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血脂康多成分的这一特点,使其不但具有化学他汀所具有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化学他汀所不能比拟的益处,在临床上拥有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天然、多成分带给血脂康的,是更卓越的安全性。
诚然,他汀类药物整体安全性是比较好的,不良反应中较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肝酶、肌酶的升高等;但也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横纹肌溶解等。
而血脂康的肝酶、肌酶异常几率远小于化学他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报告,在许多化学他汀不耐受的患者中血脂康也能挺身而出,取而代之。
血脂康成分的特点,奠定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使之在与化学他汀的交锋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二、. STP营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 、定位(Positioning)血脂康属于一个疗效温和的调脂药,针对产品的调脂特点和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特点,血脂康将目标人群主要锁定了两类:1. 血脂轻中度升高或不高的中低危患者。
这一类型患者本身血脂水平不高,不需要使用强效的化学他汀,同时心血管风险不高,不需要将血脂降得很低,使用血脂康即可安全获益。
2. 老年人群。
老年人身体较弱,且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血脂康温和的特点能减少药物给老年人身体造成的负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这一定位看似将产品的使用人群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但却是非常明智的。
首先,它符合产品自身的特点。
血脂康与化学他汀相比,在起效时间与降脂幅度上并不占优势;药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看重的都是产品的个性一样,医生选择药品时也关注药品的个性特点。
如果一味跟随化学他汀的宣传,那么医生会问:“已经有这么多的调脂药了,为什么还要选择血脂康呢?”如果不发掘出产品的独特之处,是很难立足于市场的。
这一定位巧妙地将血脂康的“弱势”变成优势,符合了医生和患者对“安全”的需求。
其次,这一定位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人的血脂以轻中度升高为主,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未来老年人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血脂康对自身的定位做到了“以退为进、扬长避短”。
实践证明,这一定位被广大医生所接受,在遇到适应人群的时候,很多医生会首先考虑血脂康。
三. 学术推广策略血脂康上市的96年前后,正是中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医药营销模式的年代,血脂康没有像当时许多国内厂家一样依靠简单促销,而是学习国外先进的学术推广模式。
要进行学术推广,就要有扎实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
血脂康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在行业内率先使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质量进行控制,并制定血脂康标准;在中药中率先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血脂康已经在国内发表了800余篇论文,在国外发表了30余篇英文文献……在这些成果中,最被业界所羡慕的,还是用血脂康完成的国家“九五”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
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也是唯一用中药进行的冠心病循证研究。
研究证明,血脂康常规剂量,可显著降低多种冠心病事件及总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进行循证研究的过程无疑是漫长而艰难的,并且在短期之内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可是这份坚持也是需要远见和胆略的。
这项研究,不但证明了血脂康的有效性、安全性,而且改变了许多医生,特别是西医对血脂康的看法。
一直以来,西医不承认中药,就是因为不接受中药的评价方法,而血脂康用现代医学的评价方法,明明白白证明了自己。
因为这个研究,血脂康得到了西医的普遍认可,打破了中药临床推广的藩篱。
2008年,CCSPS研究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血脂康也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这些就是血脂康的学术分量。
前面提到的血脂康的产品定位及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血脂康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让血脂康的学术推广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也是所有这些学术基础成就了血脂康长期成长的潜质。
四、渠道策略作为处方药,血脂康最重要的市场是在医院。
通过和各个区域有影响力的医药物流公司合作,血脂康进入了这些主要市场,首先在各地的大医院站稳了脚跟,为今后向更广阔的基层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的医药物流公司合作,采用“快批”模式覆盖全国的药店及诊所。
