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合集下载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48个常见易错成语

48个常见易错成语

万人空巷【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登堂入室【释义】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

望其项背【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

罪不容诛【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七月流火【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目无全牛首当其冲【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首当其冲【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

危言危行【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不刊之论【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

明日黄花【释义】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1.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4.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5.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6.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7.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8.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9.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1.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12.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15.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6.不名一文:名: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7.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8.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9.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20.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21.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23.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4.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2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26.别无长cháng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27.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8.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9.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30.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常见成语误用例说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

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同“拍手称快”。

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

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义。

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含褒义。

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

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常用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常用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常用容易用错成语总结常用容易用错的成语总结(90个)1 空穴来风【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 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 美轮美奂【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 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艾玛!帮主也一直用错这个成语耶!!长知识了!!)5 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 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 不瘟不火【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 鼎力相助【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 集思广益【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 首鼠两端【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 溢美之词【解释】过度赞美的言词。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 脱颖而出【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13 蓬荜生辉【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 不可收拾【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 出奇制胜【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 意气用事【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5)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类似(4)、(5)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

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⑵神机妙算;⑶名不虚传;⑷凤毛麟角;⑸洋洋大观;⑹沁人心脾;⑺沁人肺腑;⑻别有天地;⑼别出机杼;⑽有头有脸;(11)有口无心;(12)惨淡经营;(13)来日方长;(14)贪多务得;(15)狐死首丘;(16)苦心孤诣附解释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⑵形形色色;⑶无独有偶;⑷无所不为;⑸长此以往;⑹趋之若鹜;⑺半斤八两;⑻等量齐观;⑼费尽心机;⑽大而无当;(11)大言不惭;(12)明目张胆;(13)明哲保身;(14)忘乎所以;(15)高谈阔论;(16)始作俑者;(17)好高骛远;(18)邯郸学步;(19)评头品足;(20)如丧考妣;(21)一丘之貉;(22)咄咄逼人;(23)虎视耽耽;(24)别有用心;(25)梁上君子;(26)道貌岸然;(27)衣冠楚楚;(28)巧言令色;(29)人模人样;(30)好为人师;(31)神气活现;(32)趾高气扬;(33)为所欲为;(34)一命呜呼;(35)呜呼哀哉;(36)天花乱坠;(37)巧舌如簧;(38)一团和气;(39)改头换面;(40)处心积虑;(41)弹冠相庆附解释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C.对象误用: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

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附解释: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