此举不但使血脂康到达中国最基层的市场,并且渠道效率也大大提高。
近几年,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增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区及农村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血脂康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后,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将快速增涨,如果依旧依靠区域性医药物流公司,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在基本药方面,血脂康通过招标集中采购、覆盖基本药市场;血脂康正是通过这些多形式的渠道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五、销售模式处方药的销售主要依赖销售人员对医生的拜访,血脂康从产品一上市就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销售队伍,不是采用招商代理的方式。
这种模式虽然起步慢,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品牌树立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企业的销售网络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近年为了更广泛地占领全国市场,也依托“快批”企业扩大覆盖自身队伍人所不及的城乡边缘区域。
自建队伍更有利于开展学术推广活动,树立品牌影响。
血脂康每年组织或参加众多学术会议活动。
这些会议规模大,参会人数多,影响大,很好地提高了品牌形象,推动了产品和品牌的推广。
产品策略—品牌营销提出“和谐调脂”理念,关注药品安全循证研究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他汀对心血管事件的防治作用被过于依赖,以致出现大剂量他汀的使用,国外一些学者,或许加上企业推动,提出“强化调脂”的概念,认为胆固醇“越低越好”。
阿托伐他汀凭借“强化调脂”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学术轰炸,一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化调脂”的风潮。
没用多长的时间,阿托伐他汀便代替辛伐他汀坐上了化学他汀的第一把交椅。
其它他汀为了跟随这股潮流,不得不用提高临床剂量的方法来应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不良反应风险升高、药费升高。
而血脂康的推广却不盲目跟风,在一片“强化”声中,针对中国国情率先提出了“和谐”的口号。
“和谐”包括4层含义:“安全、适度、全面、整体”,安全:调脂重安全;适度:中国大多数人属轻中度血脂升高,适度调脂即可获益;全面:血脂康能综合调节血脂各项指标,减少药物合用带来的风险;整体:血脂康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具有整体调节作用,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和谐调脂”是血脂康产品定位的提炼,道出了血脂康的精髓。
这一理念一提出,立刻受到了中国医生的认同,产生了内心共鸣,形成了结合国情适度调脂的一股潮流。
一些调脂强度相对温和的化学他汀也迎合着提出了“和谐”、“适度”的口号。
近两年,因为强化调脂带来的不良反应问题,国际学术界也开始反思,出现向“适度调脂”回归的思潮。
学术潮流是引领处方药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常用“风云莫测”来形容市场流向的变化,紧跟学术动向很重要,但绝不能人云亦云。
血脂康当初之所以提出“和谐调脂”,这个看似是“反潮流”的口号,是在自己本土人群循证证据的基础上,抓住“更多减少事件”这个结果,提出了“适度调脂”的观点,有理有据。
因此,“调脂只是手段,目的是减少心血管事件”这个观点最终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
近两年,因为强化调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的凸现,学术界开始向“适度调脂”回归,证明血脂康的推广策略是站得住脚的。
15年前,血脂康诞生在中国最高学府北大未名湖畔,尽管如此,在当时也经历过50万元的标价却找不着买主的尴尬。
是新加坡维信公司率先发现了这个药的潜质,愿意为之投资500万美元,当然同时绑定的还有“北大”二字,精明的新加坡商人让“北大”这个金字招牌注入了企业的商标。
15年来,血脂康以及北大维信的品牌成长,无疑受到了北大文化土壤的深刻影响。
“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大治学理念,几乎成为北大维信无论在产品研发还是学术推广上的行为理念。
用段震文总经理的话说:“只有未名湖畔的丑小鸭才能蜕变成白天鹅。
”血脂康就是在北大这样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生长,才结出了今天的硕果。
在血脂康上市之初,北大维信就确定其为现代中药。
总经理段震文博士提出,现代中药应该具备“八化”:理论通俗化、剂型方便化、药材标准化、工艺自动化、成分明确化、临床规范化、质控数字化、市场国际化。
血脂康正是按着这几条一一践行,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自身含金量。
因为积累了大量的学术基础,血脂康成为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唯一推荐的调脂中药,国内数十位中西医知名专家也因此专为血脂康这一个中成药制定了《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加之血脂康进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独家品种和《国家医保用药目录》甲类品种,并位居高增长的调脂领域以及已经拥有的业内外广泛的品牌知誉度,最终成就了血脂康长久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